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在美国学习生活(6)


 第12节:在美国学习生活(6)

系列专题:《一个中国女孩的成长轨迹:我在美国读本科》

  海伦娜很活泼,第一次上课时竟然拿了一个照相机。海伦娜拿着照相机,给全班同学每个人都照了相,还按照照相的顺序记下大家的名字,她有点害羞地笑说:"我要认识你们每一个人,念起名字来多亲切。"我还是第一次碰见这么做的教授,想必其他同学也是这么认为的吧,因为大家全都笑了起来,觉得很是有趣。过了几天,她竟然将照片都用彩色打印机打印出来了,发给了大家,她真是一个可爱的人呢。离散数学很难,我周围的美国同学都是大三或大四的学生,下课休息时和他们聊天,觉得自己是这个课堂里唯一的大一学生。海伦娜总是在引领学生自己思考,课堂上好多公式都是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讨论得出的结果。有时海伦娜还会讲几个数学界有名的笑话给我们听,真是有趣极了。海伦娜布置的作业是最难的,每一份作业要花费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通常只有6道题左右,不过要写出来,要写上六七篇儿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有时还要在网上寻找相关的内容。海伦娜会在布置作业时,也会专门给全班同学用电子邮件发一封"作业提示"的信件(Homework Hint),不过我只记得"午夜图书馆里明亮的灯光"了。美国的数学与国内的数学很不一样,在美国,一道证明题写出来像论文,而且都要自己找切入点,按海伦娜的话来说,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像"第一位研究这类问题的数学家"一样,完全不像国内又分出了"几大类题型"的模式。除了每周必有的"长篇"作业以外,每周四都有小测验(quiz),这门课挑战性很大,一口气儿都不能歇。在海伦娜的办公时间内(Office Hour)预约,并问问题也是最常有不过的事了。虽然很累,但如果要我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门课,那就是"Enjoy",可以作"享受"讲吧。数学对我来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有趣过,虽然要花很多时间,但它变成了有滋有味儿的"智力游戏",数学在我眼里再也不是"解题大全"一类的练习册形象了。一学期下来,除了和爸爸妈妈通信外,和海伦娜的通信就是第二多的了,我有那么多的问题要问。海伦娜还是一位很细心的人,她将每次的课堂笔记、作业答案、小测试的答案,甚至是相关数学知识的网页都公布到网上,谁都可以看见了。在她的主页上,还可以看见数学界最新的科研成果之类的研究报告或新闻,因为海伦娜想让大家都知道这些信息,我想,她是一位真正热爱数学的人吧。有时候上她的办公室问问题,讲得高兴,还会说一些别的话题,海伦娜还懂一些日文,因为她在日本的京都大学里有博士后的位置。她的办公室里还挂着一幅中国的字画,上面写着:"学然后知不足",我就把这几个字的拼音写了下来交给她念,很好玩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44556.html

更多阅读

《团购内幕》第12节:明争暗斗

系列专题:团购模式研究     第12节:明争暗斗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黄真真作为市场部经理,实打实的广州分公司三朝元老。在市场部之内,论资历,论能力,确实无人能与之匹敌。  悲催的是,在整个广州分公司之内,论资历,论能力,与黄真

第22节:在美国学习生活(16)

系列专题:《一个中国女孩的成长轨迹:我在美国读本科》  我做志愿者(Volunteer)  "卡特里娜"(Hurricane Katrina)飓风刚刚过去,很多受灾的新奥尔良市(New Orleans)居民被临时安置在我们学校。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学校的两个体育场馆都住满

第21节:在美国学习生活(15)

系列专题:《一个中国女孩的成长轨迹:我在美国读本科》  入门"第三种语言"  来美国之前,我还从没想过还要再学一门外语。我的专业虽然是数学,属"艺术与科学学院"(Arts & Science College),除了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人文课、艺术课、

第20节:在美国学习生活(14)

系列专题:《一个中国女孩的成长轨迹:我在美国读本科》  我真是很高兴,能有这么多的荣誉组织肯定我的努力。这些经历是求学生涯中很宝贵的一页,激励着我永远前行。  附国家大学学者组织主页  5. CSSA志愿者奖  中国学生与学者联

第19节:在美国学习生活(13)

系列专题:《一个中国女孩的成长轨迹:我在美国读本科》  Phi Eta Sigma于1923年3月22日在伊利诺伊大学成立。是最古老,也是最大的国家荣誉社团。在美国有超过300个的分社团和80万名社员。  Phi Eta Sigma于1937年被选入大学荣誉组织联盟。只有三个荣誉社团有着长久的会员

声明:《第12节:在美国学习生活(6)》为网友马子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