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儿童心理专家分析五对亲子模式:“田亮应该去看心理医生”



     看《爸爸去哪儿》,我们完全可以凭本能感觉到谁是好爸爸、谁是坏爸爸。除了林志颖,四位父亲都比较少用眼神跟孩子交流,因为他们在自己的童年也没有得到过眼神的交流。“没有眼神的交流”有一个很直接的含义,就是我看不到孩子。真实的孩子在害怕,在大哭,可是大人看不到。大人看到的是“应该”中的孩子,他应该不哭,他应该怎么怎么样。中国父母看不到真实的孩子。

  普遍上,中国男人参与家庭的程度很低。这是一种情感上的封闭,并不完全是因为生存压力啊什么的。在中国绝大多数家庭,男人是回避型的,女人就是索取型的,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婚姻状态。中国男人普遍缺乏情感能力,而且还能把这种缺乏合理化成“我要做事业”“我要去养家”,觉得这就是对家庭的责任了。正确的家庭其实是由爱组建起来的,物质是其中很重要又很正常的一部分,但仅靠物质绝对不可能组建一个真正的家庭。中国家庭教育中一个很现实又很严酷的问题是,大家都缺乏情感能力。但是母亲没办法,孩子是她生的,男人好像更有理由脱离这个情感的流动。男人如果从情感上完全脱离这个家,容易造成儿子性别认同出现问题,卡在俄狄浦斯情结中;而母亲将难以避免把儿子摆到老公那个位置,向儿子索取情感。被妈妈索取情感的男人,长大后基本上都会成为回避型人格。

  所以,在父亲缺失家庭长大的男孩,看上去比较老实有责任感,通常丈母娘很喜欢,觉得这是一个好男人,但其实他们在情感上是非常封闭的。如果是女儿,父亲缺位最直接的影响是她不知道怎么跟男人建立起关系。我爷爷就很经典,他就像个机器人一样,一天的活动可以当成钟表,只管上班赚钱,其他任何事都不管。我奶奶操心这个家里一切大小事,结果我几个姑姑找的老公都是废物。

  林志颖:这是一个很好的爸爸。他并不着急去改变孩子或者解决问题,更多的时候是理解孩子的感受,等待他、陪他度过。但KIMI是一个对外界很恐惧的人,不像郭涛的儿子对外部世界的安全感那么足,那不是林志颖的问题,应该是KIMI妈妈的问题。

  田亮:田亮应该去看心理医生,他几乎是没有情感能力的人。特别是第一集的时候,他和女儿感觉隔得很远很远的,就希望孩子不要给他惹麻烦,不停要求小孩不要哭,他不会停下来感受孩子的感受,陪她度过这段不安,而是希望她赶快停止,免得自己在大众面前丢面子。

  郭涛:整体上还是一个不错的爸爸。当一个爸爸自己本身不错、事业也挺成功的时候,他很容易把自己成功的经验看成是全部—就是一种自恋嘛。当人活在这种自恋当中,他不会相信孩子有他自己的生存之道和解决之道。

  其实孩子需要的是这一刻的感受,父亲只要陪伴、等待,孩子自己会由内而外地生出作为男人的雄心。这个不需要被要求被教育,尊重他就好。

  张亮:能够背着儿子到处跑,OK。他至少面对了孩子的不愿意,在想一些办法去解决,没有那种很强势的地方。

 知名儿童心理专家分析五对亲子模式:“田亮应该去看心理医生”
  王岳伦:消极的、不参与的父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6359.html

更多阅读

0515-话说童年-10个经典儿童心理电影 缺失了童年 心理学

关注儿童心理学,看过不少相关书籍。也看过很多描写儿童心理和成长历程的电影,周末看了再见了,我们的幼儿园,很喜欢。芦田爱菜这个小MM在《母亲》中给人印象太深刻了。最喜欢两个小童星:海利.奥斯蒙特(Haley JoelOsment)和芦田爱菜:他们身

两对半检查结果分析 两对半检查结果对照表

两对半检查结果分析——简介乙肝两对半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乙肝病毒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包括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 e抗体(抗HBe或HBeAb)、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又称乙肝五项,其检查意义在于: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教育规律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教育规律 分享转载复制地址日志地址:请用Ctrl+C复制后贴给好友。天使 2010年06月12日 11:20 阅读(34) 评论(1) 分类:个人日记举报字体:大▼ 小中大这次马瑛教授的讲座时间长,内容多,马老师讲的也比较快,不能完全记录

儿童心理健康手册 心理健康教育手册

雪儿 的 儿童心理健康手册--自闭症(仅为新加坡国情)在过去的几年里,越来越多人对我国的自闭症情况有所认识。现在家长都关注孩子在社交及沟通方面是否有困难,教师也更能察觉学生出现自闭症的症状,例如社交及行为问题,并据此通知他们的家长

声明:《知名儿童心理专家分析五对亲子模式:“田亮应该去看心理医生”》为网友品切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