第83节:孝经智慧(19)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2. 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这是对《诗》的评论,孔子说,如果不是孝这种最高的德行,那么谁能顺应民心,而效果竟然至于如此巨大。

  三、《广至德章》现代启示谈片

  现代人也要行教化,教化如何能“得法”?不妨看看孔子的“得法”。

  孔子给予我们的一种智慧,是他主张在内容上抓住孝道、悌道、臣道,即是着眼于父子、兄弟、君臣之间的关系的融洽,因为这是最高的德行,能够顺应民心,且能由此层层推广出去。——今天我们不必照搬,但启发我们现代教化也应该从“至德”入手,从人心自然存有的德性因而导之。这样做,才能顺应民心,收到实效。

  孔子给予我们另一种智慧,那就是教化不必走家串户,不必唇焦舌敝,不必家到户至日见,不必每家每户每日地宣传说教,那就是要自己做出榜样来、每家做出榜样来、上位的人做出榜样来,然后就会由内而流行于外,教化至于全社会。这是简单易行的方法,也是收效且高效的方法。

  广扬名章第十四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译文】

  孔子说:“君子奉事父母尽孝,所以忠诚可以移用于奉事君王。奉事兄长能敬重,所以恭顺可以移用于奉事尊长。居于家中能治理家庭,所以治家也可以移用于做官的治政。因此在家庭内孝行形成,而名声也就树立,且流传到后世了。”

  【讲读】

  第一章曾提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但是没有来得及充分展开论说。此章是遥承首章,而说“扬名”旨意。同样因为是将其意蕴引申之演绎之,所以谓之“广”,并称为《广扬名章》,且紧列于《广至德章》之后。

  一、三事?三德?三移

 第83节:孝经智慧(19)
  1.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

  《注》:“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君子所居则化,故可移于官也。”

  孝子“三事”,是“事亲”、“事兄”、“家理”,这是从切身的环境、从一个家庭的范围说起。

  “居家理”,就是居家能够治理好。关于“居家理”,笔者想起徐复观说过的话:“在中国历史中,在大危难之际之能免于销毁,原因固然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得力于‘家族’。而此家族实为以道德为中心的自治团体。”(徐复观:《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我们接着说,在这一家族中传统的孝道、悌道、父子之间的犹如君臣之道,是构成这一“以道德为中心的自治团体”的主要道德,是维系中国“免于销毁”的有力的保证之一,可见“家”、“居家理”其中的价值与意义之重大了。

  这三件事情,要做好的标准就是“三德”:“孝”、“悌”、“理”。然后要做三种迁移、转化,这便是“三移”:“忠可移于君”、“顺可移于长”、“治可移于官”。这种“三移”的过程与结果是:以孝道来奉事君王,那么也就会忠诚;以奉事兄长的敬顺来奉事尊长,那么也就会顺从;君子居家能够治理而化成之,以此做官也能治理而化成。

  这是孔子设计的理想的线路,是由内而外,由家庭之内而推广到家庭之外,由家——社会——国——天下,其根本在孝,其效果在和。因为孝悌,然后由子与父母和谐、弟与兄长和谐,而至于家庭和谐,再至于社会和谐,然后是一国的和谐。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我们往往局限于一家来理解,其实每一个社会的家庭细胞都能这样,那么推演出去,就是一个广阔的社会、国家、天下的“和”与“兴”了。这就是大视野下的“万事兴”了。

  此顺便一说,后来有成语“移孝为忠”即是出于本章,意思就是把孝顺父母之心转移为效忠君主。如唐代张说运用之,说:“传云:去食存信,信而有征。经云:移孝为忠,孝则不匮。”(《郑国夫人神道碑奉敕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03166.html

更多阅读

第87节:孝经智慧(23)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一、孝?天地?感应  1. 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  《注》:“王者,父事天,母事地。言能敬事宗庙,则事天地能明察也。”  “明王”,圣明君王。《孝经》中出现“先王”,又

第86节:孝经智慧(22)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孔子就批评他:小人啊!你不懂啊!国家一定要有敢于谏劝的大臣,才不会有危险。父亲一定要有敢于规劝的儿子,才不会做出无礼的事情来。儿子一味听从父亲、大臣一味听从君命,怎么是孝和忠贞呢?要

第85节:孝经智慧(21)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曾子的这句话意思是,至于慈爱恭敬,安定父母,立身扬名,那么已经听闻到夫子的教诲了。冒昧地请问,儿子听从父亲的命令,可以说是孝吗?  二、孔子再次解惑  1.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  

第84节:孝经智慧(20)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2. 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注》:“上三德于内,名自传于后代。”  这是本章的小结。由家内的“三事”,即“事亲孝”、“事兄悌”、“居家理”,再由内而外,由家庭而至于社会,那

第82节:孝经智慧(18)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三、《广要道章》现代启示谈片  如何教化民众?如何臻于和谐社会?如何移风易俗?这是任何一个王朝、一个时代都会遇到的话题、问题、难题,也是一个永恒的治政的主题。每个朝代都在苦苦思

声明:《第83节:孝经智慧(19)》为网友東風口欠馬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