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阻燃剂 阻燃木材 阻燃木材-阻燃木材,阻燃木材-.2浸溃处理新工艺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提高木材抗燃能力的方法。目的是阻缓木材燃烧,以预防火灾的发生,或争得时间,快速消灭已发生的火灾。木材的碳氢化合物含量高,是易燃材料。迄今尚无使木材在靠近火源时不燃烧的方法。木材阻燃的要求是降低木材燃烧速率。减少或阻滞火焰传播速度和加速燃烧表面的炭化过程。这对建筑、造船、车辆制造等工业部门至为重要。


木材防火阻燃剂_阻燃木材 -阻燃木材


阻燃木材木材在建筑业中广泛应用,但其固有的易燃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在国家颁布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将其火灾危险性列为丙类,即可燃固体;而按照《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其燃烧性能等级为B2级,即可燃性;若不经阻燃处理,则不能作为建筑顶棚的装修材料,在墙面装修使用中也受到很大限制。为了控制木材火灾危险性,扩大应用范围,必须对其进行阻燃处理。

我国在5000年前已采用木材外面涂泥土的方法来防火。后来采用将木材用漆布包缠后再涂以黏土、石膏等难燃性物质。在沿海地区,早就用海水处理过的木材建造灯塔。20世纪60年代,我国研制成功非膨胀防火漆,如过氧乙烯防火漆等。在20世纪70~80年代,先后研制成功膨胀型防火涂料,如氨基树脂型防火涂料,用作木质材料的饰面型防火保护层。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许多大学、研究所相继开展了木材阻燃处理研究工作。目前我国市场上出现了一大批木材阻燃产品,大多采用聚磷酸铵或者以氨基树脂固定阻燃剂。

2.10.1阻燃剂与阻燃方法(1)木材阻燃剂一般要求要有高阻燃性,能阻止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控制发烟量,燃烧散发烟雾的毒性和腐蚀性也应当小。对热和光稳定性大,不易挥发或浸出,不易水解,抗流失性、耐候性强,阻燃性能持久。本身无毒,其热解燃烧产物少烟、低毒、无刺激性和腐蚀性,满足环保型绿色化工产品要求。应当与其他助剂有很好的配伍性能,阻燃剂应使处理后的木材颜色变化不大,不影响其表面装饰,不至于在使用过程中内部阻燃剂向表面迁移,使表面起白霜或引起油漆和涂料剥离。使用简便,成本低廉,用量少,效力高。

阻燃性、防腐蚀性、防虫和结构尺寸稳定性,已成为木材阻燃发展方向。

(2)木材阻燃的方法阻燃剂的阻燃途径有:抑制木材高温下的热分解;抑制热传递;抑制气相及固相的氧化反应。

以上阻燃途径不是孤立的,一种阻燃剂往往具有一种以上的阻燃作用,并有自己的侧重面。因而木材阻燃剂配方中一般都选用两种以上复合成分,各成分相互补充,相互加强阻燃效果,产生协同作用。

木材阻燃处理按照处理工艺可分为表面涂覆处理和浸渍处理两种。表面涂覆是在最后加工成型的木材及其制品表面上,涂覆阻燃剂或阻燃涂料,或者在其表面粘贴不燃性物质,通过这层保护达到隔热隔氧的阻燃目的。表面涂覆的优点是能有效控制火势蔓延、药剂量较少,对木材物理力学性能影响小,操作方便,设备简单。缺点是一旦保护层破损,阻燃性能随即消失。

木材涂覆用的防火涂料按防火涂料阻燃功能分为非膨胀型防火涂料和膨胀型防火涂料。非膨胀型防火涂料通过涂料本身的难燃性或不燃性,或者通过涂层在火焰下释放出不燃气体并在表面形成釉状物的绝氧隔热膜来保护基材。非膨胀型防火涂料又分为有机和无机两类。非膨胀型无机防火涂料有较好的耐热性、不燃性、不发烟,原料易得,价格便宜,施工方便。但涂料附着力差,不耐潮湿,易龟裂。非膨胀型有机防火涂料有醇酸树脂防火涂料、聚氨酯防火涂料等。

膨胀型防火涂料较非膨胀型防火涂料品种多,性能优越,是世界防火涂料发展方向。膨胀型防火涂料受热后,首先是涂料中基料发生软化熔融,然后达到分解温度的发泡剂释放出不燃气体,使其膨胀,形成泡沫层。同时,脱水碳化催化剂发生分解,生成强酸性物质,它与泡沫层物质发生缩合反应,熔体黏度不断增加时,泡沫层高度随之增加。当泡沫层体积达到最大时,泡沫层产生凝固和炭化,形成多孔性海绵状炭化层结构,含碳泡沫层具有很好的隔氧隔热保护作用。膨胀型防火涂料由基料、阻燃体系、助剂和分散介质组成,有溶剂膨胀型防火涂料、水性膨胀型防火涂料。

木材阻燃处理的另一种方法是浸渍处理,使用的阻燃剂有磷酸胍阻燃剂、硼酸错阻燃剂、聚磷酸铵阻燃剂等。阻燃处理分为常压法和真空-加压法两种。带压法是在常压下将木材浸泡在黏度较低的阻燃药剂中。加压法是将木材置于高压罐内,先抽成真空,然后加压将阻燃药剂压人木材内部。浸渍处理后的木材阻燃效果取决于药剂的吸药量和阻燃药剂浸入木材内部的深度。吸药量大小取决于四个因素,一是木材的构造特性,二是阻燃剂的性能,三是处理的木材的含水率,四是阻燃处理方法。阻燃药剂浸入木材内部的深度取决于阻燃处理方法。

木材防火阻燃剂_阻燃木材 -.2浸溃处理新工艺

木材阻燃剂 阻燃木材 阻燃木材-阻燃木材,阻燃木材-.2浸溃处理新工艺

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人员不断的进行探索,提出了很多方法,其中从缩短浸渍时间、生产设备小型化、生产过程自动化的角度,具有一定应用前景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超声波处理法NairH.U等使用花旗松与美国西部黄松试材在加压处理的同时附加超声波的作用,实验结果与常规加压处理作比较。当连续加压处理1.5~2h.花旗松超声波处理的药剂吸收量优于常规处理,溶液能一直进入到木结构内部。WheatP.E等采用超声波技术,用防腐剂浸渍处理木材,所用白云杉以氟化钠饱和溶液浸渍后,术材内液体的流动性增强,在47kHz超声波时,氟化钠离子的吸收量也增加。中国专利02145544.9介绍了木材阻燃超声波处理工艺,频率50~lOOkHz,处理榉木1mm厚度板,分二次浸渍,趣声波处理时间2.5-3.5h。

用各种溶液浸渍木材这一过程,超声波能显著加快溶液扩散到木材中去的速度,木材种类、溶液的组成、浓度、振动强度等对扩散过程有影响。

(2)离心转动处理技术离心传动机的组成包括壳体、圆筒杯、浸渍室和传动机构。研究认为,在常压下的离心浸渍使木材对药剂的吸收量增加。

(3)高能喷射法对于难处理的木材,用加压法很难得到满意的处理结果。近年来,发明一种喷射的方法,即先在木材上用钻头钻好一个小孔,将喷嘴紧紧地插入小孔中,在高压下将浓的处理剂喷入。由于高压,使处理剂在木材内向四处喷射,这样能使喷射点周围相当大距离的范围内得到较好的处理,同时,由于使用的是浓处理剂,还可以利用浓度差进行扩散。喷射处理后,将小孔堵塞起来。这种方法对细木工构件,如门、窗的框架进行修补处理是理想的,我国四川已研制成这种喷射器,经试用,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

(4)使用酶、微生物、细菌来改善木材渗透性MilitzH应用不同的酶,预处理云杉柱材和锯材,随后加压浸注木材处理剂,研究表明,酶预处理明显改善了木材吸收能力和处理剂在木材中的渗透性。用厌氧菌对杉木浸泡一个月和两个月,杉木渗透性比未浸泡者分别提高了3.17倍和3.9倍,渗透性提高的木材使水溶性无机盐驻留性和渗透性也同时提高,驻留性分别提高73%和75%,边材横向渗透性和纵向渗透性远远大于未处理的试材。

用胶酶和半纤维素酶等分解木材的具缘纹孔或射线薄壁细胞,使木材的渗透性得以提高。鲍莆成用细菌选择性降解纹孔塞,成功地改善了木材渗透性,取得了突破性结果,全部试样边材渗透性提高29倍,50%心材试样渗透性提高1.52倍。

(5)微波加热处理法微波可使木材细胞内的蒸气压增高,内部蒸气压的增高可在径切面形成空隙,其数量、尺寸及分布情况可通过微波功率的大小控制。这些变化可使木材径向和轴向的渗透性上千倍地提高。王喜明等以加拿大杨和水曲柳为试样进行研究,木材经微波处理后渗透性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特别是硬阔叶树材改性效果更明显。微波处理使木材细胞上纹孔膜等薄弱环节破坏,浸提物析出或重新分配,密度降低,吸水量增加,干燥速度加快,弦径向干缩率之比增加。

杨琳等利用微波辐照对落叶松木材试件进行不同功率的处理,并与未处理试件一同进行水浸注实验。结果表明,高强度微波处理可以使落叶松木材径向的薄壁细胞破坏,产生微细裂纹,疏通水汽传送的遮径,渗透性得以提高,从而改善.『落叶松的渗透性。

波处理使落叶松木材细胞壁上某些纹孔膜和细胞壁等薄弱的环节破坏,形成了新的流体通道。经微波辐照处理,落叶松木材的渗透性较未处理落叶松试件有明显提高。在处理条件适当的情况下,微波改性落叶松木材的抗弯强度及弹性模量不发生显著的改变。采用混合功率对试件进行两段微波辐照效果好于使用相同功率处理的试件。对于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下的试件,在相同的时间基准下,采用高功率对试件进行辐照其效果明显好于低功率的处理试件。但高功率的微波辐照处理更易使这一含水率范围内的落叶松材产生比较严重的开裂,因此在时间的控制上更要趋于合理。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提高木材抗燃能力的方法。目的是阻缓木材燃烧,以预防火灾的发生,或争得时间,快速消灭已发生的火灾。

木材的碳氢化合物含量高,是易燃材料。迄今尚无使木材在靠近火源时不燃烧的方法。木材阻燃的要求是降低木材燃烧速率。减少或阻滞火焰传播速度和加速燃烧表面的炭化过程。这对建筑、造船、车辆制造等工业部门至为重要。

概况公元前4世纪,古罗马人已知用醋液,以后又用明矾溶液浸泡木材,以增强其抗燃性。在古希腊、埃及和中国,也有用海水、明矾和盐水浸渍,以提高木材阻燃性能的。但直到15~16世纪,阻燃处理的方法都比较简单。到17~18世纪才开始有获得专利的阻燃剂和处理方法。但木材阻燃作为工业技术则迟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首先在欧美一些工业先进的国家得到发展,并形成了阻燃处理工业。20世纪40年代,战争的需要加速了这一工业的发展;50~60年代的阻燃剂仍以无机盐类为主,但采用了更多的、新的复合型阻燃剂,增强了阻燃效果。60年代以后有机型阻燃剂、特别是树脂型阻燃剂得到发展,为克服无机盐类易流失、易吸湿等缺点提供了可能。

木材燃烧和阻燃机理当木材遇100℃高温时,木材中的水分开始蒸发;温度达180℃时,可燃气体如一氧化碳、甲烷、甲醇以及高燃点的焦油成分等开始分解产生;250℃以上时木材热解急剧进行,可燃气体大量放出,就能在空气中氧的作用下着火燃烧;400~500℃时,木材成分完全分解,燃烧更为炽烈。燃烧产生的温度最高可达900~1100℃。

木材燃烧时,表层逐渐炭化形成导热性比木材低(约为木材导热系数的1/3~1/2)的炭化层。当炭化层达到足够的厚度并保持完整时,即成为绝热层,能有效地限制热量向内部传递的速度,使木材具有良好的耐燃烧性。利用木材这一特性,再采取适当的物理或化学措施,使之与燃烧源或氧气隔绝,就完全可能使木材不燃、难燃或阻滞火焰的传播,从而取得阻燃效果。

木材防火阻燃剂_阻燃木材 -木材阻燃方法 包括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主要是用化学药剂,即阻燃剂处理木材。阻燃剂的作用机理是在木材表面形成保护层,隔绝或稀释氧气供给;或遇高温分解,放出大量不燃性气体或水蒸气,冲淡木材热解时释放出的可燃性气体;或阻延木材温度升高,使其难以达到热解所需的温度;或提高木炭的形成能力,降低传热速度;或切断燃烧链,使火迅速熄灭。良好的阻燃剂安全、有效、持久而又经济。

根据阻燃处理的方法,阻燃剂可分为两类:①阻燃浸注剂。用满细胞法注入木材。又可分为无机盐类和有机两大类。无机盐类阻燃剂(包括单剂和复剂)主要有磷酸氢二铵[(NH)HPO)]、磷酸二氢铵(NHHPO)、氯化铵(NHCl)、硫酸铵[(NH)SO]、磷酸(HPO)、氯化锌(ZnCl)、硼砂(NaBaO?10HO)、硼酸(HBO)、硼酸铵[(NH)BO?4HO]以及液体聚磷酸铵等。有机阻燃剂(包括聚合物和树脂型)主要有用甲醛、三聚氰胺、双氰胺、磷酸等成分制得的MDP阻燃剂,用尿素、双氰胺、甲醛、磷酸等成分制得的UDFP胺基树脂型阻燃剂等。此外,有机卤化烃一类自熄性阻燃剂也在发展中。②阻燃涂料。喷涂在木材表面。也分为无机和有机两类:无机阻燃涂料主要有硅酸盐类和非硅酸盐类。有机阻燃涂料主要可分为膨胀型和非膨胀型。前者如四氯苯酐醇酸树脂防火漆及丙烯酸乳胶防火涂料等;后者如过氯乙烯及氯苯酐醇酸树脂等。

物理方法从木材结构上采取措施的一种方法。主要是改进结构设计,或增大构件断面尺寸以提高其耐燃性;或加强隔热措施,使木材不直接暴露于高温或火焰下:如用不燃性材料包复、围护构件,设置防火墙,或在木框结构中加设挡火隔板,利用交叉结构堵截热空气循环和防止火焰通过,以阻止或延缓木材温度的升高等。

工业发达国家的木材防火或阻燃处理以化学方法占主要地位;而中国以往则多以结构措施为主,近年来化学方法也有一定的发展。随着高层建筑、地下建筑的增多,航空及远洋运输事业的发展,以及古代建筑和文物古迹的维修保护等的日益受到重视,木材防火和阻燃处理的应用和改进将成为迫切需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370103/75334.html

更多阅读

阻燃剂归纳 阻燃剂

一.分类及作用机理1.卤系根据燃烧的链反应理论,维持燃烧所需的是自由基。阻燃剂可作用于气相燃烧区,捕捉燃烧反应中的自由基,从而阻止火焰的传播,使燃烧区的火焰密度下降,最终使燃烧反应速度下降直至终止。如含卤阻燃剂,它的蒸发温度和聚

无机磷系阻燃剂 磷系纺织阻燃剂化学名

在着了阻燃剂中磷酸铵已得到应用,磷酸氢二胺和磷酸二氢铵因为易溶于水而使应用受到限制,而磷酸铵水溶性小,热稳定性也较正磷酸铵高,所以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赤磷也是一种很有用的阻燃剂。表4-13列出了无机磷酸盐的应用情况。一、

造纸行业政策法规 《造纸产业发展政策》洗牌造纸行业

《造纸产业发展政策》指出,适度控制纸及纸板项目的建设,到2010年,纸及纸板新增产能2650万吨,淘汰现有落后产能650万吨,有效产能达到9000万吨。纸业转变增长方式,增强行业和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劳动保障

声明:《木材阻燃剂 阻燃木材 阻燃木材-阻燃木材,阻燃木材-.2浸溃处理新工艺》为网友一生一女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