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收入分配改革也须尊重“市场主体地位



     收入分配改革一直是社会各阶层关注的焦点,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两次出现了“收入分配”,并且从五个方面直接对收入分配改革未来工作架构进行了指导。

  苏海南曾经参与过众多有关收入分配改革的各类讨论,在“公报”中,他看到了更多改革取得成效的希望。

  《中国经营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很多人很关注,公报对收入分配改革问题的诠释,我们注意到,十八大公报指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此外,公报更多的是关注市场化的推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等,你是如何看待,公报对未来收入分配改革的指引作用的?

  苏海南: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在以往有关于收入分配改革的讨论中,我们一直强调改革的系统性,即主要关注收入分配系统本身或社会保障系统本身等,但是,收入分配改革是涉及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改革等民生建设和社会治理、市场体系健全等各个领域的全面性的改革,只讲系统性和单由某些主管部门制订政策是远远不够的。

  这次公报明确要求把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结合起来推进改革,在认识和指导上上了一个新台阶,这对于全面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实施标本兼治意义重大,拓宽了我们的眼界。公报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提出了十五项改革,涉及许多方面,看起来对收入分配改革着墨不多,其实其中与收入分配改革直接相关的至少有社会建设、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市场经济体系、财税体制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等五项。

  看到这些内容,让人非常振奋。这种安排充分体现了改革的整体性、协同性,把以上这五大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将对收入分配问题的治本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经营报》:全会提出,“两个”“毫不动摇”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同时推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再一次强调了市场经济对当前改革的重要性,从收入分配角度看,强调市场经济的重要性,有哪些意义?

  苏海南:这一点对收入分配改革的意义非常重大,是为收入分配改革夯实经济基础。公报强调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平等地位,这有利于培育市场平等主体,也有利于打破垄断,开展平等竞争。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收入分配改革也须尊重“市场主体地位
  同时,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在此基础上,部分企业依靠行政权利或政府片面扶持获取市场好处就难以为继了,想轻易拿高收入就困难多了,而非公经济中的中小微企业就可能凭自身努力与其他企业平等竞争,并在竞争中生存发展了。这就为根本消除行业、企业之间不合理收入差距提供了基础。

  《中国经营报》:在以往的收入分配改革的政策制定中,学者们非常关注财税改革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打破,在本次全会中,也多次提到了“财税”与“城乡”的问题,你是怎样看待未来政策走向的?

  苏海南:这又是与形成合理有序收入分配格局紧密相关的两项改革。其中,财税体制改革是收入分配改革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涉及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在一次分配中,通过“改革税制、稳定税负”等,可合理减轻企业和居民的税费负担,进一步理顺政府、企业和居民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促进提高居民收入比重。

  在二次分配中,通过“明确事权、透明预算”等,有利于协调平衡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促进事权与财力的平衡,同时有利于控制行政经费,减少财政资金的“跑冒滴漏”,把纳税人的钱用在刀刃上,更多用于民生建设,从而为加快实现全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财力支持。

  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业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目前,中国低收入人群主要集中在农村,通过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将从根本上促进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农民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拥有更多的资金和财产权,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保障获得与城镇居民相同相近的福利待遇,这对缩小城乡居民之间收入财产差距具有根本性调节作用。

  《中国经营报》:其实对于收入分配改革,已经讨论了很多年,这期间也有一些政策出台,有一些政策被滞后,但是此次全会的召开,提出了加快社会事业的改革,这次全会是否可以被看做是一个节点?

  苏海南:我注意到,公报强调“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

  在这项改革中,公报是将收入分配改革与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以及医疗体制等改革联系在一起来部署的,这几项改革都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虽自成系统,但相互之间又联系紧密,组合在一起有利于发挥综合效用。这样安排,充分体现了改革的协同性。

  除此之外,还有四个方面改革与收入分配改革和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关系间接相关,包括“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来更好结合”“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用制度管理人、限制权利”等等。

  比如科学的宏观调控有利于缩小不合理收入差距;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发挥人民代表对财政预算、决算的审核监督作用;用制度管理人、权、事,有利于为各类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等等。

  这些都会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收入分配制度深化改革,共同促进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关系的形成。所以,未来的改革推进很值得我们期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5270.html

更多阅读

中国收入分配改革 收入分配改革优先着手基层员工

     先易后难 暂时搁置央企高管收入  工资支付条例已送人大常委会审议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推出已经接近两个月,《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了人社部和全国总工会已经展开实际行动,与外界期待的全面

国企分配制度 “把国企摆在收入分配改革对立面很不妥”

     专访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  2月5日,国务院批转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研究具体

财政分配 收入分配改革将会从财政政策起步

     收入分配改革一直是公众关心的热点议题,此次温总理的报告提出,“目前已经制定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政策,确保制度建设到位、政策落实到位”。可见中央在对待收入分配改革的问题上,态度是明确的。

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 收入分配改革怀胎8年 难产依旧

     收入分配改革从2004年便开始启动调研,然而时至今日,八年过去了,方案依旧难产。八年间基尼系数在上升,收入差距在持续扩大,分配不公日益严重,改革却仍然踟蹰不前,几无作为。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蛋

声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收入分配改革也须尊重“市场主体地位》为网友怪她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