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苏阳季琦等人的波士道:创业需要饥饿感(五)



  创业需要“饥饿感”

  “现在创业挺好的。”季琦的看法和章苏阳大相径庭。作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他的视角自然不同。相较于他开始艰难创业的90年代中期,现在的环境的确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风投变多、可参考企业增加、大学生创业还有优惠政策,这些都是季琦当年无法想象的。

  他和沈南鹏、梁建章等人共同创办过携程网,后来是如家酒店连锁,接着创建汉庭。作为一个已成功者,季琦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创业有三个标准:第一,需要有饥饿感,想要出人头地。这种欲望必须非常强烈,否则当遇到后面接踵而来的苦难和磨练时,容易放弃,转去选择平静的人生道路。第二,坚忍,心理承受能力强。创业之路荆棘丛生、充满大起大落,需要心如磐石、百折不挠,撑不下去的人走不到最后。第三,需要一个好的团队,必须做到能够和队友互相信任,并最好自己能成为这个团队的意见领袖,没有好帮手,一个人再强也不行,古语有云“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不过季琦最近的计划和创业无关,下半年里他打算去非洲和北极逛一逛。他爱登山,去过腾冲、攀过怒江的高黎贡山。攀登高山是一个不能停下来的过程,再累再疲倦也不能停下来。季琦喜欢克服这个过程,充满激情和刺激。因为途中不易,当登上顶峰时,那种胜利感才更美好的深入骨髓、令人心旷神怡。

  如此喜爱攀登高山,或许是为了保持欲望,也或许是因为有欲望才会痴迷这项户外运动,对于这个问题,季琦很是认真地思考了会,“有道理,这其中一定有联系”。说着又爽朗的笑起来。

  唐锐涛说:每个中国人内心都有一条龙。这个有着中国人姓名、说着中国话的美国大波士当年学的就是心理学专业,难怪很多人说他比中国人还要看得懂中国人。作为世界上首家广告代理公司智威汤逊的亚洲东北区总监、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的唐锐涛,在中国11年不但了解中国人的心理,而且深谙中国式饭局的精髓。

  曾在电视上多次看到过唐锐涛典型的美国经典帅哥形象,当他以利落的外表出现在拍摄现场时,仿若一丝好莱坞感觉的微风穿堂而过。作为一家以创意闻名的广告公司掌门人,唐锐涛对拍摄背景的设置、拍摄的质感和光影的选取非常关注和在意。因为比约定的时间早了20分钟到场,现场还未全部搭建好的摄影区让他皱了下眉头,但当他看到工作人员手脚麻利的布好景,摄影师专业的打好了灯光,唐锐涛也非常通情达理的对他们的工作表示体谅和称赞,并立即投入的进行了拍摄,十分配合的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做着各种动作。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洋鬼子讲普通话”

  1998年前,唐锐涛的名字还是叫作Tom Doctoroff。他出生于纽约犹太家庭,父亲是一个律师,母亲是一个心理学家,整个家庭都笼罩在一个思辩的氛围中,将孩子都向思辨型、分析型培养,唐锐涛有三个兄弟,其中一个是他的双胞胎哥哥,还有一个哥哥如今是纽约市的副市长。

  由于受到母亲的影响,大学期间,Tom主修的是心理学专业。然而犹太人经商的传统,使得他大学毕业后,又攻读了MBA。凭着对广告割舍不弃的向往,他最终还是加入美国著名的广告公司李奥贝纳广告公司,但是在那里工作了3年之后,他被上司评价为“不适合做一名广告人”。这并没有阻止Tom作为广告人辉煌的职业生涯,1998年后他来到了中国,来到了上海,从此他辉煌的职业生涯开始具有更多的文化含义。

  唐锐涛的名字是智威汤逊的创意部门为他取的。“唐”得自中国最辉煌的历史,“锐涛”就是把最没有棱角的水用锐利来形容,这对矛盾,正是创意之所在:像波涛一样宽广的心胸,能够接受不同的想法;但使之迅速转化成锐利的点子、锐利的行动。要概念化思维,要在矛盾中看到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这一点,正是唐锐涛对智威汤逊广告人的一大要求。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洋鬼子讲普通话”,对中国文化细心钻研后唐锐涛每逢演讲,必会用普通话自嘲一番,每每引发台下中国人一片善意的微笑。

  这个地道的美国人,在中国工作十多年后,已经变成了“白皮黄心”—事实上,他坚信,自己比中国人还了解中国人。

  中西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唐锐涛一直认为犹太人和中国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看重家庭,看重教育。他认为中国文化很有意思,自然想了解中国。

  唐锐涛平时也喜欢从细节来观察中国消费者的特点,比如他的员工“逼迫”自己的女儿去弹钢琴,这在西方看来是一种折磨,但唐锐涛却很清楚,在中国,孩子是家庭的希望,要达到社会和父母的预期,自然有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压力,“这不仅仅是包装,还是在传递中国的传统灵魂”。

  在来中国的前几年,他只要有空,他就会拿一份报纸,找上一名同事,念上一篇文章。对于中国文化钻研和热爱,唐锐涛说是出于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中国文化很吸引我,我觉得很有意思。我想了解潜藏在人们消费行为背后的动机文化,肯定是影响人们行为的一个根本原因。第二个原因就是 ,这是非常具有商业价值的手段,好的广告来自于对消费者的理解,就是要理解他们的动机,文化实际上蕴含着人们的动机,人们为什么这样思维,为什么他们的行为方式是中国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就必须要理解文化。”

  在唐锐涛的公司里有一个乒乓球桌,所有的员工任何时候只要愿意都可以上去打几局,这是唐锐涛在用他的美国文化挑战中国文化中的含蓄。他说自己最讨厌公司里面死板的等级制度。他认为领导人的作用就是为员工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不管他们是在跟上级说话还是跟下级说话或者在提出建议、想法、创意的时候,要感到很舒服采取主动。在一个等级森严的公司里面,员工就不愿意这么做,他们自我保护的本能是非常明显的。“我最大的挑战是摆脱这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坦白地说, 那个乒乓球桌虽然有一点表面化,但是它至少是传递了一种信号,实际上,我们没有什么等级之分的。你可以跟老板打球,也可以跟秘书打球,秘书也有可能赢你。这就很生动地传达了在这个公司里最重要的就是,胜利。”

  以个人形象代表公司文化

  唐锐涛是从智威汤逊的香港分部调来上海的,他独创的提问管理模式和跑步前进的工作作风加上劳双恩、陈国辉、陈汉辉等“铁三角”般的黄金创意组合,使其为 NIKE、De Beers、联合利华等等客户提供了优质的广告创意,智威汤逊在广告业界风头渐劲,也被广告人视为中国广告的"江湖新殿堂",还被MEDIA杂志连续几年评为"大陆最佳广告帮派"。偶尔,唐锐涛会戴着客户或媒体记者骄傲地在公司里“游览”,看到公司的“荣誉墙”总不自觉手舞足蹈感慨万千。开了办公室的门,碰见每位得力干将,他都会毫不吝惜、赞美地说"他是最棒的"。他自己也忙得不亦乐乎地向所有对他扮鬼脸的人还以鬼脸,向所有对他竖中指的人还以中指。能赢得这些广告“鬼才”如此的拥戴,唐锐涛的魅力可见一斑。

  如果不是来到中国,唐锐涛也许不会像现在这样成为公众人物,但也许智威汤逊中国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迅速地成为一家被中国企业所接受的世界性广告代理公司。在这十几年里,唐锐涛将JWT中国公司转变为中国最赚钱,规模最大的代理商。而且还成功实施了服务战略的多元化。而作为地区业务总监,他是品牌架构和战略跨边界管理方面的知名专家之一。在中国这个企业迅速发展但急需要树立品牌意识的国度,唐锐涛被公认为是广告行业中对现代中国价值观观察最为敏锐的人士,经常在中国和国际上发表演讲。

  作为智威汤逊大中华区的CEO,唐锐涛每次出现在电视上代表的不仅是他个人,而是整个公司的形象和文化,而他也深谙这个中国的饭局精神。

 章苏阳季琦等人的波士道:创业需要饥饿感(五)

  唐锐涛上过大大小小很多媒体,电视媒体、平面媒体甚至新兴的网络媒体,你甚至可以在网络上看到他抱着搜狐的吉祥物严肃看着镜头的照片,这多少有点令人忍俊不禁。而上杨晖的节目《波士堂》、《与老板一起午餐》也是唐锐涛经常做的事情,在《波士堂》里他和曹启泰互相调侃,对着镜头假装发怒的一段至今令人记忆犹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75141.html

更多阅读

对内整合的重组之道:尊重渠道特性进行产品组合

   不同的渠道类型有不同的特性。如:有的渠道成员(经销商)特别善于打市场,有渠道成员(经销商)的守市场能够守得很好;有一些渠道成员(经销商)的专业程度高,而有一些渠道成员(经销商)用的是一些“野路子”,效果也很好;粗放型的渠道成员经营的渠道

中国最著名的八大佛像 全球八大著名CEO访谈录(二)

每个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有一份个人数据库,上面记录了3,500个人的名字,每个人的名字旁都标有“T”——空谈者(talker)或“D”——实干家(doer)。再比如,有些方案能够百分之百地解决问题,但可能还需要三周时间才能设计出来,而有些方案虽然只能

声明:《章苏阳季琦等人的波士道:创业需要饥饿感(五)》为网友往昔似梦如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