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行为 自我意识 行为识别的标识(2)



      需要注意的是,改变开放区、隐藏区、盲区之间的动态分布情况并不是“掀开自己的衣裙”进行过分的自我暴露,而是让一个人和他人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以便让别人能更好地理解自己。有些人似乎总是不由自主地把关于自己的任何事情都说给别人听,并认为这样可以增进和别人的交往深度。但超出彼此间关系需要的自我表白会导致过度的自我暴露,它造成的结果是,你的这种对“开放”的需求迫使别人把自己“隐藏”起来以保护自己。

      辨识你的“行为识别标志”

      其实在任何一个时候,我们都会通过嗓音、身体语言以及我们的面部表情给他人留下很多关于我们的感受和想法的线索。这些线索被统称为“行为识别标志”。对于一个有自我意识的管理者来说,应该学会辨认的三种最重要的行为识别标志——人际风格、界线和依附行为。通过观察这三种线索,一个有自我意识的管理者才能够更好地了解他的团队以及他的团队对自己的需求和期望。

      人际风格

      我们的人际风格决定了人们对我们的看法、和我们的关系、对我们做出反应的方式,以及他们是倾听我们还是忽视我们——简而言之,决定了人们是否关注我们,并被我们以及我们的言行所影响。人际风格千差万别,但是可以将它们归纳为三大类型——被动型、侵略型和果断型。

      被动型

      被动型的人总是觉得难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难以对别人的观点或做法进行质疑和挑战,而他们提出建议的方式又使别人很容易对其不予重视甚至置之不理。他们在表明自己的想法或提出某个观点、建议时,总爱附上一些自相抵消、自我矛盾性质的语言和说辞,如“对这件事我真了解得不多,不过我的看法是……”或“我们也许应该改变一下我们的战略重点,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个看法”。

      被动型的人对别人的看法包括:

      ·别人的看法、需要和要求要比自己的重要。

      ·别人有各种权利,而自己没有。

      ·他们自己不能或几乎不能影响到某个决策或建议的形成;而其他人能这样。

      ·如果没有外界的肯定,他们就没有价值。

      这种类型的人非常在意避免冲突和取悦他人。对他们来说,获得赞许和认可,特别是获得对他们来说比较重要的人的赞许和认可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常常不由自主地关怀、照顾他人,或者总是替别人做一些别人自己能做的事情。他们常常采取躲避策略,比如,一再取消一些会面,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些会面中他们要传达一些不受欢迎的消息。

      侵略型

      以侵略型的方式和别人交往的人,常常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忽略别人的需要、观点、情感和信念。他们在表述自己的需求时往往采取不当的方式。比如,他们会诋毁他人、刻意地批评他人或者以其他方式伤害他人的感情,只要这样做能达到他们的目的。最重要的是,他们总是想控制别人、凌驾于别人之上。

    他们对于自己和别人的信念包括:

      ·他们自己的需求和观点比任何别人的都重要。

 意识行为 自我意识 行为识别的标识(2)
      ·他们拥有各种权力,而别人没有。

      ·他们能发挥很大的作用,而别人不能或几乎不能。

      果断型

      果断型的人际风格刚好处于被动型和侵略型之间的一个非常恰当合理的位置。给予他人明确的反馈就是果断型的做法。其他一些果断型行为有承认自己的缺点、主动促成并保持某种关系、表达积极的情感、不怕传递不受欢迎的信息、在工作中要求他人改变他们的行为、拒绝不合理要求等。

      果断型的管理者对于别人的信念包括: 

      ·别人的想法、需要和要求很重要,但不比自己的更重要。

      ·别人的想法和做事方式与自己的想法和做事方式具有同样的价值。

      ·他们能为公司的运转做出贡献,工作中的其他人也能做出同样的贡献。

      果断型的人会和别人维持一种健康、互敬的关系,但他们不会为此而不惜代价。他们知道怎样有礼貌地反驳别人的想法,能够从容地对某个想法或者要求表示不同意或者拒绝。他们能够从容地给予和接受诚实的反馈信息,而且不为自己不受欢迎而担心。他们很善于解决问题,而且知道在与人争论时怎样避免进行人身攻击。

      界线:中间的距离

      通常情况下,我们的人际风格和我们对自己和他人之间界线的处理方式有关。界线一般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分界线,但也可以用来指两个人之间的分界线,这种人和人之间的界线常被比喻成一堵墙或一段篱笆。人际交往中的界线有助于良好关系的发展和维持,并保护我们不受到不良人际关系的危害。

      界线的类型

      著名的美国家庭治疗大师萨尔瓦多·米纽琴对职场短期心理辅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他提出,人际界线的各种类型是在一个连续体上存在的。在这个连续体的一端是“啮合”型的界线,即为了亲近的关系而牺牲了独立性;连续体的另一端是“离散”型的界线,指人和人之间不管是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都彼此疏远;而两个极端的中间是“清晰”型界线,属于这种情况的人能够在独立性和健康的人际关系之间取得一种平衡。

      处理自己的人际界线

      两个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面的人,对于彼此之间应保持多大的空间距离一般有一个心照不宣的约定。正常的情况下,我们一般不会走到鼻尖碰鼻尖才停下来说话。我们都有过某人侵犯了我们个人空间的体验,这表明人和人之间存在着一条界线,如果某人跨越了这个界线,就会使对方感觉不舒服或者受到了侵犯。人和人之间的这条界线或者说空间距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彼此的远近亲疏而有所不同。比如,夫妻或者情侣之间的界线一般会比较窄,而陌生人之间的界线相对就比较宽一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02904.html

更多阅读

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班队会

主题班会——向良不行为习惯告别一、活动目的:1、加强教育,提高学生对行为规范的认识。2、导向、规范和制约行为的作用。并能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3、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好的学习,更

论侵权行为中的严格责任原则 严格责任侵权

论侵权行为中的严格责任原则 摘要:严格责任原则是起源于英美侵权法的一顼重要原则,但其适用范围已扩张至民法、社会法和经济法等法域。本文认为,严格责任原则虽然起源于英美法上的无过错责任原则,但却与无过错责任原则有重要区别。严格

声明:《意识行为 自我意识 行为识别的标识(2)》为网友笑颜如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