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房企拿地谨慎 谨慎度过2010年



  虽然很多人说我经济大预言很准确,但是说实话,我是从来不预言的,我都是根据事实做出的合理判断。但是这次我不得不提醒大家,2010年的经济是不容乐观的。我之所以这么讲,都是有根据的。

  三驾马车乏力

  中国经济领先全世界回暖可能吗?从1985~1989年,日本经历了美国针对它发起的金融海啸,直到20年后的今天,日本经济都没回暖。难道是中国的政策特殊吗?今天,中国和全世界都不一样,股市、楼市全都大热。难道全世界都不正常,只有中国正常?实际上,我们的经济体系生病了。在金融海啸的时候,作为一个靠制造业拉动经济的国家,中国没有趁此良机,让人民币大幅贬值。这几年,人民币对美元涨了20%之后,2009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对欧元等国际货币又涨了40%。这种趋势太危险了。

  2010年的经济会发展吗?中国经济发展的几驾马车还有哪一辆能拉得起来?消费这一驾马车,我也不用说大家心里都清清楚楚的,老百姓哪敢消费!用什么去消费?这一驾已经跑不动了。出口,讲出口就不得不讲奥巴马。他给我们带来了三个“礼物”—贸易大战、汇率大战和成本大战。这三个大战之后,那么我们的出口马车还能跑多远?这个问题给大家思考。现在还有一驾马车拉着中国经济向前走,那就是基础建设。告诉你,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靠持续的投资基础建设发展成为经济强国的。在其他两驾马车跑不动的前得下,靠基础建设把经济拉动起来,是昙花一现的。

  更惨的是经济不发展的情况下,还有通货膨胀!看看你身边的东西,除了工资其他的都涨了,是吧。你们的水费涨了吧,你们的燃气涨了吧,你们炒菜的油涨了吧,就连你们早已经买不起的房子还是涨了吧。美国利用他们的“低碳美元”,还要收你们的呼吸税。

  产能过剩风险凸显

 2016年房企拿地谨慎 谨慎度过2010年
  还有一个最要命的。出口这一驾马车跑不动,国内消费拉不动,再加上奥巴马的“三大战役”,前景很惨淡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把大量的资源集中起来进行基础建设。你想想,把资源集中起来搞基础建设,而搞基础建设的基本上都是国企,这些国企一方面占据了资源,又一方面占据了资金,那么我们的中小企业没有从中得到好处。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会干什么?

  首先是他们不会投资实体经济了,因为投资之后得不到资金的支持,又得不到好的项目,所以他们不会犯傻的。放在银行又有通货膨胀,没有办法了,只有炒楼炒股、买高档消费品。国家政策倾向楼市,他们就炒楼。国家政策倾向股市,他们就炒股。这种现象从2009年暴涨的楼市可见一斑,尤其是那些中小企业密集倒闭的地区,其楼价的涨幅更是惊人。投资楼市既不要付太多工人的工资,又不用那么累。这些企业家还就真那么做了,这样一来的结果就是使得解决中国70%以上就业的民营经济所雇佣员工大幅减少,老百姓一失业,就更不敢花钱了,老百姓的消费提高不起来,那中国的第一驾马车还是跑不动。而奥巴马的“三大战役”也只是才开始,所以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就使得投资环境进一步恶化,然后又回过头来制造资产泡沫。

  我真心希望中国能在这次全球性的危机中安然渡过,我希望我的预言是错的,真的,如果我错了,最起码大家的日子就会好过一些。还是让我们一起努力,争取过一个踏踏实实的2010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06731.html

更多阅读

泰禾激进 净资产负债率804.5% 泰禾激进拿地债务隐忧

      195亿元的拿地金额让泰禾成为2013年房地产市场的一匹黑马。  数据显示,去年一年,泰禾力压众多大型品牌房企,在北京、上海、江苏、福建等多地成功“略地”,共斩获12幅地块,总金额超过195亿元,同比增幅超过5倍。  与土地市场

2016年千亿房企 千亿元级房企集体押宝海外

      2014年开年之际,中国两大龙头地产企业万达和绿地率先拉开了海外投资的大幕,双双进军英国房地产市场。  实际上,自2014年1月以来,绿地将投资12亿英镑在英国伦敦开发两个住宅项目,而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和英国首相卡梅伦

买单报关755dg 地产惊现新模式:房企买地 基金买单

     多年以来,“空手套白狼”是房地产行业的传统:先拿土地、再获银行贷款,然后用贷款缴纳土地出让金;随后预售,用预售款开工建设,开发商所需投入的资本甚少。  随着政策的逐渐收紧,2008年后在监管层的三令五申下,这种模式基本在市场

2016房企土地储备排名 龙头房企的狂欢盛筵

     楼市在调控之中度过了风雨的五年,房产调控历时已久,土地、财税、信贷、限价等各种政策不一而足,市场在起起落落之中坎坷前行。  与此同时,房地产行业的洗牌力度越来越大,马太效应下,行业的集中度在进一步提高。但对于龙头房

恒盛地产最新消息2016 沉寂两年未拿地 恒盛地产“吃老本”

     2013年10月,恒盛地产在南京一块沉寂6年的地块即将入市。公司过于缓慢的开发节奏、长期零拿地的弱势表现,引发各方担忧,上述南京地块甚至引发业内对其“囤地”的质疑。  纵观2012年下半年,恒盛地产原主席张志熔因卷入中海油

声明:《2016年房企拿地谨慎 谨慎度过2010年》为网友凌夜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