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利集团沈爱琴:中国丝绸“女皇”



  沈爱琴

  1946年生于杭州;1975年接手杭州笕桥绸厂;后创办万事利集团,旗下有21家企业,涉及服装、丝绸、制衣、生物制药和房地产五大行业。在2005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排名第85位。

  在山清水秀的江南水乡的成片桑树林中,有一家诞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丝绸企业——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这家企业的掌舵人,就是在2005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排名第85位的沈爱琴女士。

  沈爱琴出生在一个延袭五代的丝绸世家,她是走着蚕桑之路,听着机杼之声长大的。开拓创新,永无止境,是她不懈的追求和目标。

  缔造“丝绸王国”

 万事利集团沈爱琴:中国丝绸“女皇”

  1946年一个寒冷的冬天,沈爱琴出生在杭州城外的一个普通蚕农家。贫寒的家境和动乱的时局,使她从一出生就不得不与严寒和苦难命运抗争。她种过田,割过草,农村的贫穷落后、农民的艰辛生活给她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也使她产生了办企业致富的强烈冲动。

  1975年,沈爱琴临危受命,接下了当时的杭州笕桥绸厂。那是一个面临倒闭的厂子,只有17台老掉牙的织机,22位刚刚放下锄头的工人,4万元的资金和十几万元的债务。

  沈爱琴开始了自己艰辛的创业道路。她带着职工到先进的厂家去学习;她“招贤纳士”,把国营绸厂的退休骨干和全公社有纺织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人都请到厂里来;她还和职工背着绸缎,踏遍祖国各地,听取顾客的意见,介绍和推销自己的产品。

  沈爱琴掘得“第一桶金”是在1978年。那时绸厂还不能生产服装,做的全是丝绸面料,大多是被面。她和厂里职工全国各地出差,推销被面。从北京火车站下车后。就忙着去各个商场推销。晚上,就住五毛钱一晚的浴室大通铺。

  功夫不负有心人。自从在当时的北京东安商场设下专柜之后,沈爱琴的丝绸一举成名。当时杭州的丝绸产品无论在质量和花色上都比北方的产品要受欢迎,当年沈爱琴就赚了6万元。

  此后,沈爱琴创办了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沈爱琴各方筹集资金,投资4600万元从日本引进108台喷水织机,投资1亿元从德国、瑞士、意大利引进真丝绸印花生产线;同时还从韩国、法国等国家引进8台全电脑针织大圆机,使企业的生产设备上规模、上档次,从原来单一的织造坯布,发展成为融染色、织造、印花、砂洗、服装为一体的综合性丝绸服装制造业,达到了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使万事利集团真正走上了现代丝绸之路。

  丝绸传人

  丝绸路上洒满了汗水,再回头,已是硕果累累。爱绸成癖的沈爱琴就喜欢穿丝绸衣服,从内衣到外衣都是。她自言自己与丝绸打了30年的交道,对丝绸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并感叹道:“丝绸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应该有人去延伸、发掘。如果中断了,就糟糕了。而万事利将会把丝绸作为一项事业永远地发展下去。”

  沈爱琴对丝绸不但有一份深厚的感情,更有一种历史责任感,这都与她的家庭有关。她的女儿已经是丝绸的第六代传人了。

  “我的祖上就是种桑养蚕的,我小时候也养过蚕,所以我们对丝绸有很难割舍的感情。我参加工作的时候,虽然没有从事和丝绸有关的工作,但就像是命中注定的,最后我还是和丝绸打了半辈子交道。这种缘分是解不开的。”

  虽然都是养蚕织绸,沈爱琴的生意可比她的祖上要大得多。在沈爱琴看来,丝绸即使再高档,也仍然是半成品,只有成为服装,才是终极目标。为此,万事利集团派人出国考察,同法国一家知名服装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借用对方的品牌生产服装,使中国的丝绸服装打入国际市场。随后,沈爱琴怀着“丝绸之府要创出自己名牌”的雄心,开始了自己的行动。经考察,万事利集团把服装定位在25岁至40岁有素养的女性上,设计生产出的女装既突出女性的柔美,又尊重中国的文化传统,时尚而不张扬,简洁而又细致。

  在“2000年中国国际时装周”中,“万事利”女装荣获“2000年中国最具时尚品牌”。如今,“万事利”丝绸女装已在全国声名鹊起,丝绸之府出品的“万事利”品牌,终于成为人们心中喜爱的丝绸第一品牌。2005年初,万事利还荣获北京奥运会丝绸礼品特许经营商资格,同年6月,又荣获全国唯一的奥运吉祥物丝绸礼品特许经营商资格。

  如今,沈爱琴旗下的浙江万事利集团建成了中国最现代化的丝绸制造、印染、针织和制衣工厂,现拥有21家中外合资、全资及控股企业,涉足服装、丝绸、制衣、生物科技和房地产开发五大行业,并在美国设有分公司。其丝绸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而且每年保持20%的出口增长速度。在目前丝绸行业普遍下滑的困难时期,“万事利”一枝独秀,是丝绸行业的唯一的“驰名商标”。

  别样的心境

  沈爱琴虽然已经60岁了,但是她说自己的心理年龄永远30岁。“万事利”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举办“春天一万事利”时装发布会,展示的服装一扫过去丝绸服装的陈规旧律,尽显现代风情。沈爱琴说:“这些很前卫的构思很多都是我想出来的。我告诉他们,别总把丝绸搞得像老奶奶穿的。”

  人们都说女人像水,但是沈爱琴像海。

  在万事利,沈爱琴爱才、能容人是出名的。集团的副总是一个性格和处世风格与沈爱琴都截然不同的男士。他们创业的时候就在一起工作,在处理公司事务的时候,那位副总甚至还经常和她唱对台戏。但是,沈爱琴知道他是个人才,从来不和他计较。20多年了,他们还是在一起合作——当然,还是“水火不容”。

  “一个好人离开我,我会很伤心;一个不好的人离开我,我也很伤心,因为那说明我的管理还不够好。我曾经培养了一个副总,和我一起白手起家,合作了11年,后来他出去做了老板。他走的时候,我生了一场病。许多大学生到万事利后,不喜欢做传统产品跳槽了,我很痛苦。在培养一个大学生的过程中,万事利投入相当大,但我从不卡人。让他们来,由他们去。现在,我也想通了。人跟水一样,是需要流动的,反正他们出去后,也是为社会创造财富。”

  “富婆”的生活

  作为一个有钱的女人,沈爱琴过着令人羡慕的“富婆”生活。当然,幸福和金钱有一定关系,但是绝对不是因果关系。

  “我们家的早饭一直都是我做的,一直做了30年。当然,我现在年纪大了,不用我做了。”沈爱琴说,“我80岁的老婆婆还健在,大女儿的孩子都十几岁了。平时工作太忙,周末一家四世同堂是最好的休息。”

  这么多年来,沈爱琴的家人从来没为钱的事情吵过架。

  “我们都很简朴,是只会干事、没时间花钱的那种人,挣的钱除了盖房子,全部入了股。我的两个女儿都事业有成,大女儿是贤妻良母型,但是也积极上进,利用业余时间拿了好几个文凭;小女儿是事业型的,在香港和国外都闯荡过,现在回到万事利帮我。”

  当然,沈爱琴背后还有一个好老伴。她总是对别人讲,我们老头是个好老头,不抽烟,不喝酒,是个党的好干部。沈爱琴说,自己虽然有钱,但是自己终生不要做“富婆”,因为那样“压力会很大”。“我们女性不要和别人去争什么,当初我选择丝绸,也是女性化的选择。”

  沈爱琴喜欢出国,她说,不是为了玩,就是喜欢开眼界。

  除了丝绸之外,万事利集团还经营水产养殖。有一段时间,万事利的甲鱼行销全国,赚了大量的钱。现在,她又瞄准了生物养殖。研制新型饲料喂养深海食用鱼是万事利的又一个金娃娃。又一个财富故事已经拉开了序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90042.html

更多阅读

沈才洪:“中国品味•国窖1573”让世界品味中国

文/邹波泸州老窖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中国酿酒大师沈才洪告诉记者“中国白酒可以说是中国一个非常好的文化符号,而国窖1573作为中国白酒最顶级、最奢侈的一个产品,作为一个民族的品牌,作为中国白酒标杆企业泸州老窖系列产品的

沈明高:中国制造业将出现分化

   在金融危机阴霾未散、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的情况下,2013年全球经济走向何方?中小企业又面临怎样的机遇?近日,花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在第五届成长型企业峰会中对此话题进行了剖析。  未来几年经济将保持低速增长  赢周刊:您

首富沈文荣:中国经济形势好的不得了

 最近被媒体炒作成所谓的中国“首富”的江苏沙钢集团董事长沈文荣对媒体保持高度的警戒,基本不接受媒体采访,依旧保持着苏南商人的低调做派。5月12日,沈文荣接受《华夏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今年用钢量至少要到4.5亿吨,这说明中国

沙钢沈文荣:中国最大民营钢企练好内功过寒冬

弱市并非坏事,寒冬中也有机会。在当前日趋复杂的宏观环境下,我们试图寻找一些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及核心竞争力的样本企业,追踪、挖掘其经营思路,以供借鉴。—编者   现代物流报记者 王亚彬 高晓雷   2008年下半年钢价大跌钢铁业

沙钢集团沈文荣:中国可能仅有的“红顶首富”

 体制转轨等系列特殊的历史条件不可能再现,中国也不可能像前苏联那样把中石油、中移动私有化,沈文荣很可能是从今以后仅有的“红顶首富”。   各种富豪榜的首富都指向一个“新人”,沙钢集团当家人沈文荣,身价高达200亿元。   大家

声明:《万事利集团沈爱琴:中国丝绸“女皇”》为网友舌熱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