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史研究 《当代中国史研究》 《当代中国史研究》-基本信息,《当代中国史

《当代中国史研究》是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简称国史)的学术论文、译著以及有学术价值的研究资料、国内外研究论著和观点的评介、综述等,报道学术信息。

当代中国史研究_《当代中国史研究》 -基本信息

期刊名称: 当代中国史研究


当代中国史研究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当代中国研究所
地址: 北京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政编码: 100009
电话: 010-6657231966572304
电子邮件: ddzgs@iccs.cn
国际标准刊号: ISSN1005-4952
国内统一刊号: CN11-3200/K
邮发代号: 82-647
刊期: 双月刊
创刊日期: 1994-01-15年创刊

当代中国史研究_《当代中国史研究》 -简介

当代中国史研究 《当代中国史研究》 《当代中国史研究》-基本信息,《当代中国史

《当代中国史研究》》(陈云题写刊名)是当代中国研究所主办、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社编辑出版的专业性学术刊物,已入选中文社会学核心期刊。以“研史通变,资政育人”为办刊方针,主要刊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领域有价值的研究文献,实行编辑部三审制与专家匿名审稿制相结合的编审制度,取舍稿件一律以学术质量为尺度。《当代中国史研究》相对固定的栏目主要包括:国史讲座,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外交史,军事史,人物研究,国史札记,论点摘编,海外观察,国史研究篇目索引等。随机设置的栏目包括:本刊特稿,国史编年,调查与研究,重要文献,重大事件回顾,参考与借鉴,图书评介(或图书评议),学术动态,地方史志研究等。

当代中国史研究_《当代中国史研究》 -精彩文章片段

陈云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长期以来被学术界所忽视,值得我们认真深入挖掘整理:首先,牢牢把握生产关系的变化,正确区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从而深刻地认识了执政后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的复杂变化;其次,明确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建设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大力探索经济建设的规律;最后,注重经济手段的作用,强调从人民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出发,从而在经济工作中大力践行了对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处理。陈云的这一贡献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党智慧的结晶。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主要是研究毛泽东的有关论著,只有少数文章论及刘少奇、邓小平对这一理论的贡献,而其他领导人对这一理论贡献的研究则更少。陈云作为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长期主持全国经济工作的领导人,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也做出了重大贡献。
当年,随着解放战争的进展和革命胜利的临近,陈云在东北的工作中对两类矛盾的复杂变化就有所认识。早在1947年,陈云就劝导在土改工作中不要过度“打地主”,“如不适当防止,打死人的事情会更多”,并指出:“今后还要叫地主过日子,判了罪的可以在适当时机释放,不是统统杀掉或永远关起来”。[1]他还认为:“几年来随着解放事业的发展,技术人员是逐渐向我们靠拢的”,“老同志对原在国民党区工作的技术人员应该采取信任的态度”,“绝大多数的技术人员是愿意为人民服务,愿意改造思想的,有许多人将来还可以成为共产党员”。[2]在这时,陈云已认识到原来属于敌人阵营的阶级或阶层,在执政后不能简单地用阶级斗争消灭,而要争取利用或改造。但是,有的矛盾还不能这样转化。例如,陈云指出:“接管工作的主要教训是,将监狱中的犯人不加区别地都释放了。政治犯当然应立即释放,但盗窃、抢劫等刑事犯罪分子不能释放。当时沈阳城内发生的盗窃案件,有一半左右是这些释放出来的犯人干的。”[1](p.547)可见,陈云正确认识到刑事犯罪分子仍是新政权的专政对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300103/50929.html

更多阅读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卷

-第一节 政治制度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一、政治制度的涵义 制度及政治制度的定义 特点:(多选)稳定性、强制性、合法性、历时性 二、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关系在社会各项制度中,根本性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制度是社会的经济制度,经

《空谷幽兰:寻访当代中国隐士》:深山修行人——终南山所见

空谷幽兰:寻访当代中国隐士》:深山修行人——终南山所见 苍茫飞渡 188位粉丝 1楼(转载自西园论坛的部分关于终南山修行人的照片,他们甘于淡泊的精神令人仰慕,但建议读者不要因此去终南山当地静修者的茅棚旅游访问,以免打搅修行人的清修,

声明:《当代中国史研究 《当代中国史研究》 《当代中国史研究》-基本信息,《当代中国史》为网友仰头一饮而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