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根生 点化牛根生的极品师爷



新一代创业青年绝不能再像“牛根生们”那样,等到成功之后才想起要修炼成熟

  “为什么王先生吃的一般、穿的一般、可言谈话语不一般?为什么王先生学历一般、职务一般、可思维方式不一般?”14年前,在一次联谊活动中,身为伊利副总的牛根生对时有“公关第一人”、“策划泰斗”、“极品师爷”等诸多头衔的王力抛出这两个扎扎实实的问题。

  作为伊利当时的高级决策顾问,再考虑到时为伊利董事长郑俊怀的嘱托“一定要带好牛根生”,王力坦率地说,“考虑问题的时候,我一般不会上来就先想‘出路’或‘生路’,而是会顺其自然先规避‘死路’”。所谓‘顺其自然’,是指顺着人们固有的模式往下想,所谓“规避死路”,是指想来想去最终绝不按固有的模式往下做。通俗地说,“生路”一时想不出不要紧,只要提前把“死路”尽量规避掉,余下的不是“生路”也是“出路”,算不上最好,但绝不是最差。”

  牛根生当时的反应却非常迅速,随即告诉王力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另类思维≠逆向思维”,后者看似与前者无异,但简单的倒行逆施很可能于事无补。

  时至今天,刚刚出版了《生根者牛》专著的王力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时,回想这一幕,依然感慨牛根生的“悟性”好生了得。在该书中,王力以与牛根生的交往为主线,从一个侧面展示了牛根生与蒙牛的成功,也指出了整个乳业为何会集体深陷三聚氰胺事件。

  对80后、90后来说,王力的名字也许显得陌生,但对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开始创业的企业家来说,王力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他的创业案例、商业策划案例已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他15年前写的《恩波智业》专著曾深刻影响了一代创业者。

  “我和柳传志、王文京、李经纬、郑俊怀、黄光裕、牟其中等国内第一代创业者有着各种各样的工作接触,时过境迁,有些人光彩依旧,有些人物是人非。”王力坦言,写《生根者牛》就是想“庖丁解牛”,用身边鲜活个案解析创业者“如何才能从成功走向成熟”。

  选择牛根生,还有几个原因:一是王力与牛根生亦师亦友;二是牛根生很有代表性,有一拨像他那样的企业家,并没有完整受教育的机会;三是同为内蒙古人,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环境下出这么一个大创业者不容易。

  当初为伊利提供“借外脑服务”,王力主要干了三件聊以自慰的事情:一是“说了一句也许管用的话”,就是在专项文件中建议“伊利彻底放弃争做世界冰淇淋大王,调整产品结构,改变82%利润来自雪糕冰淇淋的市场策略”;二是“做了一件也许管用的事”,就是在1997年7月1日,策划了让还不是世界冠军的伊利员工与蔡振华、伏明霞、刘国梁等诸多世界冠军共同举办入党仪式,同台比肩;三是,“通过哲学启蒙,用心传帮带了一位日后非同寻常的牛根生”。

  当初,牛根生和他每次相见,都毕恭毕敬,言必称“王老师、王教授”。

  王力回忆说,我看好牛根生并非是由于他“嘴甜”,而在于他“嘴勤”,不明白就问,不理解就插话,遇到自己确有把握的话题,还会从实说来滔滔不绝。

  “牛根生是一个不寻常的人,他的思维方式、他的敬业精神、他的财富观、他教育子女的方式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王力这么评价牛根生。

  王力透露了牛根生一个不为外界所知道的事。1996年的一次长谈中,在伊利通往“世界冰淇淋大王”征途上攻城拔寨的牛根生就对王力透露出“准备离开伊利”的想法,当然不是像1999年那样另立大王旗,而是为了伊利夺得大王旗,牛根生有心放弃“高官厚禄”,去国外隐姓埋名、潜入最著名的企业埋头苦干,甘愿当伊利征途中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铺路石。这种为企业献身的精神让王力肃然起敬。

  2004年,初登中国富豪榜的牛根生,做出“裸捐”蒙牛股份的决定,这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富豪对金钱的另一种态度。

  2008年,王力因三聚氰胺事件走访蒙牛,与牛根生女儿匆匆见了一面,询问何处高就,原来已在呼市一快餐店从服务员熬到了小店长,问及其兄近况,始知立志与车为友,目前在南方某4S店埋名学徒打工。

  就凭这几点,中国成千上万的企业家们,有多少富豪能与牛根生相比?也许正是牛根生的这种“悟性”、这种精神成就了后来者居上的蒙牛。

  但就这样的牛根生依然身陷三聚氰胺事件,而他的《万言书》更是引起社会上的关注和争议,这是一个值得让人思考的事情。

  回想14年来和牛根生这种亦师亦友的情谊,王力说:“我与牛根生的一番师生情谊和兄弟情分,恰恰是立足于伊利与我合作的基础上,恰恰是凭借双方当事人实来实去的思想交流。”

  当今社会,急功近利的喧嚣与浮躁氛围充斥着我们的每一个角落,人们更愿意解读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名利双收,很少人去思考什么是成熟、什么是心灵的沉静这样的哲学命题。爱好哲学、提倡另类思维的王力用自己的感悟说:“把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即为成功,而把不平凡的事做得平凡则为成熟。成功与成熟,只有一字之差,但对一些企业家来说,可能就成为生与死的分水岭。”

 牛根生 点化牛根生的极品师爷

  从通常意义上讲,“成功与成熟同步”,即“一步两个脚印”。王力解释说,我们经济领域的成功者和企业家,本该“处乱不惊”、“宠辱不惊”,却时常“遇乱必惊”、“宠辱皆惊”,其症结即在于历史的特殊机遇和快马加鞭的顾此失彼,使得成功与成熟前后不同步,造成成功与成熟里外两层皮。

  “清醒源于昏热,成熟始自难堪。”王力说,从近年来企业家“热衷出镜”、“热衷出书”、“热衷出彩”的浮夸状,不难发现哲人所言“耳朵比嘴多一个”的深刻含义。“是什么造成了牛根生如今的境况,我想这和他的成功有关。成功让他有了话语权,在媒体上说、在论坛上说,他写《万言书》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人们会在蒙牛倒掉与婴儿身心受损之间做什么选择,否则,他就不会在《万言书》书中大打‘民族牌’,而忽视受三聚氰胺之害的婴幼儿。假如他真想写《万言书》,首先应该考虑以什么方式承担责任,而不是呼吁别人拯救民族乳品业、拯救蒙牛。”

  “很多创业者,在脱贫致富的过程中虚怀若谷什么都学,包括三十六计古为今用,包括西点军校洋为中用,遗憾的是,在积极的进取中,唯独忘了‘支部建在连上’的传家宝。”王力感慨地说,写《生根者牛》,虽与牛相关,也与奶相关,但最终既非一味救牛,也非一味救奶,既非完全就人,也非完全就事,如果真想通了“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这句话,也许就真正成熟了。

  假如说当初王力所著《恩波智业》深刻影响了中国第一批成功的创业者,那么《生根者牛》这本书将启迪创业者从成功走向成熟。王力希望,新一代的青年创业者不仅要懂得成功,还要学会成熟,懂得“仁者生根”,要一步两个脚印往前走,千万不要等到成功后再修炼成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84626.html

更多阅读

“刘老根会馆”的开业仪式真是牛到家了 北京刘老根会馆

“刘老根会馆”的开业仪式真是牛到家了正当很多人还在为刘老根大舞台的发展前景做分析时,赵本山再次给大家一个惊喜———一座投资超过6000万元、主打原生态特色餐饮的“刘老根会馆”落户北京,今天下午正式开业。宋祖英、章子怡、张柏

蒙牛老总牛根生的企业文化 蒙牛老总牛根生简介

听过蒙牛集团董事长、总裁牛根生演讲的人,都会提到两个特点一—煽动性和感染力,蒙牛冰淇淋销售部的海先生介绍说:“每次开会,他即兴喊出各种口号,把我们的信心和斗志都调动起来,有一种被充电的感觉。”无处不在的标牌为了使自己的口号更具

宁高宁:牛根生的“天使”救人又助己

在众多中国企业家中,笔者一直最欣赏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由华润到中粮,如果他不是国企职业经理人,我相信他会是一位成功的民营企业家。而今天他变成牛根生的“天使”,把这位蒙尘的民企楷模从泥沼中拖出重新上路。   蒙牛乳业[18.14 

蒙牛被收购 牛根生哭 蒙牛总裁牛根生的处事交际之道

       牛根生现任蒙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他在不惑之年开始创业,仅用短短六年的时间,就创造了一个家喻户晓的“蒙牛品牌”,而“蒙牛酸酸乳”也成为目前中国最火爆的选秀节目——“ 超级女声”的**赞助商。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得

声明:《牛根生 点化牛根生的极品师爷》为网友聽風説舊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