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站娱乐mbo933 曹国伟 MBO不是灵丹妙药(1)



  新浪C E O曹国伟的办公室里架着一个望远镜,一进屋就被它吸引,以为这是房间主人的一大爱好。曹国伟却说,他从来没有用过这个望远镜,只是刚搬来时一个朋友送的礼物而已。

  有时候,表象和事实常常会相差甚远。

  就像今年9月25日,江南春宣布增持分众传媒股票。三天后,新浪宣布将向新浪投资控股增发约560万股普通股,全部收购总价约为1.8亿美元。这样,新浪投资控股就占到新股稀释后总股本的约9.4%,成为新浪第一大股东,管理层成功实现了M B O。同时,新浪和分众之前签订的合并协议也在9月28日自动终止。

  短短几天,一连发生的这几件事情是否有某种必然的联系,难免让外人有所猜测。曹国伟回应说,唯一的联系是:“江南春增持公司股份的想法给了我一些启发。”

  江南春虽然是分众传媒的创始人,但他只拥有公司10%的股份。曾经有一度,江南春退到董事长的职位,今年1月等他需要重回C E O位置时,他发现自己这么辛苦地打拼,只有10%的股份动力不够,所以有了增持的想法。

  而这正好间接地对曹国伟产生了影响,“也许换个角色会不一样。”

  今年是曹国伟进入新浪的第十个年头,前任C E O汪延正是在新浪工作十年时选择了卸任,转做新浪董事会副董事长,去追求另一种生活方式。

  对曹国伟来说,这十年中不是没有想过离开。去做投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中国像我这样背景的,从条件和经验来说,是很适合的。”但是他还是留了下来。

  在外人眼中,“并购专家”,“资本高手”是贴在曹国伟身上最明显的标签。他曾在普华永道负责为硅谷的高科技公司提供审计、上市、兼并收购等服务;因为新浪的I P O和它结缘;十年里他操盘的迅龙和网兴的收购,以及后来分众和易居克而瑞的合并都成为了业界效仿的经典。

  但实际上,从2004年起曹国伟这个CFO就兼任COO,2005年任总裁,战略、销售、运营、内容他都要管,财务和资本方面的工作反而成为了副业。新浪在内容,广告以及产品方面的策略几乎都由曹国伟来制订。易居中国董事长周忻对曹国伟的评价是,“老曹是国内在美国上市公司当中最全面的经营者。”

  曹国伟在2006年出任新浪C E O后,也不时受到一些误读,外界很多人觉得曹国伟是一个很理性的人,凡事谨慎周到,但他说这只是在工作中的状态,因为他必须对每一个决定负责。生活中做个人的决定时却可以非常地感性;很多人觉得他是一个资本高手,但他说自己从来不理财,甚至自己有多少钱也搞不清楚。

  这十年中,曹国伟放弃了很多个人的兴趣和时间。今年10月1日这一天,他在微博里就写道,看到焰火,“忽然想起今天出门时拿了三年未用的摄影包,忙冲进房间,又冲回阳台,对着天空按下快门,糟糕!没电!”而摄影正是学新闻出身的曹国伟一大爱好,他有30多部相机,却没机会摆弄。

  新浪今年完成了M B O,解决了公司未来发展的股权问题,但他告诉我们,“MBO本身不是个灵丹妙药,它只是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让我们有更大的控制力,更加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

  CRIC模式是否可复制?

  这是一种思路。但并不是所有的模式你想怎么做就能做。

  《英才》:你曾经带领新浪和中国房产信息集团(CRIC)在纳斯达克上市,这两次经历有什么不同?

  曹国伟:我以前在硅谷(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时)做过很多上市,但新浪在纳斯达克上市是我作为公司层面的第一次,所以主要是觉得兴奋、好玩,但还不是特别有经验。这一次C R I C上市,我们却有能力去驾驭整个过程,更多的是我们告诉投资银行,我想要什么东西,他们去帮我们做。

  《英才》:CRIC做IPO时,投资者比较担心的问题是什么?

  曹国伟:这个公司成立时间不长,加上合并,对投资者来说会产生很大的不确定性。另外,C R I C定价是比较高的,因为新浪和易居都是上市公司,各自分拆出一块来合并后再上市,定价低了对现有的股东会有损害。对投行来说,IPO定价越高他们赚的钱越少。从这点上说,我们需要在其中达到一个平衡。

  《英才》:未来是否会将新浪乐居的这个模式复制到其他垂直领域,将新浪变成一个控股公司?

  曹国伟:房产是我们的尝试,这是一种思路。但并不是所有的模式你想怎么做就能做,它必须符合几个条件:首先这个领域(足够大)值得这么去做;第二这个大平台可以相对独立的去运营;第三,可以找到在各方面互补的合作伙伴;第四,有合适的团队。

  MBO的前后

  所有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都参加,几乎把自己所有的钱都拿出来,这让我非常感动。《英才》:这次MBO需要董事会的批准吗?

  曹国伟:实际上,这种事情并不像你们想象的,它是不需要股东批准的,它的本质就是发新股。董事会是有能力发新股的,只要不超过一定的比例,关键是发给谁、以什么理由、以什么价钱发。一般来说,管理层增持,这是一件好事,因为它是一种信心的表现。

  《英才》:你觉得M B O的风险有哪些?

  曹国伟:首先是我们要把自己的财产都押在上面,第二个风险在于进入的价格。32美元在新浪的历史上是一个中间价,有人觉得这时候进入是不是不合算,为什么不等到20多美元再进入。这时候进入,实际上我们已经抛开近期股票的价格,表示出我们着眼长远对股价的一种信心,另外也是公司管理层对于长期发展的承诺。《英才》:管理层收购,考虑了多久?

  曹国伟:在不同的时期我们都考虑过,但是没有认真做过。《英才》:这次为什么认真?

  曹国伟:做了十年,作为职业经理人,我能够做的事情都做了,能够达到的目标都达到了,没有什么特别让我觉得有挑战和兴奋的东西。我想,也许换个角色去做会更有意思一些,其实我也不知道,也许我会(因此)背上一个更大的枷锁。

  《英才》:M B O和放弃分众是有必然联系吗?

  曹国伟:这两个没有什么关系,分众要放弃也必然会放弃。

  《英才》:你花了多长时间决定做MBO?

  曹国伟:记不清楚,我估计大概两三个星期吧。

  《英才》:你是如何说服其他管理层的?

  曹国伟:我不需要说服任何人,我一个人就可以做。更多是我决定做这件事后告诉他们,大家都踊跃地参加,踊跃程度是我所没有想到的,所有中高层的管理人员都参加,几乎把自己所有的钱都拿出来,这个事情还是让我非常感动的,但是这其中没有说服工作,因为他们的积极性比我更高。

     《英才》:汪延对MBO是什么反应?

  曹国伟:他也非常地exciting(兴奋),他对这个东西的感觉可能比我还要强一些,认为对新浪的发展是件大好事。

  与其他门户的比较

  从结果上看,一个公司的成功,不但是由机制、创始人决定的,而更是由它选择的模式决定的。

  《英才》:其他三大门户全部都是创始人掌舵,唯有新浪不是,这种区别是否决定了新浪的基因?

 1号站娱乐mbo933 曹国伟 MBO不是灵丹妙药(1)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01640.html

更多阅读

曹国伟老丈人 “解析”曹国伟

  新浪的成长史像一部跌宕起伏的连续剧,导演曹国伟总能游刃有余地既让外界眼花缭乱,又能在每次惊心动魄之后牢牢地稳住舵盘。  在曹国伟之前,新浪最大的危机既不是门户网站苦求的用户量、也不是互联网公司难以为继的产品创新,而是

灵丹妙药 pdf 曹国伟 MBO不是灵丹妙药(2)

  曹国伟:这是一个事实,不是好与坏的问题,它就是两种不同的股权结构、管理结构带来的不同方式。它会带来文化的不同,但它不是一个公司成败的决定因素。从结果上看,一个公司发展,不单是由机制、创始人决定的,而更是由它选择的模式决定的

曹国伟身价 为什么是曹国伟

编者按/ 在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里,新浪一直是一个特殊现象,虽然贵为第一门户,但股权结构分散,内耗巨大,这导致公司管理者对新浪管理以及战略无法有长期的执行,在一个又一个新互联网新机会面前,新浪错过了一个又一个。 MBO足以改写中国互联

曹国伟:又一个成功的资本故事

“按CRIC上市首日的市值计算,新浪的资产增加6600万美元。 ”新浪CEO曹国伟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继搜狐畅游、盛大游戏等分拆登陆纳斯达克之后,新浪与易居中国的合资公司CRIC(中国房产信息集团)美国时间16日也顺利实现在纳斯达

新传奇 十年打拼成就网络新传奇 曹国伟:职场人生三级跳

十年前,当曹国伟踌躇满志的离开普化永道,寻找下一个奋斗目标时,他本没有想过要进新浪,可惜阴差阳错的撞进来之后,无论新浪发生何种动荡,他都没有离去。时至今日,已完成管理层MBO、坐实了“老板”的角色之后,他只是淡淡地表示,“我已经规划好

声明:《1号站娱乐mbo933 曹国伟 MBO不是灵丹妙药(1)》为网友猛男打天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