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欧洲债务危机 欧洲债务危机的逻辑



文/张 伟

  自2009年12月希腊主权评级遭遇下调以来,近半年来,除希腊成为主权债务危机的重灾区之外,欧洲其他国家诸如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甚至英国,随时都有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德国、法国等国也受到欧洲债务危机的威胁。为了避免危机恶化,防止全球金融危机再度爆发,2010年5月10日,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出资7500亿欧元进行救助,同时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宣布,对欧洲中央银行开辟货币互换机制,向欧洲货币市场和银行提供流动性。

  在积极采取救助措施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清晰地认识到,2007年次贷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从冰岛到迪拜,从迪拜到希腊,从希腊到欧元区,从欧元区到英国甚至美国,发达经济体为什么会爆发一连串的主权债务危机呢?实际上,欧洲债务危机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延续,直接原因是多年财政赤字致使这些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和不可持续,而深层次原因则是欧洲货币体系本身存在不可调和的缺陷。

  欧洲债务危机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延续

  随着2007年次贷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相继爆发,在消费不振、出口不畅、流动性不足、失业率攀升等多重因素的冲击下,欧洲经济遭受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大挫折。受此影响,2008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仅为1%,预计2009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低于0.7%。令人担心的是,2009年第四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长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爱尔兰、希腊、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5个国家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尽管欧盟委员会在2010年5月上调了欧元区2010年的经济增长率,但预期也仅仅增长0.9%。

  尽管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世界主要经济体实行了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向市场投放流动性,增加财政开支,寄希望拉动经济增长,但这些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除了导致原材料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之外,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善,居民消费信心仍然不足,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增长乏力。一些国家为了保持自己的经济增长,尤其是美国等发达经济体,采取诸如征收高关税、反倾销等多种手段限制进口,以邻为壑,企图提升国内需求,这严重地扰乱了世界贸易环境。内需不足、外需不畅,致使欧元区经济雪上加霜。由于经济增长乏力,税收得不到保障,赤字财政无法持续,对于原本财政上已经不堪重负的国家而言,如希腊、爱尔兰、比利时等,爆发主权债务危机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不堪重负的赤字财政是祸首

  欧盟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欧元区16个成员国中,除芬兰和卢森堡之外,其余14个国家2009年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均超过了3%,即《稳定与增长公约》(Stability and Growth Pact)规定的红线,其中,爱尔兰、希腊和西班牙等3个国家该比例均超过了10%。另据欧盟委员会提供的统计数据,除卢森堡、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和芬兰等4个国家之外,其余12个国家2009年主权债务余额占GDP的比例均超过了《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红线,即60%,其中,希腊、意大利和比利时等3个国家该比例超过了100%。

  欧元区各个国家财政负担巨大,原因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这些国家实行高福利政策,养老、失业、社会救济等福利制度和公务员工资开支巨大。在高福利制度激励下,许多居民宁愿选择失业,也不愿意参加工作,这种自愿性失业进一步恶化了财政状况。据统计,2010年3月,欧元区的失业率为10%,其中,西班牙的失业率高达19%。另一方面,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多年维持在低位水平,财政收入得不到保障,财政赤字逐年攀升。这就产生了三重矛盾,即高财政支出与低财政收入相矛盾,低经济增长与高福利制度相矛盾,低就业率与高社会救济相矛盾。就希腊而言,由于历史的原因,希腊政府在公务员工资、养老体系和其他社会福利方面发生巨额开支,公共债务余额逐年攀升。2009年年末,希腊公共债务余额高达3000亿欧元,是其2009年GDP的1.25倍,偿还能力极低,违约概率极高。随着希腊、爱尔兰等国的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这些国家通过“借新还旧”等手段维持清偿力,不仅难度加大,而且融资成本急剧上升,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当无力清偿主权债务时,主权债务危机就变成了现实。需要警惕的是,尽管当前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这几个欧洲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占比不高,但在欧洲和美国等主要经济体财政负担过重、财政风险过高的背景下,欧洲债务危机有很大的可能通过债务链条、贸易渠道、资本流动以及心理预期,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全球经济“二次探底”。

 2017 欧洲债务危机 欧洲债务危机的逻辑
  危机凸显欧洲货币体系的弊端

  按照《稳定与增长公约》,加入欧元区,在财政方面要满足三个条件: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不得超过3%,公共债务余额占GDP的比例不能超过60%,中期财政预算应实现平衡。然而,就2009年的情况而言,在欧元区16个国家中,真正达标的只有芬兰和卢森堡两个国家。在货币层面,欧洲中央银行的唯一任务就是维持物价稳定,即实行单一的通货膨胀目标制。

  这种严格的财政约束和单一的货币政策规则,原本是用于提升市场对欧元的信心。但是,这些规则过于严格、僵化和“一刀切”,没有充分考虑各个成员国国别差异,严重地约束了欧元区经济增长。事实表明,财政方面的趋同标准对欧元区成员国是一种“软约束”,而在货币方面,它们却失去了独立自主权。因此,在实行统一货币政策和使用同一种货币的条件下,各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增长,赢得选民的支持,只能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即使可能因为违反《稳定与增长公约》而遭受惩罚。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欧元区许多成员国违反了《稳定与增长公约》的财政趋同标准,但是并没有受到实质意义上的惩罚。这就形成了一个负向激励机制,尤其是在经济下滑、失业率上升的条件下,为了本国利益,欧元区各成员国具有强烈的预算赤字冲动。因此,欧元区货币政策的一致性与财政政策的不同步性之间存在矛盾,以及经济上的一体化与政治上的各自为政之间存在矛盾,这是导致欧洲出现主权债务危机的制度原因。

  (作者为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博士、讲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02132.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叙利亚危机爆发原因分析 叙利亚难民危机的原因

【转载】叙利亚危机爆发原因分析叙利亚危机爆发迄今已满四年。这场导致“21世纪最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的危机,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为何久拖未决?对地区和国际局势带来哪些影响、解决危机的前景如何?近日,叙利亚男童溺亡照片令全球心痛,欧

圣母是欧洲危机的「最大希望之源」 欧洲圣母病

圣母是欧洲危机的「最大希望之源」教廷礼仪圣事部部长安多尼·卡尼萨雷斯〔网上图片〕  教廷礼仪圣事部部长安多尼·卡尼萨雷斯(AntonioCanizares)枢机,在西班牙瓦伦西亚的传统「儿童弥撒」中说,圣母玛利亚是目前面临经济危机的西班

金融危机的持续时间判断 08年金融危机时间

金融危机的持续时间判断默认分类 2009-09-24 10:29 阅读596评论8字号: 大大 中中 小近代较严重的经济危机,都严重摧毁了生产力。上世纪20、3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一次世界大战直接关联

声明:《2017 欧洲债务危机 欧洲债务危机的逻辑》为网友金钱永不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