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动物馆 中国古动物馆-部门设置,中国古动物馆-馆舍规模

中国古动物馆是一座系统介绍脊椎动物起源和系统发育的国家级博物馆。它是中国第一家以古生物化石为载体,系统普及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古人类学及进化论知识的国家级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古动物博物馆。馆内基本陈列由“恐龙世界(电子机械模拟)”、“古鱼类馆”、“古爬行动物馆”、“哺乳动物馆”等四部分组成,通过实物和其它展示手段,向观众系统地介绍了史前脊椎动物的起源及其进化历史,展示中国在各个时期沉积的海陆相地层中保存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及在这一科学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古动物馆展出的珍贵展品中包括被称为“活化石”的拉蒂迈鱼标本,中国最大的恐龙马门溪龙,被称为“中国第一龙”的许氏禄丰龙,以及被编入小学课本的威严耸立的黄河象骨架等精品化石。最近馆内又增添了带毛恐龙、孔子鸟等鸟类化石以及世界首枚翼龙胚胎等在世界上引起轰动的珍贵展品。

中国古动物馆_中国古动物馆 -部门设置

馆长:王原

常务副馆长:金海月

副馆长:张平、曹强

策划与发展部

主任:金海月(兼)

主管:刘庆国

社教部

主任:张平(兼)

主管:赵凤霞、葛旭、朱敏

技术部

主任:曹强(兼)

副主任:周国平

中国古动物馆_中国古动物馆 -馆舍规模


展厅中国古动物馆(英文简称PMC)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创建的,中国第一家以古生物化石为载体,系统普及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古人类学及进化论知识的国家级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古动物博物馆。它同时也是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和中央国家机关思想教育基地。1995年12月,中国古动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中国古动物馆基本陈列由“恐龙世界(电子机械模拟)”、“古鱼类馆”、“古爬行动物馆”、“哺乳动物馆”等四部分组成,通过实物和其它展示手段,向观众系统地介绍了史前脊椎动物的起源及其进化历史,展示中国在各个时期沉积的海陆相地层中保存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及在这一科学领域中的研究成果。从鱼形的原始无颔类到硬骨鱼类和软骨类,从两栖类到爬行动物类,从空前繁盛的恐龙王国到哺乳动物开始统治世界,直至古猿进化为智人,形形色色的化石轮流登场,清晰地勾勒出脊椎动物发展的脉络。
按照生物的演化序列,中国古动物馆分为两馆(古脊椎动物馆和树华古人类馆)、四个展厅(古鱼形动物和古两栖动物展厅、古爬行动物和古鸟类展厅、古哺乳动物展厅、古人类与旧石器展厅),并包括东厅、贵宾厅等特展厅。依托研究所近百年收藏的20余万件标本,展出了从中精选的有代表性的藏品近千件。展品之精美、种类之齐全,堪称亚洲第一、中国之最。这里陈列着自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至距今1万年前的地层中产出的史前各门类古生物化石和旧石器标本及模型,包括无颌类和有颌类鱼形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和古人类化石及旧石器等,全面展现了史前动物和古人类的自然遗存及其生命演化的宏伟历程。
中国古动物馆展出的珍贵展品中包括来自非洲的特殊礼物“活化石”拉蒂迈鱼、亚洲最大的恐龙马门溪龙、被称为“中国第一龙”的许氏禄丰龙、被编入我国小学课本的古动物黄河象的骨架,以及神秘的“北京猿人”头盖骨丢失前复制的仿真模型等。馆内还增添了长有羽毛的恐龙、世界最早具有角质喙的古鸟类、世界首枚翼龙胚胎、中生代能吃恐龙的哺乳动物等在世界上引起轰动的珍稀标本。通过我们丰富的展品和故事,以及集科学性、互动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多种多媒体电子游戏设备,观众可以在游乐的同时全面、系统地了解史前生命演化的知识。
中国古动物馆创办的“小达尔文俱乐部”,定期组织专家科普讲座、野外考察、化石发掘、筛选和修理,以及模型制作等科普教学活动,是中小学生古生物爱好者的课外学堂。
馆徽(PMCLogo)

中国古动物馆中国古动物馆的馆徽包含原蜥脚类恐龙禄丰龙(“中国第一龙”)、北京猿人头像、地球等要素;馆名为启功先生题字。
中国古动物馆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创建的国内唯一一家以古生物化石为载体,系统普及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古人类学及进化论知识的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馆。中国古动物馆同时也是北京市和中国古生物学会授名的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中央国家机关思想教育基地。1995年12月,经北京市文物局批准,中国古动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中国古动物馆馆内按照古动物的演化序列划分为两馆(古脊椎动物馆和树华古人类馆)四个展厅(古鱼类和古两栖动物展厅、古爬行动物和古鸟类展厅、古哺乳动物展厅、古人类与旧石器展厅)。依托研究所近百年收藏的20余万件标本,展出了从中精选的有代表性的藏品800余件。展品包括自4亿多年前的泥盆纪至距今1万年前史前时代的地层中产出的各门类化石标本和旧石器标本及模型,全面展现了史前动物和古人类的自然遗存和遗迹,及其生命演化的宏伟历程。
中国古动物馆展出的珍贵展品中包括被称为“活化石”的科摩罗政府赠送的拉蒂迈鱼标本,中国最大的恐龙马门溪龙,被称为“中国第一龙”的许氏禄丰龙,以及被编入小学课本的威严耸立的黄河象骨架等精品化石。馆内又增添了带毛恐龙、孔子鸟等鸟类化石以及世界首枚翼龙胚胎等在世界上引起轰动的珍贵展品。
“小达尔文俱乐部”是中国古动物馆创办的中小学生古生物爱好者的课外学堂,俱乐部成员可以参加俱乐部组织的专家科普讲座、野外考察、化石发掘、筛选和修理、模型制作等科普教学活动。
通过我们丰富的展品和故事,以及集科学性、互动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多媒体触摸显示设备,观众可以科学而系统地学习和了解生命进化的奥秘和宏伟历程。

中国古动物馆_中国古动物馆 -展馆分类

古脊椎动物馆

脊椎动物演化的第一次革命,是脊椎的出现。由于有了脊椎的支撑,动物们更加坚强 和灵活,适应性也更强,为以后数亿年的进化奠定了基础。

5亿多年前,最早的脊椎动物――无颌类诞生在寒武纪的海洋中。蔚蓝色的海洋不仅孕育了地球上最初的生命,也见证了这次生物进化史中的重大事件。4亿多年前,“颌”的出现把鱼类推上了历史的舞台,古生代的海洋便成为鱼的世界。接着是脊椎动物征服大陆环境的尝试,最早的四足动物――两栖类也因此而产生。在距今4亿~3亿年前,爬行动物产下了第一枚“羊膜卵”,标志着它们对陆地生活更加适应了。中生代登场的是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都是爬行动物的后代,其中鸟类还与恐龙结下了数不清的恩恩怨怨。

古脊椎动物馆展出的是我国从事古脊椎动物学研究的几代科学家半个多世纪以来调查采集到的各门类脊椎动物化石中的精品。

鱼和两栖动物展厅


中国古动物馆古鱼类

从地球上的第一条鱼发展到目前脊椎动物中最繁盛的类群,与恐龙等爬行动物大起大落的发展史相比较,鱼类的演化看起来是那样的漫长而又波澜不惊。其实,这个过程中隐含着脊椎动物进化历程中两次重大的革命:颌的出现与登陆的发生。古生代海洋中笨重的游泳者里发展出了两 个大的分支,一个进一步适应于水中的生活,并最后进化为今天的各种鱼类,成为地球水域的彻底征服者;另一个则离开了水域,向生活环境更多样化,更富于挑战的陆地发展,成为今天的四足动物(包括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

在古鱼类化石展区中,观众可以见到各地质时期,各个演化阶段的鱼化石,包括带盔披甲的无颌类、原始的盾皮鱼类、高等鱼类化石等。被称为活化石的拉蒂迈鱼也在本馆内展出,这是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拉蒂迈鱼。

古两栖类

在大约3亿6千万年前,地壳变动,海陆变迁,一群勇敢的鱼――总鳍鱼类率先爬上了陆地。它们学会了用肺呼吸,鳍也变成了强壮的四肢,并更名换姓改称“两栖”,完成了脊椎动物由水登陆的一次重大的飞跃。这个“登陆”的过程对它们来说只是一小步,但对于生命的演化来说却是一大步。从此陆地上热闹起来了,四条腿的动物们有的爬行,有的奔跑,有的还生出羽翼飞上了天空。这一切都是源自“两栖”的发生。

两栖类展区展出的是我国发现的2亿多年前(二叠纪)至1千多万年前(新生代的中新世)的两栖类化石。由于两栖动物的软骨较多,且它们多生活在潮湿的环境,死亡后尸体很快腐烂,很难保存为完整化石,因此本馆内展出的标本都是两栖动物化石中的珍品。

爬行动物和鸟类展厅

古爬行动物


展品三亿多年前,两栖类中的有志者,一类迷齿两栖动物,为了更好地征服广袤的大陆,终于产下了“羊膜卵”。它们也因此摇身一变成为爬行动物。这是生命演化史上的又一次飞跃。到了中生代,爬行动物终于统治了世界:天空翱翔着翼展达16米的翼龙,海中隐藏着重达150吨的蛇颈龙,陆地上则游荡着成群结队大小悬殊的各类恐龙。然而白垩纪末它们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尽管如此,今天的地球上仍然存在一个千奇百怪且种类繁多的爬行动物大家族。

古爬行动物展区中,展出了各类爬行动物化石,有我国发现的最大的淡水龟化石――南雄龟、古老的鳄鱼化石、被称为中生代的海怪的海生爬行动物、中生代的空中霸主――翼龙、中生代的霸主――恐龙、哺乳动物的祖先――似哺乳爬行动物。

古鸟类

鸟类是脊椎动物向空中发展并取得最大成功的一支。自从1861年德国发现的 第一块始祖鸟标本公诸于世之后,鸟类的起源就引起了古生物学家的极大关注。但是由于在以后一百多年中鸟的化石发现很少,因而对鸟化石的研究一直没有多大的进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第一块鸟化石在甘肃发现,之后又陆续在我国辽宁朝阳等地发现了世界上最完整的鸟类化石,我国鸟化石研究工作有了迅速发展。我国已成为拥有早期鸟类化石最多的国家,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研究早期鸟类起源和演化的中心。

本馆古鸟类展区中展出了各地质时期的各种鸟类化石,其中包括世界上已知最早有喙的鸟、除始祖鸟以外最著名的化石鸟类――孔子鸟等著名的古鸟类化石。

古哺乳动物展厅

本展厅中,通过大量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的展示,使观众从中了解哺乳动物在经历了上亿年的发展过程中是怎样由最初的微不足道的小动物发展成为今天在地球上占有优势的种类繁多的大家族。哺乳动物尽管种类众多,但仍有许多种类都已经绝灭或面临淘汰;如果不是人们发现了它们的化石,我们很难想象出古老的哺乳动物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热河生物群特展

“热河生物群”,被国际古生物学界称为“二十世纪最惊人的古生物发现”,但很多人对它并 不熟悉。不过如果提起“带羽毛的恐龙”、“世界上最早的花”、“吃恐龙的哺乳动物”、“长有四个翅膀的恐龙”、“世界首枚翼龙胚胎”等,大家就可能有所耳闻了。这些引起公众极大兴趣,并在世界上引起轰动的著名化石,都属于“热河生物群”。

热河生物群的化石都珍藏在国家的各个研究机构,普通观众难以观其真颜。如今,中国古动物馆特别推出了“热河生物群――1亿多年前生命的辉煌” 特展,展出了这些在世界上引起轰动、令诸多古生物学家及古生物爱好者为之向往的重要化石,包括长有四个翅膀的,世界上最小的恐龙小盗龙,最早具有鸟喙的古鸟类孔子鸟、吃恐龙的哺乳动物爬兽、吃同类的爬行动物满洲鳄,世界首枚翼龙胚胎,世界保存最好的古鸟胚胎等世界级珍贵标本。鱼虾昆虫、青蛙乌龟翼龙恐龙,各类化石应有尽有。会让观众一饱眼福。

配合此次特展,还特别制作了两套可以与观众互动的带毛恐龙的三维动画,再现了些神秘物种的生活。

世界著名学术刊物《Nature》杂志上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生物学家汪筱林、周忠和研究员和巴西科学院的两位学者合作研究的热河生物群中两种新的翼龙,它们的两翼展开可达2.5米,是两个世纪以来相同类群的翼龙在欧洲大陆之外的首次发现。其中的一种化石――杨氏飞龙。

树华古人类馆

我们人类是进化出来的动物,但是人类演化的历史却非 常久远。 如果追溯到早期灵长类,它们起源于食虫类祖先,可能在7千多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就已经出中生代的森林中。它们大多数很可能是夜行性的,看起来有点像现代的狐猴。然而,尽管它们有相对大的脑子、朝前的眼睛和对握的手,但它们并没有立刻统治地球。而灵长类的进化一直在悄悄地进行着,古新世时出现了古老的猴子――更猴,到了距今4千多万年前,原始的类人猿也出现了,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它们中的许多是白天活动的社会性动物。直到大约600多万年前人科动物来到地球之前,类人猿、猴类和原猴类仍是仅有的三种灵长类主要类群。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人科动物出现后,陆续演化出很多种,如非洲南猿,能人,直立人等,但进入距今20多万年内,除了一个种――智人(Homo sapiens),也就是我们自己之外,其他的人科动物都灭绝了。这就是人类的演化简史。

树华古人类馆于1999年建成开馆,通过展出国内外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标本及模型,系统普及了人类起源与进化的科学知识,昭示了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科普主题。内容包括举世瞩目的北京猿人头盖骨以及国外赠送的各种珍贵的古人类化石标本模型。

中国古动物馆 中国古动物馆-部门设置,中国古动物馆-馆舍规模

东厅特展展厅

东厅是古动物馆新开辟的特展展厅,展出的是――“与龙同行”恐龙特展。如果你想了解我国的恐龙产地主要在哪?最大的恐龙是谁?以及最后灭绝的恐龙、中国最早被命名的恐龙、中国最早被装架的恐龙等,在这里你会找到答案。

古动物馆将根据最新科研成果和广大观众需求,不定期在东厅推出特别展览或举办各种生动有趣的科普活动。

中国古动物馆_中国古动物馆 -特色展品

潘氏北票鲟――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的远祖。【一层】;

天义初螈――看看为什么它被称为“中生代的娃娃鱼”。【一层】;

恐龙大搏斗――吃肉的单脊龙与吃植物的沱江龙的搏斗:关公战秦琼。【一层】;

爬兽――中生代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能吃恐龙的哺乳动物。【一层】;

热河鸟――中国已知最原始的古鸟类。【一层】;

怀孕的满洲鳄――肚子里有七个小宝宝。【一层】;

马门溪龙的大腿骨――全馆唯一可触摸的化石,来沾点儿“龙气”吧。【二层】

切开的恐龙蛋――看看恐龙蛋中有什么。【二层】

喜马拉雅山上的鱼龙――想想这个海洋怪物为什么跑到了山上。【二层】

中新蛇――中国唯一的化石蛇种。【三层】

尤因它兽――长相凶恶而丑陋的食草哺乳动物。【三层】

柄杯鹿――长着獠牙的食草动物。【三层】

石球――人类祖先狩猎用的可怕工具。【古人类馆】

中国古动物馆_中国古动物馆 -参观指南

票价

成人20元;1.2米以上儿童、学生、老人、军人10元;残疾人、1.2米以下儿童免票、3D电影每人10元。“小达尔文俱乐部”成员在会员有效期内参观可免门票,陪同的1名家长也免门票。

开馆时间

9:00-16:30,16:00停止售票,周一闭馆。

地址

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42号(北京动物园向西300米路南;北京天文馆西50米)

乘车路线

27、714、716、732、708、808、814、902、962、347、360、362、601、电车105、107、111、运通104、105、106(动物园或白石桥站下车);或地铁西直门站下,沿西直门外大街向西乘车至白石桥站,向东步行200米路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290103/46877.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古动物博物馆参观记 北京古动物博物馆

中国古动物博物馆是一家以古生物化石为载体,系统普及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古人类学及进化论知识的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馆。老师已经给我们讲过古动物博物馆中涉及的许多知识,现在让我们身临其境进一步了

中国古城墙大全中 中国古城墙 纪录片

中国古城墙大全(中) 12,潮州城墙广东潮州市的潮州古城墙,始建于宋代,但为低矮土城;皇五年(1053年)重建,实际仅用了8个月时间。绍定年间(1228年—1233年)将外城改用石砌,潮州的城墙始有子城和外城之分。从三阳门之南,环绕西、北一直延伸到金山后,全

海角亭—广西合浦—中国古亭7 广西合浦县属于哪个市

海角亭—广西合浦—中国古亭7亭——定义:有柱有顶无墙的建筑物。亭(凉亭)是一种中国传统建筑,多建于路旁,供行人休息、乘凉或观景用。亭一般为开敞性结构,没有围墙,顶部可分为六角、八角、圆形等多种形状。亭以海角为名,是因此地当年滨

转载 中国古房中术十三式解秘 房中术十三图解

原文地址:中国古房中术十三式解秘作者:陈献镇“房中术”亦称夫妻“合气”之术。它是房中节欲,还精补脑的一种科学修炼方法。要炼好房中术,就须恒心于房中术十三式的修炼。这样就可以修炼龙虎大丹。它的奥秘就是“以人疗人,真得其真”。

声明:《中国古动物馆 中国古动物馆-部门设置,中国古动物馆-馆舍规模》为网友在世勿为插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