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研究领域 房宁 房宁-个人经历,房宁-研究领域

房宁,1957年6 月生,现任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政治学会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等。以其独特的“第三世界视角”观察、研究当代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变化,揭示在资本全球化条件下的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的特殊规律,对于当代民族主义复兴的历史背景做出了新的诠释。代表性着作:《现代西方政治理论》《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引论》等。

房宁_房宁 -个人经历

1957年6月生,现任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院政治学系主任,教授。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政教系,留校任教。1990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4年破格晋升教授 。

青年时代插队


房宁

房宁出身于北京的一个中医世家,房宁是在中国人民大学的院子

里长大的,他的祖父以上三代都是北京的中医名家。

1975年18岁的房宁来到北京市郊上地村插队。上地是汉代屯兵之地,是北京地区一处文化遗址。也许是由于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村子里不少姑娘、小伙儿能写会画,能歌善舞,一表人材,一点不比城里来的“知识青年”差。可是不久,房宁就发现,本村的小伙子娶的媳妇几乎清一色的来自更加贫苦的河北三河县,而本村的姑娘却无论如何都要嫁个城里人,对象即使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也得凑合。性资源的流向最能反映一个社会的差别,它赤裸裸地向人们揭示社会的等级和差距。现实使一心响应毛主席号召、满脑子理想主义的房宁看到了社会的真实、人生的真实。他曾说,农村的经历使他感到困惑,体验了悲凉,也使得他开始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的命运。就是这一情结促使他在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后,决意学习社会科学。

1977年底,房宁如愿以偿考上了当时的北京师范学院政教系,四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当了一名教师。听过房宁的课或讲座的人都领略过他的口才,上佳的口才使他的教师生涯相当顺利,连续的破格晋升使他在同学和同龄人中以最快的速度当上了教授,直到2001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任政治学所副所长。

留意房宁的人会发现,房宁的人生之路并没有多少传奇色彩,可以说是顺风人生。但是从一名在农村插队的“知识青年”成长为一名著名的政治学者,短短20多年的时间,房宁在中国思想界已经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他总能在关键的时刻发出独特的声音,他的思想无可争辩地具有前瞻性。他无疑是一位真正站在思想前沿的中国人。

思想的变化


房宁

1987年,他获得了去美国做访问学者的机会。也就是这次美国之行使他对西方的繁荣有了一种由表及里的洞察,从而使他的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

当年在同事和家人羡慕的目光下,他怀着激动、好奇的心情飞到了大洋彼岸。然而作为一个社会科学学者,房宁并没有沉浸在美国的繁华梦中,而是以一种学者的责任感仔细观察和了解美国社会。他有机会走访了美国很多个州,广泛接触各阶层人民。

有一次一个美国人问房宁:你对美国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房宁说:美国富裕呀。那人又问:你知道我们美国为什么富裕吗?房宁自嘲地答道:我是研究政治学的,对经济学问题不太清楚。那人却说:这根本不是一个什么了不起的学术问题,这是我们美国人都知道的一个简单道理,我们美国从全世界人的兜里拿钱,装到我们的兜里,我们的生活当然就好了。

这次看似调侃的对话却对房宁产生了很大震动。他开始注意到了美国富裕繁华背后的东西,这也许是他能够走出80年代中国大多数知识分子中普遍存在的某些意识的开端。由此发端,房宁开始讲述起了另一个美国故事。美国凭借资本、技术、信息的垄断优势,占据了国际经济分工的高端,它乘全球化之机,从世界每个角落赚取超额利润。当巨大的经济剩余流回美国的时候,美国人尽情地享受幸福生活。于是,对全球化的另类描述“资本流遍世界,利润流向西方”进入了当代中国的话语。

仅一年的美国游学使房宁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他变得沉重起来。面对风起云涌的全球化浪潮,他感到了中国将遇到的巨大压力。回国后他开始认真研究起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理论,试图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找到应对之策。90年代中期,房宁写出了他的第一本学术着作《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引论》,他关于全球化的许多观点以及在中国语境中开始流行起来的一些概念,其实都可以在那本书中找到它们的原型。

尽管《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引论》是一部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论着,但实际上这本书自始至终都流露着他对中国问题、中国道路的关照与思考。像房宁在20世纪发表的所有着述一样,他几乎没有使用过“民族主义”这个词语,但他的思

想实际上是当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的理论发端。

如果说《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引论》中民族主义思想还处在萌动状态,那么同年他与王小东等人策划的“中国青年看世界”的民意调查,则是他们对当年还潜藏于青年一代思想中的民族主义思潮的一次公开的发掘和张扬。

逆向种族主义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王小东称为的“逆向种族主义”,这股思潮给当年那一代人带来深深的迷茫。而90年代中国人在开放进程中对外部世界、对全球化了解的加深,加之中国经济、政治环境的变化,社会思潮逐渐地发生了转化。本来就与80年代中国思想界主流格格不入的房宁和另一位也在苦思中国出路的学者王小东,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风向转变。他们知道对未来具有决定作用的是青年,是青年一代的思想,于是他们想到要搞一次面对青年的民意调查,以了解当代中国青年对世界、对中国的真实看法,从而诉诸青年、诉诸未来,以振作国人的民族精神。《中国青年报》的记者马明洁对他俩的想法表示认同。

1995年5 月30日,由房宁、王小东和马明洁策划的《中国青年看世界》调查问卷在《中国青年报》公布。这是中国民间第一次通过报纸公开进行大规模的社会调查,也是第一次调查中国公民对国际问题的看法,得到社会的强烈反响。问卷公布的当天就已收到读者的反聩,一个月后问卷回收达到了12万份,超过了当年《中国青年报》发行量的15% ,也完全出乎房宁等人的预料。

在这个调查中,策划者设定的诸多问题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三个问题:“你认为对中国最不友好的是哪一个国家?”“你认为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哪一个国家?”“你最不喜欢哪一个国家?”结果出人意料:75% 的人对上述三个问题的回答都是美国。

由于这一调查代表着20世纪90年代中国青年真实的思想动态,因而引起世界的哗然,路透社、法新社、共同社及《朝日新闻》《读卖新闻》《东京新闻》等媒体不但作了报道,还转摘了部分问卷的内容,并以专题分析文章对此次调查进行深度透视。这些媒体普遍认为,这次发生在中国的令人预料不及的民意调查,预示着当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和一场即将到来的爱国主义的热潮。

在持续的新闻轰炸中,尽管主要策划人之一的房宁一直拒绝接受采访,但他还是作为一个新闻人物,引起国内外的关注。美国的一些学者在了解房宁的经历后不无感慨地说,美国的经历没有把房宁熏陶成一个亲美的学者,反而造就了一个中国的民族主义者,令人不可揣度。有人戏谑道:美国送给中国一个民族主义者。

房宁_房宁 -研究领域

房宁教授的主要专业特长是进行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问题和青少年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多年从事政治学原理教学,曾讲授《政治学》、《西方政治思想》等课程。曾多次主持重大调查,如《中国青年报》大型读者调查“中国青年看世界”(1995年)、“中国青年看日本”(1997年)。主持国家“九五”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世纪之交中国青年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问题研究” ;北京市教育局项目“青少年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问题研究”;北京市百人工程项目“北京地区青少年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

房宁_房宁 -个人论着

着作

《现代西方政治思想》、《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引论》、《政治学分析教程》、《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邓小平人权理论学习读本》、《“四个如何正确认识”学习读本》等

论文

个人研究领域 房宁 房宁-个人经历,房宁-研究领域

《科举制与现代文官制度――科举制的现代政治学诠释》、《规范性与经验性之争――政治学研究基本范式探讨》、《社会主义是一种和谐》、《社会主义:满足需要还是改变需要》、《第三世界发展的陷阱与新世纪的全球矛盾》、《中国的对外开放需要转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知识使人文明》、《经济全球化的缘起、矛盾与走向》、《信用危机》、《美国经济的政治透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社会主义制度旺盛的生命力》、《经济全球化中的社会主义》、《论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现代政治中的选举民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410103/88330.html

更多阅读

裴端卿 裴端卿-人物简历,裴端卿-研究领域

裴端卿,男,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研究领域:蛋白质在正常与癌细胞里的运送机制;EGFR的信号传导机制与肺癌;干细胞的重编程及全能性调控机制;诱导多能干细胞(iPS)。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

甘相伟 甘相伟-个人经历,甘相伟-研究领域

甘相伟, 笔名向阳,湖北随州市广水人,80后,出生于山区的农民家庭。1999年9月就读于广水市第一高级中学,2005年7月毕业于平民大学――湖北经济管理大学长江职业学院法律系,2007年来到百般眷念的未名湖畔,在北京大学从事保安工作,2008年进入北

陈帅民 陈帅民-人物简介,陈帅民-研究领域

陈帅民,中国石化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高级工程师,现从事石油化工装置中化工反应物理量的测试与控制工作。陈帅_陈帅民 -人物简介陈帅民,1944年10月生,河南社旗人。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中国石化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高级工程师。陈

肇启东 肇启东-工作经历 ,肇启东-研究领域(研究课题)

肇启东,男,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硕士生导师。从事以下课题研究:1. 纳米材料的光电催化性质;2. 环境催化研究中的光电化学技术。肇_肇启东 -工作经历:1999-2003年7月,吉林大学,化学,理学学士2003-2008年6月,吉林大学,物理化学,理学博士2008年7月

张卫新 张卫新-个人履历,张卫新-研究领域

女,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化学会会员,现在任职于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工艺系。张卫_张卫新 -个人履历学习经历1990年7月合肥工业大学无机化工专业 学士1993年7月 合肥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 硕士2000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机化学专

声明:《个人研究领域 房宁 房宁-个人经历,房宁-研究领域》为网友初心不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