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成长经历简介 陈安 陈安-简介,陈安-学术成长经历

陈安,1929年生,福建人,中国法学家,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会长(1993至今),中国政府依据《华盛顿公约》于1993年、2004年两度遴选向“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CSID)指派的国际仲裁员(每国指派4名)。1981―1983年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从事国际经济法研究,并兼部分讲学。1990―1991年以“亚洲杰出学者”名义应聘担任美国俄勒冈州西北法学院客座教授兼国际法研究学术顾问。先后多次应邀赴美、加、比(欧共体总部)、瑞士(联合国分部)、德、英、澳、法、韩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讲学。在法律实务方面,兼职资深国际商务律师,多家跨国公司法律顾问;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仲裁员,国际商会(ICC)国际仲裁案件仲裁员,国际商会中国专家组(ICCCEX)成员;法国国际仲裁协会(IAI)仲裁员;美国国际仲裁员名册(RIA)仲裁员。

陈安_陈安 -简介


陈安教授

陈安,中国著名法学家,资深法学教授,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遴选的博士生导师,国际知名的中国学者。1950年厦门大学法律系毕业;1957年复旦大学政治学研究生毕业;1981~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厦门大学法学院前院长(1987~1998)和国际经济法研究所前所长(1987~1998),主要学术兼职: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会长(1993至今),中国政府依据《华盛顿公约》于1993年、2004年两度遴选向“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CSID)指派的国际仲裁员(每国指派4名)等。

1981~1983年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从事国际经济法研究,并兼部分讲学。1990~1991年以“亚洲杰出学者”名义应聘担任美国俄勒冈州西北法学院客座教授及国际法研究顾问。先后多次应邀赴美、加、比(欧共体总部)、瑞士(联合国分部)、德、英、澳、韩、荷、法、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讲学。

在法律实务方面,陈安是兼职资深国际商务律师,多家跨国公司法律顾问;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仲裁员,国际商会(ICC)国际仲裁案件仲裁员,国际商会中国专家组(ICCCEX)成员;法国国际仲裁协会(IAI)仲裁员;美国国际仲裁员名册(RIA)仲裁员。

自1983年从哈佛回国后,20多年来一直秉持“为振兴中华效力,以专业知识报国”的素志夙愿,积极从事国际经济法学研究,致力开拓创新,并经常以学术研究心得向中国商务部主管义务提供国策咨询意见,作为决策参考,多次获得商务部来函表扬。

陈安_陈安 -学术成长经历


陈安教授1950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法律系

陈安生于1929年5月。其学术成长经历,如以197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基本国策为分界点,可大体划分为前50年和后30年两大阶段。第一阶段:1929年至1979年。陈安虽天赋平庸,但能勤奋学习,故从小学至大学,经常成绩优秀,名列前茅,学业基本功扎实。大学毕业以后,经国家统一分配,曾担任人民法院审判员半年,旋即调回厦大法律系执教。三年后,因全国性“院系调整”,中断法学生涯,奉命“转行”执教于马列主义教研室、教育系、历史系等单位。辗转27年之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国策,陈安又奉命“归队”执教于法律系。这段期间,虽一贯黾勉敬业,“干啥学啥”,未敢稍懈,但由于频频转行,“运动”不断,法律专业业务日渐荒疏。


陈安教授195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政治学研究生班

第二阶段:1980年至2010年。1980年“归队”法律系后,一个偶然机会,陈安与前来厦大访问的时任哈佛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柯恩教授就跨国投资问题展开一场学术争鸣和激辩。事后对方称:“你的知识补充了我的不足”,并表示拟正式邀请陈安赴美访问和讲学。1981-1983年应邀访美期间,陈安专心致志,刻苦钻研“国际经济法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立足中国国情,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批判地吸收该学科的国际前沿学术成果和相关信息,扩大了学术视野,增长了专业新鲜知识,并致力开拓创新,开始逐步形成自己的学术理念和基本观点。这是陈安学术成长过程的一大转折和新的起点。

此段经历,诚如《人民日报》(海外版)一篇报道所概括:“1980年,半百之年的他重返法学领域。在应冲刺的年龄才起跑。……重返法学界6年之后,他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的国际经济法专业全国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陈安重返法学生涯于改革开放之始,他的学术生命从此与改革开放紧密相连。”

陈安_陈安 -主要学术成就


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五卷本)

近三十年来,陈安积极培养和带领精干的学术团队,集体攻关,致力于探索和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法学理论体系。撰写和主编的主要著作有《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五卷本,310万字)《国际经济法学刍言》(两卷本,210万字)、《美国对海外投资的法律保护及典型案例分析》、《国际经济立法的历史和现状》、《国际经济法总论》、《国际经济法学》、《国际经济法学专论》、《国际投资法学》、《国际贸易法学》、《国际货币金融法学》、《国际税法学》、《国际海事法学》、《国际投资争端仲裁――“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机制研究》、《MIGA与中国:多边投资担保机构述评》等40种,合计约2,330余万字。另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国际政府间组织“南方中心”两种机关学刊(“South Bulletin”和“Working Paper Series”)、美国多家法学学刊、日内瓦多家国际性学刊等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

陈安撰写和主编的这些著作和所撰的双语学术论文,分别从总论、各论、概论以及专题等四种不同的角度,阐述和论证国际经济法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其学术特点是旗帜鲜明地站在中国和全球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立场,独树中华一帜,投身国际争鸣。一方面,针对当代国际经济法学所面临的各种理论和实践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学术论证,致力为国际弱势群体争取和维护平权地位和公平权益而鼓与呼,探索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规律和路径;另一方面,有的放矢,针对外国媒体、政坛和法学界对中国的各种误解和非难,撰写双语长篇论文予以澄清和批驳。积三十年的努力,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法学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做出了重要的尝试和开拓性贡献,初步形成为国际经济法学领域中特色鲜明的中国学派。学界评议认为,陈安是“新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的奠基人之一,……汇集陈安30年研究国际经济法学主要成果的五卷本《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被认为是中国学者构建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派的奠基之作和代表性成果。”另外,以上多部论著被指定为全国性高校本科生、研究生法学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被全国高校广泛采用。

自1988年至2009年二十一年间,陈安的学术论著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十二项,二等奖八项,合计二十项(三等奖未计)。


陈安教授手迹

此外,陈安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还体现在:(1)他在1998年创办并长期担任主编的《国际经济法学刊》,已成为全国性专业同行交流和争鸣的重要学术平台,并于2006年入选为“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学术数据来源集刊。(2)他在1984年参与创建“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并从1993年起连续四度被同行学者推举担任会长,学会宗旨是“以文会友,以知识报国”。2007 年7月该学会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正式登记,成为全国性一级学术社团法人。法人住所设在厦门大学。(3)被遴选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 ? 法学》(2006年修订版)国际经济法分支的主编。(4)1960年被评为福建省劳模,2006年被评为福建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5)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7年、1994年、2003、2006年先后四次获得厦门大学最高荣誉奖“南强奖”一等奖;2008年又获“南强奖”特等奖。(6)《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制日报》等报刊以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刊物《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先后多次报道陈安的学术观点和有关事迹。(7)美国、英国多种《国际名人录》均列有陈安的个人小传。

陈安_陈安 -年过半百再出发(视频)

淘宝成长经历简介 陈安 陈安-简介,陈安-学术成长经历

陈安_陈安 -主要著作

1.《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专著,五卷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国际经济法学资料新编》(上、下两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国际经济法学专论》(第二版)(上、下两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国际经济法学》(第四版)(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国际经济法学资料选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6.《国际投资法的新发展与中国双边投资条约的新实践》(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国际经济法》(第二版)(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8.《国际经济法学新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9.《国际经济法学学刊》(第12卷4期-第15卷4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008年版。
10.《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修订版)国际经济法分支学科(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年。
11.《国际经济法学刍言》(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国际经济法概论》(第三版)(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国际经济法学学刊》(第8―12卷)(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005年版。
14.《国际经济法学》(第三版)(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国际经济法论丛》(第1―7卷)(主编),法律出版社1993―2003年版。
16.《国际经济法学专论》(上、下两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7.《国际经济法概论》(第二版)(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国际经济法学》(第二版)(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9.《国际投资争端案例精选》(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0.《国际投资争端仲裁――“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机制研究》(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1.《国际经济法》(主编),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22.《国际经济法学系列专著》(总主编,五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001年版。(含《国际投资法学》、《国际贸易法学》、《国际货币金融法学》、《国际税法学》、《国际海事法学》)
23.《海峡两岸交往中的法律问题研究》(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4.《台湾法律大全》(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25.《MIGA与中国:多边投资担保机构述评》(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6.《国际经济法学》(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7.《涉外经济合同的理论与实务》(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8.《国际经济法资料选编》(主编),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
29.《国际经济法总论》(主编),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
30.《台湾涉外经济法概要》(主编),鹭江出版社1990年版。
31.《“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述评》(专著),鹭江出版社1989年版。
32.《国际经济法系列专著》(主编,五卷),鹭江出版社1987―1989年版。(含《国际投资法》、《国际贸易法》、《国际货币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海事法》)
33.《舌剑唇枪:国际投资纠纷五大著名案例》(主编),鹭江出版社1986年版。
34.《美国对海外投资的法律保护及典型案例分析》(专著),鹭江出版社1985年版。
35.《国际经济立法的历史和现状》(日文、英文编译),法律出版社1982年版。
36.《列宁对民族殖民地革命学说的重大发展》(专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版。
37.《印度特伧甘纳人民的斗争及其经验教训》(英文译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7年版。
38.《修正主义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俄文译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版。
49.《反对修正主义》(俄文译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版。
40.《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学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各种反科学理论》(俄文译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陈安_陈安 -主要论文

1.“AReflectionsontheSouth-SouthcoalitionintheLastHalfCenturyfromthePerspectiveofInternationalEconomicLaw-making:FromBandung,DohaandCANCUNtoHongKong”,原发表于TheJournalofWorldInvestment&Trade(Geneva),第7卷第2期,2006年4月。经增订更新,被收辑于在海牙、纽约、伦敦同时推出的学术专著《从第三世界视角看通过贸易谋求经济发展》“EconomicDevelopmentThroughTrade:AThirdWorldPerspective”,KluwerLawInternational,2008年1月出版。
2.《区分两类国家,实行差别互惠:再论ICSID体制赋予中国的四大“安全阀”不宜贸然全面拆除》,载于《国际经济法学刊》第14卷第3期,2007年。
3.《DistinguishingTwokindsofCountriesandGrantingDifferentialreciprocity---Re-commentsontheFourSafeguardsinSino-ForeignBITsNottoBeHastilyandCompletelyDismantled,》载于TheJournalofWorldInvestment&Trade(Geneva),第7卷第2期2007年。
4.《ShouldtheFourGreatSafeguardsinSino-ForeignBITsBeHastilyDismantled?》载于《世界投资与贸易学刊》(TheJournalofWorldInvestment&Trade)第7卷第6期,December2006。
5.《WeakversusStrongattheWTO》载于《日内瓦天下大事论坛》季刊创刊号April2006。
6.《ReflectionsontheSouth-SouthCoalitionintheLastHalfCenturyfromthePerspectiveofInternationalEconomicLaw-mak》载于《世界投资与贸易学刊》(TheJournalofWorldInvestment&Trade)第7卷第2期,April2006。
7.《中外双边投资协定中的四大“安全阀”不宜贸然拆除》载于《国际经济法学刊》2006年第1期(第13卷)。
8.《南南联合自强五十年的国际经济立法反思---从万隆、多哈、坎昆到香港》》载于《中国法学》2006年第2期。
9.《TheForkConfrontingDDRandWTOafterItsHongKongMinisterialConference》《何去何从:香港会议后多哈回合和世贸组织的走向》载于《南方公报》(SouthBulletin)(日内瓦)2006年第120期。
10.《外商在华投资中的“空手道”融资:“一女两婿”与“两裁六审”》载于《国际经济法学刊》第12卷第3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外贸代理合同纠纷中的当事人、管辖权、准据法、仲裁庭、债务人等问题剖析――韩国C公司v.中国X市A.B两公司案件述评》,载于《国际经济法学学刊》(第9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美国单边主义对抗WTO多边主义的第三回合――“201条款”争端之法理探源和展望》,载于《中国法学》2004年第2期。
13.《晚近十年来美国单边主义对抗WTO多边主义的三大回合──综合剖析美国“主权大辩论”(1994)、“301条款争端”(1998-2000)以及“201条款争端”(2002-2003)》,载于美国《天普大学国际法与比较法学刊》2003年第17卷,第2期;其后,经修订增补,由国际组织“南方中心”(SouthCentre)作为其“工作文件”第22号,于2004年7月以“单行本”形式发行,并全文公布于该“中心”的网站。
14.《论涉外仲裁个案中的越权管辖、越权解释、草率断结和有欠透明――CIETAC2001―2002年个案评析》,载于《国际经济法论丛》2003年第7卷。
15.《中国“入世”后海峡两岸经贸问题“政治化”之防治》(增订本),载于《国际经济法论丛》2002年第6卷。
16.《中国“入世”后海峡两岸经贸问题“政治化”之防治》,载于《中国法学》2002年第2期。
17.《世纪之交围绕经济主权的新“攻防战”――从美国的“主权大辩论”及其后续影响看当代“主权淡化”论之不可取》,载于《国际经济法论丛》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8.《美国“1994年主权大辩论”及其后续影响》,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19.《评对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科发展现状的几种误解》,载于《东南学术》1999年第3期。
20.《再论中国涉外仲裁的监督机制及其与国际惯例的接轨》,载于《国际经济法论丛》(增订本)1999年第2卷。
21.《指鹿为马,枉法裁断――评港英高等法院1994年的一项涉华判决》,载于《升华与超越(大学生素质教育集锦3)》,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2.《论国际经济法的边缘性、综合性和独立性》,载于《国际经济法论丛》1998年第1卷。
23.《中国涉外仲裁监督机制申论》,载于《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24.《英、美、法、德等国涉外仲裁监督机制辨析》,载于武汉大学《法学评论》1998年第5期。
25.《再论中国涉外仲裁的监督机制及其与国际惯例的接轨》,载于《民商法论丛》1998年第10卷。
26.《论中国涉外仲裁的监督机制及其与国际惯例的接轨》,载于《国际仲裁学刊》(日内瓦英文版)1997年第14卷第3期。
27.《一项判决、三点质疑》,载于《民商法论丛》(中文增订本)1997年第8卷。
28.《一项判决,三点质疑:香港高等法院1993A176号判决评析》,载于《国际仲裁学刊》(日内瓦英文版)1996年第13卷第4期。
29.《台商大陆投资保险可行途径初探》,载于《中国法学》1995年第5期。
30.《论中国涉外仲裁的监督机制及其与国际惯例的接轨》,载于《比较法研究》1995年第4期。
31.《中国涉外仲裁监督机制评析》,载于《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32.《论国际经济法的含义及其边缘性》,载于《中国国际法年刊》1995年本。
33.《论“适用国际惯例”与“有法必依”的统一》,载于《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34.《论“有约必守”原则在国际经济法中的正确运用》,载于《东亚法律、经济、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1993年论文集。
35.《“台商大陆投资权益保障协议”初剖》,载于《台湾研究》1993年第4期。
36.《论国际经济法中的公平互利原则》,载于《中德经济法研究所年刊》1992年。
37.《是重新闭关自守?还是扩大对外开放?――论中美两国经济上的互相依存以及“天安门风波”后在华外资的法律环境》(英文),载于美国《律师》杂志(俄勒冈州)1991年第2期。《论中美经济的互补性以及天安门事件后在华外资的法律环境》,(英文)《律师评论(美国俄勒冈州)》1991年第2期。
38.《中国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的发展过程和法律结构》(英文),载于《中国涉外经济法》1990年。
39.《两种“两岸人民关系法”之对立与统一――兼谈“闽台自由贸易协定”之可行》,载于《台湾研究集刊》1990年第2、3期。
40.《某些涉外经济合同何以无效以及如何防止无效》(英文),载于英国《威拉梅特法学评论》1987年第23卷。
41.《我国涉外经济立法中可否规定对外资不实行国有化》,载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英两种文本)1986年第1期,其英译文本收辑于《在华投资的法律问题》,香港中贸翻译公司1988年版。
42.《从海外私人投资公司的体制和案例看美国对海外投资的法律保护》,载于《中国国际法年刊》1984年版。
43.《中国吸收外资政策的法律结构与组织结构》(英文),载于《中国闭关自守的终结》1985年版。
44.《是进一步开放?还是重新关门?――中国吸收外资政策法令述评》(英文),载于美国《国际法与比较法学报》》1985年第1期。
45.《从海外私人投资公司的由来看美国对海外投资的法律保护》,载于《中国国际法年刊》1984年本。
46.《是“棒打鸳鸯”吗?――就李爽案件评〈纽约时报〉报道兼答美国法学界同行问》(英文),载于美国纽约法学院《国际法与比较法学报》1981年第1期第3卷。
47.《论社会帝国主义主权观的一大思想渊源》,载于《吉林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
48.《试论和平共处与反帝斗争》,载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0年第2期。

陈安_陈安 -主要获奖奖项一览

近二十一年来陈安教授主要论著获奖情况(以倒计年为序,2009~1988,三等奖未计入内)

http://hiphotos.baidu.com/hsiaoer/pic/item/6c00c521899f86934723e843.jpg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590103/145704.html

更多阅读

淘宝成长经历简介 李雪岩 李雪岩-个人简介,李雪岩-成长经历

童年时,李雪岩就喜欢用书卷成话筒,对着电视里的文艺节目自歌自舞。小学参加的街舞表演让同学们大为惊艳。为了全能发展,篮球、长跑也是他的最爱。也许,成为一名出色艺人的梦想从那时起就发了芽。然而,成长总是艰难的,命运的一些安排也让他

淘宝成长经历简介 陈建州 陈建州-个人简介,陈建州-成长经历

陈建州,生于1977年5月2日,广东人,台湾男艺人,同为台湾啤酒篮球队副领队及行销总监,职业篮球运动员,参加新加坡职业篮球比赛时,因十字韧带损伤两度断裂,被迫放弃球员生涯,加入金星娱乐经纪人公司成为旗下艺人,进入演艺圈。2002年,因主持《TV三贱

淘宝成长经历简介 释小松 释小松-人物简介,释小松-成长经历

释小松(原名李思瑶),2006年3月9日出生于新疆库尔勒市,童星。2009年3月8日李思瑶在第七届香港国际武术节上,从洪金宝手中接过“亚洲武术小神童奖”、“国际武术节童子功奖”两项大奖。2010年5月23日李思瑶进入河南嵩山少林寺,成为少林寺武

声明:《淘宝成长经历简介 陈安 陈安-简介,陈安-学术成长经历》为网友藐视大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