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二〇一九 奔向一百万(一)



 连皮包都没有的皮包公司

  

  新疆昌吉人冉东,从小豪侠尚武,却又生逢太平盛世。中学毕业后分配到当地粮食局,一呆就是六年,工作稳定、收入不薄,但内心那份“月光照缁衣,千里不留行”的侠客行冲动,似乎从来就没有停止。

 奔向二〇一九 奔向一百万(一)
  

  机会终于来临,1994年经单位委培,冉东来到北京大学进修。1996年进修完毕,回家已是他的内心绝对不能接受的选择。于是选择考研,1997年的春天一考失利,1998年的春天再考失利……经济拮据,走投无路,此时此刻的冉东已步入了27岁的年头。

  

  不再考研,但要在北京呆着,得先解决住的问题。北大西门一间十七八平米的房子租金五百块钱,而冉东身上历年来的积蓄仅存二百一十块钱。订下房间之后,第二天还要赶紧再找两个人合租,把另一部分租金补交上去。最后终于找到两个新来考研的学生,交完房租之后身无分文,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

  

  何去何从?冉东夜不能寐,同屋的人也是挑灯夜读,苦背英语单词——所有人都知道,考研最大的难关就是英语。冉东突然想到,能不能办一个考研英语培训班呢?

  

  第二天,冉东鼓足勇气找来同屋商量,借一百块钱印刷考研辅导班的招生广告。同屋很豪爽:一百块不够,两百块吧。冉东拿着借来的一百块钱买了菜票解决了吃饭问题,一百块钱留着成为“创业启动资金”。

  

  众多创业者单枪匹马闯天下时,被俗称为皮包公司,而冉东却是连皮包都没有。两手空空之际,他的想象力反而得到空前的发挥。

  

  在一张张考研辅导招生广告中,冉东发现,所有的培训班都是从七八月份开始招生。有过考研经验的他很清楚,实际上有此打算的学生没有人是一月份考试,七、八月份才开始准备的,至少要提前一年。但是当时全北京城的考研班都遵循着一个传统的套路——用今天冉东的话说就是:“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盲区。”

  

  春季就应该办这个班!1998年2月,冉东象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

  

  想象力和行动力是成就一件事情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生活所迫之下冉东发现,要立即行动起来,也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困难。

  

  办考研辅导班需要什么条件?第一要有一个象样的办公场地用于招生。冉东自己当然没有,于是找到北大书店,和他们“画饼”:我的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17145.html

更多阅读

挖潜增效 索尼向下挖潜(2)

  3G迟迟不来,先发技术优势几乎耗尽;而一直支撑展讯业绩的2G业务也在金融风暴背景下的行业寒冬中锐减。从2008年11月起,已“泯然众人”的展讯股价开始了长达7个月的“1美元以下之旅”。  “TD到今天没有赚过一分钱。我们是把所有G

声明:《奔向二〇一九 奔向一百万(一)》为网友薄荷音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