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那些事儿电视剧 电视剧买卖那些事儿



  电视剧从销售产值上还算不上一个大产业,但是从电视台的广告利润上可以看出它是一个可以带来巨额利润的产品。在目前电视台非电视剧节目的制作水准普遍不高的情况下,电视剧是支撑一个电视频道的骨干。电视台对电视剧的争夺战会越来越激烈。如果政府在政策引导上能够更有利于这个行业的发展,让市场去调节,目前出现的各种问题也都会慢慢解决。

  中国电视剧的发展,虽然短短30年,但也走过了一个曲曲折折的阶段。最初,电视剧都是由电视台自己的电视剧中心制作,每年电视台都有固定拨款用来拍摄电视剧,只要每年交上来足够剧集的成品就行。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基本上沿用这种模式。那时候电视剧没有走向市场化,也没有这方面的相关许可政策,换句话说,只由电视台才有资格拍电视剧。这个时期的电视剧,拍得好坏、收视率高低,是否挣钱都可以忽略,也根本不存在电视剧交易一说。说得直接一点,它跟电视台做一台晚会节目的性质差不多。因此,这一时期的电视剧领域,根本不存在竞争,更谈不上产业化。

 爱情那些事儿电视剧 电视剧买卖那些事儿
  进入90年代,随着观众对电视剧的关注,尤其是它作为一种节目形式更容易吸引更多的广告,电视台对电视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电视台在人力和经费上确实有限,这样,一些民营和社会资金开始流入电视剧制作中。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在这方面走得比较早,当时《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都开始尝试社会资金介入的方式。当社会资本介入后尝到甜头,一些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便开始有兴趣投资拍摄电视剧。海润影视公司就是较早以民营资本介入电视剧领域的公司之一,1993年,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社长张和平找到海润广告公司老总刘燕铭,希望他能给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投资,海润投资100万元,不久还回来100万元,没过多久又给了100万元。这件事对刘燕铭触动很大,他发现投资电视剧利润空间很大,便开始琢磨投资电视剧领域。

  现任海润影视公司执行总裁赵智江介绍说:“当时刘总看到,第一是商业回报挺好,第二是拍出了好的作品,以后陆续投资了一些电视剧,那时候是在广告公司下面有个影视中心,开始投电视剧,做到2000年,电视剧做多了,就从公司里独立出来,2001年成立了专门的海润影视公司,和广告分开了。刘总的精力从广告完全转向了电视剧这块,这个过程也可以看到中国电视剧市场的变革,之前的都是电视台在做,基本上都是自产自销,这个电视台做的和那个电视台做的,互相交换,没有市场化。2000年后民营的力量开始活跃,很多人投资,愿意参与这个行业后,总局开始对这块关注调研,那时候我们没有许可证,都是从电视台挂标。2003年,我们拿到了正式的电视剧制作许可证,当时广电总局第一批发给了8家影视公司甲种证,包括海润、金英马、华谊、小马奔腾等公司,这标志民营影视制作公司被政府认同。之前广电总局也做了很多调研,从那会儿开始对民营公司的认可,也说明市场成熟到这样的程度,包括一直到现在,行业里占大多数制作的起码有百分之六七十是民营在做,社会在做,不完全是电视台的了。从那个时候,整个电视剧的市场在电视行业,电视剧市场化程度是最高的,可以形成现金关系。”

  大量民营公司的出现,把电视剧制作推向了市场化,电视剧轰轰烈烈发展的时候,正是中国电影的低潮期,大量的电影领域的人才都去拍电视剧了,现如今,几乎没有什么演员可以称自己是“影星”了,不能否认,电影领域的人才对电视剧的成熟起到不小作用。使电视剧在制作水平和市场定位上提高了一大块,与过去电视台自己投资拍摄电视剧比,民营公司更看重市场回报,也更重视观众的欣赏口味。这反过来对电视台直属的制作部门造成很大压力,很快,央视直属的三个电视剧制作部门逐步走向市场化,由原来靠拨款拍摄电视剧逐步转向自负盈亏。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制片人俞胜利说:“我刚到国际电视总公司那会儿,一些观念还都是央视的那一套,不是很市场化。是我们过来以后,可以说是坎坎坷坷,经历了一段摸索以后,才成熟的。就我个人而言,2004年开始正式做片子,2007年我开始有一些感觉了。我们现在基本上和民营公司的一些操作理念都差不多。我们跟民营公司不一样的地方是我们曾在央视工作,对政策、意识,以及上层多年形成的观念都有所把握。这个有利有弊,利处在于,电视行业不管怎么说都属于意识形态里的一个小范畴,如果这方面不熟,那么在操作项目时会在很多地方吃亏,或者说有很多难度。不管怎么说,花1000万元做一个片子,各级都要审,就是地方电视台也要审,脱离这个,自己就要吃亏。对我个人来讲,这里面我应该说是比较熟,可以说是游刃有余。进入市场后,我当初也是一个形象思维大于逻辑思维的人,连账都不会算。我到这里的第一天,拿着计算器,去找我们的会计,让她教我怎么算百分比。当时真的一点也不懂,上学时数学也极差。这些年摸索下来,会计说我是我们这些人里面算账最好的一个。由此可见市场的影响,进入这个行当,就要顺着市场的惯性。你一点儿都不睬它,恐怕也会碰壁。”

  去年底,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正式挂牌,成为中国电视剧制作公司,央视只负责拨一部分款,其余自负盈亏。拍的好央视买过来播放,央视不买的,自己去消化。从制播分离到进一步市场化,电视剧逐步找到了它的生存方式。

  相比之下,现任金马伯乐亚洲影视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陈冬冬就没有俞胜利那样幸运了,上世纪90年代末期,陈冬冬在大连电视台担任制片人,负责制作了不少有影响的电视剧。她说:“台领导说,你们应该走市场了,按照电视剧的属性是最适合走市场的。1998年我做的几部戏获了很多奖,所以很自信,就举手了,说我来走市场。实际那时候根本不知道市场是个什么状态,走市场就意味着你把铁饭碗砸了。当时对市场也没有更深刻的概念,也没跟台里谈什么条件,就把房子抵押了自己去注册了一个公司。直到有一天私营企业家俱乐部给我发证的时候我才发现,我怎么从一个外人看来很好的国有电视台的员工变成个体户了?那时候拍完戏,因为不熟悉市场,都是捧着带子挨家挨户敲门,小心翼翼的,那时是一种根本不敢讨价还价的发行模式,人家能要就不错了。”

  曾经担任央视四大名著电视剧制片人的任大惠对陈冬冬说:“我们是国家最大的蝗虫,拍戏不管多少钱,国家来出,几乎没有风险。民企的制片人很不容易,是真正的制片人。”当时为了拍一部戏,陈冬冬几乎是挨家挨户借钱,为了省钱她可以夜里3点多去码头等船买海鲜当道具用。

  陈冬冬在投资拍第一部电视剧《咱那些日子》时,所有演员都签约了,道具也都准备好了,但是投资的人找不到了。当时他不敢告诉别人,只能偷偷借钱把电视剧拍完,直到最后把电视剧卖出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03506.html

更多阅读

评《别拿爱情说事儿》:昏嫁,当闷骚男遇上别扭女

第一次看不经语的小说是《彼爱无岸》。真是大爱之作啊,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哪部禁忌恋的故事能超越它在我心里的地位。许可与姜允诺的爱情故事让我无数次的回味无穷。一直等着不经语的新作,《昏嫁》一等就是几年,出版还改名了,主角竟然就

关于爱情那些事儿之一 男人的红颜知己 男人为什么有红颜知己

春节的脚步临近了,所有忙碌的生活可以暂时停一停脚步,让人们多了思想的空间,也让人们多了工作之外交流的空间,有了这些交流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点点的接近,让互相之间的了解和默契也一点点的增加,因此明白春节是续写人缘的节日,让亲情、友

爱情洗牌第9、10集,大结局 爱情洗牌 电视剧

LoveShuffle终于结束了,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最终归属,是个大团圆的结局。启和芽衣尽管分手了,但是双方都非常理解对方,启辞去了公司的工作,在玲子的建议下以无党派新人的身份投身于大选之中,并且获得了爱瑠的爱情。大石在启的建议下,成功收

别老拿旅行说事儿 别拿爱情说事儿

十一去了趟日本,走了走关西地区和东京,不得不说,11天的行程每天都把自己累得半死,每天吃的盆光碗净的,可还是饿饿饿。要是再多来几天,估计就要残废在日本了。由此感叹,幸亏只是11天,要是环游世界估计就直接流亡海外了。提起环游世界这四个

声明:《爱情那些事儿电视剧 电视剧买卖那些事儿》为网友吴世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