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 巢湖千亿治污困局



     污染难控制,资金难筹措,一期工程仅完成任务的一半左右

  10月16日早上,阳光温和。合肥义城街道办巢湖西北岸,黑褐色的塘西河、十五里河水和水管里的污水源源不断地流入巢湖,湖面铺满了黑绿色的蓝藻,湖水散发出阵阵腥臭味。

  岸边晒着些许同样发着臭味的小虾。几位渔民吃力地冲洗着被湖水染成污泥色的白色渔网。“水太脏了,打不到大鱼。”一名收着空网的年轻渔民叹着气说。

  巢湖为国内第五大淡水湖,位于合肥东南部,总面积800余平方公里。这个面积不大的湖泊却因屡屡爆发的“蓝藻”事件而“闻名”于世。监测数据显示,巢湖目前仍处于中度污染状态,部分指标有加重的趋势。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合肥市计划总投资1400多亿元对巢湖进行全面治理。环巢湖生态修复工程正是这一计划的“龙头工程”。

  不过,这一工程充满挑战。合肥市发改委的数据显示,目前,环巢湖生态保护与修复一期工程仅完成实际需要投资的46.6%(按计划需完成80%)、部分项目仅完成14%至18%不等——合肥期望在2018左右令巢湖水质达到Ⅳ类、2020年达到Ⅲ类标准并恢复生态功能的目标实现起来困难重重。

  巢湖千亿治污正面临控污、资金等种种困局。

  控污之难:人为加剧污染

  河流污染主要是来自于三个方面,农业污染、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水。河道一定要先治理好这三大污染才能排入巢湖,否则将严重影响巢湖水质。

  巢湖西北岸边合肥供水集团巢湖水源厂的一名工作人员说,因为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水厂停产很久了,周边城镇居民的饮用水由其他水厂直供。

  饮水危机不只是发生在巢湖西北岸,西南岸的肥西县丰乐镇新仓社区一万多居民也曾因丰乐河水遭受严重污染而断水一周。肥西县环保局有关负责人称,丰乐河采样的水送检结果是劣V类,不适合饮用。

  和十五里河、塘西河等河流一样,丰乐河、派河也是巢湖水源支流,但这些河流向巢湖供应的不是清澈的水源,而是混合着各种污染物的污水。如流经肥东县城的店埠河,河道上漂浮着塑料袋、生活垃圾及大面积腐烂的水草、动物尸体。

  除了生活垃圾污染,工业污染也是巢湖水体的重要污染源。庐江县龙桥镇缺口社区的居民张兵称,“毒害”其100余亩鱼塘的“真凶”是一家化工企业,这家企业堆放的“磷石膏”废渣污染了湖水。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这家名为“安徽新中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亦见到堆积如山的“磷石膏”废渣。磷石膏是在磷酸生产中用硫酸处理磷矿时产生的固体废渣,其主要成分为硫酸钙。厂外龙桥镇马山村多位村民向记者证实,村前的小河流向巢湖,河里鱼和青蛙等动物绝迹,村民们只得把鸭子关在湖边岸上。

  “庐江县的河流污染主要是来自于三个方面,农业污染、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水。”庐江县水务局副局长周琼称,庐江境内的河道一定要先治理好这三大污染才能排入巢湖,否则将严重影响巢湖水质。

  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巢湖湖区、巢湖环湖河流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从1998年至今,总氮与总磷质量浓度值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巢湖湖区水质整体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理目标。

  治理之难:项目进展缓慢

  承接产业转移给巢湖水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滨湖城市建设对水环境保护提出更高要求,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形势严峻。

  2008年年初,安徽省制定了《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当时提出的近期目标是力争用5年的时间(到2012年),使湖体富营养化加重趋势得到遏制,环湖支流水质有所改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农村达到20%,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0%,恢复沿湖湿地1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减少40%以上。

  不过,至2012年末,这些目标无一达成,巢湖水质并没有明显改观,“蓝藻”事件时有发生。2012年7月更是爆发大面积“蓝藻”,60平方公里湖面一片绿色,此次事件更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

  记者对比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发布的巢湖水质月报数据后发现,自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巢湖全湖水质无明显变化。最新发布的2013年7月监测数据还显示,巢湖市第二水厂水源地总磷超标0.16倍,桐城市镜主庙水库水源地pH值超标。

  针对重点流域污染加剧的问题,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和水利部在2012年5月17日联合发布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明确要求到2015年,重点流域总体水质由中度污染改善到轻度污染,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降低8个百分点。

  为改善巢湖水质,安徽省也按上述规划要求实施了相关项目。但在2012年的考核中,巢湖流域12个国家考核断面中仅有4个达到2012年考核要求,巢湖流域治污项目完工率仅为15%。

  在污染没能得到有效治理和控制之后,巢湖水质没有明显改善。安徽省发改委、环保厅等多个部门联合编制的《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大纲》称,“十二五”治污形势并不乐观。

  这些困难包括:承接产业转移给巢湖水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滨湖城市建设对水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巢湖流域农业源污染防治形势严峻等,巢湖治理长期性与水环境改善迫切性矛盾日益突出。

  比如,巢湖流域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承接机械设备制造、汽车、化工、钢铁、建材等产业,初步预测到2015年巢湖流域工业废水和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将增加30%以上,水环境风险防范压力进一步增大。

  此外,巢湖流域耕地面积约48万公顷,在耕作过程中每年流失的化肥施用量约为30万吨,种植业总氮、总磷流失量分别为10352 吨和 601 吨;畜禽养殖等农业面源污染也较严重,缺乏有效治理措施,加剧了巢湖富营养化。

  在2012年完成区域调整之后,巢湖成为合肥市的“内湖”。为有效控污,合肥市在先期启动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之后,又实施环巢湖生态保护与修复一、二期工程,此项工程预计投资300亿元。

  不过,环巢湖生态修复项目进展依然不理想。合肥市发改委的数据表明,至2013年9月末,一期工程仅完成实际需要投资的46.6%、部分项目仅完成14%至18%不等。而按照工作进度,一期工程目前需要完成投资80%。

  筹资之难:地方政府重压

  “安徽经济欠发达,地方治污配套资金筹措困难,治污投入相对不足。”

  项目进展“拖后腿”的原因主要有征地拆迁进展缓慢、项目用地报批“排队”时间较长及地方政府配套资金筹集困难等。

  据了解,巢湖生态保护及修复工程一二期工程项目包括河道治理、污水处理厂建设等。其中一期项目16个、总投资129.02亿元,二期项目98个,总投资136亿元。

  据负责工程款项拨付事项的巢湖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上述项目款项来源主要为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其中一期贷款100亿元,二期贷款102亿元。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方案显示,前述项目不足部分的资金安排纳入当年市级预算。

  记者获知,除银行贷款和预算资金(原则上按上年度地方财政收入的决算数的1%安排)外,项目建设的资金来源还包括水利建设基金的50%、经营性土地出让金收入的5%、水利部专项资金、向上争取手补助资金和国债资金、巢湖生态专项资金专户的利息收入等。

  当上述途径筹集的款项仍不能满足时,余额则由市本级财务安排。不过,由于环巢湖生态治理项目资金在持续增加,项目推进已经遇到资金困境。

  一个需要引起警惕的问题是,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工程总投资额“节节攀升”,已令地方政府不堪重负。比如,安徽最早提出的口径是环巢湖生态修复一二期项目总计投资300亿元,到2012年时一期工程投资预算已超过500亿元。

  而最新的数据是,包括征集的三期“引江济巢”工程的136个、总投资380.21亿元在内,环巢湖生态保护及修复工程总投资额高达1421.19亿元——这还不是最终决算数据。

  合肥计划在完成高达1500亿元的投入后,2018年左右巢湖水质达到Ⅳ类或Ⅲ类标准,并恢复生态功能。不过,在现实资金投入压力下,这一计划将被推后。

  合肥市发改委的数据显示,环巢湖生态保护与修复一期工程推进缓慢。比如裕溪河综合治理工程,仅完成投资的14%。截至10月12日,二期工程目前尚处于项目评审阶段,98个项目中仅通过41项,通过率仅为41.8%。

  项目进展缓慢的原因包括项目实施难度超出想象、资金缺口较大、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困难等。

  在杭埠河庐江段实施底泥清淤工程的一施工负责人对记者说,河底的污泥很难抽吸起来,各类水草也阻碍了工程进度。此外,由于堤外的龙塘等不能按时征收,也无法吹填淤泥。

 巢湖 巢湖千亿治污困局
  不过,与地方政府的资金压力相比,项目施工过程遇到的困难可以忽略不计。

  以撤市改县后的新巢湖市(原居巢区)为例,2012年全市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24.2亿元,地方收入完成14.9亿元,财政府总收入排名在合肥市五县中仅高于庐江县。

  而2012年巢湖市财政支出30.12亿元,为预算的139.15%。其中与巢湖治理相关的支出大幅增长,节能环保支出0.93亿元,为预算的848.45%;交通运输支出1.22亿元,为预算的685.68%。

  在入不敷出的财政困境下,巢湖市还要设法为巢湖治理提供配套资金。比如一期项中第一项裕溪河综合治理、第二项落枕圩防洪除涝综合治理项目的责任主体均为巢湖市,两个项目投资4.4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83亿元,完成进度仅为计划的40.75%。

  设在巢湖市的巢湖管理局有关官员坦承,地方配套资金难以及时到位确实是影响工程实施进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比如,2010年开始实施的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中,由巢湖管理局管理的15个项目总投资26亿元,除亚洲开发银行提供的2.5亿美元贷款外,近一半的资金需要通过地方政府配套等途径解决,压力较大。

  “安徽经济欠发达,地方治污配套资金筹措困难,治污投入相对不足。”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张谋贵建议,“资金不足”是制约巢湖污染治理的一个重要因素,这需要建立较完善的投融资体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6470.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6月2日起的30天为萨嘎月,做任何善恶千亿倍! 萨嘎县

原文地址:6月2日起的30天为萨嘎月,做任何善恶千亿倍!作者:格泽贡呷活佛从6月2日起的30天为萨嘎月,做任何善恶千亿倍。其中6月2日、16日、7月1日有三次日月食,亿倍再翻亿倍!萨嘎月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修行时节之一。萨噶月十五日即是藏历的卫

贵州省国税收入破千亿 重构贵州茅台千亿商业新版图(上)

 随着中国白酒整体性进入到结构调整期,贵州茅台集团千亿商业蓝图很快成为一桩“悬案”!茅台集团能够如期实现千亿战略目标吗?茅台如何调整股份公司与集团公司发展战略,以重构千亿商业版图?本文试图通过解密茅台集团千亿新版图,勾勒中国

声明:《巢湖 巢湖千亿治污困局》为网友浮生夢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