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管理学 向《老子》学营销与管理



 

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

 市场营销管理学 向《老子》学营销与管理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他解读的多样性和多维度性,《老子》一书同样如此。所谓见仁见智。笔者研究老子,精心摘取几句经典,想从营销与管理的角度对他进行肤浅的解读与诠释,希望读者批评指正,共同进步。

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老子·一章》

老子开宗明义,是想解释一个观点,那就是:可以说得出的道理,那不是真正的道理;可以叫得出的名,不是永恒的名,无名是天地的起始,有名是万物的根源。

营销与管理也是这样,真正的管理是垂拱而治,貌似闲庭信步,实则运筹帷幄。营销也是如此,真正的营销是蜻蜓点水、春分化雨般的,这才是-爱华网-一流的营销。这也符合《老子》辩证的观点,正所谓大智如愚、大象无形,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问题,我们对于这种管理以及营销应该如何进行考核与测评,因为在外在上来看,我们很难看到一些传统的外在特征,如宣传、公关、绩效等,这也对高级管理者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二章》

这句话的原意是大功完成而不居功,这是因为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便不会消失。

这句话最早是老子说给当时的大王听的,但是现在我觉得有必要给企业的高级管理者提个醒,一个企业要想长久的发展,必须要依靠一些神话一般的神奇人物,在古代这样的aihuau.com人被当做神人与圣人,因为圣人做事情的时候只是顺其自然,无欲而为,所以完成一件大功的时候他们不以为然,就像没有什么事情发生一样,人们反而永远记得他们的功劳。

管理者要戒骄戒躁,在逆境中培养能力,在顺境中更要培养实力,不能居功自傲,裹足不前,这是一种宋荣子“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状态。

三、天地之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永生。   《老子·七章》

天长地久的根源,在于它的存在时因为别人的生存而存在,因为别人的发扬广大而有价值。一个管理者,只有无私帮助自己的员工,才能得到员工的信任,最终提高自己的声望,自己的位置才能稳固;一个企业只有把社会责任,人民幸福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社会才会心甘情愿的拿钱为你投票,为你的企业投票。一个营销方案,只有真正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广泛的在社会上进行传播,创造奇迹。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世界上做成百年的企业微乎其微,但是大学上百年乃至千年的都很正常。管理者应该经常记得这句话:天地之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永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07608.html

更多阅读

《社戏》教学设计与点评已发表 社戏优秀教学设计

贴地而行 深文浅教——《社戏》教学设计与点评执教/张莎莎 点评/李明哲(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师版》2014年第9期)[缘起]2014年5月7日,市教研室来我县武台中学举办“城乡联谊同课异构”活动,武台中学的张莎莎老师执教了《社戏》一课

《包身工》学案 包身工优秀教案

《包身工》 学案(第一课时)编写:刘时间:2010.11.2【学习目标定位】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2.识记重要词语的音形义。能力目标  1.把握文章的结构线索。2.理解选材上点面结合的特点。

向《健康报》投稿的五大“秘诀” 健康报投稿邮箱

向《健康报》投稿的五大“秘诀”【文】梅松政自从2012年3月28日《健康报》“中医周刊”栏目刊用了我的首篇作品后,我的作品就时常被《健康报》刊用。截止目前,我已有120多篇作品分别刊载在《健康报》及其旗下的《村医导刊》、《中国

《老子》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解 老子道德观 ——不争

《老子》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解 毕敦一著原文 译文不尚贤, 不崇尚名彰位显,使民不争; 使神气不因心烦意躁而耗损;不贵难得之货, 不贪图金银财宝,使民不盗; 使神气不因私欲膨涨而变坏;不见可欲, 无欲情之现,使民心不乱。 使神气不因念虑驰逐而

声明:《市场营销管理学 向《老子》学营销与管理》为网友被抓捕的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