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驱逐中国人 一个中国人在津巴布韦的“梦工厂”(二)



 同期:要干就干大事

  解说:于是,李波满怀希望,从津巴布韦飞到北京,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浙江。他预想,在浙江温州一定会有一个反响出现。可是,到了温州,走了几家企业,李波期望的反响并没有出现,反倒一连吃了几个闭门羹。

  同期:有的商会当时就回绝了,这个到非洲去可能我们现在还没有考虑

  主持人:一句话,李波就被人家挡在了门外,这可是李波来之前,压根儿没想到的遭遇,在他看来,只要自己把想法往桌面上那么一摆,肯定是一呼百应。可是没想到,他的想法人家连听都不愿意听。最后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商会,答应给李波组织几个企业家座谈,谁知,座谈完了以后,人家送给李波一句话:说你回去听信吧,李波的心顿时凉了半截。

  同期:确实那个心情就是有点灰溜溜那种感觉

  解说:从浙江回到北京,李波一边等消息,一边又去了一趟东北。他想试着在东北找一家做板材的企业,引进到津巴布韦。 起初双方谈得很兴奋,但最后的结果还是等。

  主持人:就这么,2004年,李波整整跑了一年,他几乎跑遍中国沿海的每一个城市,结果碰到的回答各种各样。更让李波哭笑不得的是,有人竟然把他当成来自津巴布韦的投资商,欢迎他,去他们当地投资建厂。

  同期:一趟一趟都不一样,因为从这儿有时候我回去的时候呢,觉得项目很好,因为开发区里边设计了很多项目,走的时候很有希望,回去的时候,给别人介绍的时候呢,也很振奋,但是呢最后就有点心灰意冷的感觉,别人反应不是那么激烈,有的当时反应不错,说我们去,过段时间,又没有消息了

  主持人:就这样,从李波2004年一直跑到2005年,李波究竟跑了多少路,见了多少家企业,恐怕连他自己都说不清了,最累的一次, 48小时之内,李波坐了四趟火车,一趟飞机,还坐了几百公里的汽车,可是,就算这么跑了一通,开发区的事情,还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机会出现在李波的爱人胡玫昕的眼前。

  同期:当时也是根据津巴布韦的税务政策的改变,他是把服装的关税调高,当时这样呢我们想这是一个商机

  解说:津巴布韦过去大部分服装全是从国外进口,由于关税比较低,因此在国内开服装厂,成本要高于进口服装,可是2005年,津巴布韦政府突然调高服装进口关税,这样,在国内开一个服装厂,相对比较赚钱。

  同期:其实任何一个国家都希望保护自己的工业,后来他这个政策也是收高税也是为了保护他自己的工业,我们呢就觉得这个也是一个机会,这样我们就决定办这个厂。

  解说:李波的爱人过去没有开过服装厂,因此这一行对她来说,完全是陌生的。

 同期:比如说要下什么定单,出什么料,做什么样式,这些全是由我来管,这个对我来说难度也挺大的

  解说:一个女人,独自在异国他乡,除了生活的不习惯,平时陪伴她的只有女儿, 后来,连女儿都离开母亲去南非上大学了,从此,诺大的院落,只剩下胡玫昕一个人,她忙里忙外,多么希望李波能够帮她一把。可是,李波在那里呢?

  同期:我们在北京的时候,我跟李波和我朋友都说过,我们家里连一颗钉子都是我钉,在这儿也差不多,这么大一个院子,所有的事情。

  同期:我不太喜欢这种生活,我也不喜欢我一天到晚拼命的怎么样,或者怎么展现我,好像我多么成功,我其实不是这种人。

  主持人:妻子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一种夫妻携手,其乐融融的生活,一种没有奔波,没有聚散的稳定的生活,按理说,作为一个女人,有这样的要求,并不过分,她也本该过上这样的生活,可是,就是这样的普通人的生活,李波也给不了她。李波还要一直跑下去吗?他真的为了那个在所有人看来几乎无法实现的梦想,连家,连妻子的感受都不顾了吗?广告后见

  主持人:前面说到,一个男人,为了自己的一个梦想,一直不知疲倦的奔波着,从灯泡厂,到板材厂,从百货、鞋帽类的企业,到制药厂,纺织厂,等等等等,李波的脑子里似乎装的都是项目,唯独,他的脑子里没有家。

  同期:他一直有他的事业,他在商业部的时候,他就很忙,忙到什么程度呢,忙到这个家里呢,基本上就是有他和没他,他离开这个家,对家里没有任何影响,我们已经习惯这样了。

  同期:有的事情上恐怕起码连自己的妻子也理解不了,这是我感触比较深的,因为确确实实,在这儿踏踏实实的办事情,哪怕就开一个小商店,收入也很好,如果好好的去经营一个小厂,也应该有不错的收入。但是好像我愿望并不在这个地方,毕竟好象自己有一个梦想,还没有去实现,还没有去圆,所以还要为这个想法去跑,去奋斗,去奔波。

  解说:于是,怀揣着这样的一个梦想,2004年李波整整跑了一年,2005年,2006年,李波还在跑。

  同期:应该说2005年我看到了一些结果,不能说没有结果,虽说我做药厂没有成功,我做得纺织厂当时也是把基本的方案都做出来了,最终也没有成功,也答应投资了,而且我在国内也给他们找到了相应的资金,他们也没有来,但我总觉得这离我的成功更近一步了。

  解说:2006年,李波回家的次数突然多了起来,而且他不但自己来,还带很多人来。

  同期:像每次来人呢,结果都是我们俩,我大概有一个月,我不知道他有多长时间啊,就是缓不过来,到后来的时候呢,从胳膊到腿以下,都是酸疼的,一直要到一个月以后才能恢复过来

  解说:可是,刚恢复没多久,李波带的另一拨人又到家了。

 同期:每次我回来都要跟着三四个四五个团,有时候我们同时接待二三个团在这个地方

  原先我们很平静,一年除了我一两个朋友,或两三个朋友来以外,很难来一个企业的访问团,那么从去年10月份高峰论坛以后,每个月我要接待几个代表团

  解说:2006年11月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这次会议过后,国内的很多企业,把眼睛转向了非洲。也让李波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和未来。

  然而,更让李波感到高兴的是,中非论坛之后,他一直和山东泰山纸业谈得项目,有了突破性的进展。2004年,李波曾找到山东的几家造纸厂,希望他们到津巴布韦,利用当地的废旧锯末,办一个纸浆厂。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山东泰山纸业的吕庚新。

  同期:木浆山东是没有,山东就这么大地盘,现在栽了好多杨树,也有的人做浆,但是长远看,如果都做肯定是不够,所以说好多别的人也在想办法,一个是中国西部,一个是国外

  同期:我第一次就是给拿回去两棵草,拿回去以后呢,他认为两棵草给人去化验,可能不够,量太少,第二次我就给他拿了一捆草回去。

  解说:在津巴布韦,草随处可见。李波原以为,草是造纸浆的最好原料。

  同期:那么化验结束了,认为草也可以造纸了,后续问题就出来了,污染怎么解决,造草浆现在在国内就没有解决,污染就比较重,那么到这个地方,可能也解决不了,所以就提到了,他谈话过程中慢慢就提出来,他说造木浆的话,污染就比较小一些

  同期:后来他带样品,我说这个完全没问题,他说很多很多,我说多到什么程度,他描述以后,我一想我说这个描述准不准,他说是很多。

  主持人:就这么一来二去,李波和山东泰山纸业接上了头,他们决定,利用津巴布韦大量废弃的木料,在当地办一个纸浆厂。

  同期:我可以把我积累的资源,把我在这儿积累的人脉关系,对这个国家的熟悉程度,把这些拿出来让他们尽量缩短他们在津巴布韦所走的路

 津巴布韦驱逐中国人 一个中国人在津巴布韦的“梦工厂”(二)

  同期:感觉机会还是有的,他们吧,实际也在想搞这些东西,但是他们自己一个是钱的问题,一个是技术的问题,他不可能做下来,所以回来我们也考虑怎么做这个事情。

  同期:我跟我爱人讲,我说别人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我是不把它撞穿了我也不回头,我看看到底是墙硬还是我脑袋硬,这是我过去一直说的一个话,也可能它墙太硬了,把我撞死了,但是也可能我多撞几次把它给撞开了,现在我就觉得我撞来撞去,这个墙开了。

  同期:其实我觉得他也挺不容易的,作为一个男人呢,他有他自己想法的追求,这个东西呢,不是每个人想做什么事儿成功率都是100%的,这个成功率呢,你想世界这么大,有好多成功人士,但是总概率来说并不是特别大,李波他选择走一条路呢,我觉得起码,包括我认识他这几十年了嘛,我觉得他起码有一点,他比较像男人,他做事,敢作敢当,然后宁愿折了,他可能也不弯

 主持人:目前,山东泰山纸业已经决定利用津巴布韦大量废弃的木料,在当地办一个纸浆厂。而且,这个项目得到了我国有关部门的支持,进入报批程序。非洲梦工厂,真是没想到,绕了一大圈,李波的这个梦的起点,竟然又回到了当初伊尼扬加尼山山上的那场大火。

  大火

  工业园也许距离李波还很遥远,但是,有了第一家,谁说不会有第二家呢?水滴石穿,在津巴布韦这个以石头闻名世界的国度里,李波雕刻的,是一个男人的执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06419.html

更多阅读

工业品营销 工业品营销的六大病症(二)

工业品营销,犹如一场倒春寒,未曾感受多少春风拂面,倒是饱受寒风的逆袭,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早就该来的,来的迟了些。工业品营销的概念,绝大部分工业品企业是接受的,可认知模糊、运用迟疑、方法不当、体系不畅,于是,就有人觉得工业品营销也许

建材市场设立条件 超级市场的立地条件(二)

(二)、店铺位置条件    1、商业性质。规定开店的主要区域以及哪些区域应避免开店。    2、人口数及住户数。了解一定的商圈范围(例如1000米)内现有的住户人数。    3、竞争店数。了解一定的商圈范围内竞争店的数量。

中国人海外投资 中国人不熟悉的投资理念(二)

Points 理念4 不要让你和你的钱之间隔着别人     基金顾问或者保险业务员,他们也在你身上榨取了不少的“过路费”,如果你有足够的智慧去应付这些问题,完全可以想些法子绕过他们     你和你自己的钱有多远的距离,很多人都会

中国人的投资渠道 中国人不熟悉的投资理念(一)

中国人不熟悉的投资理念在投资市场上,永远是想投资的人多过已经开始投资的;收益少的永远多过收益高的;投资失意的永远多过点石成金的;你你我我永远多过索罗斯、巴菲特。 们要怎么赚到钱?没有人能再次成为巴菲特、索罗斯,就如同你无法两次

中国纺织服装业现状 纺织服装业的品牌战略(二)

 (二)企业须努力扩大规模,增强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我国是纺织服装产品生产大国,但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却很少。企业普遍规模小,资金实力薄弱,对外投资能力差,不利于“走出去”战略。因此,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是我国创建服

声明:《津巴布韦驱逐中国人 一个中国人在津巴布韦的“梦工厂”(二)》为网友锦鱼不忘旧时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