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灵宝钻 译者序 《湿营销》译者序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姜奇平老师形象地用“湿”来形容我们身边的互联网世界,让我们对工业时代和互联网时代产生了最直观的对比。在这个湿的世界里,人们不再像公司和政府机构靠制度连接在一起,而是可以轻易地在网上组建各种群体,发现志同道合的人,以从前无法想象的方式一起从事某个项目,人们用SNS、维基等词汇来命名这些项目。

  互联网时代的“湿乎乎”是一种返璞归真,就是把只属于人,而不属于机械的东西找回来。人与人之间可以凭一种信任和喜欢,相互吸引,相互组合。工业社会的媒体充斥着各种商业信息,打开电视扑面而来的是眼花缭乱的广告,翻开报纸杂志到处是赤裸裸的推销——于是我们开始明白在所有这些媒体背后隐藏的其实是大众营销,让消费者不得不接受。

  然而,在互联网新经济中每个用户都有绝对的自主权,备受传统媒体压迫的人们在这里可以完全按照不同的兴趣爱好组成数以万计的小圈子。它的好处在于不仅能让成员彼此交流感情,还可以一致对外,抵制现实世界疯狂喧嚣的大众营销风暴。由此不难看出,规模宏大、高度统一的网络市场正在表现出一种加速分裂的趋势,分裂成无数具有一定意义的小型化群体——即全球化网络世界的碎片化。

 精灵宝钻 译者序 《湿营销》译者序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干燥、强制的大众营销时代之后,是“湿营销”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里,人们崇拜的不再只限于娱乐明星,任何人、物、话题都可能成为他们聚合的原因;他们不再被动接受消费媒介内容,而是主动出击,乐于表达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亚文化圈。他们就是“湿营销”时代的“湿粉丝”。

  “湿营销”时代的消费者代表的是现今的一种消费者潮流——参与化、情感化和圈子化的消费者群体。对于公司而言,要想让品牌拥有强大的口碑,产品拥有广大的粉丝市场,就必须理解它所面对的这个日益强大的新的消费群体。

  《湿营销》作者汤姆·海斯和迈克尔·马隆在本书中阐述的深刻见解会让广大读者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虽然本书的主旨是探讨新市场环境下的市场营销行为,但两位作者却难能可贵地从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互联网新经济带来的“湿营销”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湿”的本质其实就是回归人性的真诚关怀,回到人类社会之初,那个充满感情和信任的人际关系中。

  从“干”到“湿”也是一种渐进的过程,“湿营销”也是一种不断发展进步的营销方式。随着“和而不同”精神在网络生活中逐渐深入人心,人们苍白的心灵或许会逐渐红润起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让“湿”的世界逐渐取代这个干燥、充满摩擦的世界,正是《湿营销》这本书中对未来的展望和期许。

  作者是怀着一种高尚的人文思想来看待问题的,对一种社会现象的理解不只是停留在其表面原因上,而是进一步解释作为社会参与者——人类,在这些现象中的心理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化动因。这就是为什么我在阅读此书时感到兴致盎然的原因,因为它能勾起我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认同感,因为它能让我在阅读中时而感到莞尔,时而陷入沉思。也许这才是兼具思想价值和阅读价值的作品吧!

  曹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72150.html

更多阅读

《道德经》——上善若水篇 道德经第一篇

《道德经》——上善若水篇【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译文】最高的善德就如同流

精灵宝钻 译者序 《组织(珍藏版)》 译者序

     本书的两位主要作者都是在学术界享有极高声誉的管理学大师。2003年,美国两位顾问劳伦斯·普鲁萨克(Laurence Prusak)和托马斯·达文波特(Thomas H.Davenport)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报告了一项调查结果,在他们开列的管理学大师的

《魔鬼营销》连载(39):如何拯救星巴克?

系列专题:《魔鬼营销》品牌登龙术  继2008年7月宣布裁员12000人、关店600家之后,星巴克发布的财务季报显示,2008年第三季度星巴克净亏670万美元,股价也遭腰斩,跌破16美元,创下历史新低。   与其说全球经济不景气迫使星巴克关店,不如

声明:《精灵宝钻 译者序 《湿营销》译者序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为网友爷众人仰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