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当惯了金融大佬或文化大佬的国家或企业争先恐后地要回到制造业了。而就在五年前,他们还信誓旦旦地说:“制造业已经成为夕阳产业。”
虽然热映电影《2012》的全球票房已经达到了7.1亿美元,但是索尼全球总裁斯金格却有点高兴不起来。据业内人士统计:2009年索尼的全球业务的主要赢利点集中在传媒和文化产业,(假如盛田昭夫老先生还在世的话,他肯定会觉得自己当年斥35亿美元巨资收购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真是物超所值。)而在其传统的电子产品制造上,索尼的业绩乏善可陈,斯金格在手机和mp3领域双双败给了乔布斯。难怪这个老头子在谈到索尼明年要将战略中心重新转移到制造领域的时候神情有些愤愤然。
当年walkman刚推出的时候,索尼是多么的风光无限。但是在全球商业的进程之中,索尼发现了赚钱更快、更轻松的方法。谁会不为easy money心动呢?所以索尼的注意力被转移了,直到金融危机爆发,曾经快速吸金的商业模式越来越显得不可靠的时候,索尼挨了当头一棒。意识到自己不应该丢掉曾经世界领先的老本行。
斯金格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和英国首相布朗想到一块儿去了。
迫于后金融危机时代英国金融业的难以重振的低迷,布朗曾率领内阁全体成员从伦敦开赴有“英国制造业中心”之称的伯明翰,发起“重振制造业战略”。已经将制造业搁置20多年的英国人打算再次捡起上一辈的发家利器。
在二战之后的那些年里,这个工业革命起源地和现代制造业的发轫地变得不再以制造业为骄傲了。20世纪初,英国的煤炭、纺织、钢铁和造船等传统产业曾占据世界的主导地位,1950年,英国制造业产品出口占世界的24.6%。但是到了1999年这个数字已经锐减到6.9%。英国人看到了制造业的耗能和污染,因此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了第三产业。
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调整,第三产业在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第二产业。从1973年以后,英国的制造业总产量量再未出现上升趋势,1990年,英国制造业占GDP的总比重下降到20%。进入新世纪以来,这个数值稳定在 18%左右。而银行业、保险业、餐饮业、娱乐业和信息业差不多占GDP的70%。
这有什么不好呢?也许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英国人没有想到过这种产业结构的弊端。拥有了如此庞大的服务业群体,英国人可以在四点钟悠闲地喝着下午茶,而不是在车间里忍受机器的轰鸣;更多的人可以西装革履,出入高端会所,过更“绅士”的生活而不是每天下班后清洗工作服上的油污。更让他们高兴的是,伦敦这个著名的雾都也变得越来越适宜居住。
“把那些有污染和赚钱慢的制造业都卖掉吧!”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英国人出售了很多的制造业公司。其中就有著名的罗孚汽车公司(这家公司曾在伯明翰地区辉煌了一个世纪左右)。想想看在当今的制造领域英国还有多少把排名前三的交椅?航空领域有美国波音和法国空客(1967年英国退出了空客制造联盟);汽车领域有德国奔驰和美国通用;工程机械领域有卡特彼勒;轴承领域有德国舍弗勒……在众多制造业的细分领域内,我们已经找不到这个昔日工业大佬的影子。在英国人将国家的经济重心交给房地产和金融业的时候,金融危机带给了他们一次“血的教训”。
这次被美国人认为是最大挑战的全球危机从某种程度上击破了一些“看上去很美”的虚拟经济的泡沫。次贷危机后,英国的房地产市场受到很大波动,而金融风暴全面爆发之后,英国银行的倒闭速度一点也不亚于美国。曾经引以为傲的服务行业竟成了失业率暴增的根源。
第三产业是应该建立在实体的基础之上的。假如没有制造业公司了,银行和风投去给谁“投钱”;航空和运输将为谁服务;物流又要运送谁的产品呢?在全球经济繁荣向上的时候,英国人可以为国外企业服务,但是危机之中,国外的企业尚且自顾不暇,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不可否认,金融和服务的确是非常暴利,但是暴利必然引来更多的进入者,于是对于制造业而言,金融服务者太多了,此次危机正好给他们洗洗牌。
写到这里,笔者不禁想到了冰岛这个很有意思的国家,在不多年之前,这个国家的支柱产业还是渔业,在看到了华尔街大把赚钱之后,冰岛摇身一变成了“金融大国”。然而虚拟的光环总是那样容易被撕碎。金融危机中,冰岛国家破产,外债高达GDP的7倍之多。一位当地的证券从业人士失业之后失望地说:“我还是回去打渔吧,因为我原来就是打渔的!”当这个国家认识到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重要性时,亡羊补牢已经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