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中,可能就是儒家经典和饮食文化最具代表性,所以我们看到了很多在国外的老华侨最初就是靠中餐馆安身立命的。虽然我们常常在国外看到中餐被创新合壁和与时俱进得“四不象”,但依然生命力旺盛,可在国内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最近笔者的一位朋友从国外念完mba空降国内企业屡受波折后毅然投资餐饮,笔者在其举步维艰的时候协助其进行了整个起死回生的策划过程,从我们一波三折的感慨中,希望能给投资餐饮的同行们提供点借鉴。
生意寡淡:门前冷落鞍马稀
笔者从俄罗斯处理完一起华商咨询全案后刚回到哈尔滨,就接到昔日职场朋友韩泽的电话,邀请我去他的酒店面谈。这家伙速度够快的,两个月的时间里就把酒店酒店装修完并正式营业了。
来到了韩泽位于哈市宣化街繁华地带的“润泽大酒店”,让人眼睛不禁一亮。两层的中式楼阁,木结构镶嵌,金黄色基调,镏金大字楼体竖排显得很是醒目,横列的某著名书法家的题字匾额也显得精致隽永,从这些细节以及夜视霓虹灯的设计不难看出,韩泽在设计上是不惜重金的,也是破费心思的。
韩泽迫不及待的带着我参观了这2000多平米的酒店各个角落,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顾客外,我看到了酒店韩泽很多让我瞠目的创新和难以理解之处。
1.酒店专业定位为中餐炒菜加肥牛火锅,意思是可以招徕更多的需求明确的目标顾客。干净高档的大理石桌面,只要服务员打开左侧拉环,就可以把桌子中间的一块见方的理石挡板缩到两侧,露出火锅灶具。合上挡板则严丝合缝,设计得十分精致。
2.酒店不销售低档瓶装啤酒,啤酒最低价格为7元,也没有散装泡酒。韩泽为我罗列了很多理由,如彰显酒店档次,巨额的装修、租金和运营成本,甚至还有借款的利息等等。
3.二楼晚上10点后不允许在包房内唱歌助兴,因为酒店三层以上都是住宅,太晚了影响人家休息,这在东北的酒店来讲绝对是个短板。
4.为了激励服务员的积极性也提高酒店的收入,给服务员高达30%的开瓶费,虽然一部分酒水厂家能出,但服务员推销酒水的热情我就亲眼看过一例,明显能看到主人的厌烦。
5.据领班介绍,因为缺乏有效培训,常常出现跑单现象,或者多算酒水和主食现象,当然少算更是存在了。同时后厨因为初期简单的营业额绩效考核而没有积极性,上菜速度很慢,口味常常不稳定,加上顾客较少状态更是不好,甚至有小道消息称,下月他们打算集体跳槽到某大酒店。
通过和各级员工深度访谈我们发现,不景气的餐饮行业的流行病几乎悉数都有,包括促销无效果,临时拍脑门,效果差马上调;人员流动频繁,员工士气低沉;无法抓住顾客回头,散客是消费主体等等。
面对着繁杂无序的一大堆问题,韩泽苦恼的心情自不必说,一向做事喜欢完全按照自己理想风格的他,首次委托我全权为他操盘整顿,并许诺很多酒店能起死回生之后方可能兑现的诱惑。但对我的停业整顿、重新开业的建议,他是不断的哀求希望别用休克鱼疗法,最终我还是妥协了。
接手山芋:怎一个烫字了得
我带着几个咨询师马上开始进行了酒店激活的策划过程。我一直觉得既然酒店位于一个酒店林立寸土寸金的餐饮一条街上,客源应该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一定是产品定位和经营思路上出现了问题。我们仔细观察了这条街上的所有酒店,川菜、家乡菜、湘菜、蒙古烤肉、鱼馆、生猛海鲜等一应俱全,各具特色,虽然也能排出名次,但家家生意都不错,象润泽大酒店这样的也仅此一家,按照一个酒店老板的话说,这条街上每年都有这样的,不出三月肯定关门,这条街的酒店不赚钱那就是烧钱了。
利用一周时间我们走访和品尝了一些生意兴隆的酒店,我们经过不断的汇总分析和脑力激荡,得出了一些结论。
1.北方人喜欢吃肉和豪饮,除了商务场合外,更多的人选择那些吃的实惠,
喝得随意的酒店就餐,除了一些如香格里拉、鑫宝隆、新加坡、融府康年等几个高档酒店外,其他的都不承认高档酒店,也都敢进去消费,换句话说即使你高档了,也没人去消费,最起码让他们接受很难。
2.当地除了一个坛肉沙锅和老道外扒肉还在红火之外,我发现越来越多的人
因为健康的因素不再喜欢吃肥肉,而一些骨头馆却生意十分红火,最出名的要数中山路的王记骨头馆,整日客流都象饭时一样熙熙攘攘,顾客主要点的就是那几个经典的才品,量大成本固然会更低,这就是经营的良性循环啊。
还没有来得及进一步的剖析和策划,韩泽告诉我本月开完员工薪水后,将没有流动资金,希望我们马上拿出个方法折腾一下,实在不行就关门了。这个做事一向相当自信的职业人第一次说出这么颓然的话来,让我心情也很是沉重,这才明白爱面子的韩泽不同意停业重开的缘由。
于是我们很快根据一些想法作了几个改革。首先决定,酒店马上引进了当地畅销的大哈啤,并且以专卖为资源从厂家争取到了一些促销政策和费用支持,同时在酒店前悬挂宣传条幅,宣传大厅桌桌赠啤酒一瓶、消费满100元啤酒全部免费的促销活动。虽然韩泽对这零售三元的啤酒很不乐意,并搬出国外很多经典案例驳斥我,但最终还是同意了。因为在北方很多一些高档酒店都售卖低档啤酒的,因为一来北方人喝酒频率高,豪饮量大,二来喝高档啤酒的基本上都去商务酒店等特大型饭店。对于一些零售动则10元或15元的啤酒,无疑扫了他们的兴致,甚至他们反而不习惯。同时我要求六月中旬以后必须上扎啤,以应对喜欢生啤的顾客。
为了稳定员工情绪担心老板因为生意不好,无法兑现工资,所以临时规定了酒店在三个月前期整改期间的最低工资,这样走效益的服务员和后厨情绪一下子稳定下来了。同时通过领班传出一些正面信息,如新合作伙伴已经注入资金,风险共担,酒店短期内没有任何风险。
面对这些细节,韩泽都束手无策。看来韩泽这四年的国外生活,学了很多固执无用的理论,难以在中国软着陆,更难怪出师未捷身陷困境呢?
生存第一:大酒店变成骨头馆
你还别说这促销一上来,马上出现了效果,很多事先不喜欢订座位的散客在每天中午都能使得17个包房占满,大厅的几十张桌子也人满为患,逐渐的晚饭人也多了起来。虽然销量上来了,每天都能有利润,但扣除哈啤的赠酒外,每天的费用也不小。韩泽喜出望外之余,想停下促销收一段钱,他担心下月开不出工资了,这个投资800万的老板竟然窘迫到如此地步。在我的坚持下,他还是很听话的执行了。在我看看来,这都是暂时的,正值5月份北方天气还不热刚刚穿短袖,是一年中除了圣诞和春节前夕餐饮业最好的季节。不调整饭店主打的菜系,提炼出独特的卖点,确实如那位老板所说在这条街是生存不了的。
经过我的论证,不管是信服还是病急乱投医,总之韩泽同意了我们的想法。很快我们拆掉了酒店内火锅设施,并从沈阳请来一位做酱骨棒的专业厨师,推出了脊骨和棒骨两大系列,并分大盘和小盘两种规格,为了主推这个菜系,我们准备了吸管和透明手套,以便顾客能吸骨髓和吃肉。为了更好的从高档酒店回归平民身份,我们精心设计了几道经典菜,鸡蛋羹、土豆泥、爆炒荷叶鸡、杭椒牛柳,两荤两素,重点推介,针对大桌顾客,另外增加一些推荐菜,同时我们配合菜系推出了草帽饼和各式馅饼。虽然韩泽感觉我鸡蛋羹和土豆泥利润太低,但还是勉强同意了,没有了顾客,利润就更不要提了,这个道理他应该是懂的。很快我们把牌匾也换成了韩记骨头馆,尽管韩泽认为这极大降低饭店的档次和水准,但为了生存只好屈服了我那大俗大雅的奇谈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