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情说爱 霍英东谈“情”



童年凄苦 母爱情深

    “我的妈妈很伟大,她的名字叫刘三,是一个水上人家的女人,一个字都不认识。我爸爸因为癌症在我7岁那年就去世了,家里一直没有积蓄。我现在还记得家里的一个笑话,那时,我们这些水上人家没有穿鞋的习惯,我父亲在新年的时候,要和朋友去大排档吃饭,所以穿了一双鞋。吃东西的时候,他小心翼翼地把鞋脱下来。放在身边的凳子上,结果吃完了,他忘了穿鞋就回到船上来,结果妈妈一见他就生气地喊起来。我的两个哥哥因船翻而亡,我还有一个9岁的姐姐和5岁的妹妹。爸爸死后我懂得的第一件事就是没有钱念书了。妈妈为人家缝衣,送煤炭,一个铜板一个铜板地赚。在我的记忆里,一家五口人很多年是没有睡过床的,就在那种情况下,妈妈不是鼓励我念书,不让我做工。妈妈因为信佛,算命的说她不能和我的儿子住在一起,所以她后来没有和我一起住。当我有了钱的时候我就买了一个大房子给她,事情再多也要去看妈妈,因为,在培养我的过程中,她所花费的心血很大很大。”

    霍英东对母亲的敬爱,在很多场合,都情不自禁地表达出来。每年的清明节,无论他在世界何方,却要抽身回一趟香港,为妈妈扫墓。在凄风苦雨,小船飘摇摇过的童年、少年,望着飞针走线,夜难寐的妈妈,望着身负重荷,摇橹荡浆的妈妈,他曾在心里发誓,要让妈妈过得好,吃得饱。刘三女士终年82岁,她幸运地目睹了她的儿子凭着双手从一个船仔跻身于世界华人首富的行列。

    “妈妈能吃苦这个特点,给我的影响也很大,在香港的富豪里面,我想我的出身是最苦的。这些年来,我没有一天假期,在妈妈身上,我看到中国人是最能吃苦的民族。这世界上中国人最怕中国人,因为中国人如果是竞争双方,大家都会很拼命地去干,都要想达到目的。我告诉你,我现在比年轻的时候更忙了。”业已70岁的霍英东即使是现在更忙,更有权势与财富,他在“妈妈”这个词的发音上,尾音仍然拖得很长,总带有一点童稚的味道。“我的妈妈很伟大!”这句话,他已经对我说过三遍。

    事业有成 钟情第一

    “我在事业拓展上,独钟情‘第一个’、‘第一次’,冠军才是我心头最爱”,霍英东坦言相告。

    50年代初期,霍英东刚在香港房地产界寻得一块立足之地,便一改以往香港地产商出售“整幢楼宇”的老章法,第一次推行将住宅与高楼商场综合式大厦“分层”出售、预售楼宇及分期付款买楼的办法,这个“第一次”使霍英东财力猛增,威名大震。

    当香港房地产炒得如火如荼之时,霍英东又第一个出重金向外国订购大型挖沙船,为建造大厦提供原料。沙在海底,用之下尽,当其他商家争相效仿时,霍英东已取得香港海沙供应的专利权。

    对于“第一”追求的目标确定时需要冒险;在接近它的时候需要勇气和信心;在成功之后需要努力巩固。在这一连串的眼力、耐力、毅力、勤力的考验中,霍英东喜欢用少年时潜水采海草躲避暗礁水雷时的语汇来概括他的成功经验:“看得准,抓得住,干到底,不断发现新目标。”

    那么,在他创业生涯中奠定他财富与成就的许多个“第一”的台阶中,哪个是他最为得意与欣赏的呢?

    “白天鹅”。在说这个美丽的名字时,霍英东的眼睛更亮了。搞房地产,挖河沙这些项目,一个新招推出来,很快就会被别人学去。在1983年的中国建五星级现代化的大宾馆,所冒的风险比以前的每一个项目都大,因为香港的资本家来中国搞宾馆,先惶恐自身安危如何。况且一间宾馆需要采购的东西不下十万种,可当时广州开个交易会,所需的副食品还要其它省份支援,电力供应更加紧张,几乎是要什么没什么。经过十年,现在你看,白天鹅不是飞起来了。在他将近一个小时对这个“偏爱”时而幽默令人捧腹,时而严肃令人沉思的表达中,我们知道那只“白天鹅”不是因为给他带来巨大财富而使他快慰(白天鹅宾馆几年来所得利润,霍英东并没转回香港),而是他这个项目为广州,甚而中国所带来的一种思想观念上的春风,而使他骄傲。例如宾馆内部价格放开,啤酒价比外面高出几倍,员工合同制,工资大差价,五星级宾馆中国人自己管理,这在1983年的中国,毕竟还是新鲜事。这项挑战给霍英东的创业生涯又添传奇色彩。

   业余爱好 专情体育

    霍英东童年时便酷爱踢足球,一直踢到如今,始终不愿挂靴。每年香港的“元老杯”足球赛,他只要有时间,一定飞奔全场。90分钟跑全场对于霍英东来讲,还不算件太难的事。他擅长做前卫,传球技术已很有造诣。“只要爸爸在场上,我就能进球”。他的长子霍震霆十分骄傲地说。在肯定“爸爸”的同时,也肯定了自己。霍英东曾是香港甲组足球队队员,与球星“墨豹”尤西比奥一同踢过球。在他的力邀下,球王贝利亦曾到香港为他捧场。对足政治协商会议的热爱连同对国家的感情,霍英东在1974年多方奔走,使中国加入亚洲足协,攻下新中国重返世界体坛的第一个突破口。

    自1974年至1979年,霍英东环球穿梭,使中国的多种体育单项回到国际赛场。在整个70年代。霍英东还担任或兼任了香港每一个单项体育协会的会长或名誉首脑,可见他与体育情缘之深,他送给朋友的礼物大多选择网球拍。其意是希望他的朋友和他一样多运动。

    业余爱好,为何独爱体育?霍英东说:“我更爱体育精神。竞争向上。”在他表达他最佩服的人是乒乓球名将容国团时,他更深地阐述了他的观点。“我佩服他夺冠,更佩服他能留下那样的名言‘人生能有几回搏’。这种体育精神能让中国人的心凝聚在一起。”霍英东的一生历尽沧桑,遍尝人间冷暖,已经不轻易流泪了。但有一次他在众人面前流下眼泪,那就是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队实现了零的突破。当中国队夺得第一枚金牌时,霍英东流着泪说:“我最喜欢的事就是看升国旗,听奏国歌。”

    爱拼才会赢,在商场上的霍英东屡屡得手后已不计较钱的得失,但在看有中国人参加的体育比赛时,他对输赢的紧张心理,一如孩子般。那次在亚运会羽毛球比赛的赛场外,霍英东久久徘徊。他对秘书说:“你能不能先进去看一看赛场情势,如果中国队肯定能赢,我就进去看,如果不能赢,我就回去。”

    对中国足球,霍英东尤为爱之深,“恨”之切,那种恨,是恨铁不成钢的“恨”。不过,他常常说:“我相信总会好起来的”。他仍拥有一份信心。

    了解霍英东的人,都说他拥有铁打的身体,钢铸的意志。何出此喻?翻一翻霍英东的生活起居安排,不难明白。霍英东每日清晨即起,先蒸桑那,20分钟后,从90℃的桑那室里出来,跳进只有3℃冰水的游泳池里运动。几分钟后,再钻回90℃的蒸气里、如此来回数次。早餐只吃水果、喝茶,平时的午餐、晚餐全免,应酬除外,晚十时才第二次进餐,深夜3点一定起床再次进餐,这次只吃玉米和芋头,这种奇特的起居习惯,至今还无人敢效仿。

    “我一天花不了多少钱,从七十年代起,我就对赚钱无所谓了!”霍英东谈到此时,时间已接近午夜,但他依然精神矍铄,毫无倦意。“我今年70岁了,赚多了钱也没用,我只想认认真真去做一点对社会、对中国有益的事情。”

    附:我们的岁月——霍英东

    母校前身为香港中央书院,创立于1861年,今年是建校130周年。在这一百多年中,对前前后后,为学校发展而努力,为香港的兴旺发达作出贡献的老师、学长和员工表示怀念和感谢。

    我们生于斯、学于斯、长于斯,亲身经历香港令人惊叹的变迁:岁月沧桑,我们共尝其中的酸甜苦辣,让我们回忆一下学校的历史和香港的历史,希望可以互相共勉,瞻望将来,共策前行。

  1841年以前,香港是个荒岛,人口不足三千,鸦片战争之后,中英签订了南京条约,归英国管辖,至今天,香港拥有六百多万人口,成为誉满全球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及制造业中心、贸易中心、旅游中心、航运中心的国际大都市。其间,有过烽火,有过战乱,然而,一代又一代的香港人,胼手胝足,辛勤劳苦,确实为香港的建设和繁荣作业了不少贡献。而母校师、友,百多年来,默默耕耘,作育英才,服务社会,与香港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事发生,日军轰炸香港,当天我们还在上学途中,九友方面传来飞机轰炸声,接着响起警报,不久才知是日本进攻香港,我从此离开了可爱的校园,日军占领香港后,凭米证配米,每天每人配售六两四,及后粮食短缺,米价飞涨,配售只限于劳役人员,普通市民只以木薯粉、花生莩、蕃薯藤等杂物充饥,饿死街头者日有所闻,其后,日本人更派出宪查在闹市大举捕人,将被抓者送往无人居住的孤岛,任其饿毙。

    我们的母校,亦在劫难逃,奥干拿校长跟当时港督杨慕琦等一齐被关进了集中营,校舍被日军征用,课室改为马房,书台做了马槽,其后又经历一场大火,这所国父孙中山先生曾经就读过的名校,一切设施荡然无存,战祸使母校师生流离散失。

    大战结束,香港重光,人们从死难边缘抱扎出来,令人难忘的是善后救济总署物资流入市百,市民购得奶粉来喂育婴儿,不要再依赖用薏米制成的代乳粉了,一般人也重新食到梦寐以求用面粉制成的油炸鬼,面包,和各类罐头食物。喘息稍定,不幸的是,港府宣布废用军票,转眼之间,全港居民,变得不名一文,连拿出一毛钱港币买车票也没有,苦难的港人,只好从头做起。

    战后的香港,一片颓垣败瓦,满目疮痍,千头万绪,百废待举,诸如:废用军票、恢复港元,和配售食米、糖、柴、炭给居民,扫除水雷,打捞沉船,清理战时物资遗迹,拆卸“忠灵”塔,审讯战犯,逐渐将社会秩序恢复起来,校长奥干拿刚从中集中营放出来,母校复学问题,一时沿未能提到日程。

 谈情说爱 霍英东谈“情”
    母校1947年开始筹备复校,先行觅得坚尼地道一所日本子弟学校作为临时校舍,学生只有数十人,至1950年在铜锣湾运动场上,建成了一所簇新的完美校舍,奠定了母校发展的良好基础,我们走过的岁月,既经过艰辛,也充满了憧憬和期待。

    1949年,大陆解放,流入香港人数大为增加,由原来人口50万剧增至250万人,房屋严重短缺,租金顶手费高昂,港九潜建木屋多如雨后春笋,居住环境非常恶劣,成为社会急待解决之重要问题。幸好50年代,分层出售楼宇办法应运而生,香港成为全球最早推行层楼宇地方,1955年香港政府修改建筑条例,更容许楼宇原来不准超过五层的批准向高空发展以舒缓楼宇供应紧张情况,使楼宇买卖活跃起来,房地产业进一步成为一个新兴行业,继而由房地产带动了工业、旅游、金融贸易及其他各行各业一同兴旺,不几年间香港处处建成高楼大厦,香港经济金融贸易发展,被誉为远东经济最早起飞的一个地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好从我们在皇仁的岁月里体验出来,有苦难、有欢乐、它与香港的历史和命运紧密地相连起来。

    早期香港用帆船作为标志,至今发展成为环球货柜运输第一港口,战前经济发展远较上海落后,与广州生活水平相差不远,战后经济起飞,集中在这四、五十年光景,现在更跃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亦即发生在我们的岁月里。

    再过五年,香港回归中国,那时正是母校135年周年,将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1997年。

    我确信香港是会继续繁荣进步,香港需要培育更多人才,我希望校友们、同学们一同支持母校担负这个神圣使命,为未来的香港特区创造更好的明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50302.html

更多阅读

霍英东是怎样在香港起家的? 怎样白手起家赚钱

霍英东博士,大紫荆勋贤(Dr. Henry Fok,1923年5月10日-2006年10月28日),原名霍官泰,结婚时按辈分取名“好钊”,生于香港四大民系中疍家的水上人,原籍广东番禺南沙(今属广州市南沙区),香港企业家,官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成为首名港人挤身

霍英东 香港四大家族

霍英东博士,大紫荆勋贤(Dr. Henry Fok,1923年5月10日-2006年10月28日),原名霍官泰,结婚时按辈分取名“好钊”,生于香港四大原住民系中疍家的水上人,原籍广东番禺南沙(今属广州市南沙区),香港企业家,官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成为

警示灯竞争 霍英东家族争产风波警示

      再精明的商人也有失算的时候,香港已故企业家霍英东在遗产安排这件事上,不可谓不精心周密,却还是避免不了去世之后子孙为争产对簿公堂的憾事。  港澳一直不缺豪门争产的新闻话题,迭宕起伏的豪门恩怨,普通人不过看个热闹,而对于

霍英东传奇一生:百亿富豪卖杂货起

在港台的亿万富翁中,霍英东的知名度可以说是最高的。这不仅因为他个人资产大约有130亿港元,在1993年又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然而,霍英东的出身,也许要算亿万富翁中最苦的一个! 他的祖籍是广东番禺,但是从他的祖父开始,全家就离开了陆地,

声明:《谈情说爱 霍英东谈“情”》为网友馴順啸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