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奈替米星 奈替米星-药物名称,奈替米星-药理作用

奈替米星奈替米星,本品抗菌作用与庆大霉素基本相似,对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枸椽酸杆菌属、沙雷菌属、绿脓杆菌、硝酸盐阴性杆菌等具良好抗菌作用。脑膜炎球菌及流感杆菌对之亦多数敏感。本品对普罗菲登菌属、沙雷菌属的作用不如庆大霉素,对绿脓杆菌的作用不如妥布霉素,但对葡萄球菌属和其他革兰阳性球菌的作用则优于其他氨基糖甙类;本品对部分甲氧西林耐药菌有抗菌作用,对肺炎球菌、各组链球菌的作用较差,对肠球菌属和厌氧菌无作用。本品对某些氨基糖甙类钝化酶稳定,因此对部分庆大霉素耐药菌仍有效。

奈替米星_奈替米星 -药物名称

奈替米星,英文名Netilmicin,中文别名立菌克星、立刻菌星、乙基西梭霉素、奈替霉素、乙基西梭霉素、乙基紫苏


奈替米星彩色分子结构图霉素,英文别名Certomycin、Gertomycin、Netillin、Netilyn、Netrocin、Netromicime、Nettacin,西医药物。

奈替米星_奈替米星 -药理作用


西索米星抗菌谱与庆大素近似,本品的特点是对氨基糖甙乙酰转移酶AAC(3)稳定。对产生该酶而使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西索米星等耐药的菌株,本品可敏感。肌注后迅速吸收,血药峰浓度在30-60分内出现。按2mg/kg注药,血药峰浓度可达7μg/ml。按规定剂量给药,8小时后血药浓度小于3μg/ml。本品的半衰期为2-2.5小时,不随用药途径变化,但剂量加大时则半衰期可延长(按3mg/kg给药,t1/2为3小时)。80%的药物在24小时内自尿中排泄,尿药浓度可超过100μg/ml。

本品在体内不代谢。每12小时给药1-4mg/kg,可于用药第2次达到稳态。本品广泛分布于各主要脏器和各体液中,但在脑脊液和胆汁中浓度低。由于本品可进入腹水或水肿液中,因此,此类患者的血药浓度常低于其
奈替米星他患者。发热者的血药浓度也常低于不发热者,但退热后血药浓度可略升高。本品抗菌作用与庆大霉素基本相似,对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枸椽酸杆菌属、沙雷菌属、绿脓杆菌、硝酸盐阴性杆菌等具良好抗菌作用。

脑膜炎球菌及流感杆菌对之亦多数敏感。本品对普罗菲登菌属、沙雷菌属的作用不如庆大霉素,对绿脓杆菌的作用不如妥布霉素,但对葡萄球菌属和其他革兰阳性球菌的作用则优于其他氨基糖甙类;本品对部分甲氧西林耐药菌有抗菌作用,对肺炎球菌、各组链球菌的作用较差,对肠球菌属和厌氧菌无作用。本品对某些氨基糖甙类钝化酶稳定,因此对部分庆大霉素耐药菌仍有效。

奈替米星_奈替米星 -动力学


肾上腺本品药理学特性与庆大霉素相似。肌注后吸收迅速而完全,成人1次肌注1mg/kg后,3.76mg/L的血药峰浓度于给药后0.5~1h到达;肌注2mg/kg及3mg/kg后的平均血药峰浓度分别可达11.8mg/L和15.8mg/L;1次静滴(30min内滴完)2mg/kg后的血药峰浓度为16.8mg/L,8h后仍可测得0.9mg/L。本品主要经肾小球滤过排出,24h尿中排出率约为60%~90%;血清半减期为2~2.5h。本品广泛分布于各主要赃器和体液中,在肾皮质、肾髓质及乳头有积聚,但在脑脊液和胆汁中浓度低。

奈替米星_奈替米星 -适应症


金葡菌主要用于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变形杆菌、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沙雷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沙门杆菌、志贺杆菌、奈瑟球菌等革兰阴性菌所致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皮肤和软组织、骨和关节、腹腔、创伤等部位感染,也适用败血症。本品主要用于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属、变形杆菌属、肠杆菌属、枸椽酸杆菌、沙雷菌属、流感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败血症以及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皮肤和软组织、骨和关节、腹腔、创伤等部位的严重感染。与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联合,用于病原未查明发热患者的经验治疗。

奈替米星_奈替米星 -用法用量


肾盂肌注,成人一日3-4mg/kg;重症一日4-6.5mg/kg,分2-3次给药.新生儿一日4-6.5mg/kg,婴儿和儿童一日5-8mg/kg,分2-3次给药。也可一日4.5-6mg/kg,一次肌注。耳毒性较轻,其他参见庆大霉素和链霉素。本品可供肌注或静滴,两者剂量相同。成人剂量为每日4~6mg/kg,分2~3次。严重全身性感染每日7.5mg/kg,1次或8~12h给药1次。儿童用量:出生6周以上至12周者每日4~6mg/kg,分2~3次或每8~12h1次。

早产儿及新生儿的用量适当减少;出生6周以内者,每日4.0~5.0mg/kg,分2次给药。本品疗程一般为7~14日。疗程中最好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尤其肾功能减退者),使血药峰浓度保持在6~10mg/L,谷浓度低于2.0mg/L为宜。

奈替米星_奈替米星 -不良反应

他汀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奈替米星 奈替米星-药物名称,奈替米星-药理作用

皮疹可有轻度听力损害及肾损害.能引起过敏反应:皮疹、药热、面部潮红或苍白、气喘、心悸、胸闷、腹痛、过敏性休克。少数病人口周、面部和四肢皮肤发麻、白细胞减少。可引起罗姆伯格氏症(闭目难立、暗处和洗脸时站不稳)中毒症状。大剂量使用可有尿闭、急性肾衰及神经系统症状。

吸入可有过敏反应、哮喘。滴眼可有水肿、中毒性结膜炎、过敏反应。本品可引起肾功能和听力损害,用药后患者可出现管型尿,以及血尿素氮和肌酐值升高等,但症状大都轻微而可逆。本品偶可引起头痛、视力模糊、瘙痒、恶心、呕吐、皮疹、血清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增高,嗜酸粒细胞增高等。

奈替米星_奈替米星 -禁忌

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必须适当调整剂量。

奈替米星_奈替米星 -相互作用


氨基酸本品与苯唑西林或氨唑西林联合对金葡菌有协同作用;与阿洛西林、羧苄西林或头孢他啶联合对绿脓杆菌有协同作用;与其他具有耳、肾毒性的药物合用会加重耳、肾毒性;维生素C可酸化尿液,降低本品抗菌活性;强利尿剂可加重本品肾毒性。氨基糖苷类药物相互作用:
1、与强利尿药(如呋塞米、依他尼酸等)联用可加强耳毒性。

2、与其他有耳毒性的药物(如红霉素等)联合应用,耳中毒的可能加强。

3、与头孢菌素类联合应用,可致肾毒性加强。右旋糖酐可加强本类药物的肾毒性。


茶碱4、与肌肉松弛药或具有此种作用的药物(如地西泮等)联合应用可致神经―肌肉阻滞作用的加强。新斯的明或其他抗胆碱酯酶药均可拮抗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5、本类药物与碱性药(如碳酸氢钠、氨茶碱等)联合应用,抗菌效能可增强,但同时毒性也相应增强,必须慎重。

6、青霉素类对某些链球菌的抗菌作用可因氨基糖苷类的联用而得到加强,如目前公认草绿色链球菌性心内膜炎和肠球菌感染在应用青霉素的同时可加用链霉素(或其他氨基糖苷类)。但对其他细菌是否有增效作用并未肯定,甚至有两种药物联用而致治疗失败的报道,因此,这两类药物的联合必须遵循其适应证不要随意使用。

奈替米星_奈替米星 -制剂

注射剂:50mg/支,100mg/支,150mg/支。

奈替米星_奈替米星 -功能主治


DNA抗菌谱与庆大霉素近似,本品的特点是对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AAC(3)稳定。对产生该酶而使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西索米星等耐药的菌株,本品可敏感。主要用于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变形杆菌、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沙雷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沙门杆菌、志贺杆菌、奈瑟球菌等革兰阴性菌所致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皮肤和软组织、骨和关节、腹腔、创伤等部位感染,也适用于败血症。

奈替米星_奈替米星 -针剂制品

英文名NetilmicinSulfateInjection,类别西医药物。


细菌药理作用
本品属半合成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其抗菌谱广,对大肠肝菌、克霉伯菌属、肠肝菌属、沙雷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变形杆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嗜血质流感杆菌等具有高度抗菌活性;对缘脓杆菌等假单胞菌、普鲁威登菌和不动杆菌属等的某些菌株亦具有抗菌活性;对葡萄球菌属,包括甲氧西林敏感菌株和部分甲氧西林耐药菌株也具抗菌作用,对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粪肠球菌的抗菌作用较差。性状: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对其呈现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所致感染,亦可用于对其敏感的葡萄球菌属和绿脓杆菌等感染。
感染种类包括:1.复杂性尿路感染;2.败血症;3.皮肤软组织感染;4.腹腔感染;5.下呼吸道感染。


泌尿系统用法用量
本品静脉滴注和肌注的剂量相仿。肾功能正常者:成人用于复杂性尿路感染每日3-4mg/kg,中、重度感染每日4-6mg/kg,严重全身性感染每日6-7mg/kg,每8-12h给药1次。小儿用量:6周以上至12岁者用量为每日4-6mg/kg,每12h给药1次,早产儿、新生儿的用量应适当减少。严重感染、新生儿、婴幼儿感染用本品时均以静脉滴注给药为宜,本品的疗程视病种、病情而异,一般为7-14日。奈替米呈应用疗程中宜定期监测患者血药浓度,使血药峰浓度保持在6-10mg/L,谷浓度0.5-2mg/L,新生儿应用本品时必须监测浓度。静滴本品时,每次剂量可以来菌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50-200ml稀释后滴注1.5-2.0h,小儿应用时可根据剂量适当减少,稀释药液。肾功能减退者:应用本品时必须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调整剂量,有条件者宜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其结果拟订个体化给药方案,使其血药浓度调整至适当范围内(见上述),也可根据患者的内生肌肝清除率,或参考血肌肝值,血尿素氮值,减少本品用量或处长给药间期。


中枢神经不良反应
本品仍有轻微不良反应:1.肾毒性,其毒性轻微并较少见。2.神经系统毒性,累及其他常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相比,其发生率较低,程度亦较轻,表现为前庭及听力的受损症状,但尚无致耳聋者的报道。3.其他:偶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视觉障碍、心悸、皮疹、发热、呕吐和腹泻等;4.偶可发生糖、血碱性磷酸酶、血清转氨酶等的升高,也可出现白细胞血小板等的降低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加,加上反应多呈一过性;5.局部反应一般少见,偶有注射区疼痛。

禁忌
对奈替米星或任何一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有过敏或有严重性反应者禁用。

注意事项

血浆蛋白1.为避免或减少耳、肾毒性反应的发生,治疗期间应定期随访尿常规、血尿素氮、血肌肝等检查,并应密切观察前庭功能及听力改变。有条件者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调整剂量使高峰血药浓度在16mg/L以下,且不宜持续较长时间(如2-3h以上),谷浓度避免超过4mg/L,以减少耳、肾毒性的发生。
2.避免与其他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强利尿剂、神经肌肉接头阻滞剂等肾毒性和神经毒性药物同用。
3.肾功能能减退患者应根据肾损害程度减量用药(见用法与用量),高龄患者宜按轻度肾功能减退减量用药。
4.由于妊娠期患者应用的安全性未能确定,宜避免应用。
5.新生儿避免应用,如确有指征应用时,给药方案必须需在血药浓度监测下进行调整方可应用,否则,不宜使用。6.疗程一般不宜超过14日,以减少耳、肾毒性的发生。

肾7.本品注射给药时不宜与其他药物混合静滴或肌注。
8.单纯性尿路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本品非首选药,败血症治疗中需联合具协同作用的药物;腹腔感染治疗时,宜加用甲硝唑等抗厌氧菌药物。

相互作用
避免与其他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强利尿剂、神经肌肉接头阻滞剂等肾毒性和神经毒性药物同用。

奈替米星_奈替米星 -硫酸盐制品


蛋白质药理作用
本药是半合成水溶性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其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敏感细菌的正常蛋白质合成。

适应症
敏感细菌所引起的菌血症、败血症(包括新生儿败血症),严重的呼吸道感染,肾和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骨及关节感染,烧伤、创伤和手术前后的感染,腹腔内感染(包括腹膜炎),胃肠道感染。

用法用量
泌尿系感染或全身性感染成人4-6mg/kg体重/日,分2-3次,每3-12hr肌肉注射或静脉给药1次,在上述推荐的剂量范围内,泌尿系感染者的剂量要小些,而全身感染者的剂量要大一些。


血清其它感染成人使用剂量如下,体重为40-50kg,100mg/12hr或200/日;体重为50-90kg,150mg/12hr或100mg/8hr或300mg/日。体重低于或高于上述范围者,用药剂量应根据去脂体重4-6mg/kg/日计算。危及生命的感染成人剂量可增至7.5mg/体重/日,分3次使用,一旦临床症状有改善,剂量通常在48hr之内应立即减至6mg/kg体重/日或更低。儿童6-7.5mg/kg体重/日或2.5-mg/kg体重/8hr。

婴儿和超过1周的新生儿早产儿7.5-9mg/kg体重/日或2.5-3mg/kg体重/12hr。早产儿或足月刚满1周或不到1周的新生儿6mg/kg体重/日或3mg/kg体重/12HR通常所有患者的疗程均为7-14日。肾功能受损患者应调整剂量及给药次数。两次给药的间隔时间(小时)大致等于血清肌酐水平(mg/100ml)乘以8,例如一个体重60kg的患者,血清肌酐水平为3mg/100mg,该患者使用治疗方案为:每次120mg,每24hr一次。


血管肾功能不全的严重全身感染者,可增加给药次数,但应减少治疗剂量。推荐的方法是:在给予常规的首次或负荷剂量后,减少每8hr一次的给予之单剂量,把常规剂量除以血清肌酐水平,例如,一个体重60kg的患者,首次剂量120mg,血清肌酐浓度3mg/100ml,该患者治疗方案为400*(120/3),每8hr给药一次。如果已知肌酐清除率(CCr),则每间隔8hr所使用的维持剂量可采用以下计算公式:维持剂量=患者的CCr/正常的CCr×常规的维持剂量。进行血液透析的肾功能衰竭患者持续8hr的血液透析可降低本药浓度约50%。在每次血液透析结束后推荐给予2mg/kg体重的剂量。

儿童推荐剂量为2-2.5mg/kg体重。静脉给药适用于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对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液系统疾病、严重烧伤或肌肉萎缩的患者,也应优先考虑静脉给药。

不良反应

血红蛋白常见可逆的肾功能损害,见于既往有肾功能损害史和超过推荐剂量者。第八对颅神经毒性作用,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较其它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低和轻。主要发生于肾功能不全者的患者、长期和大量用药者。症状通常是短暂的,包括:头晕、眩晕、耳鸣和听力减退,听力减退主要表现为高音分辨力减弱。完全性耳聋尚无报道。其它罕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不适。视觉障碍、定向障碍、心动过速、感觉异常、皮疹、寒战、发热、体液潴流、呕吐和腹泻。可能引起血糖,碱性磷酸酶,SGOT或SGPT增高,其它的肝功能检查异常。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减低,嗜酸细胞。

注意事项
为了避免或减少本药的肾毒性和对第八对颅神经损害的危险.本药血清峰浓度应低于16ug/ml,血清谷浓度应在3ug/ml或更低。大面积烧伤患者,药物动力学改变可引起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血浓度的减低。对这类患者,测定血清浓度尤为重要,可作为调整药量的依据。


维生素B6应避免与其它具有潜在神经毒性和/或肾毒性药物如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头孢噻啶、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西索米星、妥布霉素、新霉素、链霉素、Paramomycin、紫霉素、万古霉素等,同时或先后联合应用,高龄和脱水可增加产生毒副作用的危险。应避免与强利尿酸、呋噻米等联合使用,当静脉给药时,利尿剂通过改变药物在血清和组织中的分布浓度,而加强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毒副作用。神经肌肉疾病的患者,如重症肌无力、帕金森氏综合征应慎用。

药物这类药物对神经肌肉连合处具有潜在的箭毒样效应。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药物之间存在着交叉过敏现象。本药可能引起非敏感菌群的过度生长。对妊娠和哺乳的影响妊娠期使用的安全性尚未建立,孕妇宜慎用。用药过量发生药物过量或毒性反应时,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将有助于从血液中清除本药。

制剂
100mg×1瓶。

奈替米星_奈替米星 -致麻木过敏反应


青霉菌病历摘要
例1,女,36岁,因“发热、咳嗽、咳痰2天”于2004年9月10日来我院门诊就医。当时查体:T38.8℃,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心肺听诊正常。血常规示:WBC18.3×109/L,N0.82,L0.18。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青霉素皮试(-),给予NS100ml,青霉素480万uivdripbid,5%GS100ml硫酸奈替米星(四川升和制药有限公司)20万uivdripqd。液体全部输完后约30min,感面部阵发性麻木,双手无力,无其他不适。既往无青霉素过敏史。次日停药,症状逐渐消失。

例2,男,32岁,因“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半天”于2004年10月15日来我院门诊就医。患者前一晚有不洁饮食史,大便6次,无黏液脓血,无发热,呕吐4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查体:T36.5℃,神志清,精神欠佳,腹平软,脐周及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活跃。
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给予NS100ml,硫酸奈替米星(四川升和制药有限公司)20万uivdripqd,5%GNS500ml,VitC2.0g,VitB60.2g,10%氯化钾注射液10mlivdripqd,液体输完后约1h患者出现面部及双手麻木,无其他不适。次日停输奈替米星后症状消失。


青霉素专家讨论
硫酸奈替米星为半合成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本品的耳毒性和肾毒性发生率低,程度也较轻。临床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如新生儿脓毒症、败血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尿路生殖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腹膜、胆道感染、皮肤或骨骼感染等,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罕见过敏反应,偶尔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视觉障碍、心悸、皮疹、发热等。本病例中出现面部及双手麻木反应较少见,该反应可在停药后消失。一旦出现上述反应可停药,预后较好,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予以注意。

奈替米星_奈替米星 -参考资料

1、中国医学药典 第二部。

2、奈替米星注射液说明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530103/128448.html

更多阅读

洋地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阿片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洋地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孙守华甘肃省镇原县中医医院(甘肃镇原744500)关键词:洋地黄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洋地黄类药物作为正性肌力药物的代表用于治疗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已有200余年的历史,虽然说近年来随着血管

声明:《他汀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奈替米星 奈替米星-药物名称,奈替米星-药理作用》为网友因蒍鰅見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