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迈入黄金时代 核电业迈入黄金发展期(1)



 文/本刊记者  朱娅琼

  “国家能源局正在编制2020年能源发展总体规划。根据初步分析判断,要实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15%左右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水电装机要达到3亿千瓦以上,核电投运装机达到6000-7000万千瓦以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去年12月底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

  “到2020年核电投运装机实现6000-7000万千瓦以上的目标,其实还是比较保守的估计”,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资深核电专家王泽平对《中国投资》表示:“只要世界范围内不出现重大核安全事故,我国经济保持平稳有序发展,那么核电总体将呈良性发展态势。我认为核电发展不应该受电力市场规模的限制,应当在科研设计、设备制造、建筑安装、人才保障以及核燃料供应等能力配套的情况下,能干多少干多少”。

  

  

  优化能源结构的必然之选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重新审视了核电发展的必要性,世界核能利用已经从滞缓走向复兴。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曹述栋对《中国投资》表示:“核电作为一种清洁安全、技术成熟、无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在目前技术条件下是替代燃煤发电的重要选择。为优化能源结构,我国已将大力发展核电列为能源工作的重点之一,近几年来国家鼓励核电发展的政策导向清晰可见”。

  由于我国一次能源以煤炭为主,长期以来,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70%以上。大量发展燃煤电厂给煤炭生产、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

  “从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战略布局上来讲,迫切需要大力发展核电”,王泽平强调说,“据统计,1台100万千瓦级核电站1年仅需补充30吨核燃料,1辆重型卡车便可运输。同等功率的火电厂1年消耗约200万吨煤,相当于每天要有两列50节车厢的火车为其运输。而且与火电相比,核电不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是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根据能源局最新统计数据,2009年我国核电发电量为701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2342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852万吨。

  “目前我国投运的核电机组数量还很少,核电消费还不到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2%。随着在建核电站逐步投入运营,核电将发挥更为重要的节能减排作用,为实现低碳经济做出贡献”,曹述栋表示。

  他透露:“我们正在研究调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核电规模应该在原规划目标‘至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的基础上进行较大调整,力争2020年核电占电力总装机比例达到5%左右”。

  事实上,核电已成为目前扩大内需的能源项目首选。我国在2008年核准4个核电项目14台机组的基础上,2009年又核准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广东台山3个核电项目6台机组。截至2010年1月,我国核电项目的核准规模为3140万千瓦;在建百万千瓦的核电机组共21台,在建规模为2300万千瓦。

  “我国已经开工建设的核电机组约占世界在建机组总数的30%,成为世界在建核电规模最大的国家,但总体来看,我国核电装机比例偏低,同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甚至远低于世界核电消费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6%左右的平均水平,核电发展潜力巨大”,曹述栋告诉记者。

  由于核电产业关联度很高,涉及上下游几十个行业,国家鼓励发展核电,将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冶金、机电、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按照王泽平的估算,“以核电每千瓦机组造价1.2万元做保守计算,2009年核准开工项目直接总投资约1560亿元。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核电建设投资空间至少在1万亿元以上”。

  曹述栋认为:“现在只是我国核电加速发展的起步阶段。经过以往30年的努力,我国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核电科研、工程设计、设备制造、核燃料供应以及核电发展的其他配套体系,具备了加快发展核电的基础条件。未来几年,核电将进入高速发展期”。

 中国核电迈入黄金时代 核电业迈入黄金发展期(1)
  核电技术“全面开花”

  “2009年核电发展的最大亮点,就是核电新技术的应用。在2009年之前核准的核电项目全部是二代改进型机组,但三门、海阳的AP1000项目以及台山EPR项目的开工,说明我国第三代核电建设已经走在世界前列”,王泽平表示。

  2009年4月,由中核担任业主、国核技负责APl000技术引进的浙江三门核电站AP1000自主化依托项目正式开工,标志着我国通过引进美国第三代核电技术、加快发展自主核电技术与装备的战略开始全面实施。这也是全球第一个使用AP1000核电机组的核电站,其成功与否将深刻影响到世界核电技术的发展进程。

  中核集团三门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军告诉《中国投资》,“AP1000是美国西屋公司研发的一种双回路反应堆冷却系统压水堆核电机组,其最大特点在于采用了无需电力驱动的所谓‘非能动’安全系统设计,较大幅度地简化了核岛系统设备数量,提高了核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他还告诉记者,目前,该工程进展顺利,已经按计划先后实现了1号核岛浇筑第一罐混凝土、1号核岛CA20模块就位、1号常规岛浇筑第一罐混凝土、1号核岛主泵原型试验开始、2号核岛浇筑第一罐混凝土、排水箱涵工程开工、1号核岛CV底封头就位等重要节点目标。

  继中核浙江三门项目上马半年之后,2009年12月21日中广核正式宣布了广东台山核电站一期工程开工,该项目采用欧洲先进压水堆技术(EPR)建设2台机组,单机容量为175万千瓦,是目前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核电机组。

  中广核董事长钱智民表示:“中广核和法国电力公司按70%和30%的比例投资设立了台山核电合营有限公司,负责该项目的资金筹措、建设、运营和管理。中广核将努力把台山核电站建成全球EPR三代核电技术的标杆项目,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继三门核电项目之后,2009年12月28日,我国第二个AP1000自主化依托项目——中电投山东海阳核电站一期工程也正式开工,目前工程进展顺利。

  曹述栋认为:“AP1000的引进,为我国核电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但引进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形成我国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品牌的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技术。这是一条符合中国核电产业发展实际和要求的自主创新路径”。

  事实上,AP1000已确立为我国发展第三代核电的技术路线,首批内陆核电全部采用AP1000技术;沿海短期内可以根据现实条件,适当发展二代改进型项目。

  对此,曹述栋认为:二代改进技术与AP1000技术并不矛盾。在三代核电批量建设之前,采用二代改进核电技术建设一批项目是现实的选择,同时可确保我国核电发展不断档,有利于培养核电人才,积累核电设备制造和建设经验,为发展三代创造条件。至于台山核电项目所使用的法国EPR技术,只是向法国“买容量”,不涉及到核心技术转让,也不会成为我国第三代核电技术路线的选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06461.html

更多阅读

飞利浦:中国引擎的拉升(1)

  经过近10年的漫长转型,一度迷航的飞利浦终于重新校准了航向。但随后得以轻盈穿越金融风暴,并迅速拉升出低利润区的强劲表现,却有赖于中国等新兴引擎的澎湃动力——这并不奇怪,“我们是一家专为中国而打造的公司”  □ 记者 徐海

教师具备的基本素养 中国消费模式转型的条件已基本具备(1)

(一)居民消费已进入一个较高层次,具备较强的购买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居民经过不断的勤劳致富、勤俭节约,财富不断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且随着消费观念的逐渐改变和消费能力的提高,结余购买力有了巨大提升,且已逐步进入释放期。 

2016宏观经济形势 直面中国2010年最为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1)

 文·刘伟      中央判断今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最为复杂。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原因有很多方面。  结构性失衡是困扰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根源  最为复杂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宏观经济失衡的矛盾最为复杂,因此中国宏观经济调控

声明:《中国核电迈入黄金时代 核电业迈入黄金发展期(1)》为网友丗逺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