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线CEO廖杰远:电话线里掘金砖(一)



主持人:2007年3月的一天,有一位姓陈的先生从日本回到了北京。陈先生在日本定居多年,这次专程回国是要谈一项重要业务。可刚到北京就把手机丢在了出租车上。这下子可把陈先生给急坏了,所有客户的联系方式都在手机里,这手机一丢,陈先生真有些走投无路了,他该怎么办呢?

解说:

情急之下,陈先生只记起了一个号码,他赶紧打电话找到了在浙江杭州的一个叫廖杰远的人。

同期:他说我现在一个人也找不着了,我现在只能找着你了。

解说:

陈先生请求廖杰远赶紧帮他查出几个急需的电话号码。

同期:我跟他说,这会我可派上用场了! 然后我向他要了他的密码,很快的,因为我正好笔记本就在身边,很快就帮他查出来了。

主持人:

许多朋友遇到这样的困难时,都会第一个想到向廖杰远求助,他有什么能耐?能帮人把电话号码找回来?大家又为什么能那么容易找到他呢?原来他就是干这一行的,他做的工作就是帮人们快速找到你所需要的电话号码。

解说:

为了方便别人找到自己,廖杰远配备了五部手机。

同期:这个是我在杭州用的移动手机,这是我在杭州用的联通手机,这三部手机是我经常出差,在外地漫游费挺贵的,我们想节省一些漫游费用,这是我在上海那边的手机,这是北京的手机,这是福州的本地手机。

解说:

虽说有五部手机,别人也不用记五个号码,只需用一个号码,就能很容易找到廖杰远。

同期:“请帮我找廖杰远。”

解说:

为了让天南地北的人都能找到自己,廖杰远甚至把对方的长途电话费都承担了。

主持人:

这廖杰远可是够傻的,人家找他帮忙,他不收钱也就罢了,还替人家交长途电话费,他图的是什么呀?这不明摆着是赔本的买卖吗?哎,他做的就是这种看似赔本的买卖。 

解说:

廖杰远创办的绿线公司总部坐落在杭州市萧山区。公司有一个呼叫中心,全国各地的查询电话都是打到这里并被转接出去。

同期: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你。

解说:

廖杰远的公司提供一种叫做绿线的电话搜索服务,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打电话向他们寻求帮助。

同期:电话特别多,哪儿打来的都有。

同期:比如说您要订一张机票,你拨打当地的四个10,我们这边,我们这个坐席马上就看到了你的电话,你说你要转携程,我们很快就帮你接通了订机票的携程,你就可以订机票了。

解说:

绿线服务可不只是转接电话这么简单,如果你是注册客户,它还能替你保存大量个人信息,陈先生急需的号码就是廖杰远通过他存在这里的电话薄找到的。

同期:我一看这个兄弟,后台还管理着一大摞的通讯录,大概有一百多个人都放在自己的后台了,那正好我就把他应急的需要的几个告诉他了。

解说:

不过,绿线最主要的服务对象还是企业,最大的作用就是帮助企业提高产品和品牌的知名度,还能帮助企业制定和调整销售策略。

同期:对我们企业客户来说,所有用户的来电后台都有详细的记录,都有详细的档案,它随时可以管理、随时可以分析。

同期:你像有不少的连锁餐馆是我们的客户,当它开了一家新店的时候,它只需要把原来打进过电话的用户调出来,给他们群发一次短信,告诉他我在哪里开新店了,销售马上就可以拉起来。

主持人:

绿线业务是廖杰远2006年推出的,虽说听起来很方便很实用,但刚开始的时候企业对这项业务并不了解,于是廖杰远就大量招进市场营销人员,在上百座城市推销绿线,经过半年的推广,用户数还真多了起来,不过这并没有让廖杰远高兴起来,反倒让他发起愁来,这是为什么呢?

解说:

2007年7月2日上午,廖杰远不得不照例做一件打肿脸充胖子的事情。在上半年总结会上,他宣布公司的电话量正以每周5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客户数每月平均增加大约三百家。

同期:公司业务量这么快的增长,我们这些跑业务的既惊喜也自豪,我们觉得廖总真挺有眼光的。

解说: 

不过,会议结束后,回到了办公室,廖杰远却像换了一个人,之前的喜悦和自信一扫而光。

同期:我心里面确实是沉甸甸的,因为每一个用户上来,他一旦成为使用习惯之后,这个电话量只会越来越大,是刹不住的。

解说:

几个月以来,廖杰远一直担心的就是没有人使用绿线,但如今用户数爆炸式地增加,他有什么可愁的呢? 

同期:最多两个月的时间,我必须要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我们这个槛是迈不过去的。

主持人:

你看,廖杰远刚才在会场上那种豪情万丈的劲头。一回到办公室他怎么会变得愁眉不展了呢,使绿线的人越多不是越好吗?有什么可发愁的?他到底遇到了什么样的棘手的问题,又有什么过不去的槛呢?广告之后我告诉您。

主持人:

话说廖杰远推出了一种被称为绿线的全新电话搜索服务,为用户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而且经过半年的努力,客户数和接通电话的数量是直线上升,但面对这么好的经营状况,他却是愁容满面,这是为什么呢?

解说:

公司里的财务部门和运营部门,每天下班前都会给廖杰远发一份邮件,向他汇报公司的收支情况,以及接听电话数量。可一段时间以来,廖杰远收到这样的邮件后,却不敢打开。

同期:因为我知道把我运营的报表和财务的报表这两个报表一对起来,我知道,我们财务会非常确定的告诉我,这个生意没法再往下做。

解说:

公司的业务量以非常快的速度递增,但正是这样快速的增长让廖杰远难以承受。

同期:因为是赔钱的,我们电话量的增长基本上是以每周50%到80%的这种增长,那也就相当于说我赔钱的速度是以每周50%到80%的速度在赔。

解说:

绿线公司的主要收入来自向客户收取的服务费。最大的支出就是为客户支付的长途话费,由于他们从运营商那里没有享受到太多的话费优惠,所以话费支出远远高于收入的服务费。这样一来用户每呼通一次,廖杰远的公司都要赔钱,而且呼叫量越大,赔得越厉害。

主持人:

到了2007年7月的时候,廖杰远已经感到有些如临深渊了,一面是呼叫量大增,一面是支出的话费居高不下,他已经赔不起了。

解说: 

廖杰远曾作为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在IT产业闯荡了十多年,但中国绿线是廖杰远第一次真正独立运作的公司,为了这家公司,他投入了所有的积蓄,没有给自己留下一点退路。

同期:我是把老家的房子抵押了,借的钱,作为公司的流动资金投入进去了。

 中国绿线CEO廖杰远:电话线里掘金砖(一)

解说:

如果公司失败的话,廖杰远不但自己将一无所有,年迈的父母以及妻子和孩子的生活都将失去保障。

同期:支持我的家里人,包括我的投资人,我的员工和我的客户,如果我没有做成,我是愧对他们。

解说:

廖杰远选择绿线这项服务作为创业的起点,缘自他多年前的一个梦想。

廖杰远生长在福建农村,村子里盛产烟叶和辣椒,但乡亲们辛苦劳作一年却常常被上门收购的小贩低价买走收获的果实。

同期:但对这个偏僻的地方来说,他是没有太多办法的,半卖半送就这么过去了。

解说:

大学毕业后,廖杰远尝试着开放出全国第一款语音识别的软件,他希望有朝一日乡亲们能用上他的软件与外界沟通信息,但因为没有自己的公司,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最终都没有成功。

同期:所以这个绿线我最大的一个愿望能够建一个独立的品牌,建一个能够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这么一个生意平台。

主持人:

其实与绿线类似的业务,几家电信运营商都曾尝试过,但不太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只愿意在自己的电话网里开展业务,不同的电话网络之间没法连接,这大大限制了服务效果。廖杰远首先一家家地说服了六个运营商都允许绿线跨网连接,这样无论什么网的电话用户都可以用得上绿线服务。但业务刚推出时,使用的用户还很少,廖杰远于是鼓励家里人先试用起来。

解说:廖杰远在杭州创业,母亲住在福州,母子俩平时都是通过长途电话联系的, 绿线一推出,廖杰远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让母亲先用上,于是他回到福州的家里为母亲的电话专门设了一个快捷键。

同期:我摁个键就行,随时都可以找到他,很方便,我一天都可以找他几次。

同期:我妈妈别的普通话不会说,她就会说我的名字还行,她只要电话拿起来按一个键就知道,听到有人声音的时候,她就说我要找廖杰远,她就知道能够接通我的电话,

主持人:

从此以后,母亲几乎是天天给廖杰远打电话,想起点什么事儿来,就一个电话打过去了。可是过了不到一个月,廖杰远发现有点不对劲。母亲打来的电话明显减少,进而一个星期没有与他联系。母亲是不是生病了?廖杰远赶紧给家里打了电话。

同期:就问我妈为什么不给我打电话呢,我妈也跟我嗯了半天也没有回答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98649.html

更多阅读

投资迷局中的财富未来(一):直面中国,投资迷局

投资迷局中的财富未来(一):直面中国,投资迷局珍园文化   赵梅阳在世界的版图上,只有中国这块最难为投资者看懂,中国进入投资迷局的混沌时代。为此,笔者将撰文四篇,分别为:直面中国,投资迷局;聚焦全球,高端消费;共赢珍园,玉品人生;创新模式,财

中国绿线CEO廖杰远:电话线里掘金砖(一)

主持人:2007年3月的一天,有一位姓陈的先生从日本回到了北京。陈先生在日本定居多年,这次专程回国是要谈一项重要业务。可刚到北京就把手机丢在了出租车上。这下子可把陈先生给急坏了,所有客户的联系方式都在手机里,这手机一丢,陈先生真有

amd显卡驱动 AMD CEO鲁毅智:这样打败英特尔(一)

让战争继续 2003年的一天,郭可尊来到了联想集团高层的办公室门口。当时郭是超威半导体公司(AMD)在大中华地区的负责人,带领着一家市场份额小得可怜的PC芯片公司,下属员工只有区区100人左右,而联想已经是中国最大PC制造商,其创始人柳传志

汉能投资CEO陈宏:为“证明中国人”而创业(一)

上榜理由  陈宏是留美学生创业者中最早一批的代表性人物,是美国上市公司第一位华人CEO。他创立的GRIC公司1999年在纳斯达克上市,他本人成为美国第一个将企业带上市的中国留学生。 2003年陈宏回国创办汉能投资集团,并成功将框架传

声明:《中国绿线CEO廖杰远:电话线里掘金砖(一)》为网友感性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