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妆品市场本土品牌亟待自救



 去大型商场选购化妆品无疑是广大爱美的中国女性的重要活动之一。可这丰盛的市场上却难觅本土品牌的身影。

  “稍微追求时尚和档次的人都知道,在琳琅满目的国外化妆品品牌面前,还有谁会选择国产化妆品呢?”在北京CBD上班的白领尹女士一席话正说到了本土品牌的痛处。

  目前,在外国大品牌的步步紧逼下,国产化妆品的生存空间正在逐渐萎缩,“虽然我们在广大农村地区尚有一些价格优势,但是国外品牌也开始盯上这块肉了。”天津某化妆品公司外宣部部长这样感慨道。

 市场:化妆品市场本土品牌亟待自救

  洋品牌垄断高端市场

  化妆品销售额里中高档商场的化妆品专柜的销售占据着绝大优势。“这些专柜的销售量少,但是它们却占据着化妆品销售额的大半江山。”一位长期从事化妆品行业观察的人士如是说。目前占国内化妆品企业总数30%左右的外资和合资企业,其化妆品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却分别占国内化妆品销量和销售总额的60%和90%左右。

  低端市场也将不保?

  在充分竞争的日化市场上,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正日益丧失,国内化妆品厂商只能将目光投向中低端市场——这一国外品牌暂时较少涉足的领域。

  但是,近年来,跨国企业不断涌入让化妆品市场竞争变得愈加激烈。进口化妆品不仅在高端产品上占据优势,还把眼光放在中低端市场上,倚仗资本和品牌优势,通过对国内品牌的并购整合,积极向国内中低端市场渗透,加之虽然国内的化妆品生产企业约有5000余家,中小型化妆品企业占到化妆品企业的90%,市场份额却不到20%,规模比较大的也只有家化、隆力奇、雅倩等少数几家。因而,本土化妆品企业引以为傲和赖以为生的中低端市场渠道优势,正在加速消失。

  中国美容化妆品行业观察员陈曦指出,高附加值直接取决于营销的方法、措施和技术的高低。但这些都需要成长的空间和历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43445.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国产”的胜利:生长激素市场本土逼退外企

原文地址:“国产”的胜利:生长激素市场本土逼退外企作者:藏冰川来源:医药经济报臧冰川近日,安科生物副总经理盛海透露,此前有消息称,默克雪兰诺正在退出中国市场,目前供货只保证现有的患者,公司通过调研获得的市场数据证实了该消息较为确切

日化市场分化:部分大牌退出,本土品牌上位

      中国日化行业将迎来大变局,从2013年最后一天宣布要将撤离中国并裁员1100人的美国彩妆品牌露华浓,到欧莱雅决定停止卡尼尔品牌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一些外资日化巨头的财报显示,在华市场增长放缓。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些本土品

消费品:捷成多品牌拓展市场

消费品:捷成多品牌拓展市场文/本刊记者于文 发自北京在不久前召开的CHINA P&E展会(中国国际照相机械影像器材与技术博览会)上,别具一格的捷成展厅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其他参会厂商的美女模特相比,捷成邀请两位京剧演员现

实战论坛:浅谈本土品牌实效推广攻略

  营销从不同的角度看,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如营销是竞争的产物,营销是企业制胜的法宝等,但从营销本身构造而言,营销主要有两个方面核心构建,也就是推和拉。从推力和拉力的区别,我们可以把品牌划分为四种类型:相对平衡型,地面推动型,空中拉动

声明:《市场:化妆品市场本土品牌亟待自救》为网友你不是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