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们的女儿谈话 《和我们的女儿谈话》 《和我们的女儿谈话》-内容简介,《和我们

《和我们的女儿谈话》是王朔继《我的千岁寒》、《致女儿书》的又一力作。全书继承了王朔原有的神侃风格,但脱离表面的故事现象,深入内心去探究人的精神世界,是一部不同于任何一部小说的先锋之作。

和我们的女儿谈话_《和我们的女儿谈话》 -内容简介

和我们的女儿谈话 《和我们的女儿谈话》 《和我们的女儿谈话》-内容简介,《和我们

书照《和我们的女儿谈话》讲述了风烛残年的北京老王,时隔三十多年后终于敞开心扉,向逝去多年的挚友方言的女儿咪咪方说出了她父亲生死的谜底,小说随着老王言不由衷、躲躲闪闪、矢口否认、百般诡辩而渐渐进入到隐秘的深处,由此揭开了一个人痛苦的内心生活和全部人生滋味。
这是一次浴火重生的写作。跨越生死两界、异度时空,历经无限黑暗,带着对人间的巨大感怀――王朔归来!

和我们的女儿谈话_《和我们的女儿谈话》 -编辑推荐


书照全暴露了。
我的隐秘经历别后心情!
《和我们的女儿谈话》如同在寂寞夜晚听王朔本人聊骇,渐渐地,这谈话就像一场针对灵魂的奔袭,不意间已抵达最不可测的深处。
媒体推荐
今天才发现,写作对我来说是一个诅咒,每当我想换一种方式生活不管我决心多大,跑得多远,装得多像――假装是另一国人、文盲,最后还是会被逮回来,坐在桌子前,写自己的各种妄想。
――王朔

和我们的女儿谈话_《和我们的女儿谈话》 -作者简介


王朔王朔,1958年出生,1976年毕业于北京第四十四中,后进入中国人民海军北海舰队任卫生员.1980年退伍回京,进入北京医药公司药品批发商店任业务员,1983年辞职靠写作维生。1978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自84年初处女中篇小说《空中小姐》发表在《当代》后,迄今已创作二十二个中篇小说、三个长篇小说,大约一百六十万字,并创作了数十集电视剧。1997年1月赴美。1997年7月回国,从事自由写作。

和我们的女儿谈话_《和我们的女儿谈话》 -目录

和我们的女儿谈话

和我们的女儿谈话_《和我们的女儿谈话》 -序言


写作对我来说是一个诅咒
――《和我们的女儿谈话?跋》
王朔

我的问题就在于想写一个和所有小说都不一样的小说。这想法十几年前一产生就把我将军将死了。我知道这之前我写的那些小说出自哪里,也就是些聪明的模仿。这想法――可以叫它野心吧――毁了我的生活和家庭。你能想得出我对生活有多不认真,多潦草么?我出去玩,到处演,其实都是为自己的小说凑场景呢。我觉得小说才是真实、可靠的生活,其他的,演砸了,都无所谓。我就想着自己的小说,什么办法都试了,最笨的,和最傻的。今天才发现,写作对我来说是一个诅咒,每当我想换一种方式生活,不管我决心多大,跑得多远,装得多像――假装是另一国人,文盲,最后还是会被逮回来,坐在桌子前,写自己的各种妄想。
多年来,我一直盼着哪一天把这本“和所有小说都不一样”的操蛋小说写出来,我就塌实了!可以放心去过自己的日子,比较正常的生活,到处转转,到异国他乡看看风景,像电影里那样一个人开车长途旅行去看望朋友,或素未谋面的亲人,吃一点没吃过的东西,每天躺着晒太阳,或开个酒吧,我真是挺喜欢开酒吧的,那有一种把家放大,街上的行人随时都会变成亲人的错觉,走在街上,左邻右舍,每家店铺的人都认识,都打招呼,你还知道每家店的一点小秘密,那感觉真是不错,――这是正常生活么?我也不知道。反正这些年我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没玩好,净想着小说了,心不在焉,耽误、辜负了很多人和事,几乎、还是已经很不道德了。就差犯法了。
几次以为逮着它了,终于把它揪出来了,几次都是揪住个头发,拉上来一看,脸不是,认错人了。
这本《和谈话》是揪得比较多的,揪出上半身了才觉得不像,写到最后一行,那么一跑,似乎觉得和自己哪个小说通了,如同《女儿书》聊,聊进《看很美》了,立刻颓了。我这倒霉催的,真不该贪图稿费,写那么多烂八七糟的小说,当年。
每回我以为自由了,其实还在枷锁里。写这跋时,心里老有一句话,顺着这话往下写,也没下文,接不住,想着也许是句歌词,就硬放在这儿吧:一个人的天塌了,全塌在心里……
这就像在狂风中把两个气球揉成一个面团……这句话也莫名其妙地老在脑子里打转儿,也不知该按在哪儿。
写作,其实是靠别人生活。一辈子靠别人,靠得住么?在人群中谈自由,我只能对自己冷笑。变一个人,我做到了,但这有意义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340103/64746.html

更多阅读

声明:《和我们的女儿谈话 《和我们的女儿谈话》 《和我们的女儿谈话》-内容简介,《和我们》为网友低調曖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