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资本主义 官僚资本 官僚资本-基本简介,官僚资本-发展历史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凭借国家政权力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在1936年以前的文献中,使用该词不多,主要指1860年以后清政府和中华民国时期的北洋政府举办的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企业。官僚资本一词的普遍应用是在抗日战争以后,主要指蒋介石(1887~1975)、宋子文(1894~1971)、孔祥熙(1880~1967)、陈果夫(1892~1951)和陈立夫(1899~)四大家族聚积起来的国家垄断资本。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宣布没收官僚资本政策,1949年4月规定其范围是国民党政府和大官僚分子所经营的工商企业以及银行、仓库、船舶、码头、铁路、邮电、公用事业、农场、牧场等。

官僚资本_官僚资本 -基本简介


官僚资本主义趣图统治者凭借国家政权的力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经济。是政治不民主、经济不发达的产物。
官僚资本是利用政治特权、主要通过在商品流通和金融领域的掠夺,进行财产再分配的资本原始积累形式。官僚资本从三种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资本形态中产生出来,并在这三种资本形态中生存、活动和发展。这三种不同的资本形态分别是:官僚私人所有的资本;官僚经营管理的国家资本;官僚支配的其他私人资本(见王亚南:“中国官僚资本之理论的分析”,《中国经济原论》,第381-407页,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所谓官僚资本的“掠夺性再分配”特征,就是指它通过盗窃国库和权钱交易的种种方式,把已经产生和积累的国家资本和其他私人资本不断再转化为官僚私人所有资本的过程。

官僚资本_官僚资本 -发展历史

19世纪后期清政府洋务派大官僚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形式开办的近代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是中国官僚资本的雏形。以后北洋政府由外债支持建立的一些官办企业也构成官僚资本的一部分。1936年以后,近现代历史文献中使用的官僚资本一词,主要是指中国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四大家族,凭借国家政权的垄断力量,通过发行公债、苛捐杂税、商业投机、通货膨胀等手段巧取豪夺而建立起来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工商企业。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四大家族利用自己的政治特权和战时经济统制手段大发横财,进而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到1949年,官僚资本大约占有全国工矿和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的80%,垄断全国钢铁产量的90%,煤产量的33%,发电量的67%,并拥有全国最大的银行和十几个垄断性贸易公司。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中国是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它的官僚资本除具有垄断资本主义的一般特征外,又具有买办的封建的特征。它的存在和发展,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的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因而是一种反动的生产关系,是中国人民在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对象。另一方面,官僚资本本身又是一种高度集中的社会化大生产,它集中了一定的现代化设备和科技力量。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人民政府在全部没收官僚资本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接收官僚资本的方针和政策,直接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官僚资本_官僚资本 -充要条件

1.私人财产所有制
政府和国家保护私人财产,实行完全的或者部分的私人财产所有制。如果没有私人财产所有制度,就没有权力寻租的动机和基础;不存在没有私有制的官僚资本;
2.政府或者立法机构权力高度集中
政府官僚能够比较容易地通过权利寻租来配置资源;政府或者立法机构能够相对容易的通过法律法规用优于一般条件来支持特定资本的发展;
3.政治体制与现代公民意识的落后
国家无民主政体来限制政府或立法机构的的权力;社会无新闻舆论自由。或者虽然存在民主政体和新闻自由,但因为经济发展落后,公民意识不成熟,公民缺乏对民主的理解,所以致使分权监督机制缺位;
4.存在闲置资本和寻租故意
存在有闲置资本,存在有寻租能力的自然人,且这些自然人有寻租来发展的故意。
5.寻租资本以获得超额暴利为目的
因为寻租的最终目的是获得超额暴利。所以寻租行为目标是获得稀缺资源,如贷款,土地,不可再生资源,限制性行业或垄断性行业的准入许可,因此市场竞争是官僚资本的天然敌人。
以上5条,是任何官僚资本主义生存的必要且充分条件;只要存在这种社会环境,则必然存在官僚资本主义;只要是官僚资本主义,则必然符合这5个条件。
在以上基础上,形成了官僚资本主义的定义:
官僚资本主义,是通过权利寻租,以获取超额暴利为目的的资本主义形态。

官僚资本_官僚资本 -资本区别

官僚资本主义 官僚资本 官僚资本-基本简介,官僚资本-发展历史
一:它与国有企业的区别在于什么?
21世纪的国有企业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别称,也就是说企业属于全体人民,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对企业进行管理,属于公有制范畴。并不是私人财产,因此与“官僚资本”不同。
二:可否理解为执政者的私有企业?
不一定是执政者自己,也可以是统治集团中的其他有政治资源的人,比如欧洲的贵族等等。
三:它为什么具有危害?
后面所附文章中有详尽分析。
官僚资本主义的定义及危害分析
官僚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广泛存在与拉美,非洲,亚洲等欠发达地区。然而,尽管它广泛存在,甚至发达国家里,这种经济形态也有一定影响力。但对于什么是官僚资本主义,人们的意见并不统一。
我经思考,总结了一个官僚资本主义的定义,并分析了官僚资本主义的危害性,希望大家探讨。

官僚资本_官僚资本 -政治危害

a.损害公平,危害社会稳定
因为官僚资本主义通过权力寻租获得大量的社会资源,这样社会财富就被少数官僚资本家&官僚占有了,必然导致贫富差距不断加大,损害社会整体上的公平性;容易带来社会不满情绪累积,不安定因素增加,进而危害社会稳定;极端情况下,将带来革命;
b.官僚资本会迟滞、阻碍社会的政治改革
官僚资本主义存在的前提条件是,政治制度的不完善,社会发展滞后,使得官僚资本家和官僚阶层拥有特权。而官僚资本和官僚阶层为了维护其特权,将反对政治改革进程,进而阻碍社会发展。他们是天然的保守力量,天然的右派力量。而这种阻碍将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积累,进一步损害社会稳定。
c.总结:
官僚资本通过权力寻租对社会财富的占有,从长期看,会降低社会运作的效率;同时由于这种占有会加大贫富差距,同样损害了社会公平原则。可见官僚资本主义既不能带来效率,也将损害公平,所以它是最糟糕的资本主义形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

官僚资本_官僚资本 -经济危害


反官僚资本主义运动官僚资本主义并非不能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的早期,它因为速度快,能够带动经济发展,甚至是非常快的发展。另一方面,所有国家&地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多数都是由官僚资本主义主导。另一方面,在欠发达国家,在转型国家中,官僚资本主义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展经济的。
官僚资本主义在经济上的危害体现在:
a.降低社会和经济运行效率
因为官僚资本主义追求暴利的天性,他的非市场竞争性,垄断性,使得官僚资本能够以低成本获取社会资源,或者垄断资源,进而获得暴利,而这种暴利既不是通过竞争来获取得,也不是因为官僚资本创造了足够多的社会财富,本质上是对其他社会团体创造财富的掠夺,官僚资本主义的暴利,绝大部分是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实现的,而不是自己创造的。
官僚资本占有了超过自己创造财富的其他团体的财富,而这种财富并非通过技术进步获得的有效财富,所以官僚资本主义必然导致社会整体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削弱其他资本的发展能力;必然降低经济运行的效率;
因为寻租后可以获得更多的暴利,所以会带来模仿,致使社会上更多的资本向官僚资本转化,进一步恶化社会的经济运行效率;
b.官僚资本必然带来垄断
官僚资本的高获利能力,致使资源向其集中,进一步加速了垄断,进一步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官僚资本主义的广泛存在,以及获利高,垄断性,会压抑整个社会竞争,削弱社会消费能力,进而抑制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最终让经济丧失了持续增长的能力;即使一个产业,市场中同时存在几个官僚资本的垄断企业,他们也会通过达成协议维持垄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100103/178505.html

更多阅读

技术官僚 技术官僚集团

首次被这样的称谓迎头砸中,一片茫然。除了自责与悔恨暗示着LZ的孤陋寡闻外,只能望文生义出面前这位同学发自肺腑的鄙夷和不屑。确实未曾想过,素来崇尚无为而治的LZ竟也终有此身背骂名之日。回想当时还傻傻的讨教这个闻所未闻的名称解释

中国是典型的官僚资本主义社会 中国官僚资本主义

一提到官僚资本主义,不禁让人想起了旧社会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当时的一般定义应该是,企业属于个人,而这个人却是个政府官僚,而且是位高权重的高官。官僚资本企业借助政府的权力,排挤和并吞

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向官僚化企业宣战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企业竞争的高度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如何在越来越复杂的环境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文/白万纲  对许多企业来说,复杂性是一项重大挑战:随着员工规模的扩大,人均利润仍能保持较高水平的企业越来越

李开复癌症治疗方案 李开复寻4000人的公司仍没有官僚

系列专题:李开复离职4000人都没有官僚的公司:  所谓“特殊及平等”,按照李开复的理解,就是一家公司到了4000人的时候,居然还没有官僚现象的出现。  毕业于华盛顿大学的潘锦辉博士,至今仍对6年前的李开复记忆深刻。  当时,李开

声明:《官僚资本主义 官僚资本 官僚资本-基本简介,官僚资本-发展历史》为网友能打就别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