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评课稿 圆明园的毁灭评课稿(3篇)

圆明园的毁灭评课稿(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嘉宾们大家好!

下面我对罗柱森老师这节课谈谈自己的看法罗柱森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这对于这位老师来说是非常不简单的,相信罗柱森老师付出了不少汗水和时间这节课的教学中,罗柱森老师将爱与恨,圆明园美与毁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引领学生在“圆明园的毁灭”中进行一次灵魂的洗涤,进行一次深刻的心灵之旅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

一、教学设计,合理妥当

罗柱森老师精心钻研教材,从文本出发,利用教材本身的特点,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紧抓重点,柱森老师先抓住2、3、4自然段,带领学生追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追忆曾经的爱,然后再到第5自然段,“以爱激恨”,让学生体验“毁得让人心碎”这样把爱与恨,美与毁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整个课堂就营造得比较好不仅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更体现了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交融,这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

二、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得到突破

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柱森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牢牢抓住介绍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的珍贵文物三个方面进行了精读、精讲注重以读为本,充分理解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结合大量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出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从内心真切感受到圆明园是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突破了难点,从而为后面圆明园的毁灭感到痛心,对侵略者的仇恨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三、注重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阅读教学的实质就是指导学生读书,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处理好读讲关系,去引导学生多读和加大学生自学自悟的分量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在教学中,柱森老师注重突出语文课“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熟读成诵,在读中感悟”的特点,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默读、齐读、范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本文来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AiHuaU.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如在学习圆明园毁灭经过这段时,老师先播放影片引出学生对侵略者的憎恨,然后让学生带着痛惜、仇恨读好这段话,学生切实感悟语言规律,体会作者怎样传情达意,使学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再次唤起爱国热情,惋惜、痛恨之情,从而更进一步体验情感,与作者产生强烈共鸣,课堂教学达到高潮,感情得到升华

四、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权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过程中,柱森老师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自由表达,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段落,用喜欢的方式朗读,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权,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来,教师在允许学生自由表达后,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的思路,抓住需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当看完了圆明园被毁灭的一段录相后,让学生谈感受、谈感想,这样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权,注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

五、运用电影画面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利用电影画面组织教学,以特定的音响、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能有效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柱森老师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了电影画面,如:在教学圆明园被毁灭这段时,虽然文中具体描写了被毁灭的经过,但究竟是怎样一个场面,由于学生没有亲眼所见,对课文的理解只停留在表象,教学时播放一个圆明园被毁灭大致经过后的课件,图、文、声并茂的活动影像,渲染了课堂气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感情利用展电影画面展现教学内容,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具体生动、真观,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趣味性和生动性

当然,金无足赤,课无完美由于我们还处于传统教育向新课程探索的转轨阶段,所以,在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过程中,柱森老师还不够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尝试,还有就是这节课读的形式比够多,但读的分量和深度还不够以上几点是我个人对这节课的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指出、纠正

圆明园的毁灭评课稿(篇2)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精读课文。教者上的是第二课时,主要讲解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围绕“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三个中心句展开,从它的精妙布局、宏伟建筑要、珍贵文物这三方面来展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纵观全课,主要有以下可取之处:

1、注重情感投入,增强教学效果。

叶老师业务素质较高,能够在课堂教学这个舞台上演出一场好戏,投入自己的全部真情,时而让学生沉浸在昔日的美景中,时而让学生充满愤怒、惋惜之情。从美景到毁灭,整个画面、情感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的情感受到强烈熏陶。如在课末,全体学生站起来高呼: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爱国之情得以升华,推到了极致。

2、合理使用课件,提升学生情感。

教者运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信息量大且颇具人文色彩的环境来辅助教学.通过课件展示圆明园各类景观和被毁灭后的大量图片,引导学生先观察再朗读,结合教师言语的渲染,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3、落实课标要求,朗读指导到位。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叶老师在教学中注重磨擦课程理念的贯彻落实,通过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放手让学生默读,师生引读、全班齐读等各种朗读方式的使用来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

几点个人见解:

1、整堂课容量较大,面面俱到,略显仓促,一代而过,教师导的多,学生悟的少。

2、本文的情感基调。以聊天的方式贯穿全课是否妥当?

3、“举世闻名、众星拱月、不可估量”等重点词语的品析是否可以再深入点?

4、两次出示军官和士兵统统掠走、任意破坏的场面的语段,可否直接出示图片或影片,学生感受更直接?也可节省时间。

圆明园的毁灭评课稿 圆明园的毁灭评课稿(3篇)

5、听课教师可否换位思考:假如我来上这堂课,要怎样设计、如何上?

圆明园的毁灭评课稿(篇3)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欢迎来到麦元中心学校做客今天我们又迎来了县教研室组织的送教下乡暨远程教育研讨活动,共同聆听了孙老师给我们上的一节精彩的语文课―《圆明园的毁灭》这节课孙老师以情感为主线贯穿课堂始终,使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是美得心醉,毁得心碎下面我就这节课谈谈自己的收获: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410103/88222.html

更多阅读

《鹿和狼的故事》评课稿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实录

《鹿和狼的故事》评课稿鳌江十二小 林凤秋今天,我们听课的内容是《鹿和狼的故事》,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内容渗透的是一个有关生态平衡的话题文章先写了凯巴伯森林、鹿和狼共存,狼时刻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接着写居民对狼的大量捕杀;最

《呼风唤雨的世纪》评课稿 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

《呼风唤雨的世纪》评课稿《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科学性说明文,文章的内容虽然浅显易懂,但是紧跟时代步伐,洋溢着时代的气息,让学生在思想上热爱科学,认识到科技的力量之强大。纵观赵君华老师的整堂课,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堂

《生活中一次性用品》的评课稿--(初稿 生活中的暖色评课稿

昆阳一小李晓静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首先非常感谢温州市教研院和陈老师给我这个学习机会。综合实践课是一门崭新的课程,这门课程的创新精神和强大的包容性深深吸引了我。作为下水不久的新手,很荣幸能坐在这里观摩评析优秀的同

《2、3、4的乘法口诀》评课稿高娟华 789乘法口诀评课稿

《2、3、4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瑞安市实验小学 高娟华《2、3、4的乘法口诀》是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5的乘法口诀基础上学习的。在这节课中,陈慧智老师能够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口诀的来源,并自己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评课稿 棉花姑娘评课稿

黄老师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听后我颇有收获。本节课中黄老师带着学生去感受、了解德国的异域风情和民族精神,我也仿佛置身于其中被深深地感染了。回顾这一节课的教学,也带给我很多启示。首先,黄老师在教学中灵活采用“欣赏

声明:《圆明园的毁灭评课稿 圆明园的毁灭评课稿(3篇)》为网友到卜能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