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让供应商名利双收



作为中国屈指可数的高速成长企业,苏宁如今已成为“胡润百富榜”上榜富豪最多的企业之一。去年11月20日,就在苏宁董事长张近东登上“胡润强势榜”后仅一个月,他即当选为第十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在南京这座繁华都市的商业中心新街口,方圆不过一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汇聚着苏宁、五星、国美三大电器零售巨头,它们相互之间的竞争每天都在上演。 

  新街口尤其对于苏宁的意义非比寻常,因为这里是苏宁的“大本营”。位于新街口淮海路68号的苏宁电器大厦,是一幢18层的建筑。1999年,就是在这里,张近东首次实现了由单一产品(空调)经营到综合电器经营的全面转型。这里还是苏宁的总部,从它的右侧绕进去可以到达楼上的办公区域,包括董事长张近东、总裁孙为民在内的高管都在此办公。 

  苏宁的发展史 

  一切都要从张近东27岁那年说起。1990年12月26日,在南京市宁海路上出现了一家空调专营店,这家仅200平方米的店铺率先开始了国内家电产品的专业化经营,这家小店的老板就是刚辞掉国企工作的张近东,那年他27岁。 

  1993年夏天,苏宁在与南京八大国有商场对垒的空调大战中脱颖而出,当年空调销售额3亿元。1994年起,苏宁以年销售额5.6亿元坐上全国空调销售老大的交椅,并将这一业绩保持至今。1996年,扬州苏宁正式挂牌,苏宁电器第一次走出南京,在业内第一次开始了专业电器连锁的尝试。 

  1999年12月,苏宁开始由空调专营店向综合家电销售商转型,并在南京新街口自建了18层的苏宁电器大厦,这是当时中国单店营业面积最大的综合电器零售商场。2004年7月21日,苏宁电器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成为在内地股市IPO的家电连锁第一股。 

  2005年,苏宁已经与国美并称家电连锁业“美苏两霸”。从2005年起,家电连锁业竞争加剧,在全国省级市的布局完成之后,苏宁与国美一样都进入了二、三级城市的争夺战。截至目前,苏宁已有600多家连锁店、十万多名员工。苏宁之所以能够如此快的速度发展,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服务是最大法宝 

  公司上市后,要接受外部有效的程序化监管,其管理也更趋规范,并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资本来源。同时,苏宁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得到很大提升。这些都为苏宁之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张近东则认为:“上市成功仅是一个开始。” 

  随着苏宁的迅猛发展,张近东的个人财富飞速增长:在“百富榜”上的排名从2005年的第60位,到2006年的第20位,再到2007年的第9位;财富则依次达到22亿元、65亿元、380亿元。他并不愿意谈及个人财富,但他有自己对财富的看法:“财富一方面意味着责任;另一方面是企业价值的标志。企业能够不断成长,为社会创造的财富也会更多。对我们来说,如何把企业做好是最基本的问题。” 

  在与同行的激烈竞争中,苏宁在放手看自己到底能跑多快。这种速度并不是延续一种简单粗放经营的思路,细节化服务作为一种核心竞争力被列入了苏宁“宪法大纲”。家电连锁业的生命在于价格,而在价格水分被挤干后,服务就成了这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就在苏宁电器大厦的苏宁总店里,一至五层是商铺,每层分别经营不同类型的电器。五层全部逛下来后,感觉可不轻松。但这里最热闹的要数一楼,各种手机和数码相机柜台前都挤满了人,俨然成了集贸市场。仅这家店2006年就为苏宁贡献了16亿元的销售收入,2007年该店的销售收入将突破20亿元。 

  张近东表示:“苏宁是卖服务的企业。”作为经营大众消费品的企业,不能够直接找到客户,必须让消费者来找自己,当消费者有需求时让他想到自己,品牌是让消费者进入店铺的第一步。购买家电不是冲动消费,买什么牌子的东西?在哪里买?通常消费者在进入店铺前就已经考虑好了。苏宁一直坚持认为自己不是卖商品的,商品是供应商的,苏宁自己卖的是服务。即使不能合作也避免对立 

  尽管张近东出生于南京,但是徽商的“左儒右贾”文化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经商过程中他笃信程朱理学“生财大有道,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的价值观、义利观。张近东称,“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决定了它最终的发展方向,一个企业的理念决定了它成功与否的问题。苏宁价值观是,社会,企业,员工,价值共享,我们的理念是合作共赢,是和我们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消费者共赢”。 

  在中国,真正决定连锁命运的是厂商博弈,而这种博弈又脱离不了商业大环境,应对这种商业大环境,张近东认为,“能实现合作共赢最好,即使合作不成也不能造成对立”。 

  一些大型连锁商因为渠道模式经常造成厂商关系紧张。但是苏宁却始终保持着与各类家电厂家的良好关系。“一些厂家的渠道模式的确不合适,但是苏宁不会跟他们针锋相对,即使不合作大家也可以做朋友,况且现在不合作不代表以后没有合作机会。”张近东深知处理好厂商关系对于连锁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是对于渠道竞争对手,张近东依然表现得很强势,“我们希望培育同行,培育对手,但是目前还没有出现能形成合作局面的迹象。” 

  对于家电业内外盛传的“渠道为王”论,张近东笑道,“没落的贵族毕竟还是贵族,在厂商博弈过程中,供应商仍然强势。至少苏宁不存在所谓占压货款现象,我们的年报都特意把这些相关数据公开”。 

  足球+高尔夫 

  发迹于不同地区的几家家电零售巨头似乎都带有明显的地域性格色彩,苏宁电器的大老板张近东也不例外,作为南京人的张近东看起来温和内敛,但骨子里却透露出严谨和智慧。 

  苏宁电器的办公室结构很有特色,整个楼层是长长的回廊形式,而回廊两边则是镶着大面积透明玻璃的办公室,所有人员都面对着回廊办公。直接效果是:任何走在回廊里面的人都可以把两边办公室的工作状况一览无余,而办公室内人员抬起头就可以看清回廊里往来的管理人员。勤奋与懈怠不过是隔着一层透明的玻璃,清清楚楚。 

  张近东喜欢足球。世界杯期间,忙里偷闲的他还和永乐原掌门陈晓、大中控制人张大中进行了一场“足球外交”,三个人一起看了几场球。那边球赛正酣,这边却传出了国美永乐大中之间的纠纠缠缠,谈笑之间格局逆转。置身事内的张近东,多少打起了太极推手,真实意图或遮或掩。 

  由于近期家电零售市场上的残酷竞争,家电零售大佬的江湖外生活也充斥着一个个的会议,但蓝天、碧草、高尔夫或许会让他们短暂忘掉江湖的恩怨情仇。打高尔夫重在宁静的心态和步步为营,据说这也是张近东乐于此的原因。距离苏宁南京总部不到半小时路程的钟山脚下,是一片绿草如茵的高尔夫球场,高尔夫球场门前摇曳的苏宁电器的旗子也显示出苏宁电器在这里的特殊身份。 

  【相关链接】: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苏宁电器是中国3C(家电、电脑、通讯)家电连锁零售企业的领先者。截至2007年10月1日,苏宁电器在中国2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190多个城市拥有超过600家连锁店,员工人数达90000多名,2006年销售规模近610亿元,在商务部统计的全国前100家连锁企业中,位居前三甲。张近东简介: 

  生于1963年3月,祖籍安徽,大学本科学历。198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专业;1985年至1989年任职于鼓楼区豪威集团;1990年至今任苏宁电器集团董事长、党支部书记。 

 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让供应商名利双收
  当选2006CCTV年度经济人物,并荣登沪深股市个人财富冠军。2006年是国际家电零售巨头正式进入中国的元年,苏宁率先建立全国连锁网络,在180多个城市开设近500家连锁店。 

  张近东从个人创业到目前65%的股权与员工和社会投资者分享,企业十多年来累计吸纳就业十多万人,上缴税收数十亿元、公益捐赠上亿元。张近东致力于企业经营管理,苏宁公司年经营额达20亿元,连续6年荣登全国空调销量榜首,“苏宁”已成为全国知名企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48322.html

更多阅读

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建立市场准入制度

 随着家电行业价格门槛的降低和百姓收入的持续改善,家电已经成为居民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家电保有量已突破40亿台,近年来更是每年都保持15%以上的增长。与此同时,家电事故发生率也呈居高不下,家电安全也成为社会热点

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向博尔特学习回头

 再没有比博尔特更让人觉得散漫的世界冠军了。在激烈的赛场上,冲刺之前还回头看一眼对手,然后绝尘而去。这种轻佻、这种漫不经心,让人觉得这个天赋超群的家伙,实在是不把比赛当回事。  但我却把博尔特这种行为理解成是一种自我鞭策,

张近东:苏宁的香港全覆盖攻略

 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用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兑现了进军香港市场的承诺。  2009年12月30日,苏宁电器(002024)发布公告称,苏宁电器以3500万港元的价格收购了香港家电连锁前三甲镭射电器的品牌、22家门店网络及业务等,另支付1.8亿元

苏宁张近东 董事长张近东谈苏宁国际化步骤

 苏宁电器国际化战略渐渐清晰。6月23日,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苏宁已将上海作为国际化战略的主战场。   张近东认为,苏宁的国际化并不是简单意义的“去海外开店”,现阶段苏宁的国际化战略依然是以提高企业的国际

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物流业两大症结待解

访全国政协委员、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   “去年3月苏宁的目标是2010年实现行业全面领跑并进入香港市场,现在看来,这个目标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实现。”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

声明:《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让供应商名利双收》为网友灿烂旳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