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行为心理学 《网络行为心理学》 《网络行为心理学》-简介,《网络行为心理学

《网络行为心理学》是由乔伊森编著,商务印书馆于2010年9月出版的心理学书籍,本书是世界上最早的网络行为心理学研究的鼎力之作,能够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网络社会中人的行为,更充分地利用网络并认识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

行为心理学_《网络行为心理学》 -简介

作者:(英)乔伊森AdmN.Joinson著,任衍具,魏玲译

网络行为心理学 《网络行为心理学》 《网络行为心理学》-简介,《网络行为心理学

乔伊森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10-9
定价:31.00元

行为心理学_《网络行为心理学》 -作者简介

亚当・乔伊森,英国开放大学教育技术系讲师。

行为心理学_《网络行为心理学》 -序言

2001年1月初,我正在格拉斯哥(Glasgow)的一个理发店等候,当地报纸上的一篇文章吸引了我。它讲述了一对素未谋面的年轻恋人的故事。二战期间,他(她)们都是信号操作员,他(她)们通过莫尔斯代码(MotlSecode)和跨越克莱德河口(ClydeEstuary)的信号灯来谈恋爱。她在岛屿上工作,而他被派驻到在近海岸落锚的一艘美国轮船上工作。尽管她竭力说服她的上司让她和男友相见,但这对恋人始终未能团聚。战后,她竭力寻找心上人,但却没有找到。这则故事之所以成为新闻,是因为这对恋人在50年以后才得以相聚。
当时,我也正在阅读19世纪末期的电报接线员之间发生的类似故事。尽管任何能够实现基于文本交流的技术(如手机短信和“聊天”网站)似乎都在快速发展,但是“内容至高无上”的电子商务模型却存在着严重缺陷。
虽然本书的焦点是因特网,但是对其他以技术为媒介的交流形式也进行了大量的分析。本书尝试整合这些变化的现象。这并不是说,仅仅因为互动是通过媒介实现的,所以媒介就不重要――恰恰相反,我想要说的是,根据工具、个体和背景之间的交互可以对行为模式做出预测。回顾过去之后自然要展望未来。在最后一章中,用了一些篇幅来展望未来的因特网发展和它们对心理与行为的潜在影响。有人认为,可以在因特网上(或因特网外)对行为进行有效的设计。未来强调责任意识和可识别性的因特网发展将改变因特网行为的性质,但不一定会变得更好。

行为心理学_《网络行为心理学》 -查看目录

图示目录
表格目录
序言
致谢
缩略词目录
第一章心理学与网络
工具和因特网心理学
因特网简介
无须见面的交谈:对媒介交流心理影响的简要回顾
媒介交流――以史为鉴

第二章从工具到行为
工具与行为的特性
媒介交流的模型
自我关注模型

第三章个体的因特网行为与人际间因特网行为的
消极面
网络成瘾
网络论战与反社会行为
网络关系:太亲密?太快?

第四章抑郁、欺骗和色情:网络生活的阴暗面
因特网使用与心理健康
网络社会支持中的阴暗面:不利建议、欺骗和去边缘化偏离
在线社区中的欺骗和性别伪装

第五章因特网上积极的个人行为及人际行为
乌托邦思想和新技术
重温网络成瘾
因特网和身份的积极面
在线身份和现实生活
媒介选择、印象管理和元知觉
人际互动
因特网上的浪漫关系
对在线关系的“预测”

第六章共享与网上冲浪:在线社区和网站浏览的有利之处
虚拟社区:在线归属感的益处
弱联系和虚拟社区的益处
在线情感支持
因特网和生活质量
动机性因特网浏览的积极影响
积极的因特网使用及其意义

第七章用于理解因特网行为的框架
用户方面
媒介效应
媒介效应和用户间的交互作用
策略性和动机性用户、期望效应和意外效应的意义及应用I

第八章回首过去,展望未来
网络崇尚交流过程而非交流内容
因特网行为的设计
网络行为的心理学研究
参考文献
作者索引
主题索引
译后记

行为心理学_《网络行为心理学》 -分类与标签

应用心理学>符号与传媒心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570103/140459.html

更多阅读

设计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

日用品中的设计问题无论是什么产品,在设计中包含的四个基本要素——预设用途、限制因素、匹配和反馈。物品的预设用途为用户提供了改如何操作的线索。平板是用来推的,旋钮是用来转的,狭长的方孔是用来插东西的,球是用来抛掷或上下弹跳

李尧投资心理学 《投资心理学(原书第5版)》 推荐序

     股市风云变幻,无论你是新手入市还是精明老练,无论你是过度自信还是谨慎保守,投资行为都会不可避免地融入主观信念、行为偏差以及投资情绪,这将系统而持续地影响你的决策与判断。行为金融学早已提供充分的证据表明,心理效应对投

声明:《网络行为心理学 《网络行为心理学》 《网络行为心理学》-简介,《网络行为心理学》为网友箜港巷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