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地图 太行山

太行山

太行山(北纬34°34'-40°43'、东经110°14'--114°33'),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

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数400余公里。太行山由多种岩石结构组成,呈现不同的地貌,大部分海拔在1200以上,有众多河流发源或流经,地势北高南低并储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太行山地图 太行山

自距今18亿年的吕梁运动以后,本区地壳进入差异升降阶段,并由此导致了海水的进退往复,分别形成了中元古代地台沉积盖层,以及上覆的古生界寒武、奥陶、石炭和二叠系地层。其中奥陶和二叠系为含煤地层。发生在中生代的燕山运动使太行山新华夏式褶皱带逐渐形成并发育太行山前深大断裂带。

发生在新生代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太行山强烈隆升,而山前的华北平原则相对下沉,经过数百万年的千古锤炼,太行山终于产生。

山地受拒马河、滹沱河、漳河、沁河等切割,多横谷,当地称为“陉”,古有“太行八陉”之称,为东西交通重要孔道。太行山东翼断陷盆地中分布有井陉、临城、峰峰、六河沟等著名煤矿。太行山为重要地理分界,山以西为黄土高原,以东为黄淮海平原。山地对夏季风有明显阻滞作用,迎风坡降水较多,并形成暴雨区。山地东侧为地震强烈活动带。

太行山脉的的地质基底是复式单斜褶皱。东侧为断层构造,相对高差达1500~2000米,山前发育典型的洪积扇以及冲洪积平原。从北向南有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太白山、白石山、狼牙山、南坨山、阳曲山、王屋山等山峰。山西高原东部河流多切过太行山进入河北平原,汇入海河水系。只有西南部的沁河水系向南汇入黄河。

太行山是中国东部的一条重要地理界线。东部的华北平原是落叶阔叶林地带,西侧的黄土高原是森林草原地带和干草原地带,两侧的植被、土壤垂直带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异。

太行山脉多东西向横谷,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商旅通衢。古时有著名的“太行八陉”。

太行山北高南低,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2000米以上的高峰有河北的小五台山、灵山、东灵山、白石山,山西的太白魏山、南索山、阳曲山等。北端最高峰为小五台山,海拔高2882米;南端高峰为陵川的佛子山、板山,海拔分别为1745米、1791米。

太行山山势东陡西缓,山西高原东部河流多切过太行山进入河北平原,汇入海河水系。只有西南部的沁河水系向南汇入黄河。

太行山脉西翼连接山西高原,东翼由中山、低山、丘陵过渡到平原。山中多雄关,著名的有位于河北的紫荆关,山西的娘子关、虹梯关、壶关、天井关等。

太行山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线。北宋时代杰出的科学家沈括看到太行山的山崖之间“怯怯御螺贝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经过研究指出:“此乃昔日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现代地质研究证实了他的论断。太行山崖间的螺蚌壳,显系古生代地层中的腕足动物或软体动物化石。

太行山形势险峻,历来被视为兵要之地。从春秋战国直到明、清,两千多年间烽火不息。

公元前650年,齐伐晋,入孟门、登太行。齐桓公曾悬车束马窬太行。前552年,齐庄公使栾盈入曲沃,为内应,以兵随之,上太行,入孟门,栾盈败,齐兵还,取朝歌、孟门。公元前263年,秦国攻伐韩国,白起在太行山“决羊肠之险”,一举夺韩荥阳。

公元前204年,刘邦被困于荥阳、成皋之间,他采纳郦食其的建议,北扼飞狐之口,南守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北)之津,终于转危为安。

公元70年,汉明帝登太行,幸上党。公元85年,汉章帝北登太行山,至天井关。公元114年,汉安帝为防外敌侵犯洛阳,下诏在太行南端36处要冲屯兵。公元204年,曹操围临漳,袁尚轻易率军东出太行,结果大败于曹军。

公元309年,刘渊据蒲子,遣其子刘聪等十将南据太行,石勒等十将东下赵魏。公元394年,后燕慕容垂进伐西燕,屯军于临漳西南。西燕慕容永令全部人马前去堵塞太行山口,慕容垂引兵自滏口进入,灭了西燕。

公元423年,北魏明元帝自河内登太行,至高都见山西泽州。公元531年,北魏孝庄帝元子攸诛杀尔朱荣,使将军史仵龙等守太行岭。及尔朱兆自晋阳南下,史仵龙等帅众先降,尔朱兆遂长驱入洛阳。公元548年,东魏高澄自虎牢渡河,南至洛阳,既而自太行还晋阳。

公元604年,汉王杨谅举兵并州,分遣其将余公理自太行下河内。公元607年,隋炀帝北巡,发河北丁男凿太行山,达于并州,以通驰道。继而自太原还,上太行,开直道数十里,至济源。

公元620年,李世民与窦建德相争,李世民进据虎牢,使窦不能越过太行,李乘机占领上党,尽收河东之地。公元625年,突厥寇并州,诏并州总管任瑰屯太行,以备突厥。公元888年,河南尹张全义袭河阳,节度使李罕之北走,引河东兵还攻河阳,朱全忠遣军救全义,分兵欲断太行路,河东军惧,引退。公元900年,朱全忠攻易定,李克用遣李嗣昭将兵下太行,拔怀州,攻河阳,以救之。次年,朱全忠攻李克用,分遣其将氏叔琮入自太行。

五代后汉末,郭威入汴,李骧劝北汉刘崇疾引兵逾太行,据孟津。公元1126年,粘没喝陷太原,遂长驱下太行,入怀州。公元1206年,蒙古围金中都,分军循太行而南,破怀、孟。公元1214年,蒙古使其将木华黎经略太行东西诸州军。

公元1281年,刘福通率起义军越过太行,火烧上党。元将察罕粘木儿塞井陉、杜太行,遏止起义军向北发展。

公元1368年,明军克元都,遂西下太行,收山西州郡。

抗日战争时期,河北、山西的八路军一二九师在刘伯承、邓小平的领导和指挥下,创建了太行区(晋冀豫边区)。发轫于太行山的游击战,迅速发展到西起同薄、汾河,东至渤海,南靠黄河,北沿正太、沧石路的广大地区,先后形成许多重要战略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560103/137808.html

更多阅读

太行山无人村 邯郸山脉地形图

在太行山河南与山西交界的地方,以前零星地分布着一些小村子。这些村子处于大山深处,交通极其不便,土地贫瘠,吃水更是生活中的大问题,所以这里的人生活十分艰苦。近年来,有关方面鉴于以上的问题,特别是山西方面,将山里的人家迁到平原地区,这

柏乡县 柏乡县地图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柏乡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地处太行山东麓的冲积平原上。东与宁晋县交界,西与临城县毗邻,南与隆尧县接壤,北与赵县、高邑县相连。东西宽16.4公里,南北长24.4公里,面积268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柏乡镇,距省会石家庄70公里。查

声明:《太行山地图 太行山》为网友心死绿稻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