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全家便利营销:心动,来自共同的感动

 台湾全家便利营销:心动,来自共同的感动


    继去年推出“好神公仔”,创造话题并带来实质营销效益后,全家便利商店今年再度推出代表台湾意象的“台湾六星集”小绿人公仔。一连串从本土文化出发的创意营销,不只让人看见全家的创意导入能力,也让全家更加体认,向传统文化取经,不能只靠设计能力,还考验着公司诠释、营销及整体经营的能力。

  全家便利商店公共关系暨品牌促进室经理林翠娟指出,企业若要与文化创意做连结,必须要有步骤及策略。

  她指出,全家每次推出全店营销活动主题,几乎都提早半年构思。先从简单发想点出发,找出与消费者最有“共感(共同感动)”的主题;其次模拟当下社会环境的氛围,例如“好神公仔”推出时间是去年第三季,就得先设想当时会有什么重要的活动;接着盘点可行的主题名单,以“好神公仔”推出时间为例,可以操作的主题至少包括七夕、农历7月。

  引起消费者的共鸣

  然后思考自己的优势,能否做到想要达到的效果;最后再回头思考这个主题能否让消费者有感觉,能否有效引起最多民众的共鸣。

  当时全家认为鬼月、拜拜、神明,是台湾人的共同经验,于是开始在网络上寻找相关数据,让此主题的“关联树”慢慢形成;再加上当时台湾社会发生几个重大文创事件,如妈祖遶境活动为神明带来不同诠释,故宫与Alessi合作推出“清先生”,台湾设计不断得奖为产业带来加值及创新效果,在在促使全家决定以神明作为创新的主轴。

  跨部门小组专责营销

  全家设立一个跨部门的项目小组,负责全店营销相关事宜,不同部门代表会从各个角度、不同生活形态或经验,来检视营销提案的“共感”程度。

  由于便利商店的客层相当多元化,跨部门小组要达成共识相当困难,几乎每个提案都会讨论激烈,永远有人觉得创意有局限性或不具商业价值,最后就朝寻找最大公约数的方向进行。

  “不过,『好神』提案一出现,所有人都眼睛为之一亮,觉得很赞!”林翠娟指出,农历7月拜拜是台湾人共同的生活经验,从三岁小孩到90岁阿公都不例外,因此,全家很快敲定以此作为营销主题。

  随着主题标的物的出现,全家接着思考,必须赋予它“全家的主张”,否则只是“另外一个公仔”,很快就会成为过眼烟云,无法累积成效。

  全家检验当时社会氛围,发现设计在很多领域扮演画龙点睛的效果,深感“我们必须重新诠释神明”,因此,最后决定邀请橙果,针对十尊民间熟悉的神明,重新设计诠释。

  以文创为营销主轴

  林翠娟不讳言,全家对于文化创意的运用,一开始采取“边走边看”的态度,但“好神公仔”的成功,促使全家进一步探究,发现从台湾本土文化出发,虽有共同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容易让不同客层产生共感,但还需赋予新提案,并透过设计为文化意涵加值,才有可能成功。

  林翠娟观察,全家的经营高层对于营销往文化创意靠拢,并没有太明显的喜恶,因为他们关注的是策略定位、活动设计、对外传播等整体配套措施是否够严谨、完善,对议题的意见反而不多。不过,早在全家推出“好神公仔”之前,内部的确有过一次“革命性”的创意事件。

  为了迎战同业的公仔强力营销,有一年全家决定推出“msn心情符号”小磁铁,当时公司内部很多人连msn是什么都不知道,更不确定能否带来一网打尽的穿透力;当营销人员决定以msn作为主轴时,商品本部部长亲自向公司高层报告,说服公司实行。

  “以后,公司内部对任何创意提案可能带来的疑虑,就免疫了。”林翠娟说。

  主题明确发挥渲染力

  林翠娟相信,有了成功的范例,的确可以提高组织对创意的“容忍度”;此外,由各部门、跨阶层代表组成的跨项目会议,也让创意的磨合有了共同平台,让创意的决策更流畅。

  林翠娟分析,以文创为营销主轴,不是挥舞着文创大旗就可以,必须思考市场有多大,而且演绎功力要直接,不能拐太多弯;也就是找到文化的点子,加以诠释,才能让消费者一下子就能理解,这些要素都必须清楚掌握,才能发挥穿透力及渲染力,让文创营销奏效。

  林翠娟表示,全家希望营销能达到形成差异化及累积成效等目标,早年的创意调性,有时消费者感受不到,但自从“好神公仔”推出后,消费者似乎愈来愈熟悉“全家的味道”,文创可说是让全家走在更清楚的主轴上,且可累积成果。

  现在全家更聚焦在“文创”及“Taiwan Best”的主调,继续以在地生活和文化为题材,和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并希望以全球观点与世界接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10671.html

更多阅读

来自“百度——陕汽吧”的帖子,感动! 来自经典的感动

《西沟往事》创博两周年精彩博文来自“百度——陕汽吧”的帖子浏览“百度-陕汽吧”,热闹非凡。作为“陕汽1968”的老人,从这里可以“洞悉”今天陕汽人的情趣、情绪。透过这些帖子,看到今天陕汽人活跃的思想和言论。转贴其中一篇,发贴人

内容营销:莫做“会说话的哑巴”

在移动电商培训以及各行业老板交流的过程中,笔者经常会听朋友们在网络营销上心存诸多的困惑,并提出了以下一系列的疑问,如:我该如何推广,才能增加更多的粉丝?如何提高微营销转化率?别人的官方微博做得那么红火,我们的咋就如此萧条和冷清镍?

营销:任何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和职能

     《写给中国经理人的市场营销学》,是中国青年出版社最近引进的来自中外最顶级商学院教授联手为中国经理人量身打造的市场营销学教本。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教授符国群表示,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围绕“顾客和股东价值

声明:《台湾全家便利营销:心动,来自共同的感动》为网友我是叼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