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建中汤歌诀 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歌诀,小建中汤-处方

小建中汤出自《伤寒论》,是由桂枝加芍药汤,重用饴糖制成,其理法与桂枝汤有别,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该方既为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剂,又为调和阴阳,柔肝理脾之方,呕吐或中满者不宜使用。

小建中汤_小建中汤 -歌诀

小建中汤君饴糖,方含桂枝加芍汤,温中补虚和缓急,虚劳里急腹痛康。

小建中汤_小建中汤 -处方

饴糖 30克;桂枝 9克;芍药 18克;生姜 9克;大枣 6枚;炙甘草 6克

小建中汤_小建中汤 -用量

桂枝9g,甘草6g,大枣6枚,芍药18g,生姜9g,胶饴30g。

小建中汤_小建中汤 -用法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取汁,兑入饴糖,文火加热溶化,分两次温服)。

小建中汤_小建中汤 -主治

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

小建中汤_小建中汤 -方解

本方病证因中焦虚寒,肝脾失和,化源不足所致。中焦虚寒,肝木乘土,故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中焦虚寒,化源匮乏,气血俱虚,故见心悸、面色无华、发热、口燥咽干等。症虽不同,病本则一,总由中焦虚寒所致。治当温中补虚而兼养阴,和里缓急而能止痛。方中重用甘温质润之饴糖为君,温补中焦,缓急止痛。臣以辛温之桂枝温阳气,祛寒邪;酸甘之白芍养营阴,缓肝急,止腹痛。佐以生姜温胃散寒,大枣补脾益气。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是为佐使之用。其中饴糖配桂枝,辛甘化阳,温中焦而补脾虚;芍药配甘草,酸甘化阴,缓肝急而止腹痛。六药合用,温中补虚缓急之中,蕴有柔肝理脾,益阴和阳之意,用之可使中气强健,阴阳气血生化有源,故以“建中”名之。本方是由桂枝加芍药汤,重用饴糖组成,然其理法与桂枝汤有别。桂枝汤以桂枝为君,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营卫不和证;本方以饴糖为君,意在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主治中焦虚寒,虚劳里急证。

小建中汤_小建中汤 -禁忌

呕吐或中满者不宜使用;阴虚火旺之胃院疼痛忌用。

小建中汤_小建中汤 -化裁

若中焦寒重者,可加干姜以增强温中散寒之力;兼有气滞者,可加木香行气止痛;便溏者,可加白术健脾燥湿止泻;面色萎黄、短气神疲者,可加人参、黄芪、当归以补养气血。

【附方】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当归建中汤(《千金翼方》)、大建中汤(《金匮要略》)

【附注】本方既是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剂;又为调和阴阳,柔肝理牌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舌淡,脉细弦为辨证要点。

小建中汤_小建中汤 -附注

附方

黄芪建中汤

组成

桂枝、甘草、大枣、芍药、生姜、胶饴、黄芪。

用量

黄芪15g,大枣10个,白芍15g,桂枝、生姜、甘草各10g,饴糖50g。

功用

温中补气,和里缓急。

主治

阴阳气血俱虚证。里急腹痛,喜温喜按,形体羸瘦,面色无华,心悸气短,自汗盗汗。

出处

《金匮要略》

附方2

当归建中汤

组成

当归、桂心、甘草、芍药、生姜、大枣。

用量

当归12g,桂心9g,大枣12枚,甘草6g,芍药18g,生姜 9g。

功用

温补气血,缓急止痛。

主治

产后虚羸不足,腹中疼痛不已,或小腹拘急挛痛引腰背,不能饮食者。

附方3

大建中汤

组成

蜀椒、干姜、人参。

用量

蜀椒3g,干姜12g,人参6g。

功用

温中补虚,降逆止痛。

主治

脾胃虚寒,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四方均属温中补虚之剂。小建中汤倍用芍药,益于阳虚而营阴亦有不足之证。黄芪建中汤是小建中汤内加黄芪,是增强益气建中之力。当归建中汤偏重于和血止痛。大建中汤补虚散寒之力远较小建中汤为峻,且有降逆止呕作用,用治中阳衰弱,阴寒 内盛之腹痛呕逆。

小建中汤_小建中汤 -重要文献摘要

①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卷上:“建中者,建中气也。名之曰小者,酸甘缓中,仅能建中焦营气也。前桂枝汤是芍药佐桂枝,今建中汤是桂枝佐芍药,义偏重于酸甘,专和血脉之阴。芍药、甘草有戊己相须之妙,胶饴为稼穑之甘,桂枝为阳木,有甲己化土之义。使以姜、枣助脾与胃行津液者,血脉中之柔阳,皆出于胃也。”

②《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③《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小建中汤_小建中汤 -临床应用

临床化裁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功能性发热属于中气虚寒,阴阳气血失调者。

1.内科的应用

在内科领域主要用于过敏性结肠综合征、胃炎、十二指肠溃疡、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等多种消化道疾病。特别是对疲劳、体质虚弱者,或素体易疲劳、畏寒肢冷的虚证患者有效。另外,也用于成年人改善体质,体虚者腰痛、痛经等不适。饭山和郎等认为,小建中汤的适应症包括腹痛和虚劳两种情况。适用于该方的腹痛为从脐周至下腹部肠痉挛所致的拘急性疼痛,有时伴有腹部胀满及排便异常等。“虚劳”主要表现为消瘦、腹直肌紧张,有时触到腹白线等腹证。龙野认为,小建中汤多用于胃张力迟缓、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阑尾炎、胆石症等。大冢敬节认为,无腹水的结核性腹膜炎轻症多见小建中汤证;幼儿因感冒、麻疹、肺炎等而突然出现腹痛,以及虚弱儿童出现衄血、紫癜等也可给予小建中汤。

1.1过敏性结肠综合征用小建中汤治疗过敏性结肠综合征的腹痛伴有排便异常取得较好疗效。患者为18岁女性,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4年,伴下腹部疼痛、排便不尽感、便溏,每周腹泻4~5日,每日3或4次。消瘦、表情抑郁,舌诊无苔,脉沉弱。腹诊:腹力差,腹壁拘急,有轻度心下痞硬。先予桂枝加芍药汤提取剂7.5g/d,4周后排便异常改善,每日1次普通便。但饭后仍有下腹痛,改予小建中汤15g/d,服药4周后腹痛消失。本例治验表明,小建中汤适应于伴有腹痛的排便异常,与桂枝加芍药汤相比,小建中汤对过敏性结肠综合征中体质更加虚弱、疼痛更剧烈者有效。

1.2支气管哮喘饭山和郎等曾用小建中汤治疗一32岁女性体质虚弱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患者有过敏性鼻炎及食物过敏史,被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曾使用茶碱制剂、吸入p受体激动剂等未能有效控制。自觉症状表现为易疲劳、易感冒、消瘦、体质虚弱、目下黯黑,舌龟裂、有齿痕,脉沉虚。腹诊:腹力软弱,腹壁薄而无弹性,腹壁拘急,可见脐上白线,腹部动悸,心下振水音,左下腹压痛,四肢冷凉,痛经。给予小建中汤提取剂,服药4个月后喘息好转,身体状态改善,易疲劳、易感冒等明显好转。1年3个月后喘息基本消失,停用西药。继续服药3年4个月后痊愈未再复发。对小儿哮喘缓解期效果显着。

1.3慢性肠炎龙野一雄曾应用小建中汤治疗1例52岁女性慢性肠炎患者,兼有脚气病数年,表现为易疲劳、肩酸痛、腹胀、脉沉弱,给予小建中汤1周后大便成形,其它症状随之消失。

1.4低血压龙野一雄曾治疗53岁女性,低血压兼有脚气病,肩酸痛、睡眠差,腹胀满,腓肠肌紧张、膝反射消失。给予小建中汤1个月后症状全部消失。

1.5慢性胆囊炎龙野一雄曾治疗慢性胆囊炎(53岁女性),上腹部钝痛,脉沉弱,胆区轻微压痛,并有抵抗感,给予小建中汤治疗,服药10日后腹痛减轻,继服lO日上腹痛完全消失,服药40日胆区压痛消失而治愈。

1.6腹痛、肠鸣松本曾治疗16岁女性患者,经常腹痛、肠鸣、易腹泻。营养状况尚可,腹直肌紧张。血液及生化检查无异常,给予胃肠功能调节剂以及解痉剂,仍腹痛不止。根据腹部所见,给予小建中汤1周后,腹痛基本消失。

1.7术后肠粘连21岁女性,5年前阑尾炎手术后引起肠粘连,经常腹痛、腰部痉挛、头重、全身乏力、便秘、下肢冷、肩酸痛、易疲劳,伴头晕、心悸等。腹诊:腹部手术疤痕处有轻度压痛,略腹胀。龙野一雄根据脉证给予小建中汤。服药1个月后腹痛减轻,仍有肠鸣、下肢冷,给予大建中汤半月后诸症好转。因寸脉沉、尺脉稍紧,再次给予小建中汤,2年后健康状况良好。

2.妇产科的应用

根据文献分析,小建中汤在内科、儿科的应用较多,而在妇科作为首选药应用的较少。村田用小建中汤治疗妇科病88例均取得较好疗效,其中包括:体质虚弱、体力低下者40例;月经不调29例;冷症29例;腹胀、便秘14例;痛经7例;腹痛5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2例;抑郁症2例.

2.1子宫肌瘤40岁女性患者,有核桃大小的子宫肌瘤,腹诊在耻骨上缘能触到无痛硬结,根据脉弱、全身疲劳等症状龙野一雄用小建中汤治疗。约3个月后子宫肌瘤明显缩小。

2.2痛经25岁女性痛经患者,行经第1、2日痛苦不堪,服镇痛药无效,服桂枝茯苓丸3个月无变化,而且在持续紧张时伴有胃痛。1年前内窥镜检查诊断为胃溃疡。患者易感冒,足冷,过去常有冻疮。面色欠佳,身体瘦弱,舌苔薄白,脉沉细。腹部软弱,脐上悸明显,脐上可见腹白线。沟部等给予当归建中汤治疗,服药10周后痛经减轻,以后在月经来潮时顿服芍药甘草汤,即能马上止痛。因胃部症状平时配合服用人参汤或六君子汤。后因紧张而诱发胃痛,可触及肠蠕动,再次给予小建中汤,1个月后胃痛痊愈。又过1个月痛经不明显,停服芍药甘草汤。

2.3阴道炎、下腹部神经痛村田治疗1例59岁女性患者,主诉下腹痛、腹胀、外阴瘙痒2周。被诊断为大肠杆菌性阴道炎,外用阴道栓剂7日无效。就诊时除瘙痒外,还有耻骨上缘至左大阴唇疼痛,夜间多次痛醒,伴腹胀,二便无异常,更年期指数为84。腹部柔软,盆腔内未见异物,阴道壁稍萎缩,有少量黄白色分泌物,外阴萎缩但无异常所见。阴道分泌物培养呈阴性,血白细胞7300,CRP=O.15。先给予龙胆泻肝汤,1周后因倦怠、乏力等改为小建中汤。2周后乏力减轻,因时有外阴部放射性疼痛,继续给予小建中汤2周,诸症改善。更年期指数降至68。

2.4产后腰痛、腹痛患者52岁,24年前有剖腹产史。1年前出现右胁腹痛,胃肠检查无异常,最近右胸至右腰部疼痛明显,疼痛与进食无关,得暖则减,大小便正常。血压118/70mmHg,上腹部肌肉稍紧张,先给予半夏厚朴汤,继而给予小柴胡汤均无效。因腹痛、腰痛遇暖等症则减,故改用小建中汤,服药后很快好转,l周后腹痛、腰痛皆止,服药半年后停药。

3.儿科的应用

3.1特应性皮炎广濑认为,特应性皮炎虽表现为皮肤疾病,但根本性的问题是胃肠功能紊乱,如过食甘味、生冷、油腻,经常便秘等损伤肠胃所致而使皮炎加重。治疗时不仅要观察皮肤的变化,而且要注意肠胃的虚实。小儿患有特应性皮炎,并伴有脾胃虚弱者应给予补中益气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等。尤其是乳儿期脾胃功能未发育成熟时,应以小建中汤、补中益气汤为基该方。幼儿、学龄期儿童应考虑其是否有过敏反应,处方加以变化。吉田政己则把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列为治疗特应性皮炎改善体质以治本的首选方剂,用于脾胃虚弱者。

3.2鼻炎广濑认为,对于过敏性鼻旁窦炎出现的鼻塞、头痛等,首选葛根汤加川芎辛夷,虚弱明显的小儿需要并用小建中汤。

3.3夜尿症体质虚弱者,症见乏力、易疲劳,畏寒肢冷、营养状况差、咽干口燥、口渴欲饮、尿频等,腹诊见腹壁薄、两侧腹直肌紧张宜用小建中汤治疗。

小建中汤歌诀 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歌诀,小建中汤-处方

3.4青春期前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不断增加,而且呈低龄化趋势。青春期的神经性厌食症者多症状较轻,同时兼见厌学等。小崎对9例(8~13岁)符合小建中汤证的青春期前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给予小建中汤提取剂(7.5g/d、分3次给药)治疗,服药半年以上,同时并用短期家庭疗法每月1次,共3~5次。结果,治愈7例,好转2例。9例中,从发病至来院的时间为1~7个月,好转的2例分别为2年8个月和4年。9例患者长期给予小建中汤提取剂,未出现任何副作用,食欲恢复,体重增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340103/63082.html

更多阅读

缥缈孤鸿影痴情小儿郎——评《火帅》中的潘少春上 潘少春

缥缈孤鸿影 痴情小儿郎——评《火帅》中的潘少春(上)(一)一直到第九集,少春的出场都很少,令我可以放心地在二倍快进状态下研读字幕,看一出哑剧。记得有冰迷曾经说过实在受不了《火帅》中七大姑八大婆的聒噪,恨不能冲进电视里给她们每个人的

如何提高儿童/孩子/宝宝免疫力小建中汤 如何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标题:用小建中汤给孩子调理身体正文:我的孩子是双胎。2006年4月出生,从一出生开始,就因为早产住温箱,体温反复不正常,接受了一个多月抗生素的洗礼。出院才一个多月,2个月大时候发烧,肺炎住院2周;出院时是白细胞非常高,以后每天下午开始发低烧

四君子汤与理中汤的区别 理中汤和建中汤的区别

四君子汤 是由人参白术茯苓 炙甘草组成附子理中汤是由 人参 白术甘草 干姜 黑附子 组成比较两方可以看出∶附子方中减了健脾渗湿之 茯苓 增入辛热之 干姜 大辛大热之 黑附子就多了温中祛寒的作用本方主要用于

小建中汤 饴糖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桂枝9g 炙甘草6g 大枣工2枚芍药18g 生姜9g 胶饴30~--50ml上5味,以水1400ml,煮取600ml,去滓,温服200ml,每日3服。胶饴冲服。(功效]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主治]主证:心悸而烦,腹中痛,虚怯少气,面色不华,神疲乏力,苔白润,舌质淡,

声明:《小建中汤歌诀 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歌诀,小建中汤-处方》为网友玫瑰与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