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刺客列传曹沫 史记・刺客列传・曹沫 史记・刺客列传・曹沫-史记・刺客列传・曹

曹沫_史记・刺客列传・曹沫 -史记・刺客列传・曹沫

原文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①。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②。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①好力:爱好勇武、力气。②败北:战败逃跑。北, 打了败仗往回逃。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①,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②,辞令如故③。桓公怒,欲倍其约④。管仲曰:“不可。夫⑤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⑥。

①鲁城坏即压齐境:意思是说,你们侵略鲁国,已经深入到都城边缘、假如鲁国的都城倒塌,就会压到齐国的边境了。②颜色:脸色。③辞令如故:像平常一样谈吐从容。④倍:通“背”。背弃、违背。⑤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是,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⑥所亡地:丢失的国土。亡,丢失,失去。

译文

曹沫,是鲁国人,凭勇敢和力气侍奉鲁庄公。庄公喜爱有力气的人。曹沫任鲁国的将军,和齐国作战,多次战败逃跑。鲁庄公害怕了,就献出遂邑地区求和。还继续让曹沫任将军。齐桓公答应和鲁庄公在柯地会见,订立盟约。桓公和庄公在盟坛上订立盟约以后,曹沫手拿匕首胁迫齐桓公,桓公的侍卫人员没有谁敢轻举妄动,桓公问:“您打算干什么?”曹沫回答说:“齐国强大,鲁国弱小,而大国侵略鲁国也太过分了。如今鲁国都城一倒塌就会压到齐国的边境了,您要考虑考虑这个问题。”于是齐桓公答应全部归还鲁国被侵占的土地。说完以后,曹沫扔下匕首,走下盟坛,回到面向北的臣子的位置上,面不改色,谈吐从容如常。桓公很生气,打算背弃盟约。管仲说:“不可以。贪图小的利益用来求得一时的快意,就会在诸侯面前丧失信用,失去天下人对您的支持,不如归还他们的失地。”于是,齐桓公就归还占领的鲁国的土地,曹沫多次打仗所丢失的土地全部回归鲁国。

曹沫_史记・刺客列传・曹沫 -曹沫的性格特点

上文表现了曹沫有勇有谋,心思缜密,时机把握的恰到好处,文韬武略样样精通。爱国,有胆气过人,精于谋划,以死卫国的性格特点。

史记刺客列传曹沫 史记・刺客列传・曹沫 史记・刺客列传・曹沫-史记・刺客列传・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310103/52007.html

更多阅读

史记●佞臣传●刘宏斌列传 史记刺客列传翻译

刘公宏斌者,西北玉门人也。刘公少时,尝与人钻井采油,望向远方,怅恨久之,曰:“辽东之地何如?何以天恩多于我玉门?”同工者叹曰:“辽东之油气远富于玉门,另其太守王公乃平西王之门生,自然天恩浩荡,我玉门自无可比也。”时逢平西王与帝战于京师,王

曹沫:刺客里的战斗机

严格地说来,曹沫不是一个合格的将领。曹沫是一条标准山东大汉,力气很大,鲁庄公很喜欢他,任命他为将军,带兵抵抗齐国的侵略,但是他打了三仗,三仗都输了。这100%的败率连我这不会打仗的人也觉得有些过分,但鲁庄公还是很信任他,依然让他带兵打仗

《刺客列传》教案 刺客列传百度云

江苏省丁沟中学陈庆德选修课教案指导阅读《刺客列传》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教学设想:本文位于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第五专题“摹形传神,千载如生”的板块,这个板块的学习,旨在了解《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课文不算难懂,选文

声明:《史记刺客列传曹沫 史记・刺客列传・曹沫 史记・刺客列传・曹沫-史记・刺客列传・曹》为网友怎知我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