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 聚焦洋奶粉测评背后的舆情危机与民间检测



张志伟    
乳品安全一直国民高度关注的话题,每个细小的产品质量事件都可能引发舆情危机,给整个行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并不断给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负重。近期优恪网发布的检测报告,激起了社会的轩然大波,也引发了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相关思考。
5月15日,第三方独立检测平台优恪网正式上线,并在今日公布了此前送检的9款婴幼儿奶粉的检测结果:热门品牌可瑞佳、惠氏、雅培、美赞臣、特福芬5款产品被评为最低等级D-(警示)级别,其中可瑞佳奶粉被指安全性令人担忧。报告中提到,杀菌剂、矿物油、有害油脂、氯酸盐等物质的残留也是此前国内消费者未曾留意的问题。
有媒体记者联系被差评产品企业相关负责人,多位人士表示“不认可优恪网的评级”,建议业界还是以国家权威检测结果为准。食悟发现,尽管各方不认可此测评结果,但仍高度重视,并希望低调处理。
不过厂商否认这些指责,强调产品安全、符合标准。
面对关系到食品安全的民生问题,官方保持沉默,检测机构和乳企各执一词,消费者该怎么看?民间检测机构是否值得信赖?
关于优恪网的今世前生
2014年记者节那一天,罗昌平告别媒体行业,转身投向了一个消费品检测项目——优恪网。“我赶上了报刊最后一个黄金十年,当然也就错过了门户的上升期,现在是移动互联网的大风口,能不能赶上不好说,但可以试试。”罗昌平当时对媒体这样说。
按照他当时的描述,新项目正筹备组建一支资讯运营团队,以移动终端切入,打造一个责任消费的生态体系。罗昌平承诺,将匿名随机采购消费品,不接受任何企业邀请,并且所有检测全都在海外独立完成。
优恪品牌源于德国权威测评机构 ?KO-TEST,由欧洲权威检测机构提供科学支持,北京优客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营。2014年该品牌进入中国,旨在通过移动互联网等新型传播渠道,为公众提供独立科学的第三方消费品测评信息。
优恪中国由罗昌平带领新锐互联网团队组建而成,罗昌平为创始人兼CEO。罗昌平在创立优恪网的介绍中自称检测目的是为消费者挑选真正优质的商品,让生活可以有“更优的选择”。他曾实名举报原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而在此次奶粉抽检之前,优恪网的“恪评”栏目还推出了家具、洗发水的检测。值得反思的是,该平台发布每一个测评结果后,在赢得一片认可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片质疑。
   民间检测机构是否具有可信度?
“事实上,国内民间检测机构一直处于灰色状态,官方既不打压,也不提倡。”一位关注食品安全的资深人士分析称,目前国内民间机构出具的检测结果,在一些民事纠纷中并不能作为直接证据,只算是参考资料。而本轮优恪网的检测选样中,明显剑指洋奶粉,这会让人联想到创始人的媒体思维,是否在炒作机构的关注度,这样的选取样本是不是缺少客观性?
对于本次针对洋奶粉品牌的恪评,优恪网方面介绍,“样品采购由优恪员工在北京完成。我们不接受厂商送检的产品,这样可以保证送检产品不受厂商控制。同时,优恪自主决定送检何种产品。厂商既不能阻止我们送检其产品,也不能促使我们根据其意愿送检他们的产品。”
优恪网在2014年12月购买了9款针对6个月以上宝宝的2段奶粉,所有产品均为国际品牌,部分在中国生产,是基于调查了三大电商(京东、天猫、一号店)及北京地区大型超市、母婴店的销售情况所选择出来的品牌。除了上述5款差评产品,还包括雀巢、美素佳儿、诺贝能和美乐宝等洋品牌。
优恪将产品分为A+(卓越)、A(优)、B(良)、C(中)、D(差)、D-(警示)6个等级。一方面,产品缺陷的数量决定评级:缺陷越多,评级越低;另一方面,缺陷的严重性也影响评级。
德国实验室?KO-TEST被委托对产品进行检测,?KO-TEST是独立的第三方消费品测评机构,涵盖领域包括食品、护肤品等。结果是最好的2款产品评级是B(良),有5款被评为最差的D-(警示)。
检测结果显示,9款奶粉样品全部含有矿物油成分,该成分在身体中累积会损害肝脏和淋巴结,其中,美赞臣安婴宝A+较大婴儿配方奶粉的矿物油含量最高;9款奶粉样品均被检出含有氯丙醇脂肪酸酯和缩水甘油脂肪酸酯,而这些无益于健康的“油脂”都有可能致癌;9款送检奶粉里全部含有氯酸盐或高氯酸盐,这些物质都会阻碍甲状腺吸收碘。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饮用水、鸡蛋、牛奶和鱼肉中都有可能受到高氯酸盐的污染。不久之后,与其相近的化学物质氯酸盐也引起了公众关注。最初,检测官员们主要在水果和蔬菜中检出了氯酸盐,接着检测到了氯化的饮用水样品,其中也发现了氯酸盐的踪迹。最终,实验室在奶粉中检出了这两种化学物质的存在。?KO-TEST正是根据这些线索对婴儿奶粉中的该类物质进行检测的。
这些污染物是怎么进入奶粉的呢?对于在植物类食品中的这些发现,专家们有很充足的解释——斯图加特化学及兽医检测局的专家认为氯化的灌溉(浇灌与喷灌)用水是其来源。其中氯酸盐是消毒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而高氯酸盐则是污染物;氯化的洗涤和工艺废水也是这些污染物进入产品的原因。此外,被污染的肥料早就已经被证明是罪魁之一。
奶粉的情况又不相同:我们都知道,动物饲料中残留的高氯酸盐可以进入牛奶。此外,挤奶厂和牛奶加工厂中使用的含氯清洁剂也是污染源。另外一种可能是来自于广泛使用的清洁剂氢氧化钠溶液,它可能在生产过程中带入氯酸盐。最后,奶粉生产过程中使用氯化的原料水也可能是来源之一。真正准确的原因还必须进一步求证。牛奶中氯酸盐类物质的残留会在奶粉中慢慢积累,最后可能达到一个很高的浓度。
这些物质会对机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科学界早有研究。不管是高氯酸盐还是氯酸盐,都会阻碍甲状腺吸收碘。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的专家表示,即使这种阻滞是短暂的,根据摄入量的不同,不排除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甲状腺功能障碍的人群、缺碘患者、孕妇和儿童。尤其儿童,在幼儿时期,足够的甲状腺激素对于其生长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
此外,检测结果还称,雅培金装喜康力、雀巢能恩、可瑞佳金装、特福芬有机、惠氏S-26金装健儿乐5个品牌的2段婴儿奶粉被检出含季铵盐类的杀菌剂成分,而季铵盐化合物具有抗菌和杀菌特性,常被用作食品工业中的机器消毒清洁剂。这类成分可诱发哮喘、皮肤过敏等疾病。其中可瑞佳金装较大婴儿配方奶粉2段杀菌剂成分超过欧盟限值,如果参照德国法律,该批次产品是不允许在该国市场销售的。此外,可瑞佳2段奶粉中含有的氯酸盐成分也超过了世卫组织制定的每日容许摄入量上限。
不过,可瑞佳品牌所属的达能纽迪希亚生命早期营养品管理有限公司对优恪网回应,其产品经测试符合中国、欧盟以及国际标准,是安全并适用于宝宝哺育的。15日,另有被点名的企业人士表示,其在中国市场销售产品是符合现行法规和标准的;优恪网测评并不足够公平。
也有学者提醒不必夸大季铵类化合物的危害。食品安全博士钟凯就在报告中指出,苯扎氯铵等季铵类化合物是各国常见的消毒剂,通常对人体的威胁不大,能找到的对健康有害的证据主要来源于临床用药。在药品中,此类化合物浓度较大时才会产生危害,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出现在奶粉中。
优恪网方面则强调,科学界对这类化合物的危害性尚未得出确切结论,但从预防角度出发,不希望看到这类杀菌剂成分出现在婴儿奶粉里。优恪网的评分标准是由德国团队制定,可能高于中国以及欧盟标准。
本次测试也有好消息:没有发现会导致多种疾病的铝;危害健康的重金属,如铅、镉、汞和砷;致癌的黄曲霉素;可导致肾衰竭的三聚氰胺和阻碍血液运输氧气而致死的亚硝酸盐。
本次送检的惠氏和雅培2段奶粉在成分表中标明含人工合成香兰素。这种添加成分以前在德国曾广泛使用,以至于上世纪50到60年代的德国人被称为“香草一代”。但这种成分现在是不被接受的,因为婴儿从小会因此习惯甜食中所含的工业香料味道。
另外,海淘奶粉不一定会优于国内生产的。优恪网在德国购买了两款奶粉与中国出售的产品进行对比测试,结果是:购于德国的特福芬有机2段奶粉确实优于在中国买到的;但德国爱他美蓝罐2段与其中国同款爱宝美相比,数值略逊一筹。
对此,一位被检测企业的中国区负责人称,“公司旗下在华销售的所有产品都符合中国标准,国家监管非常严格,公司每一批次产品都必须符合国标,且定期进行抽检。”
上述洋奶粉企业负责人称,在国家食药监总局的权威抽检中,公司产品全部合格,“突然间冒出一个所谓‘第三方独立检测机构’,也是一家商业公司,消费者应该相信哪一个呢?”在部分洋奶粉企业看来,国家标准对相关检测指标的设定,是按照国际标准同时结合中国国情来制定的通用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国家食药监总局5月5日刚公布了一份检测结果,抽检样品1565批次中检出不合格样品48批次,涉及23家国内生产企业及4家进口经销商,包括山西古城乳业、长沙亚华乳业等一大批国内中小奶粉品牌都榜上有名,而优恪网检测差评的企业却均没有中枪,这种对比引人深思。
优恪网方面对此表示,借着此次测评的机会,在德国当地购买了两款奶粉与中国出售的产品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让我们十分意外。“从抽检批次的项目数值来看,购于德国的特福芬有机2段奶粉确实优于在中国买到的;但时常被中国爸妈抢购一空的德国爱他美蓝罐2段与其中国同款爱宝美相比,数值略逊一筹。”
据了解,因为测试结果经常会指出产品的问题,所以优恪网也会事先给厂商对测试结果发表意见的机会。出于公平目的,只有当优恪网告知厂商其产品的测试结果时,厂商才知道送检了他们的产品。
夹缝中生存的民间检测
创立以来,罗昌平及他的优恪网还是受到登上黑榜企业的质疑:作为一家第三方商业公司,如果不跟企业有商业上的合作,怎么去养活员工?企业成长过程中,优恪网会不会也出现类似遭人唾弃的“我查查”品牌当年的潜规则?罗昌平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在优恪网上显著强调:独立、权威与公信力,是立身之本!他能否做到,并一以贯之,并取得社会的信任,则是考验这位反腐斗士的永久课题。
毕竟任何企业生存都需要运营费用,在这方面,民间检测机构与国家权威检测部门处于不同的起跑线上。笔者从优恪网官网上发现,在一张公司团队合影上,一共有24名员工,以年轻人为主。且公司正在招聘营销策划、内容编辑、市场专员、网络工程师等相关人才。
上述关注食品安全方面的专家分析称,“目前,国内消费品方面的民间检测机构生存空间有限,客户主要以地方中小企业为主。因为设备精度不够,产品经常出现质量纠纷等情况,经涉事双方同意后就会委托这类第三方独立机构来进行产品检测,或者企业委托机构测定产品的精细成分。”
最近几年,民间检测机构发展的每一步都面临着风险和不确定性,如果对于某些产品检测结果合格,但很快该产品又被职能部门曝光出现质量问题,官方检测机构的权威性和处罚权,会不断消弱民间检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网络舆情 聚焦洋奶粉测评背后的舆情危机与民间检测
事实上,此次优恪网只抽检了洋奶粉,而没有对国产奶粉产品进行相关检测,也是让业界感到不可理解的。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一周前国家食药监总局刚刚公布了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抽检结果,不合格的品牌大多是国产中小企业,这对于国产奶粉市场来说已经属于是一次‘地震’。”
另有媒体人认为,正处于成长发展的优恪网来说,急需国内消费者和舆论环境的支持,此次矛头指向洋奶粉也在情理之中。“且在国产奶粉品牌刚刚经历震荡之后,再进行抽检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有限。”
测评连带国产品牌声誉
2015年2月14日,德国杂志KO-TEST中国团队优格网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报告,披露14款洋奶粉的测评情况,称所有的婴儿奶粉中或多或少检测出高含量的氯酸盐。15日9时39分,财经媒体人罗昌平在其个人微博上发布报告称,“14款洋奶粉测评喜忧参半,你家宝宝用哪一种?”。截止到2月17日17时,该条微博已被转发174次,评论68次。与此同时,媒体也开始关注该事件。
据德国之声中文网2月16日报道,德国产婴幼儿奶粉多年来一直被中国家长追捧,尤其是美乐宝(milupa)公司的“爱他美”(Aptamil)系列产品。然而,德国质量检测机构的最新结果,给“爱他美”带来了沉重一击。2月17日,参考消息网、网易、搜狐、凤凰网等20家媒体转载相关稿件;当天,凤凰网《德国奶粉氯酸盐超标曾被中国家长高价抢购》的新闻跟帖达到了1698条。
尽管被曝光的是洋奶粉,国产奶粉没有卷入此次检测之中,也没有媒体提出质疑,但是一些网民还是将关注视线转向了国内奶粉。http://www.aihuau.com/网民认为在产品质量安全上,国内奶粉不如国外奶粉安全可靠。
洋奶粉安危再次搅动了网络舆论关于国内乳品质量安全的担忧。当洋奶粉被曝光存在质量安全问题时,许多网民会选择相信洋奶粉的问题是偶然的、个案的,相关的舆论声音往往是宽容的。当洋奶粉被证实不存在质量安全问题时,国产奶粉品牌很可能就要面临舆论的集体指责。如2012年新西兰奶粉肉毒杆菌事件被证实是乌龙一场,国内网民赞扬外企食品安全风险管控严格的大有人在,他们认为国内企业的管理水平远不能及。可见,洋奶粉安也好,危也罢,在众多网民的刻板印象下,受伤的总会包括国产奶粉。
是否会影响海淘族?
同品牌同款奶粉,排在这一链条顶端的“海淘奶粉”真的比在中国买到的奶粉要好吗?
通过检测爱宝美和特福芬这两款德国奶粉,优恪网发现同款奶粉“海淘版”并不一定比“中国版”更安全。从抽检批次的各项检测数值来看,购于德国的特福芬有机2段奶粉中的有害成分含量确实比中国进口版的要少;但时常被中国家长抢购一空的德国爱他美蓝罐2段与其中国同款爱宝美2段相比,从有害成分含量上看,并不占优势。
海淘奶粉的价格优势显而易见。以爱他美为例,在德国,爱他美蓝罐2段建议零售价为15欧元,约为人民币104元,而中国的爱宝美2段奶粉单罐建议零售价为260元,是德国同款产品的两倍有余。当然,无论安全性还是价格,因为此次送检的样本有限,不足以代表整个海淘产品的情况。
这份检测报告很可能使近两年兴起的海淘奶粉热潮降温。在许多中国父母心中,对婴儿奶粉质量有这样的排序:海淘>港版>原罐进口>内地生产。即使厂商一再强调,在中国出售的奶粉与国外的同款产品品质完全一样,总有消费者觉得海淘产品比在中国购买的更放心。
这份报告的出炉,海淘族是否会产生影响,目前还无法确切得知。但以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者心理分析,笔者认为很多消费者会习惯性的看到海淘产品的优势,进而会更加坚定一部分人的购物行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4759.html

更多阅读

国产 面膜品牌 发力 全线发力的洋奶粉品牌

关于国内乳业和洋奶粉,国人的印象并不模糊,前者因为各种负面风波和难以信任,后者因为不断涨价而且还得忍痛割爱。笔者通过各个渠道了解的各种信息加以综合之后,惊奇的发现,洋奶粉在国内乳业不断的负面信息和风波炒作之下,开始了在中国市

宠物食品:新品背后的品牌危机

如今的宠物消费市场上,不论是宠物的主食零食营养保健品还是宠物药品香波浴液,新产品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因为这个行业准入门槛并不是很高,所以一部分规模小的企业可以用非常少的投资开发产品在市场上进行销售,也有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或许

新产品研发背后的故事 新产品背后的品牌危机

如今的宠物消费市场上,不论是宠物的主食零食营养保健品还是宠物药品香波浴液,新产品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因为这个行业准入门槛并不是很高,所以一部分规模小的企业可以用非常少的投资开发产品在市场上进行销售,也有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或许

屈臣氏:背后的商业谋划与利润(1)

屈臣士选择的是以日化类产品为主导,以差异化为基本路线,兼顾自主品牌与大众品牌的连锁经营模式。这也就决定了屈臣士的商业选址相对地灵活,也决定了屈臣士必须以提供更为便利的购买方式和差异化的产品作为竞争利器。     不断被

声明:《网络舆情 聚焦洋奶粉测评背后的舆情危机与民间检测》为网友旧梦初醒已千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