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狱后创业 出狱后再次创业的五大富豪(三)



    褚时健与记者畅谈果园及经验

    记者:褚老,能介绍一下您的果园吗?

    褚时健:我们果园面积5平方公里,占地2400亩,共有果树340000棵。目前,果园农户210人,公司管理人员40人,临时工100余人,整个加起来近400人。来年我们还要换品种,严格要求达到高质量,所以我们的目标是控制在20万棵之内。

    记者:冰糖橙跟其他橙类相比有什么特色?

    褚时健:其他品种的橙子一般是甜而腻,塞牙等不足。我们的冰糖橙做到了清甜、水分足、不塞牙、口感好,因为施的都是无公害的有机肥,所以有益于身体健康,吃多了也不上火。我们种的橙子所含的糖酸比是18比1,其他橙类是很难达到这个标准的。

    记者:发展果园的资金是从哪里来的?

    褚时健:主要靠以前积累的人脉和自己的人品,东借西凑来1000多万元,投入了果园基础、发展建设。估计今年,最多明年,这钱就能还清。搞果园借了那么多钱,再多借我也会心慌。

    记者:对自己的果园是怎么进行管理的?

    褚时健:分配是个很重要的事情,我们是实行家庭“分片”承包责任制,充分发挥农户的主观能动性,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具体表现在,将果园划成片,以3000-5000株为标准,分包给农户,平常每月给农户发500元的基本生活费,等果子成熟后,按果子质量,以每吨不同价格向农户收取,收多收少,切身关系到农户的收入,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农民的主管能动性,有的农户基本上天天都在自己片区的果园“打滚”,为了便于管理,增加收成,有的农户举家在山上,果园修筑了临时房子,吃住都在了山上。

    记者:那技术方面怎么解决?

    褚时健:主要是加大科技投入,进行科学管理,果园有专门的技术员,我每个月也亲自到果园来看两三次,给他们进行技术指导,如果园的剪枝、施肥、除虫等。再一个,我们以打造绿色食品为宗旨,所以都以有机肥料为主。在肥料的配制方面,我们是非常有讲究的,很少有人能做到如此标准,我们的肥料是自己的配方,成本在200元每吨左右,可是我们的肥料比市场上1000多元每吨的都要好。我们用自己的肥料,已经将这里的土壤结构都改变了。

    记者:农户的收入如何呢?

    褚时健:因为农户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了起来,我们又对其进行科学指导,技术、肥料又由我们提供,这样他们承包的果园自然能够得到丰收。去年收入最高的农户家庭达到了24000多元,最低的也有12000多元。这比他们平常做农活2000多元的年收入家庭,要高出好几倍。收入的好坏,直接刺激了这样他们的主观积极性。目前果园有50余农户家庭,也有少数几户因懒散,适应不下去,结果放弃出局的,比如有一个,成天到处跑,找人打麻将,这样肯定不行,自然会被淘汰,做不好他自己也会害羞。

    为发展果园 ,通宵学技术

    记者:二次创业为什么选择种植冰糖橙?

    褚时健:我弟弟以前也是搞水果行业的,从他那里了解了中国水果行业的相关情况。美国的水果一直在世界前列,所以我不服气,我就想到了搞水果。我尝了很多冰糖橙,湖南的,国外的,感觉都还有不足。后来发现橙子含维生素多,吃了对身体有益,又容易储存,所以就下狠心种这个果子。

    记者:你以前精通种橙子吗?

    褚时健:懂是懂一点,但谈不上精通。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父亲40多岁就去世了,当时我才10来岁,家里很穷,读高中时,一天的伙食费只够吃一餐,我除了下田地,干农活之外,还要帮助母亲,支撑整个家庭。对农业、对土地上的事情还是懂一点的。后来“出来”了就跟人家去学技术,也买来大量农业种植技术方面的书,慢慢的学。

    褚时健老伴:他“出来”后着手种橙子,天天研究种植技术。如果遇到橙树出了什么问题,不管我怎么催他,他一个晚上都不会睡,看书看通宵,直到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虫害,病害他摸索了好几年,现在比精通种植业的技术员,还懂得多。

    种橙,他想与外国人一攀高低

    记者:你说自己弄果园是闲不住,可这应该不是真正的答案,对吗?

    褚时健:以前我在玉溪烟厂当厂长的时候,每天都要干12个小时。我对我的员工说,你们干8个小时,我就给你们8给小时的工资,干12个小时,我就给你们14小时的工资。那时候我们的资金不如人,装备不如人,牌子不如人,只能没日没夜的干,工人的积极性就这样调动起来了。我说我闲不住这点是没有错的,也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希望我晚年有个保障。

    褚时健老伴:以前社会上有很多人说,你褚时健搞烟厂搞得那么好,那是因为政策好,云南烟得天独厚,烟厂交给挑扁担的(任何一个农民)都成。他做果园,就是想否定这个。

    记者:以前你是公认烟王,现在你是果王吗?

    褚时健:社会都是以成败论英雄的,是不是果王,不是我说了算。我是做事的,评价是别人的,我给自己打个80分吧。我的果园还需要再努力,目前的产量在全国不是最大的,但我应该做到最好。农业上、土地上的东西我懂一些,刚刚做烟草的时候,是高一脚低一脚地下地,后来做果园,也差不多。那些朋友在我园子里很惊讶,我褚时健把果园弄这么大,我自己觉得,这只是时间的问题,目标迟早有一天会实现的。我的果园也把果皮色泽的问题解决了,我就敢和美国的新骑士比了,估计两三年的时间,这个问题就能解决。

    记者:您是怎样打造冰糖橙品牌的?

    褚时健:前两年我们一直很低调,一个是为了修炼“内功”,空下时间潜心钻研、发展橙子种植。现在条件慢慢成熟,我们正在加强打造自己的品牌。现在我们很少宣传,主要是通过自身高质量的产品,去撬动市场,让老百姓自己去评价。

    记者:家里人支持你现在的事业吗?

    褚时健:我老伴特别支持。只是儿子瞧不起,也不肯学,不想继承我的事业。

    记者:那你的种橙事业后继有人吗?

    褚时健:有的,我的外孙女很支持我,她留学回来后,已经多次到果园来学技术,学管理。她说以后来继承我的事业。

    “面对挫折不要消沉,做事业需要野心但不能脱离实际”

    记者:你的人生大起大落,对于年轻人,你能不能教他们如何面对挫折?

    褚时健:遇到挫折的时候,不要消极对待,要积极对待,一定要心宽,做到心宽不容易的。我的一些老朋友,一遇到挫折就消沉下去了,这不行,越消沉越就站不起身来。人生不要有太多计较,要向前走,要相信一年比一年好。

    记者:您是一个非常珍惜时间的人吗?

    褚时健:不但是我,在我们玉溪,原来的厂里,现在的果园,我们的工人或许讲话不多,但做起事情来,绝对是认真的人。

    记者:作为男人,必须有野心吗?

    褚时健:人啊,对很多东西的希望值不最好不要太高,不要计较过多,计较过多了,上级处不好,左邻右舍处不好。一个好人会发现好人,一个坏人专门发现坏人,遇着好人了,就踏踏实实干,实实在在干,迟早也会被发现的。但人必须有野心,没有野心不行,这个野心是有基础的,不能脱离实际,也要有基本的道德。现在我想清闲了,棱角磨得差不多了(笑)。

    记者:你现在最大的爱好是什么?

    褚时健:以前是喜欢抓鱼、打猎、打篮球。现在是种菜、看报纸、看杂志。

    人物素描

    红塔集团CEO褚时健人生历程

    隔山相望。始建于元代的保护文物“白塔”,浸润在淡淡的烟草味中,而只有53年历史的红塔集团远比“白塔”更有名气。

    红塔集团的前身玉溪烟厂入驻玉溪后,白塔于1958年被涂成红色,更名为红塔山。几乎一夜间,“红塔山”香烟飘遍大江南北。而玉溪卷烟厂也成为企业纳税大户,仅1994年利税就达157 亿元,居全国同类企业第一位。

    缔造红塔帝国的褚时健,被称为中国的“烟草大王”。

    1997年,因涉嫌巨额贪污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烟草大王”如星坠落,1999年经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褚时健被判处无期徒刑。

    2008年的最后一天,云南当地媒体发布的“改革开放30年影响云南30人物”中,褚时健排名第五。

    红塔集团一位员工见此报道说,红塔能有今天,离不开“烟王”的昨天。

    红塔之巅

    没有“红塔山”之前,玉溪鲜为人知。

    1979年10月,曾在糖厂、酒厂、农场、畜牧场、造纸厂干过厂长的玉溪华宁县人褚时健,被调玉溪卷烟厂任厂长。那一年,他51岁。

    和云南数千家烟厂一样,玉溪烟厂当时也是半机械化半作坊式生产,年产量27.5万箱,固定资产仅1065万元,工人月均工资30元。

    褚时健上任后,推行“单箱卷烟工资奖金含量包干”新政策,烟厂很快大变样。

    据《烟王》一书记载,1981年褚时健拍板从英国引进第一台卷接机后,效益猛增。之后,他找到主管工业的副省长,提出贷款2300万美元,引进世界最先进的卷烟生产设备。到1989年,烟厂先后投入技改资金2.5 亿元,生产水平也跻身全国先进行列。

    设备到位后,褚时健开始和烟农直接打交道,建立自己的烟叶原料基地,并要求把原料生产作为工厂的“第一车间”重点投入,以提高烟叶品质。

    1988年7 月28日,国家放开名烟零售价。根据当时报纸记载,烟价放开第一天,红塔山每包售价就从1.3 元涨到3.9 元,第二天再涨到5 元。

    与哥哥长得几分神似的褚时佐回忆,那时,褚时健兼任玉溪烟草公司经理和玉溪烟草专卖局局长。在此之前,卷烟厂只是一个加工车间,收购烤烟和出售卷烟的权力都在烟草公司,定价权则在烟草专卖局。褚时健“三权合一”之后,玉溪卷烟厂开始迅速腾飞,并在价格上和一些世界名烟分庭抗礼。

    玉溪卷烟厂成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卷烟厂。

    1990年,褚时健被授予全国优秀企业家终身荣誉奖“金球奖”。

    1992年11月9 日,褚时健公开称,只要把产品销售权、定价权交给企业,玉溪烟厂的税费可年递增5 亿元,可保障企业的国有资产递增20%.从1994年开始,褚时健抓住机遇,拿到了优惠的政策,红塔集团利用自身的影响在全国开设了12000个专卖店,实际上是变相取得了直销权。

    据公开资料显示,1994年玉溪烟厂利税达到157 亿,1997年达到193 亿。

    “如果以每年创税利100 亿计算,每天就是2700万元。”

    《烟王》还记录了这样一个场景,当年一位来自北京的官员在参观红塔集团后说,“老褚,你开的不是烟厂,是中国的印钞厂啊!”

    那个时期的红塔山,名满江湖。

    “烟王”坠落

    层层光环的背后,暗藏着独权与私欲。

    从年27.5万箱增长到218.3 万箱,玉溪卷烟厂用了不到10年时间。据统计,仅“红塔山”一个品牌,在上世纪90年代为国家创利税800 多亿元。

    “烟草大王”褚时健也获得了一系列荣誉,云南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

    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等荣誉聚集一身。

 出狱后创业 出狱后再次创业的五大富豪(三)

    “红塔帝国”的权力全部集中到塔尖。据说,那时褚时健的话在集团内部被形容为“圣旨”,重要的事情,尤其是批烟,全凭他的条子和电话。他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他身边人称他“老爷子”,其它人叫他“老板”。

    公开资料显示,每次出行,褚时健的车走在最前面,后面接着的是镇政府、市政府、省政府20多辆以“O ”开头的政府车。只要褚一停下,其它官员也跟着下车,场面蔚为壮观。

    然而,从1995年开始,褚时健的命运发生转折。

    这年2 月,一封发自河南的匿名检举信寄到了中央纪检委信访室,并引起高度重视。该信检举:河南洛阳的个体烟贩林政志勾结三门峡烟草分公司,通过向褚时健的亲属行贿而取得卷烟指标,获利800 余万元。

    次年12月28日,褚时健被有关部门带走。

    1998年1 月,新华社发文通电全国:云南省红塔集团原董事长褚时健严重经济违法违纪案,经过联合调查取证,已取得重大突破。褚时健被控和红塔集团其它几个领导人以私分形式贪污公款355.1061万美元,褚时健得款174 万美元。

    当时,他对检察院预审人员这样坦白,“1995年7 月份,新的总裁要来接任我,但没有明确谁来接替。我想,新总裁接任之后,我就得把签字权交出去了。

    我也辛苦了一辈子,不能就这样交签字权,我得为自己的将来想想,不能白苦。

    所以我决定私分了300 多万美元,还对身边的人说,够了!这辈子都吃不完了。“

    褚时健出事后,惋惜声一片,而社会争议也很大。在1998年初的北京两会上,十多位企业界和学界的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联名为褚时健“喊冤”。当时流传甚广的一句话:“一个为民族工业做出如此巨大贡献的国企领导,一年收入竟不如歌星登台唱一首歌!”

    也有声音指出,无论他有怎样的贡献,都不该将公款划入个人名下,贪污必然要受国法惩罚。

    1999年1 月9 日,褚时健被判处无期徒刑。

    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宣读判决书的时候,褚时健只是摇摇头,没有说话。

    服刑两年后,褚时健的刑期被减为17年。

    没有“烟王”的红塔

    退去之后的褚时健,留给人们感叹与感慨。

    褚时健被批捕的1997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出台了“双控”政策,红塔专卖店被取消,地方抵制红塔的运动随即涌起,“红塔山”销量从高峰时的90万箱锐减至30万箱。

    与此同时,烟草上的“三权合一”被拆开,至此云南的烟草政策又回归到和全国一样的起跑线上。

    资料显示,从1999年开始,云南省烟草行业连续三年呈现卷烟产销、税利双边下降的局面。烤烟年产量从2300万担减到1100万担左右,减幅一半以上。

    褚时健出事后,红塔集团的很多人认为,他是在不该拿钱的时候,拿了他应该拿的钱。

    不少人为之惋惜,“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优秀的经营管理者而惋惜。”

    当年为褚时健做辩护律师的云南律师马军曾表示,他准备在今年年初再次为褚提交“特赦申请”。

    曾是媒体人的朱界飞也在博客中写道:作为一个每年向国家交税超百亿的企业领导人,褚时健当时的个人年工资收入只有几万元人民币,在外国人眼里,是有点难以置信。但法律是无情的,褚时健挪用公款,还是被判重刑。然而,他的落马,换来了企业家激励制度的推行,这也算是他最后给社会的一点贡献。

    褚的继任者字国瑞,年薪加上奖金超过100 万元,褚时健一生的收入也比不上。字在红塔6 年多的时间,有人计算后认为,他的合法收入接近1000万元。

    就在褚时健被调查的第二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总裁的收入为885 万美元,外加2500万美元购股权;迪斯尼公司总裁年收入是850 万美元,外加1.96亿美元的购股权。褚时健17年的收入加奖金,80多万元人民币。

    一种公开的说法是,褚出任玉溪卷烟厂厂长17年,烟厂为国家创税总额至少超过800 亿元。

    尽管如此,在如今红塔集团新落成的“烟事文化馆”中,难觅褚时健的印迹。

    2005年,红塔集团创建50周年。《红塔集团志》(2006年版)里,“领导简介”中褚时健排列第20位,数百页的专辑中,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两张小照片。  

    保外就医后经营橙园

    2002年,褚时健因患有严重糖尿病得以保外就医。

    回家后,褚时健和弟弟褚时佐一起在位于新平县与景东、镇沅、楚雄、双柏等五县交界处的哀牢山种橘橙。那里海拔近3000米,终年云雾缭绕,据说种出来的橘橙格外甜。

    褚时佐的儿子褚云涛说,伯父现在身体健好,经常往来哀牢山与玉溪市区之间,在市区内也有住处。身边还有红塔集团专门安排的司机、保健医生等陪护人员。

    刚被判刑时,褚时健给褚时佐的橙园的果子取了一个名字——高原王子,要求打造出质优价高的冰糖橙,“只要褚家不倒,这个牌子就不能丢”。后来,因市场上出现冒牌“高原王子”,褚时佐一度打算更换商标,被褚时健训斥一顿。

    一位和褚时健接触多年的人士表示,褚和以前一样仍是家长作风,在褚家拥有绝对权力和威望。通常,每年他都会在褚家召开两次家庭会议,宣布一些重要决定。

    现在,80岁的褚时健还在经营着自己的2000亩橙园。据了解,他还成立了云南金泰果品公司,打算用云冠作冰糖橙的注册商标。

    2008年12月22日,褚时健正在为自己的冰糖橙找销路。

    他的侄儿褚云涛还说,伯父正在和市领导沟通,希望能尽快修通连接哀牢山上下的水泥路,这样,既方便果品下山,又能常去果园看看。

    褚时健的一个陪护人员表示,褚时健尤喜欢看9 月份的山,因为整个山的冰糖橙刚好成熟,从山上看,黄黄的橙子满满地铺着山脉,他说“感觉整座山就像是一枚上好的大烟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61065.html

更多阅读

打工与创业的区别 打工与创业的经典区别(2)

21.打工时候电话费总是要省了又省,最好的是公司的电话无偿使用,出门在外,给老板电话,也是响了一下马上挂了,创业的时候电话总是咬咬牙要拨打,即使长途电话,只要是自己的合作方和客户,总是要等对方挂线,哪怕心上很疼也得承受;     22.打工

创业者和打工者的区别 打工与创业的经典区别(1)

打工与创业有什么区别,有人说都是为了赚钱,都是为了生活……     1.打工是靠自己的能力吃饭,创业是靠自己的智慧和思考吃饭;     2.打工是靠别人给自己的平台来展示能力,创业是靠自己的决心和眼光创造一个平台;     3.打工是

财富经中国创业网 外来妹小本创业的别样财富(三)

     记者:“你为什么喜欢。”    消费者:“因为有龙。”    消费者:“我喜欢这个图案,不过我不喜欢这个颜色,穿起来有点像小老头,我喜欢像我这种颜色的。”    因为过于刻意追求幸运色和生肖的搭配,造成了产品在销售上

创业财富故事 黄光裕四兄妹创业的财富故事(三)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的经济政策还不是很明朗,但“地下经济”已冒着随时可能“踩雷”的危险蓬勃发展起来。广东开风气之先,很多人都投入了经商的浪潮之中。据知情人介绍,1985年左右,16岁的黄光裕便跟着19岁的黄俊钦开始出来闯荡

声明:《出狱后创业 出狱后再次创业的五大富豪(三)》为网友丶叛逆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