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如论、黄涛父子:慈生我心



入选理由:

  携巨富之资破地产“原罪”之冰,一掷万金扬中华千年盛世遗风。从乡间赤脚小贩,到地产大亨,再到慈善绅士,黄如论挥手间诠释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古训,再度让人们领略大善者的王者之风。

  个人语录:

  我这个人一不赌二不嫖,也不吸毒,我的钱连我儿子一辈子也花不完,干脆拿出来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好了。

  慈善档案:

  黄如论,1951年生于福建省连江县,现任世纪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从1986年开始,创办了北京、云南、重庆、上海等七个区域集团,五十多家企业,在中国大陆投资400多亿元,向国家缴纳了各类税费50余亿元,安置下岗工人1500多名,间接解决了5万多人的就业问题。

  多年来,黄如论先后为公益事业约捐赠了人民币9亿元,连续5次荣登中国慈善家排行榜。2007年,再度行善,总计捐款1亿元左右。其中捐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百亩土地,约6000万元;捐资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200万元;捐资河南省潢川县黄国古城文物保护500万元等。

  本报记者 于佳莉

  在房地产商暴富“原罪论”盛行的今天,房地产巨鳄黄如论以他独特的为人处世方式,赢得世人由衷敬意。拥有数亿资产的商界巨子,挥手之间行慈善若水,所谓聚财有道散财亦有道。 

  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三年,世纪金源集团的黄如论携子黄涛分别以21120万元、9571.5万元和16170.95万元蝉联“中国慈善家排行榜”第一名,2007年,黄氏父子以1.98亿元的年度捐赠荣膺“中国慈善家排行榜首善”称号。 

 黄如论、黄涛父子:慈生我心
  “钱留给孩子不如造福更多的人更有意义”

  看着今日为慈善一掷千金的地产和酒店业大佬黄如论,很多人或许难以想到,20年之前,黄如论甚至被酒店的门童拒之门外。

  如今叱咤风云的黄如论,曾是福建连江一个渔村的普通少年。从小家境贫寒困苦,在最三年困难时期,每餐只能以一两米来充饥。到了文革,刚读到小学六年级的黄如论被迫失学,聪慧过人的他丧失了在校读书的机会。

  岁月匆匆,少年时期刻骨铭心的记忆永远留在了黄如论的心灵深处。13岁的黄如论看到一位父亲是副县长的好朋友两天换一套衣服,而自己一共就两套衣服,便盼着日后也能像人家一样穿上光鲜的衣服。

  之后,文革时期全家人遭到迫害,年幼的黄如论拿着叔叔给的20元钱去避难,在途中不慎丢失,在公园里整整冻了一夜。那一夜的寒风刺骨、冰冷的星星、泪水永远留在了他的记忆中。似乎也在那时,他下定决定出人头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48642.html

更多阅读

儒者可与守成论 黄如论:如仁者心 作儒者论

 不久前,一年一度的中国公益盛事——“2007中国慈善排行榜”发布典礼暨颁奖晚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如论讲堂举行,世纪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如论以1.9801亿元的年度捐赠额荣登2007年度中国慈善排行榜榜首,荣获“中国首善奖”。当该奖项在这

黄如论:慈善家的投资真经

4月18日,在一年一度的中国公益盛事——“2006中国慈善排行榜”发布典礼上,世纪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如论以1.61亿的年度捐赠额,成为本年度最慷慨的慈善家。据不完全统计,黄如论历年的慈善捐赠总额已达4.5亿元。这位只受过小学文化程度

黄如论:我拿出的都是真金白银

    故事   黄如论:“我拿出的都是真金白银”  黄如论自言以后不会留给后代很多家产,大部分会捐给社会。“在我老的时候,走到那些学校去看看,对我也是个鼓舞,是个不会磨灭的纪念。”  文/本刊记者 刘建强  见房地产商容易

黄如论:不愿与银行打交道的地产商

  黄如论,世纪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近日因为连续第三年当选由民政部指导的“中国慈善排行榜”“年度最慷慨慈善家”而再度成为新闻人物。   其实,一直以来,黄如论都很低调,他的出名,始于2003年前后,作为新进京的外地房地产商,他的特立独

黄如论:“首富不如首善”

  4月18日,由民政部指导的“中国慈善排行榜”在人民大会堂发布。世纪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如论以1.617亿元的施财手笔连续第三年成为年度最慷慨慈善家。黄如论历年捐赠共计达5.8亿元,去年共捐款1.61亿余元人民币,代表父亲黄如论前来

声明:《黄如论、黄涛父子:慈生我心》为网友凡亽總難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