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职业学院 东营职业学院-学院概况,东营职业学院-办学理念

东营职业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东营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公营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学院占地面积1000余亩,总建筑面积达2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0万元,全日制在校生14000余人,各类成人教育学员6000余人。学院设有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石油装备与机电工程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会计学院、经济贸易与管理学院、生物与生态工程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等八个二级学院和一个中专部、一个农业科学研究院。


东营职业学院东营职业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东营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东营职业学院是培养大众型、职业型、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学院。学院文体设施齐全,办学条件位居全省职业学院系统前列。在山东省人事厅组织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东营职业学院达到优秀等级。

东营职业学院_东营职业学院 -学院概况


学生工寓

办学条件:

学院占地面积3000余亩,规划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已建成建筑面积29.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120万元,全日制在校生14000余人,各类成人教育学员5000余人;学院设有文法、经济、教育、艺体、计算机、工业工程、农业工程等七个系,一个中专部和一个农科所,在职教职工810人;学院建有机械、电子、电工、数控机床加工、金工、生化、会计模拟室、平面设计、制图室、语音室、多媒体等专用实验室120余个,校内外实训基地140余个;2200多台高性能微机组成的校园局域网通过宽带与因特网联网;图书馆藏书58万册,订有各类报刊1000多种,设有功能完备的电子阅览室;学院文体设施齐全,办学条件位居全省职业学院系统前列。

获得荣誉:

在山东省人事厅组织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东营职业学院达到优秀等级。在2005年全省高职院校和成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东营职业学院被评为优秀等级,在全省17所优秀院校中名列第三;2006年底,东营职业学院以全省同类院校第一名的成绩荣获“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荣誉称号。


建设中的新图书馆

区域优势:

学院所在的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也是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基地。东营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第二批沿海开放城市,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人均储蓄、人均消费水平在山东省名列前茅。中国政府把“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列入“十一五”发展规划,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确定东营市为“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山东省人民政府又批准东营市为山东省加工制造业基地,特别是“黄河三角洲开发”已被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这都为黄河三角洲的建设与发展描绘出美好的前景。东营市的建设硕果累累:“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技术创新示范城市”、“国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城市”等荣誉接踵而至,特别是东营市实施的“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战略,引来了包括世界五百强在内的诸多著名企业投资,每年新增就业岗位3万余个,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环境,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黄河三角洲地区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异军突起,工业、农业、服务业亟需大量高等技能型人才,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东营职业学院_东营职业学院 -办学理念


东营职业学院学生工寓东营职业学院是培养大众型、职业型、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学院。学院的办学理念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学院的办学思路是: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以规模求效益,以特色树形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教学指导思想;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学院创建之初,就确立了“充实、调整、提高、完善”和“外部引进与自主培养”并重的师资建设工作方针,坚持“事业吸引人、感情凝聚人、待遇留住人、制度管理人”的人本主义原则,全面实施“稳定、培养、引进、借智”为主要内容的“269人才工程”,制定了科学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以最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才,以最宽松的政策鼓励教师深造,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

东营职业学院 东营职业学院-学院概况,东营职业学院-办学理念

学院的810名教职工中,专任教师650人,专业教师457人,“双师型”教师320人,双师教师比例71%以上,其中博士11人,硕士400余人,正高级职称25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93人,学院还设立了特聘岗位,聘请了德国波恩大学教授巴萨博士,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授、世界知名环保专家、博士生导师逯高清、马青博士,中国农科院博士生导师翁跃进教授等为客座教授,从省内外生产科研一线聘请了120多名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学院的兼职教师,逐步建立起一支年富力强、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成为创建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的坚强柱石。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及创新能力是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院逐年加大投资力度,建设和完善了数控加工车间、单片机实验室、会计模拟室、平面设计、制图室、语音室、仿真实验室、专业多媒体教室、网络实验室等120多个专业实验室和12个校内实习基地,装备了5000多万元教学仪器设备,基础实验开出率98%以上,专业实验开出率95%以上,基本满足了各专业技能训练的需要。

学院建有校外实验实训基地130余处,形成了校内外人才培养结构合理的技能训练平台,设立了32个专业的职业技能鉴定站,6个专业的行业资格证书认证点,2003―2005年毕业生的职业资格证书和行业岗位证书考取率95%以上,2006年以后达到100%。学院与13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协议书,把实习项目放到工厂的车间、施工的工地,增强了实践的时效性,实现了学习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东营职业学院_东营职业学院 -院系设置


校园活动

教育系

教育系是培养培训基础教育师资的机构,教育系有五项省级科研课题通过鉴定,其中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五年制师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得到了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同时,教育系还积极开展了教育部重点课题“‘随班就读’师资培养培训深入研究与推广”、市级重点课题“中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现状及对策”以及多项院级课题和系内“行动研究”课题的实验与研究工作,以科研带动教学改革,在改革中更新教学理念,推广科研成果,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出版专著32多部,发表文章114余篇,各类获奖170余篇。

文法系

文法系是2002年4月份以原东营电大语言文学系为基础整合扩建而成立的。文法系设有法律事务、英语教育、商务英语、应用英语(已停招)、语文教育和文秘七个专业。招生专业6个。05年在校生817人,共24个班。06年在校生935人。07年在校生24个班级,共745人。文法系建有文秘办公自动化实验室一座、普通语音室一座、模拟语言学习实验室两座、数字语言实验室四座。文法系还建设了英语学习发射塔一座。该系教师队伍是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年龄结构合理、专业技能素质强,锐意进取、奋发有为、昂扬向上,富有创造力和开拓精神的战斗集体。

经济系

经济系有会计电算化、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房地产经营与估价、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业管理和国际贸易等8个专业,截至2008年6月,共有在校生2883人,学生工作率先在全院实行辅导员专职化管理模式。收藏协会、交谊舞协会、大学生记者团等团学活动丰富多彩,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学生工作连续4年获全院学生工作先进单位。


校园风景

艺体系

艺体系有音乐、体育、美术三个教研室构成。艺体系有专用艺术教学楼一栋,室内体育馆一座,教学设备先进配套。音乐教研室琴房数达到70多个,并有舞蹈房一间。体育教研室有室内体育馆一座,设有体操房、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室、武术厅等,并有先进的配套设施。美术教研室有专业电脑室一间配备高品质电脑,能满足电脑辅助设计教学,并有画室4个,能满足基础教学需要。各教研室购置了约4万元的图书资料。

工程系

工程系成立于2002年7月,是由原东营广播电视大学机电系和化工系合并而成,拥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装潢、应用化工、石油化工、数控技术、汽车维修与检测、模具等14个专业,100个教学班。聘有石油大学、油田职工大学等客座教授5人。拥有电工电子、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家电、无机化工、有机化工、电导测量、建筑测量、电力拖动、物理等lO个规范化实验室和设备一流的CAD微机室、化工仿真实验室、分析实验室、天平室、绘图室、机械加工车间、建材实验室、数控加工中心等。系内设有职业技能训练中心和职业技能鉴定站,校外在石油大学、油田机械总厂、垦利石化总厂等大中型企业建有十余个实习、实训基地。

农业工程系

农业工程系成立于2001年7月,有畜牧兽医、园林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生物技术及应用、兽药生产与销售5个专业。专任教师2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1人,高校讲师8人;教师队伍中有博士3人,硕士17人,在读在职硕士5人。教师获得省科技进步奖6项,省厅级及市级奖8项,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二百余篇,主编、参编专业教材或著作十几部。

中专部

中专部在东营职业学院东校区,占地400余亩,总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承担着全市中专层次绝大部分专业的教学任务。中专部拥有良好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建有多媒体教室7个、机电实验室2个、会计模拟实验室2个、计算机实验室7个、语音室二个、光电天平分析室1个、电工电子实验室2个、土肥实验室1个、水产标本室1个、水产养殖基地一处、金工实习车间一处等30多个高标准实验室。仪器设备总价值1460多万元。500多台高性能微机组成的校园局域网与中国教育网、因特网联网,校园电话网联接的每个学生宿舍。图书馆藏书10万余册,各类书刊800余种。

东营职业学院_东营职业学院 -教学管理


校园风景强化教学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尽快形成办学特色和发展优势的基础,学院在这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建立了规范的教学运行和监控机制,健全和完善了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学制度完善,教学环节规范,教学管理有法可依;建立了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完善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建立起严密、规范的考试工作制度,推行教考分离,实行重修制,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化现场教学和岗位能力培养,实行“123”培养模式:1条主线---以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2个转变---从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从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向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转变,3个对口---基础知识与后续的专业知识对口,专业知识与生产应用对口,实践技能与职业岗位对口;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推行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方法,以信息化带动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逐步实现所有课程的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利用教学网站进行师生互动交流,积极倡导新型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第四、在学籍管理上,学院坚持以育人为本,以教学质量管理为核心,以教学管理数字化为基础,以学分制建设为切入点,优化质量标准体系、监控体系和评价体系,积极探索适合弹性学制的灵活管理模式,实行主辅修制、重修制、跨专业选课制,逐步加大选修课的比例,积极推行学分制,为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条件。

学院始终坚持“科研先导、质量立校”的方针,以科研促提高,以科研促发展,成果显著。学院教师在国内外各种期刊上公开发表有价值的学术论文1760余篇,被SCI、EI索引20余篇,有部分论文被人大资料复印中心全文转载,主编或参编论著、教材45部,多部著作或科研成果获得省市科研奖项。学院还承担着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在内的科研课题70余项。


校园活动学院农科所,作为全市农业科学研究重点单位,紧紧围绕全市农业工作重点,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近50项,其中政府间科技合作、国家863、国家星火计划等国家级项目12项,农业部948、山东省可持续科技示范工程等省部级项目13项,东营市科技攻关、市农业科技推广项目10项。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4项,山东省农牧渔业丰收奖1项,东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3项;为东营市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大面积推广做出了突出贡献。

此外,学院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加拿大、俄罗斯、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多所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了联合办学机制,在计算机、餐旅管理、营销、造纸、财会、环保、种质交流与培养等多个专业领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合作。学院建设了中法友谊葡萄园;邀请日本土壤环保专家江鹰博士,德国波恩大学教授巴萨博士,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授、世界知名环保专家、博士生导师逯高清博士,中国农科院博士生导师翁跃进教授等进行学术交流与项目合作;承担了中匈、中捷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引进种质40余份,双方科研人员交流访问20余人次。学院还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海洋研究所、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建立了稳定的交流和协作关系。

东营职业学院有43个招生专业,涵盖12个专业大类,26个专业类。学院的《网络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等四门课程建成省级精品课程,学院本身建成二十门精品课程;学院的应用化工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建成省级示范性专业,其中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成为山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7个专业建成院级重点专业。

学院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重点发展工、管、农、经等专业,适度发展文、法、教育等专业,努力促进专业交叉与文理渗透,通过调整与改造,培育与扶持等方式,逐步实现“5818”专业建设目标,即5个国家级示范性专业,8个省级示范性专业,18个院级重点专业,建立起工、管、农、经、文、法、教育等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群,专业建设在全国同类院校中达到先进水平。为此,学院设有社会知名人士与企业家参与的专业和学科建设委员会,力求每一个专业的设置都贴近明天的就业市场。学院还不断加大校企联合办学力度,与德国恩德能源有限公司、科英集团、蓝海股份有限公司等50多家企业达成人才培养协议,大力推行“订单式”教育。

东营职业学院_东营职业学院 -学生工作


学生实训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学生管理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学生工作的文件,为学生工作构筑起多方平台。

首先,加强了高职学生管理理论研究,提高了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形成了《高职学生工作研究》、《学习进步成才》、《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高职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大学生就业指导》等学生工作理论成果,《高职学生工作研究》、《高职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都获得山东省学生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果一等奖。

其次,采取了教育、管理、指导、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实施教育,沟通全员育人渠道,建立起以人为本、依法管理、信息畅通、规范有序的学生工作机制,形成了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浓厚氛围。

第三,学院通过“两课”教学、业余党校、家长委员会、校外法制教育基地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构筑牢固的教育平台,积极抢占大学生思想教育阵地,从新生入学到学生毕业形成了全过程育人的完整链条。

第四,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学院成立了大学生记者团、摄影协会、文学社、法律协会等20多个社团组织,开展了“星级社团”“文明社团”创建活动。一年一度的“飞扬的青春”艺术节、“春之声”英语节、“秋韵节”、宿舍文化节、校园吉尼斯等活动,为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五,构筑绿色通道,健全救助体系。学院为贫困学生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助学奖学金、勤工助学岗位、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救助,2006、2007年累计投入救助资金1800余万元,决不让一名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确保了学院毕业生思想稳定和就业心理健康,新生报到率高达96%以上,总体就业率达98%以上。

东营职业学院_东营职业学院 -远景规划


学院捐款助学活动“十一五”期间学院建设与发展的工作思路是:完成“一四八四一”工程,即明确一个定位,实施四大战略、加强八项建设、深化四项改革、实现一个总体目标。

一个定位:

立足东营,面向全省,辐射全国,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急需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探索符合国情的高职办学新路,把学院办成特色鲜明、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示范性职业院校。

四大战略:

特色立校战略;人才强校战略;创新兴校战略;专业带动战略。

八项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名师带动工程;加强学科专业建设――重点与特色专业建设工程;加强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加强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实践能力建设工程;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环境建设工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工程;加强制度与机制建设――管理创新工程;加强党的建设――党建工程。

四项改革:

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教学改革;管理体制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

总体目标:

教育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科学研究与科技服务、实验室建设、管理水平、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等方面得到显著提高,学院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竞争实力明显增强,成为黄河三角洲培养高层次职业人才、解决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之一,成为特色鲜明的全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东营职业学院_东营职业学院 -学院贴吧

贴吧简介

东营职业学院吧是
指百度・东营职业学院贴吧,为百度搜索关键词“东营职业学院”的主题网络交流社区,是东营职业学院的校园贴吧,是东营职业学院师生最主要的网络交流平台。
东营职业学院贴吧以吧友交流、吧友信息共享、吧友生活、心情交流为内容,以团结所有吧友为目标,成为关心、关注、了解和希望了解东营职业学院的网友们的交
流基地。

贴吧有爱,你我同在

不同的天空,同样的心情,不同的专业,同样的校园。
传递信息的平台,沟通情意的桥梁,渲染生活的色彩,东营职业学院贴吧有你有我。
东营职业学院吧,每一个东职学子心灵的归宿,在这里你可以放心的倾诉你的心声,在这里你可以静静的聆听别人的故事,
也可以让你的文字轻舞飞扬,在这里你可以畅所欲言人生的感悟,在这里你可以第一时间了解你所需要的信息,在这里你可以收获人世间最珍贵的友谊,同样在这里
你还可以听我们的学姐学哥讲述东营职业学院过去的故事,重温校园往昔的光彩。
亲爱的同学们,当你们在繁忙的学习中偶感疲惫的时候,当你们在已然习惯的生活中感到枯燥无味的时候,不妨停下你徘徊
的脚步,来吧,东营职业学院吧欢迎你,只要你的手指轻轻的在键盘在敲打出东营职业学院这六个字,只要你的电脑屏幕上成功的显示百度贴吧的网页,那么恭喜您
已经进入了一个特别的空间,从这一刻开始你将是自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290103/47556.html

更多阅读

山东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简介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专业

山东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央财支持重点建设专业骨干课程:物流运输方案设计与执行,仓储与配送方案设计与执行,物流采购方案设计与执行,物流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设计等。资格证书:国家助理物流师,国家助理采购师,行业物流经理等。就

声明:《东营职业学院 东营职业学院-学院概况,东营职业学院-办学理念》为网友玫瑰凋零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