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卫生》 《中国公共卫生》-简介,《中国公共卫生》-特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社成立于1982年,其前身是《公共卫生与疾病控制》杂志社(编辑部)。本杂志综合反映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业务进展与动态,推广学术研究成果,交流各级各类卫生预防保健机构的业务经验与技术方法。

中国公共卫生_《中国公共卫生》 -简介

1984年《公共卫生与疾病控制杂志》第1届编辑委员会在办刊近2年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听取各地读者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建议将《公共卫生与疾病控制杂志》更名为《中国公共卫生》,并作为提高版,主要面向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同时为满足基层需要,增办《基层版》和《管理版》。1985年2月经卫生部(85)卫办发字第24号文件批准同意正式更名为《中国公共卫生》。1987年中华预防医学会组建后,杂志转为由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并在我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进行重新登记,根据当时国家科委文件《中国公共卫生》(提高版)又更名为《中国公共卫生学报》,《中国公共卫生》(基层版)更名为《中国公共卫生》。至此,《中国公共卫生》杂志社承办了两种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并明确两个版本的杂志均为卫生部主办的业务技术刊物。1997年根据主办单位和主管部门意见,国家科委发文对科技期刊调整,从2000年起,《中国公共卫生学报》和《中国公共卫生》两刊合并,继续出版《中国公共卫生》。

中国公共卫生_《中国公共卫生》 -特点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创刊24年,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最具影响的国家级、权威性、综合性大型专业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公共卫生》杂志综合反映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业务进展与动态,推广学术研究成果,交流各级各类卫生预防保健机构的业务经验与技术方法。具有学术性、综合性、实用性,适合于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和管理人员作为业务参考,以全面掌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学术进展与业务动态;是医学院校、研究机构、预防卫生保健单位、卫生监督单位、医疗机构的领导、专家和业务人员开展业务研究工作的参考文献。

由于办刊质量不断提升及对外影响的不断扩大,已成为在全国公共卫生领域里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科技期刊,全国的各大专医学院校、科研院所均将我刊列为其晋级和硕士、博士论文答辩的核心期刊。因此,稿源逐年递增,稿源质量也不断上升。自1997年中华预防医学会开展系列期刊优秀奖评审以来,我刊先后获得“先进编辑部奖”、“学术质量奖”、“编辑质量奖”、“社会效益奖”、“优秀期刊二等奖、三等奖”等7次。2005年我刊获得卫生部首届科医药卫生优秀期刊评审一等奖。并首次成为中国科协“自然科学基础性、高科技学术期刊经费支助”单位。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在市场经济和信息化时代,杂志从办刊思路、办刊模式、办刊方法到办刊内容,都要进行自我调整和创新,以给读者提供水平高、内容新、可靠、实用的预防医学信息,同时引导我国公共卫生学科的发展,促进学科的繁荣,并坚持“以学术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以作者读者为中心,以创新发展为主题,以人才为基础”的建设发展理念,把期刊全面迅速地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中国公共卫生_《中国公共卫生》 -期刊信息

刊名:中国公共卫生

出版地:辽宁省沈阳市

开本:128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中国公共卫生

曾用刊名:中国公共卫生(基层版)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公共卫生》 《中国公共卫生》-简介,《中国公共卫生》-特

CA化学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国公共卫生_《中国公共卫生》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中国公共卫生_《中国公共卫生》 -投稿须知

本刊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是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杂志。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学术探讨与经验推广并重,选稿范围广泛,包括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康复医学等方面的相关研究项目与成果;流行病学、卫生学各学科的研究与应用;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各专业的技术交流与推广等。应用或反映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或成果的文稿,重点项目、重点课题等文稿将优先选用,并及时刊发。

本刊常设栏目有:专题报道、论著、实验研究、调查研究与分析、综述等学术性栏目,以及健康促进、检验技术、卫生统计、公共卫生论坛及基层公共卫生、读者・作者・编者等专业性栏目。还将根据不同时期的重点课题以及来稿特点,不定期开设述评、专题笔谈等。

对来稿的基本要求

1.1单位推荐所有投稿均应有第一作者工作单位的论文证明信(可从投稿过程中参考本刊规定模版下载,无证明信将不予受理),并加盖公章。

1.2署名格式(1)作者单位写在首页左下角横线下,写明单位全称,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省级及其以下机构,应写明各级行政区划名称;医学院校、研究机构、省级以上单位名称应标注到科室。(2)作者人数一般应在8名以内,列于文题下方,用逗号相隔。(3)作者排序在来稿时即应确定,修稿或校对时不应再做变动。必须变动时,应提供第一作者单位的证明信。(4)在首页左下角写明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技术职称,学历(学位),目前从事的主要工作或研究方向。

1.3基金课题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是国家或部、省、市级以上基金项目或攻关项目,应在文题右上方用星号标注,并在文题页左下角横线下注明“基金项目:××基金资助(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

1.4摘要与关键词论著、实验研究、大规模的调查研究等结构完整的论文应附有中英文摘要。(1)摘要(结构式)以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为标题顺序列出,不分段落。(2)为便于英文独立检索,英文摘要须有相应的英文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和邮政编码。作者应列出前3位,3位以上加“etal.”。(3)摘要中除公知公用的缩写词外,其他不应使用缩略语,尽量少用缩写或代号。(4)中英文摘要下方应分别列出3~8个相对应的关键词。关键词应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印的MedicalSubjectHeadings(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

1.5缩略语论文中应尽量少用缩略语。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写出其全称,其后用括号给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如该缩略语已公知,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

1.6参考文献(1)以作者本人阅读的近年主要文献为主,未公开发表的文章不能作为参考文献。(2)一般论著类论文引用数量不超过15条,综述、述评类文章不超过20条。(3)引用的文献作者不超过3位时全部列出,超过3位时,只列出前3位作者,其后加“等”,或者西文加“etal.”,日文加“他”。(4)每条参考文献均须列出引用的起止页。(5)在参考文献中的文题后要用方括号加注文献类型标识符:[M]专著、图书、教科书;[J]期刊;[C]论文集、会议记录;[N]报纸;[D]学位论文;[R]报告;[S]专利;[DB]数据库;[CP]计算机程序;[EB]电子公告;[MT]磁带;[DK]磁盘;[CD]光盘;[OL]联机网络。

1.7致谢项如有致谢项,应在正文末尾用括号写出(致谢者姓名后采用尊称,如院士、教授、博士等)。
版权

2.1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投稿人在接到本刊回执4个月后未收到稿件处理通知可自行处理,切勿一稿两投。来稿请自留底稿,稿件不采用,不予退稿。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有权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修改稿逾期3个月不寄回者,视为自动撤稿。

2.2稿件经审修合格后按有关规定,本刊将根据稿件所占版面收取版面费。作者交纳版面费后,即视为作者论文专有使用权授予中华预防医学会所有。中华预防医学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其他方式出版刊登论文。论文发表后,根据有关规定将付给第一作者稿酬并赠送当期杂志1~3本。

中国公共卫生_《中国公共卫生》 -期刊影响因子

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由于其选刊严谨、评价方法科学、专家评审严格等特点在我国学术界和科学管理部门有均较高评价,是核心期刊评估的主要参考依据。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中国公共卫生》继续被评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在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中排第1名。

2、《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是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由国家科技部委托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完成。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是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的引文为依据,按期刊所属学科、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排序,可用于评价期刊的质量及评估期刊在科学交流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CJCR分为核心版和扩展版。核心版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版的来源期刊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优秀的期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280103/43267.html

更多阅读

《五公经》关于圣人姓名的预言 五公经预言

《五公经》里关于圣人姓名的预言有很多,我选了几个试着解一解。五公菩萨曰:【一】吾知帝王姓,一木连丁口,吾知帝王名,三丁及两丁,其更连一字,更向脑中生,不用尺寸分。解:圣人叫张晓平。【一木,指嘴是闭合的。 丁口,指嘴是张开的。在《百家

品析《老公看你的》经典战役:沈阳突围战

前言自从以生活情感为主打招牌和立台基调,并从去年起连续推出以《非诚勿扰》为核心的一系列生活气息十足的品牌节目后,江苏卫视就异军突起成为了少数可以和芒果台相抗衡的地方卫视之一。诚然,《非诚勿扰》是江苏卫视目前毫无争议的第

《毛公鼎》铭文的临习

————2010年11月17日西周晚期器物。道光末年出于陕西省岐山县。由作器人毛公(厂音)得名。直耳,半球腹,矮短的兽蹄形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铭文32行499字,乃现存最长的铭文:完整的册命。共五段:其一,此时局势不宁;其二,宣王命毛公治理邦

聊聊济公和《济公传》各版本 济公传之活佛登基

八十年代游本昌先生的一部《济公》红遍大江南北,至今是许多人童年时代的美好回忆。大学时代是在杭州度过的,济公修道的灵隐和净慈寺都曾经去过多次,与这位高僧,算得上有缘。这两天闲暇时听了郭德纲的《济公传》,开心之余,随便聊几句。济

郭德纲《济公传》文本实录第一回 郭德纲评书济公传全集

郭德纲《济公传》文本实录 第一回 2009年8月21日演出(优酷60回版第1回)(郭上场,观众鼓掌叫好。有观众献花)哎呦,(郭去接)谢谢!谢谢...(有观众喊“再来一个”,观众笑)还有没有?(观众笑)那个...来了很多的人,来听我这儿...瞎说,啊。其实说句良心话呢

声明:《《中国公共卫生》 《中国公共卫生》-简介,《中国公共卫生》-特》为网友盛夏剩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