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无线电 《美姐》,一场“业余导演”和“专业人士”的较量



     上映前遭网络盗播,口碑绝佳无奈排片票房双惨淡

  “大家多支持,《美姐》如果票房不好,很快就会下线。”10月18日上映前,郝杰对记者们说得颇为恳切。作为一名青年导演,《美姐》是郝杰的第二部作品,上一部则是《光棍儿》,讲述张家口农村几个老光棍的故事,内容生猛鲜活,通过网络视频流传后,在各类专业影迷网站上好评如潮。第二部作品就能贴上“龙标”(中国国家广电总局片头)公映,郝杰开玩笑说,这是“独立电影导演的耻辱”—谁都知道,这是成就。

  从筹备到拍摄历时两年,《美姐》最后交出的业内成绩单颇为好看(第49届台北金马国际电影展NETPAC“最佳亚洲电影奖”;入围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新导演竞赛单元及东京Filmex国际电影节;2012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青年导演”提名)。上映前,又因腾讯的网络盗播,意外得以提前“预热”,但这一切阻挡不了《美姐》凄惨的排片与票房。

  虽然上映第一天,《美姐》就获得了豆瓣7.9的高分,但大部分影院只在冷清的上午安排一两场,有些影院则干脆不排片。在大量业内人士的吆喝下,票房目前还在缓慢增长,但显然非常有限。“没法计算,等彻底下片了,我才能知道赔进去多少钱。”制片人孙奎泄气地说。

  性生猛背后有“更重要的东西”

  把《光棍儿》和《美姐》连起来看,很容易能找到郝杰的个人风格,两部电影核心线索的共同点都是:农村里的性。

  之前,《光棍儿》被评价为“几乎以‘性’辐射了农村生存图景的方方面面”。《美姐》则展现了一部个人史:铁蛋小时候喜欢漂亮的美姐,发誓“美姐是我的”,“长大了我娶你”。铁蛋长大了,美姐老了,美姐的大女儿正值青春,恰似美姐当年。铁蛋和她相恋,恋情遭到阻挠,大女儿被迫远嫁内蒙。美姐的哑巴二女儿被许配给了铁蛋。铁蛋不快乐,跟着二人台剧团巡演他乡,美姐的三女儿又长大了,也和美姐一样漂亮,主动提出要考二人台剧团,还对铁蛋主动出击—铁蛋的一生都在迷恋同一种形象和梦境,虽然每一次困境不尽相同。

  和城市相比,农村里的性一直以一种原始、单纯的形态出现。著名编剧芦苇因欣赏郝杰的作品而与其相识,他回想起知青生活时对性的无知:“无意中看见女同志的月经带,全是血,大惊失色,以为谁有大病了。”郝杰立刻接话:“阶级不同。在农村,我们从小看动物就知道性是怎么一回事儿。”《美姐》中,民宅的厕所都是露天的旱厕,外面仅围着点栅栏,男人们在院子里讲话,大姑娘大大方方地在旁边上厕所,上完边拎裤子边走出来,脸上挂着单纯的笑。

  这样的氛围,造就了郝杰在性上肆无忌惮又不乏纯真的笔触,充满鲜明的个人风格。“我们都是从山里来的人,娶媳妇生孩子那就是一辈子最最重要的事情。从小听大人说话,听人唱歌,都是男女之事,是最重要的东西。我虽然现在出来了,但骨子里还是那个德行。”

  和《光棍儿》不同,《美姐》里铁蛋对美姐的情结,是性启蒙,性幻想,但更关乎爱。他不似那些老光棍儿们般饥渴生猛,而是一直节制甚至悲情地生活着。在被迫和大女儿分开、娶了二女儿之后,他不惜放逐自己,借远离男女情事逃避恋爱悲剧。即便美丽的三女儿对他投怀送抱,他的选择还是躲开、回家。

  原先,郝杰在剧本第一稿中安排铁蛋尽情追求情爱梦想,和三女儿干柴烈火,最后死在佳人怀中。但后来他决定让铁蛋克制住。“他喜欢人家的妈,搞了大女儿,娶了二女儿,现在还要和小姨子偷情,那……这算什么?”生猛故事的背后不再有肆意挥霍的欲望,郝杰最终让他的人物回到了农村人的恪守本分和道德伦理中。“有更重要的东西”,郝杰肯定地说,但他拒绝将这“更重要的东西”具象化。

  “专业人士”嗑瓜子,导演穷忙活

  2013年7月28日,《美姐》又拿下“First青年影展”五项大奖(最佳演员、最佳剧情、最佳美术、最佳编剧、最佳导演)。郝杰领奖时说,自己要“放开撒点野”,嚎了一段二人台后,他接下来的发言更“撒野”:

  “我们呼吸的空气什么成色,我们喝的水什么成色,我们的人本身就是什么成色,我们的体制、文化和电影就是什么成色。所以所有的人包括我在内,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别给我投资,不用对我好,对我好没用,但是要对电影好,我记住他一辈子,电影史也会记住你一辈子。即使人类文明消亡,我们都不在了,好的影像还是会定格在宇宙的某个角落,在那里有最可贵的尊严。”

  郝杰说这段话时,身后是创下国内票房奇迹的《泰囧》导演徐峥、五次拿过金马奖最佳摄影的李屏宾。衣香鬓影的颁奖礼上,郝杰的表现更像个砸场子的反叛者。第二天,媒体报道忙着把影展评委徐峥的大照片放在报纸的显眼位置上,只把郝杰的发言作为“夺得五项大奖”的花絮,没有人试图理解和反思。

  “别给我投资,不用对我好”,这话是郝杰说给《美姐》投资方、“缘起文化”董事长孙奎听的。两人是在北京电影学院进修时认识的同学和老朋友。第一部电影《光棍儿》的投资才30万,但郝杰自述拍得顺利又舒服,因为团队都是有共同理想的人,他称之为“小作坊”。《美姐》制作费涨到了120万,投资方不再是专事独立电影制作的公司,而是有电视、电影、广告等多个综合影视业务的综合体。董事长孙奎称自己“投资每个电影都是奔着公映去的”,一口气给郝杰配了个多达60个人的剧组。这60个人都是成熟的电视电影制作成员,当他们被郝杰拖到张家口的农村拍摄《美姐》时,一场矛盾百出的合作开始了。

  有个小姑娘,怀着对文艺片的景仰主动要求加入郝杰团队,跟着到了拍摄地才知道,天天都没法洗澡,直到拍摄结束,结果第二天就跑了。投资方给郝杰配的剧组人员没法直接跑路,但对工作的抵触情绪日渐增长。“60个人的剧组只有20个人听我的,”郝杰说。他不是一个爱摆谱的导演,从来不会端坐在摄像机后面指挥全局,在只有20个人能差遣的情况下,种种细节只能由他自己完成:“一群人等着开机,说导演呢?导演不知道在哪儿挖土坑呢。” 郝杰带着自嘲回忆起剧组工作人员对自己的评价:“怎么会有这样的导演?”他们嗑着瓜子聊着闲天,看郝杰灰头土脸地前后忙活。甚至连使唤剧组司机,郝杰都要毕恭毕敬:“人家会想,别人都在嗑瓜子,为什么你让我干活?”他从来不敢对这群涣散的工作人员施以怒色。“你要是敢不客气,人家收拾你一顿。”郝杰模仿他们的表情。

 业余无线电 《美姐》,一场“业余导演”和“专业人士”的较量
  另一方面,城里来的摄制组完全不了解张家口农村的真实情况,种种细节也的确需要土生土长的农村人郝杰来一一落实。男主角冯四其貌不扬,是西北一带最有名的二人台演员,其他人(除了女主角叶兰)都是业余演员。拍摄时,总是一大群农村人在镜头前乱哄哄地说着难懂的张家口土话。

  在这些所谓“专业人士”背后,是和郝杰工作方式格格不入的“标准商业化制作流程”。和郝杰真正命里犯冲的,其实就是这一套所谓的“成熟体系”:“专业人士”习惯都市里短平快的拍摄、娇滴滴的美女和片场里很多很多的助理;郝杰则试图记录农村的真实生活,按自己的内心需求拍摄故事。也正是因为这一套商业流程,120万的预算无法真正落实,“钱不够用,还有很多被浪费了”。

  郝杰穷尽各种方法试图完成拍摄。人手不够就自己来,预算不够就住窑洞,吃自己家里的饭。但到头来仍有一个巨大的困难克服不了:原定拍摄60天,拍到40多天,投资方坚持让他立刻结项回北京,理由是“钱不够用了”。郝杰说:“我不要钱,你让我多拍几天。”投资方坚持不同意,因为剧组给公司的反馈是:“这是我们有史以来参与过的最烂的戏。演员不像演员、剧组不像剧组、方法不像方法。”

  因此,尽管《美姐》上映后好评如潮,但观众们看到的,其实是影片拍摄到三分之二时被暂停后的样子。

  郝杰不能忍受作品没有真正完成就结项。“有人说我不厚道,人家给你投资,你还骂人。但是我觉得,你要不就别要这个孩子,这孩子要了,明明可以发育好,为什么不给时间?” 但他仍旧愿意理解孙奎:“他是个好人。他是投资者嘛,做股票可以判断高低点入手,但是电影这事儿怎么判断?”

  文艺片与商业片的二元对立

  虽然已经和郝杰相互谅解,但投资人孙奎也坚持自己的想法:“导演计划拍多少天我不知道,反正他总共拍了45天……总投资在那儿摆着呢,一般一个电视电影,15天就够了。”他还是在用电视电影的制作经验作标尺。“我宣(传)发(行)用了200万呢。”孙奎说,宣发的费用比电影的制作经费还多,他反而觉得很正常:“人家大片,宣发动不动就一亿。”他和郝杰的思维差异显而易见。

  因为投资方对这样一部“怪电影”没有信心,《美姐》的公映日期一改再改,从2013年的贺岁档一路退到了今年10月。10月18日,《美姐》终于公映。但院线并不待见这样一部名不见经传的文艺片,贾樟柯票房最高的电影《三峡好人》也不过区区200万人民币。如果院线判断电影“不受欢迎”,电影将很快下线。

  情况紧急,投资方花了钱营销,开始带郝杰在各个城市跑码头、拜票,做观众见面会。营销思路也变来变去,一开始喊出的是“中国最美文艺片”,临近公映时又出了新海报,两个裸女缠绕在“美姐”二字上,强调重口味。“那海报当然不是我想的,”郝杰说。但他没有多说,大家无非想让电影能在院线多留几天。

  就像《赛德克巴莱》、《逆光飞翔》、《万箭穿心》一样,影人和影评人们开始在网络上不吝口碑,发起“支持《美姐》,不让下片”活动。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苏牧评价该片是“中国电影的史诗篇章”;曾在微博舌战郭敬明粉丝的史航则一再夸赞《美姐》:“风情入骨,傲骨入心。排片不利,美姐撑住。”专业人士的号召使得《美姐》上映第二天的票房是第一天的三倍,但郝杰对这样的进步还是报以苦笑:“基础太少了,三倍也很少。”

  在对《美姐》的好评中,无论观众还是影评人,都很容易把《美姐》拿来和《小时代》相比,形成文艺片和商业片的对立。记者们也经常用这样的对比追问郝杰,惯性的二元思维深入人心:商业大片横行,文艺电影难有生存之地;一旦文艺电影票房好了,又有“主流化”、“媚俗”等各类指责。郝杰从不关心报章杂志上的口水战,但是他不喜欢文艺和商业水火不容的思维:“文艺的情怀我割舍不掉的,对所谓的那些商业元素也没有兴趣。但别人看了我的电影都说好看,那才是商业片的核。”

  “拍电影就是谈恋爱,我要心动啊”

  在拍电影上,郝杰是个有天赋的人,拍片只是在他的“感觉”驱动下的一种本能,他自己也强调这一点:“拍电影和谈恋爱是一样的,我要心动啊。做电影就要是这个状态,我希望传达给观众的也是这个状态。新作品,我要让所有人看完后就着墙离开电影院。”郝杰说这话的时候,眼睛望着远方,双手不自制地晃动。

  时代周报:说一下投入电影行业的原因?

  郝杰:我从张家口考上保定的河北大学,在别人的电脑上看了真正的电影,看了就受不了,听说北京有电影学院,我坐着火车就去了,也不回保定上学了,我跟学校说“你们把我开除了吧”,我不回去了。我就在电影学院蹭课。电影学院里接触的电影,让你感觉到普通人也都是有魅力的,是有价值的生命,也可以拍电影。

  虽然当时我很自卑,没有人愿意搭理我,但是从电影学院学习、看电影找着自己之后,我才有了生命本身的那个能量,我自己的生命才立得住了,才知道有了发力点。

  时代周报:为什么一直关注张家口地区?

  郝杰:因为那是我的家乡,我就从那长大的。出来这么多年,年纪越大,离得那越远,越思念那个地方,越会显得那个地方重要。另外,我看到的影像作品没有跟我的家乡有关的,没有他们的生活状态、文化和方言,完全没有。就特别有冲动,想做一个家乡的父老乡亲他们的生活状况。

  时代周报:你怎么看市场上所谓的商业片?

  郝杰:不是不好,中国的文化也是这个状态,电影也是这个状态,根本容不下一个原创性特别强、特别有价值的东西,整个体制都太急功近利了。弄一个食物,用味精和泡沫顶到那里就够了,谁有耐心从春夏秋冬慢慢挖掘食材?一样的卖,你还没有那个好卖,那样效率最高。但恰恰,像艺术这样的东西,是需要从生活、生命里酿造出来的,需要一个过程,很费事的。

  时代周报:你会给自己设个目标吗?

  郝杰:以前想“老子要做中国最牛逼导演”,小时候不懂事。其实那个东西跟你的电影好不好没有关系,要做好导演,你做就行了。比名气没有意义,那是名利和是非。就像你喜欢一个人一样,你跟她谈恋爱就够了,我要跟她谈恋爱,那样我才幸福。打动你的到底是什么?艺术电影本身还是心动,你心动不了,最后观众看了也心动不了。好电影的元素都有了,但就是不感动,现在很多片子就是这个问题。

  时代周报:很多人拿你跟贾樟柯比较,都是“文艺片导演”,都爱“书写故乡”。

  郝杰:贾樟柯的电影里,有很多思考,比我深刻得多。其实我基本上没有思考。这是两个系统,有需要思考的电影,也有不需要思考的电影。我只是感觉得到,我看见了那个东西在召唤我,我得过去,我得做。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所谓直觉,我真的看到了,那个信号很强烈。你得去弄,别人都在反对,但那是好的,得坚持那个信心。实际上我做的又不是非得要给别人的,拍出来的只能是我的生命迸发的,让我心跳的。还是说回那个比喻,我要谈恋爱,管别人怎么看?

  链接一

  二人台

  《美姐》里详尽展示农村“性”的舞台是二人台。二人台俗称“双玩意儿”,是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及山西、陕西、河北三省北部地区的戏曲剧种,大多采用一丑、一旦二人演唱的形式。二人台的唱词大胆直白,香艳得近乎简单粗暴,“十七八岁的大闺女水呀水灵灵,哪一个后生不想抱住亲一亲?热洞洞的土窑烧上一把柴,只要挨着哥哥睡,小妹妹我心里头甜”。

  在郝杰的故乡,二人台是男女老少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但它没有二人转的好运气:因为“低俗”上不了台面,再加上流行歌曲的冲击,二人台境遇早已大不如前。这一次,郝杰打定主意,想在第二部电影里展示一下这已失去话语权的民间艺术。

  《美姐》中,铁蛋所在的二人台剧团每到一处就让全村人春心大动:寡妇听了想勾引唱戏的,小伙子听了就爱上女扮男装的旦角;剧团离开某地,全村人十八相送,边送边哭—农村生活的单一、民间曲艺的精神支柱作用,城里人无法想象。

  链接二

  腾讯侵权《美姐》

  今年三四月间,腾讯视频忽然上传《美姐》正片。一些专业影迷很快先睹为快并将视频传播开来,各个视频网站、下载网站上都有了《美姐》。4月1日,孙奎发现腾讯的侵权视频。4月3日向腾讯视频发出声明,4月23日发出律师函。孙奎说,缘起文化本无意起诉,仅选择了发律师函的方式与腾讯视频交涉,但腾讯视频的代表却轻描淡写地称,是工作人员的失误。孙奎和同事一再想和更高级别的腾讯视频工作人员沟通,但腾讯方面一直推诿,几次沟通都没有见到主管级别以上的员工。“杳无音讯,既无道歉,更没有对传播的继续扩散采取措施……他们在侵权之后的冷漠表现,让我们汗颜。”

  9月17日,孙奎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起诉腾讯视频:“索赔金额不大,200万以下。”记者联系了多个腾讯视频员工,都表示对此事不知情,也一直无法落实负责此事的公关人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7172.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李谷一《一路芬芳》,乐坛传奇 乐坛传奇人物志周杰伦

原文地址:李谷一《一路芬芳》,乐坛传奇作者:紫茉莉wb《一路芬芳》李谷一从艺五十周年演唱会今晚CCTV—3播放了李谷一从艺五十周年演唱会,观后非常感人,令人潸然泪下。舞台美轮美奂,近千名演艺界明星和知名人士前来助阵,助演嘉宾之优秀,是一

《眉姐》---叫我小男人的那个成熟少妇 成熟的少妇新浪博客

将姐弟恋进行到底!小男人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认识了一个大他九岁的少妇,他们先是从性开始,进而彼此爱上了对方,在年龄,家庭,世俗的阻挠下,他们的爱情经历了难以想象的曲折。《眉姐》---叫我小男人的那个成熟少妇 第一章二十三岁的时候,我从没

王菲唱的《心经》,感觉很美妙! 心经 吴贵青 王菲

——————————————————————编者语音乐与书法,好似一个永恒的主题!《心经》需要我们用心灵来欣赏!用心灵的眼睛来看宇宙万象,这个宇宙便是节奏化了的、音乐化了的和谐的宇宙。在书法、音乐美的观照和体验中,“与物有宜

声明:《业余无线电 《美姐》,一场“业余导演”和“专业人士”的较量》为网友爱自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