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休:斩获中国第一字画南京日报



前不久的2004北京翰海春季拍卖会上,山水大师陆俨少的《杜甫诗意百开册》以6930万元被一南京商人拍走,创下中国字画最高价——

  “杨休”这个名字可能并没有太多的南京市民知晓,但是说起他的杰作“养龙山庄”、“天地新城”以及“长风堂”,却是知名度颇高。不过“杨休”这个名字最近在全国收藏界可谓一鸣惊人,有人形容他最近的一次大手笔书画收购行动为“仗倚天剑屠蛟龙”。因为杨休以6930万元的数字刷新了中国字画拍卖的最高纪录。

  令人叫绝的办公室

  昨天,记者与这位传说的中“儒商”见面。走进南京台城杨休的办公室,你会为这个办公室的书卷气和古朴庄重的设计而折服。

  工作人员说,这里的一廊一坊都是杨休本人设计的。顺着回廊转了好几个弯,杨休正在办公室里和傅二石先生研究欣赏一张才到手的上有胡适题字的“美人图”。因为知道杨休曾在南京大学和南师大教过书,所以从他身上传达出儒雅和文化的味道,也就不足为奇了。

  大学里开始的创业路

  一位在大学校园里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学者,怎么会最终走上从商的道路,让许多没有亲身经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大潮的人,十分好奇。

  杨休198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大一学的是气象学,由于对美术、历史感兴趣,二年级后转到历史系。在大学期间,他就开始利用自己在美术、篆刻等方面的特长挣钱,除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是家里给钱外,其他几个学期都是自给自足,用他自己的话:“在那些破铜烂铁里,我还真的淘到一些宝贝!”回忆那些岁月,杨休流露出些许怀旧的表情。

  杨休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文化史,后来还在南京博物院办的杂志做过副总编,1990年,杨休下海了。

  房地产“带来”大量财富

  虽然杨休本人一直不愿承认自己是一个“擅长房地产开发的商人”,但不能否认,诸如“养龙山庄”、“天地新城”等一系列房地产项目的成功,给他带来了大量的财富。即使,现在的杨休已经打算投身“文化产业”,房地产开发带来的财富仍被他称为“输血仪”。

 杨休:斩获中国第一字画南京日报
  如今,身家已成谜的杨休,名片上的头衔很多:政协江苏省委员会常委、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省工商联副会长、天地集团长董事局主席、东方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

  “地主亲自下地耕田”

  “纽约、香港佳士得,北京翰海、伦敦、香港苏富比,中国嘉德以及上海崇源等拍卖会我都很少去参加。”杨休说,那是因为,参与这些拍卖会的,一般都是天地集团的员工。所以,虽然杨休已“卧薪尝胆”苦心经营收藏多年,但在外人看来依然很低调,除了今年的北京翰海春季拍卖会。

  杨休笑着说,“这次我去参加翰海的拍卖会,人家都戏称我是‘地主亲自下地耕田了’。”杨休说:“这幅画我看得太重了,生怕有什么闪失。”“而我的心理价位是一个亿,我志在必得。我要把它作为‘长风堂’的‘镇馆之宝’。”

  “6930万元拍下陆俨少的《杜甫诗意百开册》并不贵,值这个价。”杨休颇为自信地说。

  群雄围困中抢得“镇馆之宝”

  据了解,在2004年翰海艺术品春季拍卖会上,“四省一市”的收藏爱好者都对陆俨少的《杜甫诗意百开册》垂涎已久。该开册从1600万元起拍,每次举牌竞价至少递增50万元。在数位对手的夹击下,直到6930元尘埃落定杨休始终显得很安稳。拍卖结果出来后,连拍卖师都连称“心脏吃不消”。

  昨天,记者问到“6930万这个中国纪录将在何时被打破”?杨休想了想说:“这应该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据我所知民间这样价值的藏品几乎没有,而一些价值超群的国宝级珍品却不具备交易的可能性。”

  “五六百年来只此一位”

  对于《杜甫诗意百开册》的作者陆俨少,杨休认为“他是中国传统意义上最后一位国画大师,他首先是一位真正的文人,然后才是一个画家,他是一位能和古人比肩的人,五六百年来有如此画风者只此一位。”

  《杜甫诗意百开册》是陆俨少倾毕生心血之作,仅创作时间前后就长达30年。1959年夏天,陆俨少为纪念杜甫诞辰1250周年,拟作杜甫诗意图40开,画坛泰斗吴湖帆知道后建议创作100开,因为古今画史上山水册页中还没有100开的画作。陆俨少早年师从王同愈,后拜山水大师冯超然。从上世纪40年代起,他游历巴蜀山川,眼观手摹杜甫当年游历的山水。1962年,这幅作品先后在上海画院、浙江美术学院等地展出。“文革”期间,《杜甫诗意百开册》被上缴到上海画院,其间被人窃去31开。1989年,八十高龄的陆俨少在北京宽沟奋力补画,才最终补全这幅巨画。有人对此的评价是中国历史最大规模的字画作品。

  “驾长风破万里浪”

  杨休告诉记者,他的“长风堂”私人博物馆也将于7月31日开业。“长风堂”是杨休和收藏家陆军、谢嘉林等四人合作建立的一个私人博物馆。而四人的合作关系既可以称为股东关系,但也是朋友关系,杨休在“长风堂”占60%股份。

  “长风堂”的名字由来也十分有意思,杨休在家谱中的名字叫做“杨长风”,“这个名字不好听,不过‘长风’用作博物馆的名字还是不错的,‘驾长风破万里浪’吗。”据了解,此次拍得的天价作品陆俨少《杜甫诗意百开册》将于7月31日公开对市民展出。金陵晚报记者黄燕管伟

  杨休其人

  年龄:43岁原为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历史教师,1990年投笔从商,以出卖字画赚得了第一笔创业资金。现为政协江苏省委员会常委、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省工商联副会长、天地集团长董事局主席、东方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50186.html

更多阅读

杨利伟不算中国第一位航天英雄 航天英雄杨利伟

盘点中国古代航天史上“第一人”本文作者 倪方六这几天媒体和读者关注的第一焦点,我想都在酒泉。那里,即将发射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我上个月曾途此地,觉得那里静得出奇,井然有序,原来是在准备这件大事啊。图:待发“天宫一

电影回顾:《新中国第一大案》

电影回顾:《新中国第一大案》文/程致中《新中国第一大案》, 1992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影片讲述建国初期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专员张子善这两个红军时代就参加革命的老党员腐化蜕变为人民公敌的故事。刘、张二人先后盗窃国

杨休:艺术品投资发展空间巨大

“虽然我现在同时在做高新技术产业、房地产、商业和文化产业,但要从发展空间来看,我觉得还是文化产业最有前景。”参加全国“优秀建设者”第二期研讨班的南京天地集团董事局主席杨休笑着告诉记者。 杨休是一个典型的“儒商”,除了一大

南京天地集团董事长杨休:半日书生半日商

商界身份:南京天地集团董事长   快乐态度:把从世界各地收回的藏品公之于众,每日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往大了说这是公益事业,往小了说叫娱人娱己,“这些东西,我自己喜欢,让大家看了也高兴。”   杨休一直是低调的商人,即使现在上搜索网站

杨休:民营博物馆大有可为

知情者都知道,杨休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收藏,当年下海经商的第一笔资金就是拍卖字画得来的。近20年收藏经历,资金总投入超过3亿元。对于收藏已不仅仅出于喜好,长风堂自成立以来每年用于收藏的资金已超过1亿元人民币。   1990年下海,做

声明:《杨休:斩获中国第一字画南京日报》为网友冷心先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