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回应质疑 严介和回应解套质疑 称要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国企



 “4-4-2”———6月9日———世界杯赛揭幕战当日,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严介和用一个“攻守平衡”的足球阵型,向记者描述他旗下三大集团———太平洋建设集团、苏商建设集团、长城集团到今年底时将占的份额。

  这是他首次用量化的方式向外界透露这一设想。他试图以此反驳“太平洋集团的资产正在向苏商集团转移,最终‘金蝉脱壳’”的质疑。“这个份额很合理,将来不会再变。”严介和特别强调。

  “要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国企”

  5月20日的“2006创业中国高峰论坛”上,严介和表达了自己从太平洋建设集团“隐退”的意愿———卸下董事局主席头衔,个人只保留10%的股份,其余股份交集团经营层和部分老员工持有。“目前法律程序正在办,估计今年年底差不多办完。”

  而5月16日,严介和以苏商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的新身份,和四川内江市政府签订了120亿元的合作框架协议。

  由太平洋建设集团到苏商建设集团,46岁的严介和在变换头衔的同时,也拉开了太平洋集团大规模调整的序幕。

  在严的规划中,“南京(太平洋建设集团)-上海(苏商建设集团)-北京(长城集团)”的布局是一条产业、资本和政治的完美链条。“我选择在南京、上海、北京打造独立的3个集团,而不是一个集团的分公司。”严介和曾对媒体说:“从某种程度上讲,任何一家出了事,都不会牵连另一家。”

  “不存在,不存在,这里面没有问题。”面对记者的质疑,严介和迅速做出回应:“什么时候看到太平洋不道德、违法乱纪的消息了?没有的。”

  “我们这个企业是一个‘私有共用、私营共有,权力公众化、资产社会化,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国企’。”严介和进一步解释。

  他认为这一构想是其旗下资产转型的客观需要,目标是五大转变:领袖的时代向团队时代转变、做总量向做质量转变、知名度向美誉度转变、人性化向制度化时代转变、快速增长向稳健增长转变。

  但初揭面纱的苏商建设集团,与太平洋建设之间有着无法割断的血缘联系,两者的主营业务、操作模式都如出一辙,与其说严介和“隐退”,不如说他是“移师”。

  隐退还是移师?

  今年1月16日,浦东工商局准予上海苏商建设有限公司登记设立。苏商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以后,已经开始对原属于太平洋建设集团的子公司进行一系列调整,而从下属子公司的历史来看,苏商建设集团实质上承继了太平洋建设的部分核心业务。

  作为苏商建设集团法人的严介和,表示自己是“无偿租给苏商建设集团的”,“是为了给新诞生的苏商建设集团打品牌”。他还表示,今年8月他将辞去法人一职。

  上海浦东工商局的资料显示,苏商建设集团的5个自然人股东,大多来自太平洋集团内部,而苏商集团的前身也是太平洋集团旗下的一家公司。

  记者了解到,苏商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严介和,注册资本5500万人民币,公司股东是5个自然人:陈晓明、沙正大、胡建军、胡宽和张文,每人出资均为1100万人民币,各持股20%。而这5人都是随严介和成长起来的太平洋核心人物。

  在主营业务和操作模式上,苏商建设集团也没有摆脱太平洋建设的影子。苏商建设集团2006年4月20日的集团章程显示:“集团根据发展的需要及生产经营业务的扩大,将逐步吸纳系统内外企业为控股和参股子公司,也可吸收以合同、协议、契约等形式与集团母公司、子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经济合作关系的企业为集团的其他成员企业。”

  浦东工商局的《公司变更登记审核表》显示,变更后的苏商建设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是:市政、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工程、实业投资等,与原来的太平洋建设经营范围相似。

  从苏商建设集团目前的业务模式看,并没有脱离太平洋的影子。在与各地政府进行BT合作的同时,严介和仍然“换汤不换药”。

  “财富不是我的目标”

  2002年,严介和的“太平洋系”产值还不足20亿元,2005年产值却已高达300亿元。严介和曾自称,太平洋建设手上目前还有3000亿元的订单,到2008年太平洋的订单要突破5000个亿。

  而在2004年的胡润中国百富排行榜中,严介和的个人资产也还是15亿元,到2005年却突然飙升到了125亿元,跃居富豪榜的第二位,被媒体冠以“黑马富豪”的称号。严介和也从幕后走到了聚光灯下,惊羡、猜测和抨击也一齐而来。

 罗尔回应质疑 严介和回应解套质疑 称要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国企

  然而,“百富榜”刚刚公布,严介和似乎就开始“祸不单行”:重组吉林省百亿国有资产的项目突然被该省国资委一纸公告叫停,太平洋集团收购景德镇6家国企的计划也停滞下来。

  “现在,太平洋整个国企的大规模并购已经停了,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的扩张速度也放缓了。”严介和告诉记者。

  从苏商建设集团与四川内江市政府的合作协议中可以看出,严介和惯用的BT模式仍在延续。有评论认为这是“借尸还魂”。

  面对质疑,曾表示“中国富豪属于弱势群体”的严介和对记者说:“我就是要向社会证明我不是为财富而生的,财富不是我生命的目标。”

  严介和表示,目前自己更多时间放在了做学问上:“现在可以安静地做我喜欢做的事,接下来要做10年的艺术。”

  “人不能太优秀,相对优秀才是最好。”严介和说,稻子成熟了也就“低头”了,“明明白白的妥协是高尚,坦坦荡荡的妥协才是英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49253.html

更多阅读

严介和:民营企业家精神的布道者

 “华佗CEO论箭领导文化:沟通的魔力、妥协的魅力、果敢的魄力。”   ——严介和   曾经,他是全国最大的“包工头”,身价过百亿;如今,他是给全国中小民营企业把脉问诊的“良医”,分文不取。   他被誉为“中国BT模式的鼻祖”,十几年

严介和:所有质疑我的人都很弱智(1)

 在相对严肃的财经圈子里,鲜有大亨如严介和般高调,如娱乐圈中的宋祖德,如文学圈里的王朔,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扑朔迷离间却也可见智慧的光芒,其隔三差五借由各路媒体抛将出来的说辞,更颇有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味道。是这位先生做企业已达到

严介和:所有质疑我的人都很弱智(4)

 严氏大逻辑    从之前的BT到当下的BOT,严介和及其一手操控的太平洋建设集团通过其娴熟的政府公关技巧,在十数年间以惊人的发展速度扩张、壮大,而行走在政策边缘的严介和更是以其独有的政治胆识、操作魄力以及口无遮拦的表述方式,

严介和:所有质疑我的人都很弱智(2)

 再谈06风暴    自2005年《胡润百富榜》将严介和置于仅次于国美电器黄光裕的榜眼位置始,大量媒体对于严氏的发家路径以及其实际资产规模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作为中国著名“包工头”的严介和在此之前惯用的“通过给政府放贷的方式承

声明:《罗尔回应质疑 严介和回应解套质疑 称要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国企》为网友不归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