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红染料 苏丹红[化学染料] 苏丹红[化学染料]-简介,苏丹红[化学染料]-性

“苏丹红”是一种化学染色剂,并非食品添加剂。它的化学成份中含有一种叫萘的化合物,该物质具有偶氮结构。由于这种化学结构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致癌性,对人体的肝肾器官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苏丹红属于化工染色剂,主要是用于石油、机油和其他的一些工业溶剂中,目的是使其增色,也用于鞋、地板等的增光。由于用苏丹红染色后的食品颜色非常鲜艳且不易褪色,能引起人们强烈的食欲,一些不法食品企业把苏丹红添加到食品中。常见的添加苏丹红的食品有辣椒粉、辣椒油、红豆腐,红心禽蛋等。又名“苏丹”。

苏丹红_苏丹红[化学染料] -简介

苏丹红是一种化学染色剂,并非食品添加剂。它的化学成份中含有一种叫萘的化合物,该物质具有偶氮结构,由于这种化学结构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致癌性,对人体的肝肾器官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苏丹红属于化工染色剂,主要是用于石油、机油和其他的一些工业溶剂中,目的是使其增色,也用于鞋、地板等的增光。又名“苏丹”。中国对于食品添加剂有着严格的审批制度,中国从未批准将“苏丹红”染剂用于食品生产,此次的“苏丹红”事件类似于“吊白块”、“瘦肉精”,都是食品生产企业违规在食品中加入非法添加物。

苏丹红_苏丹红[化学染料] -性质

密度:1.22G/CM3沸点:584.6°C
熔点:199℃
闪点:584.6°C
性状:红棕色粉末
溶解性:易溶于苯,溶于氯仿、冰乙酸、乙醚,乙醇、乙醇、丙酮、石油醚、不挥发油、热甘油和挥发油,不溶于水;最大吸收波长507(354)nm[4]
储存条件:Ambervial,Refrigerator
色指数:26100
Merck:14,8884
BRN:2016384
稳定:Stable.Incompatiblewithstrongoxidizingagents.
CAS数据库:85-86-9(CASDataBaseReference)
EPA化学物质信息:2-Naphthalenol,1-[[4-(phenylazo)phenyl]azo]-(85-86-9)

苏丹红_苏丹红[化学染料] -用途与合成方法


苏丹红用途:可用于多种树脂着色
类别:有毒物质
毒性分级:中毒
急性毒性:腹腔-兔LDL0:250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可燃,燃烧时分解有毒氮氧化物气体
储运特性:库房低温,通风,干燥
灭火剂:水,;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苏丹红_苏丹红[化学染料] -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Xi
危险类别码:10-20-36/38-36/37/38
安全说明:22-24/25-36-26
WGKGermany:3
RTECS号: QK4250000

苏丹红_苏丹红[化学染料] -类型


苏丹红苏丹红为亲脂性偶氮化合物,主要包括Ⅰ、Ⅱ、Ⅲ和Ⅳ四种类型
苏丹红I(SudanI)的化学名称为1-苯基偶氮-2-萘酚(1-phenylazo-2-naphthalenol),分子结构式为C6H5=NC10H6OH,分子量248.28;
苏丹红II(SudanII)化学名称为1-[(2,4-二甲基苯)偶氮]-2-萘酚(1-[(2,4-dimethylphenyl)azo]-2-naphthalenol);
苏丹红III(SudanIII)化学名称为1-[4-(苯基偶氮)苯基]偶氮-2-萘酚(1-[4-(phenylazo)phenyl]azo]-2-naphthalenol);
苏丹红IV(SudanIV)化学名称1-2-甲基-4-[(2-甲基苯)偶氮]苯基偶氮-2-萘酚(1-2-methyl-4-[(2-methylphenyl)azo]phenylazo]-2-naphthalenol)。

苏丹红_苏丹红[化学染料] -体内代谢

进入体内的苏丹红主要通过胃肠道微生物还原酶、肝和肝外组织微粒体和细胞质的还原酶进行代谢,在体内代谢成相应的胺类物质。在多项体外致突变试验和动物致癌试验中发现苏丹红的致突变性和致癌性与代谢生成的胺类物质有关。
苏丹红I在体内可以被还原代谢为初级产物苯胺(aniline)和1-氨基-2-萘酚(1-amino-2-naphthol)。
苏丹红II在体内代谢可产生二甲基苯胺(2,4-xylidine)和1-氨基-2萘酚。
苏丹红III在体内代谢可产生4-氨基偶氮苯(4-aminoazobenzene)、1-氨基-2萘酚、苯胺、对苯二胺(p-phenylenediamine)和1-4氨基-苯基偶氮-2萘酚[1-(4-aminophenyl)azo]-2-naphthol]。
苏丹红IV在体内代谢可产生邻-氨基偶氮甲苯(ortho-aminoazotoluene)、4-氨基-2-甲苯基偶氮-2-萘酚[1-(4-amino-2-methylphenyl)azo]-2-naphthol]、2,5-二氨基甲苯(2,5-diaminotoluene)、1-氨基-2萘酚和邻-甲苯胺(ortho-toluidine)。

苏丹红_苏丹红[化学染料] -使用量


中国查堵苏丹红(一号)

由于苏丹红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一种工业染料,1995年欧盟(EU)等国家已禁止其作为色素在食品中进行添加,对此中国也明文禁止。但由于其染色鲜艳,印度等一些国家在加工辣椒粉的过程中还容许添加苏丹红I。最近,EU对从印度进口的红辣椒粉中检出苏丹红,其检出苏丹红I的量为2.8-3500mg/kg。同时在一些其它食品中也检测到这种物质,如一些调味品中苏丹红I的含量达到0.7-170mg/kg。也有一些报道称,在辣椒粉中还可检测到苏丹红Ⅱ、Ⅲ和Ⅳ,如在辣椒粉和辣椒酱中检出苏丹红IV的含量分别为230和380mg/kg,但辣椒粉中一般多以检出苏丹红I为主。英国食品标准局(The Food Standard Agency,FSA)就含有添加苏丹红色素的食品向消费者发出警告,并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可能含有苏丹红I的产品清单。清单上的产品474种,包括香肠、泡面、熟肉、馅饼、辣椒粉、调味酱等产品。欧洲调味品协会专家委员会(the Expert Committeeon Flavourings of the Council of Europe)的资料信息显示,欧洲每天红辣椒粉的人均消费量为50-500mg,而红辣椒粉中苏丹红I的检出量为2.8-3500mg/kg,从而推算欧洲人每天苏丹红I的人均可能摄入量为0.14-1750mg。而在法国向欧洲调味品协会专家委员会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人均每天辣椒(包括红辣椒和辣椒粉)的消费量和最大消费量分别为77和264mg,按辣椒粉中苏丹红I的检出量2.8-3500mg/kg进行推算,则欧洲人每天人均苏丹红I的摄入量为0.2-270mg,最大摄入量为0.7-924mg。苏丹红在食品中非天然存在,但在许多食品中天然存在一些胺类物质,如有研究报道在新鲜水果和蔬菜中可检出0.6-30.9mg/kg的苯胺,在大白菜中可检出22mg/kg的苯胺,在胡萝卜中可检出30.9mg/kg的苯胺,并可在红茶和蒜汁的挥发性成分中检出。在胡萝卜中可检出7.2mg/kg的甲苯胺,在芹菜和甘蓝菜中检出1.1mg/kg的甲苯胺。

苏丹红_苏丹红[化学染料] -危险评估

苏丹红I


苏丹红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AgencyforResearchonCancer,IARC)将苏丹红I归为三类致癌物,即动物致癌物,主要基于体外和动物试验的研究结果,尚不能确定对人类有致癌作用。肝脏是苏丹红I产生致癌性的主要靶器官,此外还可引起膀胱、脾脏等脏器的肿瘤。
研究显示,苏丹红I在S-9存在的条件下,对沙门氏伤寒杆菌具有致突变作用;对小鼠淋巴瘤L5178YTK+/-细胞具有致突变作用;大鼠骨髓微核试验呈阳性;可增加CHO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彗星试验表明可引起小鼠胃和结肠细胞的DNA断裂。
苏丹红I具有致敏性,可引起人体皮炎。印度妇女习惯使用一种点在前额的"Kumkums"牌化妆品。但有报道称,有人因涂抹"kumkum"而引发过敏性接触性皮炎。通过气相色谱分析,7个"kumkums"品牌中有3个可检测到不同浓度的苏丹红I。
苏丹红I的代谢产物苯胺有毒,依据其对血红蛋白毒性作为敏感终点,其最小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LOAEL)为7mg/kg/day,但在慢性毒性试验中尚未求出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基于通过食品、空气和饮水的暴露途径,依据LOAEL为7mg/kg/day,得出其安全限(MOS)为0.7×10-6mg/kgbw/day。有研究显示,人体多次每日摄入0.4mg/kg苯胺可引起血红蛋白毒性。
苯胺在体内外均具有遗传毒性,被IARC列为三类致癌物,尚不能确定对人类有致癌性。动物试验显示,给大鼠喂饲苯胺(72mg/kg)104周,脾脏肿瘤发生率明显升高。
代谢产物1-氨基-2萘酚可引起鼠伤寒沙门氏菌T100基因突变,可诱发小鼠膀胱肿瘤。
苏丹红II
IARC将苏丹红II和其代谢产物2,4-二甲基苯胺(2,4-xylidine)均列为三类致癌物,尚没有对人致癌作用的证据。动物试验结果显示,给小鼠2,4-二甲基苯胺,高剂量(30mg/kg)组雌性小鼠肺癌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尽管目前欧盟还没有辣椒粉中苏丹红II、III和IV的检出范围,但推测其在食品中的检出范围可能与苏丹红I相似。
苏丹红III
IARC将苏丹红III列为三类致癌物,但将其初级代谢产物4-氨基偶氮苯(4-aminoazobenzene)列为二类致癌物,即对人可能致癌物。动物试验显示,给予大鼠4-氨基偶氮苯104周,剂量为80-400mg/kg,大鼠肝癌发生率明显升高。
苏丹红IV
IARC将苏丹红IV列为三类致癌物,但将其初级代谢产物邻-甲苯胺(ortho-toluidine)和邻-氨基偶氮甲苯(ortho-aminoazotoluole)均列为二类致癌物,即对人可能致癌物。动物试验显示,给予大鼠150mg/kgBW邻-甲苯胺100-104周,在多器官肉瘤、纤维肉瘤、骨肉瘤发生率增加,给予狗5mg/kgBW邻-氨基偶氮甲苯30个月,则发生了膀胱癌。

苏丹红_苏丹红[化学染料] -食品安全事件


2005年3月18日检出的含有苏丹红的食物2004年6月14日,英国向消费者和贸易机构发出了警示,在超市食品中发现含有潜在致癌物的苏丹红一号色素。
2005年2月2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质检部门加强对含有苏丹红(一号)食品的检验监管,严防含有苏丹红(一号)的食品进入中国市场。
2005年2月24日,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称,目前全省口岸尚未发现含“苏丹红一号”色素的食品入境。同时,检疫部门已采取五项措施严查苏丹红一号。
2005年3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副局长葛志荣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生产食品不准使用苏丹红作为添加剂。到目前为止,质检总局还没有接到各地有关在国产或进口的食品中发现苏丹红的报告。
2005年3月5日,国家卫生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餐饮单位立即停止使用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辣椒制品,并对该公司进行监督检查。通知说,近日工商和质检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美味源牌金唛桂林辣椒酱含有苏丹红(一号)色素。被涉及的亨氏中国回应表示,目前亨氏正在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进行问题产品的回收,同时亨氏“美味源”金唛桂林辣椒酱也已经停止生产。
2005年3月8日,查明亨氏美味源公司“苏丹红一号”事件,是广州田洋食品公司在其产品中加入了工业用色素“苏丹红一号”。
2005年3月11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清查发现,广州田洋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含有“苏丹红一号”的食品原料“辣椒红一号”,目前已经流向广东、广西、河南、江苏、湖北、河北、浙江、云南、重庆9个省市。
2005年3月16日,肯德基发表声明,自报其产品新奥尔良烤翅和新奥尔良烤鸡腿堡中含有“苏丹红(1号)”成分,全国所有肯德基餐厅立即停售这两种产品。
2006年11月12日,在河北销往北京的红心鸭蛋,发现含有有毒工业染料“苏丹红四号”。

苏丹红_苏丹红[化学染料] -检测实验

应用范围

本次苏丹红检测方法涉及以辣椒为主要成分的产品中苏丹红l号、苏丹红2号、苏丹红3号、苏丹红4号、苏丹橙B、苏丹红7B和胭脂树橙的检测。

定义

苏丹红是应用于诸如油彩、蜡、地板蜡和香皂等化工产品中的一种非生物合成着色剂,一般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胭脂树橙是一种食品着色剂但不允许在辣椒粉和调味品中使用。

方法要点

上述着色剂经乙腈提取后,过滤,滤液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色谱分析。以波长可变的紫外一可见检测器定性与定量。

试剂与标准品

除有特殊指明外,本方法中涉及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均为蒸馏水、去离子水或相同质量的分析用水。
4.1乙腈色谱纯
4.2水色谱级
4.3冰醋酸
4.4氧仿
4.5苏丹红l号(AldrichChemicalCompany)
4.6苏丹红2号(Acrosorganics化工合成有机物)
4.7苏丹红3号(Acrosorganics化工合成有机物)
4.8苏丹红4号(Acrosorganics化工合成有机物)
4.9苏丹橙B(Acrosorganics化工合成有机物)
4.10苏丹红7B(Acrosorganics化工合成有机物)
4.11胭脂树橙(特殊合成产品)
4.12标准溶液
4.12.1标准贮备液
称取50.Omg着色剂(按产品标明的纯度折算成纯着色剂)并按以下方式移入lOOml容量瓶定容。
4.12.1标准工作液
取上述标准贮备液各5ml移入50ml容量瓶中以乙腈定容,再分别从以上容量瓶中吸取0.5ml、Iml、2.5ml、4ml和5ml溶液移入50ml容量瓶中以乙腈定容,此时溶液中各种着色剂的浓度分别为0.5,1,2.5,4和Spg/ml。

仪器与设备

5.1万分之一天平
5.2250ml具塞三角瓶
5.3直径lOcm的漏斗
5.450ml容量瓶
5.55ml移液枪
5.6lOOml量筒
5.7Sml-次性注射器
5.80.45pm滤膜
5.9185mm滤纸
5.10打浆机
5.11UltraTurrax均质机
5.12配有紫外.可见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
5.13色谱柱LiChroCART250-4HPLCCartbridgeSupersherIOORP18
5.14进样瓶

样品制备

将采集样品放入一个容量较大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均匀。对于固体样品要用打浆机或粉碎机磨细。

操作方法

7.1样品处理
7.1.1甜椒或红辣椒粉
称取IOg(准确至O.Olg)样品于三角瓶中,用量筒加入lOOml乙腈。
7.1.2耢状调味品
称取59(准确至O.Olg)样品于三角瓶中,用量筒加入lOOml乙腈。
7.1.3调味辣椒酱、原味辣椒酱、辣椒油等
称取209(准确至O.Olg)样品于三角瓶中,用量筒加入lOOml乙腈。
7.1.4Merguez香肠、西班牙加调料的口利左香肠和肉制品
称取209(准确至O.Olg)样品于三角瓶中,用量筒加入lOOml乙腈。之后在UltraTurrax中充分混合数分钟,振荡1小时后过滤于三角瓶中。检测样品取样量和其稀释液浓度要视产品中的辣椒含量而定,以符合液相色谱检测限的要求。
7.2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7.2.1流动相
溶剂A:酸性水溶液(165ml乙酸溶于lOOOml水中)溶剂B:乙腈
7.2.2梯度洗脱
流速:0.7ml/min
基线稳定后开始进样
两次进样间隙时间为10分钟
7.2.3进样量:lOp1
7.2.4检测波长
在300nm到600nm波长范围进行扫描,确定三个测定波长(432nm,478nm和
520nm)
7.2.5标准曲线
用5个标准工作溶液的测定值绘制标准曲线,各种色素的标准曲线分别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由5点回归计算(苏丹橙B在432nm波长有最大吸收,苏丹红1号,苏丹红2号和胭脂树橙在478nm波长有最大吸收和苏丹红3号,苏丹红4号和苏丹红B在520nm波长有最大吸收)。
将7.1制好的样过0.45pm的膜装入自动进样器的小瓶后进行液相色谱测定得到结果。
标准回归曲线经过每次实验配制的系列标准溶液测定结果的验证。
7.3计算
着色剂含量按以下公式计算:
R=CxVxD/M单位:mg/kg
C-样品中待测组分的浓度,单位:lJg/ml
M-检测样品取样量(g)
V-样品溶液体积(ml)
D-样品溶液的稀释倍数

苏丹红l号

8.1笫一步是确定方法的操作条件
应用NormNFV03110获得以下操作条件:标准曲线模型是线性的478nm下的检测限是0.013pg/ml,478nm下定量的最低浓度为:0.106pg/ml
在辣椒粉样品中的添加回收率高于90%对于其它食品基质中的色素方法也进行了研究并可应用类似方法对所有着色剂进行检测。
8.2应用LC/MS确证苏丹红l号
对于复杂食品基质本底或一种新的基质本底,确证苏丹红1号分子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光谱分析结果不令人满意(如待分析物浓度较低或可能存在结构类似物时)也可以应用这种技术进行确证。
8.3设备
8.3.1液相色谱与电喷雾离子化质谱仪联用
8.3.2色谱柱:PHENOMENEXLUNAC183pm150×2nm
8.3.3柱温箱温度调至30℃
8.4HPLC测定
8.4.1流动相
溶剂A:20%酸性水溶液(0.1%乙酸溶液)
溶剂B:80%乙腈
流速:0.2ml/min
8.4.2进样量:lOpl
8.4.3检测器
正电喷雾
设定条件:喷雾电压:5300V
喷雾口电压:120V
周边电压:9.50V
辅助气体温度:300℃
8.4.4测定
步骤7.12取得的提取物先稀释10倍后再稀释100倍后经0.45p膜过滤于自动进样瓶中。
8.5结果

苏丹红_苏丹红[化学染料] -问题释疑

“苏丹红”是食品添加剂吗

我国对于食品添加剂有着严格的审批制度,我国从未批准将“苏丹红”染剂用于食品生产,此次的“苏丹红”事件类似于“吊白块”、“瘦肉精”,都是食品生产企业违规在食品中加入非法添加物。“胭脂红”、“日落黄”等食品添加剂与“苏丹红”有何区别?一般市民虽然很难判定哪些食品含有苏丹红,但没有必要望“红”、“辣”生畏。除苏丹红外,可以食用的红色着色剂有上千种,如胭脂红、新红、苋菜红等,这些着色剂是可以在食品中限量添加的。质监专家表示,它们与“苏丹红”的性质有着本质区别,前两者都是列入国家目录的食品添加剂,可在部分食品中使用,但国家有严格的限量规定,严禁超量使用。在标准范围之内使用食品添加剂,没有安全问题。

苏丹红染料 苏丹红[化学染料] 苏丹红[化学染料]-简介,苏丹红[化学染料]-性

为何“苏丹红”嗜辣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之所以将作为化工原料的苏丹红添加到食品中,尤其使运用与辣椒产品加工当中:
一是,由于苏丹红用后不容易褪色,这样可以弥补辣椒放置久后变色的现象,保持辣椒鲜亮的色泽;
二是,一些企业将玉米等植物粉末用苏丹红染色后,混在辣椒粉中,以降低成本牟取利益。

“苏丹红”到底有何危害

2004年6月14日,英国食品标准管理局就此前在超市一批新食品中发现含有潜在致癌物的苏丹红1号色素,向消费者和贸易机构发出了警示,禁用产品目录中的苏丹红1号。
2002年,研究人员发现它们能造成人类肝脏细胞的DNA突变。“苏丹红一号”进入生物体内后,不会很快导致患病。接触到能够导致癌症的物质也并不意味着癌症一定会发生。
英国癌症研究所的一位人员说,与诸如抽烟这样的常见致癌因素相比,“苏丹红一号”引发的癌症风险是很小的。她说:“人们即使已经吃过列在清单上的食物,也大可不必因此而恐慌。”但按照欧共体的规定要求,进入任何欧共体国家的所有干的、碎的或研磨的辣椒,不能含有“苏丹红一号”。不能出示证明的相关货物将被扣留,以供采样和分析。口岸和地方政府也要随机提取样品进行检验。一旦发现食品中含有“苏丹红一号”,必须全部销毁。苏丹红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苏丹红(1号)在人类肝细胞研究中显现可能致癌的特性。但只是在老鼠实验中发现有致癌性,对人体的致癌性还没有明确。苏丹红是一种化工染色剂,在食品中添加的数量微乎其微,就剂量而言,未必足以致癌,市民不必过于恐慌。少量食用不可能致癌,即使食用半年,每次少量食用,引起癌症也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市民不用因为吃了一点就担心致癌。。专家认为,“苏丹一号”虽然会增加食用者患癌症的风险,无法确定一个安全度。

建议经常食用者检查肝部

研究表明,“苏丹红一号”具有致癌性,会导致鼠类患癌,它在人类肝细胞研究中也显现出可能致癌的特性。由于这种被当成食用色素的染色剂只会缓慢影响食用者的健康,并不会快速致病,因此隐蔽性很强。长期食用含“苏丹红”的食品,可能会使肝部DNA结构变化,导致肝部病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350103/67955.html

更多阅读

中国苏丹红事件 力量对峙中膨胀的苏丹红事件

3月28日,百胜集团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确认肯德基全部产品已经不再含苏丹红成分,为了证明此言非虚,百胜集团总裁苏敬轼与北京肯德基市场部经理还在公众面前做了大吃涉“红”产品新奥尔良烤翅的“表演”。至此,从今年2月底一直延续至今

森馨:不花一分钱搞定苏丹红危机

2005年对于和红色有关的食品企业来说,可能这个“红”不同程度都让人有些不安,而导致我们谈“红”色变的罪魁祸首就是大家已经耳熟能详的“苏丹红”。   从英国对苏丹红置疑到中国政府突然大力度查封苏丹红,很多跨国公司在中国都始料

声明:《苏丹红染料 苏丹红[化学染料] 苏丹红[化学染料]-简介,苏丹红[化学染料]-性》为网友倾城一笑醉红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