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就地取材话题多



系列专题:《改变命运的沟通指南:口才赢就一生》

  把话说得滴水不漏

  对滔滔不绝的雄辩者而言,他的每一句话都能打动别人的心弦,像有一种魔力操纵听众的情绪,甚至他的一言一行都影响到周围空气的松弛与紧张,这种直觉力量其实就是口才,有口才的人一定是社会活跃的人物。口才是一种技术和艺术,是你生存的技法。

  就地取材话题多

  介绍姓名后,刚开始交谈是最不容易应付的问题,因受时间的限制,不容许你多作犹豫,又不能冒昧地随便提出其他话题。"今天天气很好"这话最常用,但除了在户外或沙滩上散步时不妨用用之外,在别的场合上说来不仅太近敷衍,而且缺乏内容,难以开展较趣味的谈话。所以在这里,就地取材似乎比较简单适用。

  何谓就地取材?那就是按照当时的环境而觅取话题。如果相遇地点在朋友的家里或在朋友的喜筵上,那么对方和主人的关系可以做第一句的话题:"你和某先生大概是老同学吧?"或者说:"你和某先生是同事吗?"如此一来,无论问得对不对,总可以引起对方的话题,问得对的,可依原本主题急转直下,猜得不对的,再根据对方的回答又可顺水推舟,继续畅谈下去。

  "今天的客人真不少!"虽是老套,但可以引起其他的话题。"这礼堂布置得很不错!"赞美一样东西,常是最稳当得体的开始。若是一般社交活动,则"山上的樱花开得很灿烂,颜色真好看,你曾去看过吗?"或"大热天在园子里喝茶,实在太舒服了!"都是就地取材的办法。

  第一句的最高境界是人人能了解,人人能加进自己的意见。由此再探出对方的兴趣和嗜好,然后拓展谈话的领域。如果指着一件绘画说:"真像凡高的作品!"或听见鸟唱就说:"很有孟德尔颂音乐的感觉!"除非知道对方是内行,否则不仅不能讨好,而且会在背后挨骂。

 第37节:就地取材话题多
  如果不知道对方的职业,最好是不要问他。万一他正失业闲居在家,问他职业无异迫他承认失业,否则他还要随便撒个谎,对于自尊心很重的人是不大好的。如果你想"开发"主题而希望知道他的职业,只能用试探他的方法:"你平常会做点球类运动吗?"如果他说"不",你就可以问他是否很忙,继续下去问出他每天是否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如果他说"是"呢,便可加上一句问他通常在何时去运动,而决定他有无职业。

  找不出其他话题时,那么中国原有的老方法也可运用。那就是请问对方的籍贯,这"府上是什么地方"的问题,以中国人的习惯上是一点不觉得唐突的。知道了籍贯,话题就容易找了。如果是同一个县市呢,那更方便了,随便谈些两人皆知的社会新闻、都市建设、地方习俗等等都可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00805.html

更多阅读

第37节:交往越多越亲密--邻里效应(1)

系列专题:《处世哲学:20几岁要懂得的处世心理学》  18.交往越多越亲密--邻里效应  熟悉能增加人际吸引的程度。如果其他条件大致相当,人们会喜欢与自己邻近的人交往。处于物理空间距离较近的人,见面机会较多,容易熟悉,产生吸引力,彼此

第37节:抓准目标有的放矢

系列专题:《500强高薪求职密码:四项修炼》  第五节抓准目标有的放矢--学会目标管理  有的人认为在职业生涯的开始需要设立一个特别长远的目标、计划,其实,在完善目标的过程里,周围的环境或自己的心境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变化。作为找

第8节:得到太多,必有所失--犹太人论目标(1)

系列专题:《犹太人千年处世书:塔木德智慧枕边书》  第二章 得到太多,必有所失--犹太人论目标  犹太人为了挣钱,经常在办公室门外高挂免扰牌,上面写着这样的字:"免扰,我在挣钱!"这只是犹太人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但足以说明犹太人的专注力

第37节:图书馆--我们的知识宝库

系列专题:《完美大学攻略:进入大学要读的第一本书》  第十节 图书馆--我们的知识宝库  大学里的图书馆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也是一个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更是一个大学的心脏。图书馆不只是对大学,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也是有着非常重要

第37节:角色

系列专题:《美国畅销影评写作指导:如何写影评》  第31节 角色  在文学、戏剧和电影里,角色(characters)经常是分析的主题。无论是在叙事电影还是非叙事电影里,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他们都集中了人物的行为和电影的主题(图3-6)。通常,我们

声明:《第37节:就地取材话题多》为网友梦里花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