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望海楼作文 江苏泰州望海楼景区营销探析



望海楼景区是江苏泰州凤城河景区的核心景区,景点分布主要有望海楼、文会堂、宋城古涵、州城遗址、古城池地雕、碑苑、四泰石等。整个景区大致蕴含了三大文化——古城池文化、官文化、名楼文化(“望海”内涵)。

一、古城池文化

泰州望海楼景区内现有古护城河(凤城河东南段)、古城涵、古城墙遗址、古城池地雕、城诗(碑苑),构成了较为完整的古城池文化。

古城地位:

望海楼景区大门两侧的匾额上分别有四个古朴典雅的大字为“汉唐古郡、淮海名区”,是当代草圣林散之来泰时挥毫留下的墨宝,凸显了泰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

古护城河:

泰州望海楼景区在古护城河的东南拐角处。泰州古城河自后周显德五年(958)起算,迄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先民留给泰州六点七公里长、八十三点八万平方米的完整水体,已成为这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独特的奇观和特色品牌。二零零九年四月六日,首届中国城河论坛在泰州开幕。(环绕泰州城墙的护城河在宋朝开挖时深3米左右,现在年平均水深在2.2米左右。)

古城涵:

2006年重修望海楼之际,因造楼挖地基,意外发现宋朝泰州城地下排水设施,并出土大量铜钱、陶器等文物,被列为重大考古发现。宋城古涵也是泰州发现的建筑年代最早、保存最好的地下古建筑。

古城墙遗址:

泰州州城经历了宋、元、明、清几个朝代,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通令,沿海各县拆城,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武器的先进,城墙已经失去了它的防御作用,反而会成为敌人占据的一个有利地形。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至次年8月泰州州城全部拆除。现在仅存的这段遗址在1986年6月被列为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池地雕:

该地雕长10米,宽10米,占地整整100㎡,是《道光8226;泰州志》里面的一幅泰州城池图,反映了当时泰州城的一些主要分布。古城泰州从高空俯瞰就像是一只展翅腾飞的凤凰,头在南边的济川桥,而尾巴远在北边赵公桥,这中间一大片就是凤凰的身体,而西山寺的木塔就是风胆。城东西两侧各有一处凤凰墩,正好像凤凰腾飞的一双翅膀,东侧的凤凰墩就在桃园景区里。

城诗:

碑苑竹林深处隐藏着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20块石碑,展示了20首古往今来歌咏古城泰州的诗词作品,其中不乏左思、王维、陆游、郑板桥、文天祥等名人。

营销建议:

1、集中展示护城河文化

目前泰州凤城河已打出“中国最美古城河”的招牌,但望海楼景区关于古护城河文化的系统介绍和展示还不够。可以将望海楼广场西厢房内的老行当布展改为“中国城河文化展示馆”,在整体介绍中国护城河文化的同时,重点突出泰州护城河的历史及发展介绍。

2、凸显城池、地域文化中的“凤凰文化”

泰州古城池像一只展翅腾飞的凤凰,泰州桃园有凤凰墩和“凤凰姑娘”的传说,泰州人春节有“唱凤凰”的风俗(泰州历史上曾经属于楚国,凤凰是楚人的图腾,楚人有“凤歌”的传统),泰州望海楼在清嘉庆后改叫鸣凤楼。

突出“凤凰文化”,既能给游客留下一个深刻的泰州古城池形象,也能让游客因泰州望海楼的别名“鸣凤楼”而感受到其与温州望海楼的不同,同时也记住了泰州古城河的名字——凤城河。

3、联合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泰州城隍庙,打造完整“城”文化体系

泰州望海楼景区内现有古护城河(凤城河东南段)、古城涵、古城墙遗址、古城池地雕、城诗(碑苑),加上凤城河景区的学政试院,其东侧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泰州城隍庙的“城隍”文化,可组合为完整的“城”文化体系。

旅游延伸:城河泛舟、桃园凤凰墩、城隍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水关遗址、泰州博物馆(游2公交线)、五巷—稻河古街区

二、官文化

   古代官员:

文会堂景点有棵高达5m的红果冬青“五相树”,一个母干上生长出五个枝干,四季常绿,形状像一个面朝上的巴掌,象征着从泰州走出去的五位名相:晏殊、吕夷简、范仲淹、富弼、韩琦。

    天圣元年(1023),范仲淹(35岁)来泰州监西溪盐场,滕子京(33岁)任泰州军事通判。当时两个人在泰州结识了本地人胡瑗(31岁)、周孟阳(24岁)和在泰州景德禅院读书的富弼。文会堂“五贤唱和”的“五贤”中,除胡媛为“宋初三先生”、著名教育家外,滕子京、范仲淹、周孟阳、富弼,当时或后来都是地方或朝廷官员。

此外名气较大的有,时任泰州知州、小说《施公案》的原型施世纶,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他重修了望海楼。

   现当代高官:

景点内“四泰石”上的四个“泰”字,分别由中共四任领导人所写的,正对的是胡锦涛的“泰”,上面正中的是毛泽东的“泰”,东边的是邓小平的“泰”,西面的是江泽民的“泰”。四代领导人可以说跟泰州都有一定的渊源:毛泽东在《毛泽东选集(第1卷)》就提到泰州,赞扬泰州森森村农民起义的精神;邓小平的女婿是泰州朱庄人;江泽民的姐姐是一直常住泰州;胡锦涛生在泰州,长在泰州。(江和胡两位国家领导人曾先后登临泰州望海楼,楼内有相关图文介绍)

为官准绳:

文会堂广场上的范仲淹雕像前立了一块河滩石,上面刻有国学大师季羡林书写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并且重修岳阳楼时,范仲淹曾应邀写了《岳阳楼记》,篇中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千古名句。其实范、滕二人,早在这之前23年,先在泰州文会堂以文会友,结有诗缘。范仲淹还特地为文会堂作了一首《书海陵滕从事文会堂赋》,提出“君子不独乐”。可以看出,他一生“先忧后乐”的观点,其实始于泰州。

而曾重修泰州望海楼的泰州知州施世纶,被康熙帝称赞为“江南第一清官”,被民间称为“施青天”。

营销建议:

1、仿制一段范仲淹主持修建的“范公堤”,作为“忧乐观”的物化体现

范仲淹在泰州率领民众修筑了“华夏第一堤”——范公堤,为这一带治理水旱灾害方面做出了不朽的业绩,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重要体现。现在这段范公堤在204国道上还能看到一段遗迹,并且204国道有百分之八九十就是建立在当时范公堤的地基上的。

可以在文会堂广场靠近城河的位置建造“范公堤”的示意实物,并立牌进行介绍,增加游客的感知度。

2、建造有“施青天”之誉的施世纶塑像(与望海楼、桃园皆有关联)

在民间素有“施青天”之誉的施世纶因《新施公案》、《施公奇案》等电视连续剧的播出而家喻户晓。

施世纶不仅重修了望海楼,也与望海楼对面的桃园景区内的孔尚任有一段公案。孔尚任的上司孙在丰因为治水不力,康熙很不满,重新换人。在这种情况下,孔尚任在泰州受到施的冷遇,后搬迁至陈氏家庵一所普通房子里,开始了《桃花扇》的修改和创作。

可以在望海楼景区适当位置布置施世纶的塑像,既表明其与泰州望海楼、桃园的历史渊源,也与以“忧乐观”闻名的范仲淹相呼应。

 泰州望海楼作文 江苏泰州望海楼景区营销探析
3、构筑官民一体文化生态——城东“官文化”与城西“平民文化”联动

泰州城东望海楼景区内的官文化,与泰州城西倡导“平民文化”的泰州学派纪念馆(崇儒祠),一西一东互为应和,构筑官民一体的文化生态。

旅游延伸:桃园陈庵、胡锦涛旧居、老省泰中、安定书院(胡瑗,游2公交线)、南山寺(周公塔在建,周孟阳)、崇儒祠(泰州学派纪念馆,游1公交线)、盐城西溪

三、名楼文化(“望海”内涵)

泰州望海楼初建于南宋绍定二年,即1229年,后几毁几建。2012年11月,泰州望海楼获批加入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楼保护专业委员会,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楼行列中第12位成员。

目前,望海楼广场东厢房建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楼陈列馆”,全面介绍13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楼。

与温州洞头望海楼可看海景不同,泰州望海楼目前并不能看到海,其“望海”主要有以下三种内涵。

(一)感恩内涵

1、曾为海盐基地——泰人“望海”感海恩

早在汉代,吴王刘濞就开拓了以泰州为中心的淮南盐区,唐代以后,泰州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海盐生产基地。唐玄宗开元六年(718年),唐王朝恢复盐税制度,始在全国十大产盐区设盐监,并在销盐区设巡盐御使管理盐务,十监中仅四川大昌监为井盐监,余九监均为海陵产区,其中海陵监为十监之首。据史书记载,唐代全国的税收,盐赋占到50%,泰州的盐赋又占全国盐赋总量的50%。到了南宋中期(1163年),泰州地区所收的盐税高达六七百万缗,比唐朝全国盐税的总数还多。一直到清代,泰州地区历史上都是全国产盐的重要地区。以泰州为主产地的淮南盐“转运半天下焉”,在全国所有产盐地区中首屈一指。

海盐给泰州带来了富足,而这一切均离不开大海的无私供给。尽管大海在地势演变中离泰州远去,但泰州人用建楼的形式来遥想大海、感恩大海。

2、传说中的望母楼——储巏“望海”感母恩

   留下民间传说最多的泰州名人、明代吏部左侍郎储巏,传说他是他父亲当年海上遇险时与荒岛上的母猿人所生。后来储巏父子逃离海岛,大海却横断了储巏与猿人母亲的亲情。储巏登高望母,所以望海楼又名望母楼。

3、靖海楼与靖海侯——施世纶“望海”感父恩

施世纶将修建的新楼命名为靖海楼,这里面掺杂了施的个人情结,他的父亲施琅原为郑成功部将,后降清出海收复台湾,被封为“靖海侯”,不排除新楼有纪念其父的意思。

营销建议:因泰州筹建盐税博物馆,并有盐税园林——乔园,故望海楼的“望海”内涵可避开海盐及盐税文化,从“感恩”角度进行挖掘,于每年的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重阳节开展各类感恩活动,做强泰州望海楼感恩文化。

旅游延伸:乔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盐税园林,游2公交线,人民医院北院站下)、泰州盐税博物馆(在建)、泰山公园(储巏墓前石兽,游1公交线)

(二)海防内涵

泰州望海楼,“望海”也寓意对海洋的关注和警惕,即海防内涵。

1、海权与钓鱼岛(沙学浚)

泰州人沙学浚是论证钓鱼岛属于中国的政治地理学先驱。

沙学浚长期关注钓鱼岛主权问题,早年他曾数度亲临钓鱼岛实地考察并绘制了《钓鱼台列屿图》,为祖国领土边界问题积累了佐证资料。

  上世纪60年代前后,沙学浚发现在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十月,清廷慈禧太后曾颁发诏谕,将钓鱼岛、黄尾屿和赤屿三岛赏与邮传部尚书盛宣怀,http://china.aihuau.com/因此征得盛家同意将该诏谕影印公布。以后又写成一系列论文,并汇印成《钓鱼台属中国之历史、地理与法律根据论丛》,严重挫败了日本当局的领土野心。盛家后裔感于沙学浚的强烈爱国心和有力的学术论证,将诏书原件赠与沙学浚,沙学浚又将之复制,与专著一并寄给大陆有关方面。为此,1979年12月27日,外交部国际条法司专函致沙学浚先生表示敬意与感谢。

   诏谕原件是棕红色布料,长约59厘米,宽约31厘米,上方正中印有朱色“慈禧皇太后之宝”四方形御玺。内容如下:“皇太后慈谕:大常寺正卿盛宣怀所进药丸,甚有效验,据奏原料药材,采自台湾外海的钓鱼台小岛,灵药产于海上,功效殊乎中土,知悉该卿家世设药局,施诊给药救济贫病,殊堪嘉许,即将该钓鱼台、黄尾屿、赤尾屿三小岛,赏给盛宣怀为产业,代采药之用,其深体皇太后及皇上仁德普被之至意,钦此。光绪十九年十月”

2、海军与海诞地

1949年4月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三野)渡江战役指挥部设在泰州白马庙。同年4月23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在此宣告成立,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89年2月17日,中央军委颁发命令确定1949年4月23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日,江苏泰州白马庙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

营销建议:

因泰州白马镇已建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故泰州望海楼的海防内涵可避开“海诞地”文化,利用好中日钓鱼岛这个热点兼焦点话题,在国内进行大规模宣传,并在望海楼内布展泰州人沙学浚关于钓鱼岛研究的少量文史资料,突出“望海”中的海防、海权内涵。

目前望海楼景点的陈设,就古代而言,有两块明清式的石碑等元素(东侧刻有明代泰州人徐嵩写的《重修望海楼记》,西侧刻有清代泰州人夏荃写的《望海楼》);就当代而言,有两代国家领导人的登楼经历,有原《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的《重修望海楼记》,还有当代书画名家的手迹。唯独在近、现代文化这一块,望海楼景点的陈设及布展较为空缺,泰州人沙学浚关于钓鱼岛研究的布展,亦可弥补这一空白。

旅游延伸:沙学浚故居(游1公交线,财富广场站下,五一路南侧矢巷27号)、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游2公交线)

(三)海内外(普世)内涵

“望海”者,海内与海外,即普世也。

原《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的《重修望海楼记》写道:“望其澎湃奔腾之势,则感世界潮流之变,而思何以应之。”与中山先生的“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强调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有类似意思。

对于曾经登临泰州望海楼的各位国家领导人而言,这也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命题。

同时,泰州籍海外著名侨领单声,曾向温总理进言呼吁制定“统一法”,推动了《反分裂国家法》的出台,形成有利于中国的海外格局。

旅游延伸:单声珍藏文物馆(东进西路109号单毓华故居内)、中山纪念塔(游1公交线,海陵区政府下)、科学发展馆纪念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7805.html

更多阅读

丽江古城美食人气排行 泰州“古城门人气”现象探析

一、泰州“古城门人气”概述    古城泰州,古城墙虽已从民国年间开始逐渐拆除,但古护城河仍在,古城门的概念犹深藏在老市民心中。人气聚集城门,商家眼盯城门,可谓“谁占城门为霸主,人气一脉通四门”。1、北门    北门外的坡子街——

江苏泰州天气预报 江苏泰州学政试院的营销变革

一、国内科举文化旅游景点的同质化现状   泰州扬郡试院原先是明朝都察院,清康熙以后成为扬州府属八县童生考秀才的试场。因康熙至光绪年间,试院一直由省学政主持考试,所以又称学政试院。修缮复原后的学政试院分为6个展厅,通过实物与

营销之道实训报告 比特海中的营销之道

正如美酒愈陈酿愈加香醇,有的观点也总是经过时间的沉淀,才慢慢发散出让人振聋发聩的力量。比尔盖茨他老人家前几年曾经说过一句话:“21世纪假如再不做电子商务,那就根本无商可务了。”当盖先生表达出这个观点时,可能还没人知道易趣,马

泰州网络营销找泰公 泰州有线数字电视产品营销分析

一、泰州有线数字电视的环境分析  1.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P(政治):广播电视有着极大的政治优势,国家把发展数字电视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整个政治环境有利于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对国民经济发

声明:《泰州望海楼作文 江苏泰州望海楼景区营销探析》为网友疯狂是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