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工坊:松散而惬意的创业



 居住在成都市青羊区康庄社区42岁的“新市民”张德琼,接到了一笔“新生意”——去大邑给下岗工人和失地农民传授丝网花手艺。授课期间,每天160元,包伙食,专车接送。

    这活儿是成都市青羊区党员援助服务中心(下文简称援助中心)帮张德琼联系的。援助中心主任常光洁挂了电话,开心地告诉记者,张德琼是“客厅工坊”400多位学员中的尖子生,接受丝网花培训后去年有了16000元收入,如今去大邑教课,收入渠道又多了。“新市民”,是指在城乡统筹过程中,集中居住到社区里的失地农民。“客厅工坊”,则是一种在家里客厅就业的新模式。它已被青羊区党员援助服务中心注册为一个手工艺品商标,是其首倡的一种培训“新市民”务工的新招。

    援助中心的“客厅工坊”开班授课一年多来,已有480多人参加了面点、丝网花、刺绣、童鞋制作等项目的免费培训。“计划今年增设4个有销路的项目,这样加上已运作的6个项目,项目数量将达到10个。”常光洁告诉记者,3月底,她刚刚去深圳参加了“中国政府创新论坛”,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社区代表探讨了社区治理与基层党建的诸多问题。她带去的“客厅工坊”经验,因富于西部特色,在会下掀起交流热潮。

 客厅工坊:松散而惬意的创业
    金点子唤醒“休眠”的“新市民”

    “新市民”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街上落片树叶都要围着看半天,不能适应企业的正规上下班,他们有自身独特的务工特点。

    青羊区一共有4个失地农民聚居区,从2005年开始,这些“新市民”陆续入住。“生活有基本保障,务工意愿不强,街上落片树叶都要围着看半天。”他们的闲散,让常光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康庄社区的“新市民”赵顺琼也苦恼。她从农村到城市,从平房到高楼,一开始简直不适应,“闲啊!搬到社区一天到晚没事做,心里冒火。”

    刚开始,社区组织大家念诗歌学礼仪,让他们找点城市的感觉,但常光洁发现,要让他们尽快从农民向市民转换,“劳动技能培训也必须跟上,要给他们提供再就业的机会。”

    可就业部门先后5次把岗位送到了小区,钟点工、家政、纺织工……岗位不少,预计能有100多人报名,但大家看完热闹就散了。“组织招工的人很尴尬,大家提出的要求五花八门:不想出门上班,工作地点要离家近,上半天还必须耍半天……”常光洁笑道,“他们都没有经过国有企业的正规上下班,适应不了。”

    怎么让他们就业?经过调研,援助中心发现,“新市民”喜欢做手工活,不过需要人引导。

    上网查江浙一带的家庭作坊的发展,查韩国的类似经验,发现家庭加工行业正好不需要高深的劳动技能,还能通过它,唤醒“新市民”进入城市后因为不适应而产生的“休眠状态”。

    怎么帮到点子上?常光洁开始东奔西跑作调查。在成都荷花池批发市场,她发现不少手工艺品都需要劳动力,商家也愿意出加工费找人来做,比如钩毛线拖鞋、制作丝网花等。

    最终,一个帮助“新市民”创业就业的金点子诞生了:“客厅工坊”——先搞培训,再找销路,以销定产。

    2008年初,第一期“客厅工坊”开班,招了63名学员。后来确定了在盆栽丝网花、婚纱花、挎包、卡通玩偶、沙画、童鞋等市场有需求的项目上进行培训。

    由于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生产,工作时间自由,产品销路不愁,它深受大家的喜爱。乐平社区27岁的居民聂玉梅无业在家2年,经3个月培训后成为“客厅工坊”的一员。“我上午在文家菜市卖菜,回家后就可以做点零碎活,缝儿童布鞋,最多的一个月挣了1000多元,还不耽误我卖菜、带孩子。”

    金品牌让就业需求对接市场需求

    培训后每样东西做两个,既联系卖出也扮美生活;市场真经从生活中寻,划不破的串珠包大受社区阿姨的欢迎。

    在省社科院教授郭虹的提醒下,“客厅工坊”去工商局注册成了一个商标,并设计了一套7种颜色的宣传袋,有了自己的独特标识,走上了品牌发展之路。

    从培训起步。

    援助中心最先是抓住大家“找点事打发时间”的心理,先吸引大家来参加免费手艺培训,“学员学会了,每样东西做两个,一个自己留下,一个拿给事先联系的商家,能卖就卖,不能卖的回收后,拆了重做,节约成本。”

    第一次做出了丝网花,许多学员带回家后,还去找邻居“炫耀”,或者送给亲戚,“这是我们自己的产品,也是我们自己的品牌!”

    由于丝网花成本低、学习快、销路好、种类丰富,首次培训就吸引了100多人。原材料由工作室免费提供,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热情很高。“客厅工坊简直像一场梦,它改变了我的人生。”尖子生张德琼这样说。她住在快活社区,起初并不快活,“我都40多岁了,除了种地喂猪,啥也不会,只好天天打麻将。”接受培训后,如今张德琼手艺上佳,已经自立门户,还请了3个失地农民当员工,同时还当上了青羊区丝网花制作工作室的小组长。

    丝网花之后,毛线拖鞋、芭比娃娃、景泰蓝沙画、针织包、儿童鞋的培训班也渐渐办起来……

    市场真经从生活中寻。

    在免费办班,帮大家找销路的过程里,常光洁深有感触,“比如钩针钩的串珠包,在社区的销路就很好。说实话我自己不会背那个包上街,但社区阿姨们喜欢得不得了,一问原因,原来提着串珠包去菜市,碰脏也不心疼,小偷拿刀也划不破——这就是生活中得到的真经。我们下一步开发的民间工艺品项目,也要朝这方向走。”

    培风社区60岁的张洪琼学会了钩串珠的包包后,将第一个作品送给了女儿,谁知道女儿下班后带回好消息,“她背那个包去赶公交车,司机看中了,赶紧托女儿回来向我订了8个,每个卖80元。没想到我这把岁数了,手艺还能卖钱。”张洪琼很自豪。

  如今,“客厅工坊”品牌逐渐响亮,各个手工艺项目都有不错销路。大家钩好的毛线拖鞋拿到荷花池市场,卖50元一双,能挣37元加工费。培风社区32岁的曹蓉春节卖了100多双,收入5000多元。张书敏的钩针工艺品卖到了文殊坊、宽窄巷子,每月不出门至少能挣800元,最近她还做了一笔大单,钩了一床床罩,用了10斤线,成本300元,卖了1500元。

    常光洁说,现在每个月要办两次培训班,每个集中居住区至少保证有1至2种核心工作项目。在深圳的“中国政府创新论坛”上,许多专家对“客厅工坊”模式赞不绝口,认为它在农民向市民身份转换的进程中,对这一人群的就业需求,和市场需求进行了有效对接。

    金意识积聚众人智慧做好细节服务

    为找销路曾经摆摊半月,产品配色有专门小组相助,蜀绣学费先交一半再奖励返还,QQ群暖了每个人的心。

    现在的各类就业培训并不少,为何独独“客厅工坊”搞得这样风生水起?对此,常光洁会心一笑,“现在的消费需求花样多得很!主要特点就是小批量多样化,我们的培训就针对这个特点来,而且还要教大家营销,当然受欢迎了!”

    找寻销路并不简单。常光洁就曾带着张德琼等第一批丝网花学员,带着作品,拉上广告条幅,到社区、公园摆了半个多月的摊。荷花池的何老板也免费代理大家的毛线拖鞋,还有些学员的子女在网上开店铺,帮大家销售产品……

    生产过程也不简单。张书敏告诉记者,那床1500元卖出去的床罩,颜色是常光洁帮着搭配的。“她们的手艺好,但品位有待提高,他们喜欢的大红大绿,城里人不喜欢。”常光洁笑着说,“凡是需要进行色彩搭配的,援助中心有个小组就会来帮助。”有时候一件作品,光是颜色就要改五六次。见到党员们如此热心相助,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如今,张书敏已递交入党申请书,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搞好培训也有窍门。区里最近准备送两个优秀学员去学蜀绣,为期半年,由蜀绣传承人对其“一对一”教学,学费1200元。但常光洁的构想是,先让学员免费学半个月,真正愿意学习的,就由援助中心和学员各支付一半学费,“主要是怕我们把钱全部给了,他们反而没兴趣,所以用这样的方法促他们用心学。学完后,他们出的那一半费用,我们以奖励的形式返给他们。”目前,蜀绣老师已承诺学员的作品将负责销售。

    “客厅工坊”已经让480多个“新市民”受益。援助中心为他们专门建立了一个QQ群,取名“暖阳”,解答大家的疑问,发布新潮时尚的设计图片。“每天送一个暖阳,生活处处有阳光”,这口号温暖着新大家的心。有一天清晨,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收到一张别致的贺卡,纷纷传看,“是我们帮助过的一个学员寄来的,他不知道我们是谁,所以卡片上写的‘暖老师收’。”常光洁哈哈大笑,那一刻,她和助手们的心里暖洋洋的。

    专家点睛:它开创了就业创业新途径

    四川省社科院郭虹教授

    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显示:到2008年年底,我国城镇人口达到60667万人,占到总人口的45.7%。

    从前生活在农村的人,是不是住进了城市的高楼,改变了身份之后,就真正成为了一名市民呢?要成为社区新居民,不是做几次培训就够了。

    “客厅工坊”让大家学到了手艺,获得经济效益,人人可创业。在市场需求多样化的今天,小批量、个性化的产品应该会有好的市场前景,除了自己肯干,关键是要有信息、有支持。而这两大关键之处,无疑是“中心创业援助服务平台”可以大有作为的。

    就业是民生之本。“客厅工坊”让失地农民通过更灵活的劳动形式,通过“中心创业援助服务平台”提供的公共服务,逐步完成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的转变,真正成为城乡统筹后的一代新市民。

  “客厅工坊”也是完全具有推广性的。其他地区可以模仿它,先由政府搭台,给群众创业的空间和支持,不管是资金还是技术,都可以先行提供,让政府资源真正变成公共资源,来支持公民创业。当然,群众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既有自上而下的倡导,又有自下而上的创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29170.html

更多阅读

序:汹涌而来的大数据

系列专题:大数据营销     曾几何时,一向惯于理性生活的人类社会,悄然被“数据”掌握了一切!  翻开杂志报刊,打开电视网络,靠近聊天圈子,“大数据”已经成为最热门的关键词。这个不可触摸的数据精灵,不管你情愿与否,正以“马踏飞燕”的

全球CEO更替:趋同而紧凑的十年(2)

  第一  只做仅能由CEO做的工作。  正如我们指出的那样,CEO的工作已变得更加全面。所以,分配任务令公司的每位员工各尽其职显得尤为重要。CEO的角色是独一无二的。在选择亲自进行的工作时必须严格,应该专注于别人无法完成的工作

电子商务发展新趋势 由IT业发展而带来的创业新趋势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也带到了it业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带来如此之多的创业趋势,那么,it业又带来了哪些新的创业趋势呢?    趋势一:从企业的竞争到产业链的竞争      这实际上是竞争的升级,从产品的竞争到整个产业链的竞争,需要预

刘子龙网络创业故事:六年白手起家的创业经验(1)

首先这是一个创业故事,但是这也是作者利用网络白手起家的创业经验,所以希望读者用心去体会。 序:      众所周知一个人在现实中创业成功,一般需要经历打工、开店、然后是开公司的三个阶段,大多数人不可能从校园里刚出来就有自己的

儒商高天乐:缔造62亿的创业神话

 温州柳市是个令人惊叹的地方:中国电器行业几大巨头相聚在这弹丸之地,这里被誉为“中国电器之都”。走在柳市大街上,广告牌多半是电器行业的,比邻而居的两户人家是邻居,或许又是商场上竞争的对手。这是个产业高度密集的地方,同时也意味

声明:《客厅工坊:松散而惬意的创业》为网友説爱忲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